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年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能否坚定"四个自信",直接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乃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死存亡。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是新时代赋予思政课教师更高的使命与责任。思政课教师要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要""八个统一"为标准,牢记使命,积极修为,切实承担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实力大幅提升,成就巨大,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改革开放四十年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将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伟大成就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的需要,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需要,更是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需要。通过融入改革开放伟大成就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让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经由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久经锤炼而形成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新时代高校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助于大学生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共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使命.因此,高校要以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培育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由于大学生存在易受西方多元价值观引导,产生历史虚无主义,文化不自信等错误倾向,高校应采取发挥思想政治课主渠道的作用,推进主题实践教育,构建网络文化平台等多种形式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4.
"四个全面"是新形势下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重大方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内涵。把握"四个全面"的内涵和意义,对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培育大学生科技报国精神是新时代探索和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需要,也是实践中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现实需要。目前学术界已有成果颇为丰富,主要聚焦于阐释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培育大学生科技创新精神、提升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大学生使命担当、解析科学家精神并探索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五个方面,但如何进一步精准把握新时代新要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挖掘大学生科技报国精神的内涵和特点,并基于问题导向、系统思维进一步探索新时代培育大学生科技报国精神的有效对策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五四运动无疑体现了强烈的爱国热情,体现了对真理和进步的追求,体现了奋斗和斗争的精神,但最可贵的还是文化的反思精神,从文化上去总结国家落后的原因,寻找民族振兴的出路。在历次变革中,青年都承担了生力军作用,先后担当了革命的生力军、建设的生力军、开放的生力军。进入新时代,我们该怎么来传承五四精神,要放到唯物史观的眼光中去审视。基于技术融合的商业模式和组织创新将层出不穷,新的市场空间和经济增长点将大量涌现,各行各业都将迎来格局的重大变化。坚定"四个自信",投身创新创业,就是今天青年人的责任和使命。  相似文献   

7.
"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之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作为教育主阵地之一的高校在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围绕英语专业语言文化类课程的性质、特点,以《跨文化交际》课程为例,分析了目前英语专业语言文化类课程存在的问题,并从"文化自信"视角提出了坚持价值引领、立德树人的改进措施,旨在为英语专业语言文化类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8.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是一个内部要素众多的整体运作机体,红色文化融入思政工作体系有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大学生"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也有助于落实文化育人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丰富中国特色教育体系.基于对二者融合的内在逻辑认识,分析红色文化作为介入主体和高校思政工作体系作为融入主体二者的现存困境,提出要从构建以党委统领、党团联动的制度机制和强化高校红色文化思想阵地两个着力点精准发力.  相似文献   

9.
<正>新国企加上“现代”后意义非常重大,既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又适应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要求。现代新型国有企业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的、具有现代属性的国有企业。从研究的角度理解现代新型国有企业,一定要强调其使命担当。使命是企业存在的前提和理由,强化国有企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使命担当,是新一轮国企改革发展的逻辑基点。国有企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使命具体包括:以基于自身的定位要求推进现代化体系建设,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升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相似文献   

10.
“政治要强”表现为要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要拥有扎实的政治理论、要恪守严明的政治纪律和要具备坚强的政治担当。这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的首位要求和核心素养,是铸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发挥思政课教师关键主体作用、做好大学生“四个引路人”的重要前提。为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师全面落实“政治要强”的要求,弥补理想信念不坚定、理论功底不扎实、政治纪律不严明和责任担当不强烈等方面的不足,提出准入与退出机制、学习与培训机制、政治素质动态评估机制、考核与评价机制以及组织与管理机制等“五位一体”实践机制创新对策。  相似文献   

11.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生命力持有坚定的信心.当前"互联网+"时代,复杂多元的文化形式和文化内容对文化自信教育存在巨大的影响.在分析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文化自信现状的基础上,对文化自信培养的教育模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2.
红色资源是最鲜活、最珍贵的党史教材,也是大学生学习党史的生动载体。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具有强化历史思维、坚定理想信念、涵养道德品质、激励使命担当的重要价值。高校可以通过将红色资源融入课堂教学主渠道、构建校园文化主阵地以及利用新媒体平台等路径,不断优化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效果,引导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延续红色血脉。  相似文献   

1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政治质素、理论素养和综合素养的主阵地,肩负着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历史使命。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和优势,阐述了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的重要性、必要性,从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的三个要素方面,探寻在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中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文化自觉、强化文化当担、坚定文化自信,为其全面发展提供精神指引;并据此提出了文化自信培养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正>在"微"时代,高校传统文化课不应局限在向大学生灌输价值论、认识论,还应该关注大学生的课堂情绪、生活态度等思想方面的问题,即关注大学生幸福,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背景梳理:大学生幸福事件权重设置以及传统文化"价值观微涵养"在新时代,传统文化正在实现某种程度的"复兴",这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也是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等方面的内在支撑。同时,我们也要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赋予了当代大学生新的历史使命。从新时代大学生的历史角色定位出发,探讨了大学生使命教育的内容设计问题。理想信念是大学生使命教育的核心内容,思想武装和家国情怀是树立正确理想信念的关键引领,创新意识和攻坚意志是实现理想信念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6.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把各民族始终团结在一起、凝聚在一起的重要精神力量.为此,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进入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迎来新发展局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与此同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也对爱国主义教育提出新要求、新挑战和新问题.在这"两个大局"背景下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就要把握好教育契机,充分运用多样化教育手段,提高爱国主义教育实效;讲好中国故事,切实增强国民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强化国家意识和国家观念;做好英雄人物宣讲,加强国民的使命担当.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职院校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理应担当起新时代的新使命,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以新时代为研究背景,以课程思政为研究对象,阐述了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属性及主要问题。通过聚焦“三教”改革实施方案,构建“三全”育人的课程思政实施体系,凸显行业、地域特色,完善科学的评价体系几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旨在为我国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建设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8.
<正>确处理信仰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水平,确定信仰教育的范围非常关键。运用经典理论分析、文献阅读归纳、现实剖析提炼的方法,揭示信仰教育的本质及其与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关系,进而明确它的形式界定和内容界定。信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任务,思想政治教育为信仰形成提供知识的积累,实现主观相信,最终达到意行合一。在形式上包括教材、教师、学校、课堂、考评、日常生活等;在内容上包括知识、使命、危机、自信、修养等。因此,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分别施策,各有侧重,界清职责,不越位不缺位,才能使具体的教育行为方式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为更好地培养信仰坚定、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要内容。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对道路的自信现状将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产生重大影响。高校是大学生教育的主阵地,在分析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表现及其原因前提下,在深刻认识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时代意义基础上,从教育者、教育环境以及受教育者3个角度出发探索培育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0.
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譬如对基础概念的重复式解释较多,对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理解过于简单。文章以问题为导向,旨在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总结以往经验,提出了在"新时代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教育主体与大学生需要建立一种新型的数据关系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指明了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要健全完善大学生数据条块管理系统,使大学生数据真正跑起来,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数据管理智能化。倡导建立新时代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注重对数据的收集、分析、探测、延迟、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