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近20年来,以碳化硅和氮化镓为代表的宽禁带半导体功率器件具有电气性能和热性能等方面的优势,正在成为硅器件的强力替代品。业界成功研制出SiC MOSFET、GaN HEMT等先进器件,已在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能源互联等行业展示出高开关能力和高温能力。基于功率器件设计、封装、实验方法、栅极驱动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电源学报》特别推出"宽禁带器件应用技术"专辑,以期推进宽禁带器件前沿技术与应用难点和热点问题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电源技术应用》2014,(5):J0002-J0003
金升阳启动了2014年全国电源技术巡回研讨会。与2013年巡回研讨会相比,今年的研讨会开发了多个新课题,希冀在2014年继续与朋友们探讨电源技术,在技术分享中,共同进步,合作共赢! 4月16日至30日,金升阳相继在上海、深圳、济南、福州共举办4场研讨会,吸引了超过200名各行业的工程师参与。演讲的议题除了历届研讨会观众普遍关注的《系统提高电源产品的可靠性》和《电源外设辅助器件的选用》之外,金升阳还最新开发了《中小功率绿色电源技术发展趋势》和《EMC设计与风险评估》两大课题,以期与广大工程师从更高的高度审度电源技术发展趋势,在更深的领域探讨电源EMC防护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探讨超高频电磁感应加热电源中MOSFET功率器件应用时,为达到高稳定度,设计时需研究相关技术:包括以零电压切换技术来达到突波抑制、防止功率器件震荡的MOSFET小信号模式分析、RBSOA的量测、MOSFET失效检测、器件温度影响等课题。研究构建了3 kW超高频感应加热电源,工作频率最高可达1MHz,硬件架构采用串联共振系统,藉此研讨该电源相关课题  相似文献   

4.
赵国伟  韩献堂 《电源技术》2016,(8):1675-1678
针对高轨大功率卫星的环境特点,对空间电源系统设计开展研究。高轨大功率卫星通常采用直接能量传输(DET)方式的电源系统,为保证卫星寿命末期电源系统的功率输出,通常把太阳电池方阵寿命末期的最大功率点设在母线电压附近,这就导致卫星寿命初期太阳能的利用率较低,提出了一种控制方法,保持DET电源系统的高传输效率优势的同时,采用分段固定电压最大功率跟踪(MPPT)技术,实现太阳电池方阵始终接近最大功率输出,从而寿命初期的能源利用率远高于其他形式的电源系统。  相似文献   

5.
《电源世界》2014,(9):8-8
由于采用模块组建电源系统具有设计周期短、可靠性高、系统升级容易等特点,模块电源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近几年由于数据业务的飞速发展和分布式供电系统的不断推广,模块电源的增幅已经超出了一次电源。功率密度不断提高随着半导体工艺、封装技术和高频软开关的大量使用,模块电源功率密度越来越大,转换效率越来越高,应用也越来越简单。目前的新型转换及封装技  相似文献   

6.
《电源学报》2015,(1):6
<正>一、征稿范围1 LED驱动电源2 SiC、GaN器件、新型功率器件及其应用3储能控制及系统4单相、三相功率因数校正技术5电池及充电技术6电动汽车与电力机车7电力传动与变频调速8电源标准9电源的数字控制10电源技术、产业发展展望11多电平、新颖PWM控制12高频磁元件和集成磁技术13加热、电焊等特种电源14交流稳定电源15逆变器与UPS16软开关技术17太阳能、风力、燃料电池发电18微型电网、智能电网中的电力电子技术19系统仿真、建模与控制20谐波、电磁兼容和电能质量控制21新颖开关电源22节能减排与应对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7.
精密高功率大功率稳压稳流电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用高频开关电源作预稳级的精密稳压稳流电源。该电源的所有功率器件均采用功率MOSFET,控制电路和保护电路均采用集成电路,既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又具有小体积、轻重量,是一种可靠性高,应用面宽的大功率电源。  相似文献   

8.
蒋贤哲  王莉 《电源学报》2005,3(2):111-115
如今直流分布式电源系统(Distributed Power System,Dps)正以其冗余度高、控制灵活等优点而被广泛地应用于通信、航空航天、计算机等各个领域。但是由于系统内部各个单元模块自身、以及模块之间相互影响的复杂性,使得国内目前直流分布式电源系统的研究与国外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本文就DC DPS内部各个模块自身、DC DPS的建模方法、稳定性分析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9.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射频电源由电子管电源发展成现在的晶体管射频电源。氮化镓GaN(gallium nitride)作为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的典型代表,具有宽禁带、高临界击穿场强、高电子饱和漂移速度以及高导通的AlGaN/GaN异质结二维电子气2DEG(two-dimensional electrons gas)等优点。GaN功率器件与硅(Si)功率器件相比,具有导通阻抗低,输入、输出电容小等特性,这些特性使得GaN功率器件高开关速度、低损耗。在E类功率射频电源的基础上,采用GaN功率器件设计制作了一款开关频率为4 MHz、功率可调的全固态射频电源实验样机。通过电路的设计和优化,样机的输出功率为21.4 W时,效率达到了96.7%;同时,采用专为射频电源生产的Si功率器件替换掉样机上的GaN器件,实验数据验证了GaN器件开关速度快、损耗低,可大幅度提高射频电源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脉冲功率电源已广泛应用于科研、医疗、工业等众多领域,但在航天空间领域仍缺少应用先例。针对脉冲功率电源未经历过上天应用,其空间环境适应性缺乏验证问题,以影响脉冲功率电源关键指标却又未经历过上天验证的高压电容器、调波电感、晶闸管等核心器件为研究重点,开展了核心器件的高真空、强辐射、温度交变等主要空间环境的地面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脉冲功率电源具有良好的空间环境适应性,为以后的脉冲功率电源的空间应用打下了坚实基础,填补脉冲功率电源空间应用的空白。  相似文献   

11.
智能电网用户端 讲座 第四讲 间歇式能源并网技术与储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芊 《低压电器》2012,(11):50-57
为满足智能电网发展的需求,研究了大规模集中间歇式新能源并网技术、大容量储能技术、电力电子等设备在提高间歇式电源接入能力的应用技术基础上,结合智能配用电系统来研究分布式电源并网控制技术、电动汽车充电桩和电网的交互影响、电能质量监测和治理技术,形成智能配用电多元化的互动运营模式。最后得出适应于现代电力系统的智能电网的技术方案,满足智能电网自愈、兼容,高效利用能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今社会能源变革现状及电力系统发展新趋势,探索了新一代低压直流供用电系统的主要特征、典型应用场景、关键技术及未来研究方向。分析了现代社会的能源变革特点及电力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指出了发、储、用一体化的新一代低压直流供用电系统的发展需求;分析了新一代低压直流供用电系统的主要特征和典型应用场景,介绍了低压直流供用电系统的电压等级、国际标准及国内外示范工程的进展情况;分析了低压直流供用电系统的关键技术并展望了低压直流供用电系统的发展趋势。最后,对新一代低压直流供用电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智能网络系统中的主要电力电子(PE)应用技术,如:充/放电控制技术和供/用电控制技术.作为适用于智能网络的器件,包括配电用的PE器件,智能功率调节器(PCS)以及新能源组件.并分析了将这些器件应用于富士智能网络系统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储能电站监控系统是储能电站的核心部分,实现了对储能站内电池、电池管理系统、变流器、配电等设备的信息采集、处理、监视、控制、运行管理等功能。储能监控系统的体系架构直接影响储能电站对电网支撑作用的功效。首先总结了当前主流的三种储能监控系统架构技术特点。接着从层次架构、应用功能、性能指标、设备数量、信息交互、运维便捷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比对分析。针对储能监控存在的问题,提出储能电站协调控制解决方案。对其中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包含主备协调器切换机制、信息建模、一次调频及动态无功调节等。最后在实验室搭建了储能协调控制测试环境,经实验验证了储能协调控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阐述电能变换装置在新能源供电系统中的核心作用,以及电力电子变换技术与现代电源技术的融合,研究几种电能混合供电方式,重点探讨集成供电系统的电源变换、智能管理及安全控制等问题,并展望了新能源供电系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电力通信设备电源新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昕  赵玉滨  王锐 《黑龙江电力》2010,32(2):157-160
介绍了电力通信电源几种供电方式的特点,以及通信电源系统开关器件换代的原因。阐述了电力通信设备电源的新技术及其发展方向,同时,指出了通信设备对通信电源的要求。结合实际,提出丁黑龙江电力通信设备电源新技术应用于黑龙江电力通信网的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17.
帅军庆 《中国电力》2005,38(2):8-12
随着上海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和信息化社会的建设,用户对电能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海电网目前的输电走廊和变电站选址已经非常困难,电网建设也常因此受到影响;在厂网分离的条件下,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面临这些挑战,对上海电网的技术要求也就更高了。在介绍上海电网的现状、分析电网的特点和所面临的问题基础上,从上海电网的实际和需求出发,对大容量交直流输电技术、灵活交流输电技术、信息管理技术、全寿命周期管理等新技术在上海电网中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这些技术涵盖了电力系统的规划、建设、运行和管理等多个方面,对上海电网发展和新技术应用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电力传感器作为能源互联网感知层的基本组成部分,其供电稳定性是广大从业者的关注重点.通过环境能量收集技术为传感器供电,可使传感器具有自供电特性以及长期免维护的优势,能量收集技术在电力传感领域的应用受到了越来越广泛关注.综述了环境能量收集技术在电力领域的应用现状以及温差、振动、风致振动等新型能量收集技术的特点.结合电力行业...  相似文献   

19.
分布式能源接入电力系统的新型计量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能源系统、储能设备等设备接入到电力系统中,电网中的谐波含量大大增加,传统的电能计量系统已经无法满足多能源接入电网的计量需求。分析了影响电能电量计量的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种新型计量方案。在运用智能仪表的基础上,特别增加了谐波计量模块,采取先消除谐波,使采样环节不受干扰提高精度,后利用dq坐标系快速而准确地估计出电网电压的谐波。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案能有效估计出谐波值,进而实现了新能源并网时电能的更准确计量。  相似文献   

20.
针对大规模DG并网带来的电网调峰及备用容量需求,基于全局协调、分区自治思想,提出多站融合供电系统辅助调峰自律运行调控策略。构建调峰备用等相关技术指标以量化供电区域应具备的“自律能力”。根据供电区域调峰需求,提出多种融合供电区域储能站自律调峰控制策略。为满足主网调峰备用需求并实现供电区域“自律”运行,将储能调峰自律控制策略联合优化配置,建立多站融合供电区域储能站容量优化配置模型。采用鲁棒优化联合端点场景筛选法构建供电区域典型运行场景,利用智能优化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对多站融合典型实施案例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