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吡啶为缚酸剂,二甲基二氯硅烷与过量二苯基硅二醇反应得到二羟基封端二甲基-二苯基硅氧烷低聚物,采用核磁和红外光谱表征其结构。采用封端法测定了其平均摩尔质量和羟基含量。此低聚物具有二甲基与二苯基交替结构,是一种重要的羟基封端聚硅氧烷中间体。  相似文献   

2.
抗撕型硅橡胶的配方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过氧化二异丙苯(DCP)、白发黑、羟基硅油、二苯基硅二醇4个因子对硅橡胶撕裂强度的影响,分析了其差异及产生的原因,并找出了优化的硅橡胶的抗撕裂配方为:100份110-2生胶,0.6份DCP,25份白炭黑,4份羟基硅油,0.6份二苯基硅二醇.此配方得到的硅橡胶混炼胶的撕裂强度大于13 kN/m.  相似文献   

3.
对-双(二甲基硅羟)苯简称苯撑二羟和二羟基硅二苯(简称二苯二羟)系合成苯撑硅橡胶的主要原料,苯撑硅橡胶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能耐高低温(-30~250℃范围内长期使用)和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尤其由于具有良好的耐辐照性能(耐γ射线可达1×10~9伦琴),故是应用于我国国防尖端技术中的一种特种橡胶。硅醇中的硅轻基是一个较活泼的基团,由于硅醇中羟基的含量直接影响硅橡胶的链增长和结构性能,因而硅醇中的羟基含量对硅醇的生产研究都很重要。本文的目的就是  相似文献   

4.
泡沫硅橡胶     
泡沫硅橡胶是以缩合型的羟基封端的硅生胶为基料,羟基含氢硅油为发泡剂,乙烯基铂络合物为催化剂(加热型催化剂为二丁基二月桂酸锡),在室温下发泡硫化而成的一种带孔的海绵状弹性体。为了提高泡沫体的质量还要加入一些其它组份,如含硅油,使硫化过程产生较多的气体;提高泡沫体的手感和减小密度。加入二苯基硅二醇不但能控制泡沫体结构,  相似文献   

5.
比较了几种硅烷表面处理剂对二甲基硅橡胶增强和老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二苯基硅二醇处理的硫化胶强度及耐热性能都比较好。证明了混炼胶在加热处理过程中,二苯基硅二醇大部分都缩合到填料表面上,接到硅氧烷主链上的为数较少。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在制备高强度硅橡胶过程中,利用硅氮烷作为加工助剂时的良好效果。不但具有比二苯基硅二醇更高的抗结构化能力,而且还能获得较高抗张强度和抗撕强度的硫化胶。 共试验了下列数种硅氮烷:六甲基环三硅氮烷(D_3~N)、八甲基环四硅氮烷(D_4~N)、六苯基环三硅氮烷(Ph_2D_3~N)、三甲基三苯基环三硅氮烷〔(PhCH_3SiNH)_3〕、甲基线型硅氮烷以及各种高沸物等,对加工工艺而言,以含甲基者为最佳;对耐热性而言,以含二苯基者较好,当使用比表面较大的气相二氧化硅(如沈阳化工厂产的4~#白炭黑)为补强剂时,以二苯基硅二醇为抗结构化试剂,效果就很差,改用硅氮烷则加工非常顺利。用同一种补强剂(如沈阳化工厂产的2~#白炭黑),用二苯基硅二醇和硅氮烷分别作为加工助剂进行比较,使用前者所得硫化胶强度颇低,使用后者其强度显著提高。 对于硅氮烷和气相二氧化硅的作用,通过红外光谱的检查,发现当二氧化硅未与硅氮烷接触之前,各种硅醇基的特征峰明显地存在。一旦用硅氮烷处理后,大部份羟基消失,同时增加了二甲硅基〔(CH_3)_2Si〕的特征峰,这充分说明了硅氮烷与硅醇基发生了反应。由于在二氧化硅表面上取代了二甲硅基,这就使填料与有机硅生胶大大地增加了相容性,从而使填料分散的比较均匀,有利于提高强度。  相似文献   

7.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对二苯基硅二醇改性PET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利用Jeziorny动力学模型对结晶过程进行拟合计算。结果表明:改性PET的Avrami指数偏大,其原因是由于二苯基硅二醇的加入,改变了其结晶成核方式;与纯PET相比,半结晶时间增加。用Ziabicki方法处理得出的结晶能力参数Gc值也说明了改性PET的结晶能力比纯PET好。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用二苯基硅二醇替代苯基环硅氧烷与环状二甲基硅氧烷共缩聚,合成低苯基含量的苯基硅油的合成方法,讨论了有关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用二苯基硅二醇合成苯基硅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用二苯基硅二醇替代苯基环硅氧烷与环状二甲基硅氧烷共缩聚,合成低苯基含量的苯基硅油的合成方法。讨论了有关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当前,含气相法白炭黑的硅橡胶胶料使用二苯基硅二醇做結构控制剂,其缺点是在混炼和存放的条件下不能发揮其应有的作用,必須在其熔点(135℃左右)以上溫度下才能起到其抗結构化的作用。因此,随着结构控制剂二苯基硅二醇的使用,增添了硅橡胶胶料热处理的工序。我們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教导:“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  相似文献   

11.
二苯基硅二醇简单而经济的合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二苯基二氯硅烷(Ph2SiCl2)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直接水解合成二苯基硅二醇[Ph2Si(OH)2],研究了反应条件对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氢氧化钠浓度为5%,反应温度0~2℃,反应时间4 h的条件下,二苯基硅二醇的产率为92%,与文献报道值相当。  相似文献   

12.
将二苯基二氯硅烷经过氢化铝锂还原为二苯基硅烷,再与4-乙烯基环氧环己烷进行硅氢加成后合成了1种新型含硅环氧树脂二[2-(3,4-环氧环己基)乙基]二苯基硅烷(EODPS)。该树脂的折光指数达到1.567,并具有较好的透明度。采用甲基六氢苯酐和乙酰丙酮铝-二苯基硅醇组合物分别对EODPS进行固化。通过红外光谱,DSC分析表征了EODPS的结构,研究了其固化活性,并对固化后产物的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和吸水性进行了测试,且与脂环族环氧树脂CEL-2021P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与CEL-2021P相比,EODPS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和更低的吸水率,可用于LED封装。  相似文献   

13.
甲基双苯基室温硫化硅橡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二苯基硅二醇、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为原料,在催化剂存在下,经开环共聚、降解、破媒、脱除低沸物,制得甲基双苯基室温硫化硅橡胶。讨论了苯基含量、封头剂用量、原料纯度、催化剂用量、加料顺序、工艺条件对产品制备及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采用聚氧化丙烯多元醇、甲苯二异氰酸酯、扩链剂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MOCA)等制备了一种中高强度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研究了预聚体中NCO含量、聚醚二醇/聚醚三醇的质量比,固化剂中氨基与羟基摩尔比、填料液粉质量比、MOCA和聚醚二醇的含量对涂膜撕裂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预聚物中NCO质量分数为9%、聚醚DL-2000D与聚醚三醇MN-3050D的质量比值为2,固化剂中氨基与羟基的摩尔比值为6、填料液粉质量比值为1.10、MOCA和聚醚二醇的质量分数为30.8%时,涂膜的撕裂强度最佳,综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5.
谭利敏  黄志萍  曹庆玮  徐胜良  宋丹 《化工进展》2012,31(11):2577-2580
采用红外光谱、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对硅橡胶表面喷霜物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喷霜物为硅橡胶原材料二苯基硅二醇(GRC)脱水生成的三聚体和四聚体,且三聚体含量大于四聚体。喷霜物化学成分与GRC杂质相同,但GRC杂质不是导致喷霜的原因。通过扫描电镜和粒度分析表明,不同批次GRC结晶物颗粒粒径存在较大差异,而大粒径GRC容易发生喷霜。  相似文献   

16.
采用二苯基二羟基硅烷(DPDS)与钛酸正丁酯(TBT)合成硅钛预聚物,将硅钛预聚物与环氧树脂接枝反应,制备硅钛环氧树脂。利用IR光谱对有机硅钛改性环氧树脂的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不同硅钛含量环氧/聚酰胺固化体系的粘接性能;利用DSC、TG研究了硅钛含量对硅钛环氧固化体系固化反应温度、热失重温度影响;利用DMA、SEM对硅钛改性环氧树脂体系相态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硅钛树脂会对环氧树脂产生较好增韧作用,硅钛改性树脂固化物的粘接性能、耐水性能、耐热老化性能和高温残炭率都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苯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简称苯甲)和苯基三乙氧基硅烷(简称苯三)在一定量水存在下控制水解和缩聚形成R/Si=1.667、乙氧基含量为25%、运动粘度η~(25)=12-15厘斯、n_D~(20)=1.510~1.514的低分子聚硅氧烷(简称硅中间物)。该硅中间物具有耐热性优良的硅氧键和苯基、挠曲性良好的甲基和醚键,因此作为改性其它树脂之用,是非常理想的。国外资料报导,一般采用二种类型的硅中间物,一种是含羟基的,另一种是含烷氧  相似文献   

18.
以甲基乙烯基氟硅橡胶为基料,以羟基硅油或二苯基硅二醇为结构控制剂,以2,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为硫化剂,添加气相法白炭黑、导热填料制得加成型导热固体氟硅橡胶。探讨了填料品种、填料粒径、不同粒径氮化硅复配质量比等对加成型导热固体氟硅橡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用量相同时,添加大粒径氮化物的导热氟硅橡胶的导热性能优于添加小粒径氮化物的导热氟硅橡胶,且各填料对胶料导热性能提高的大小为:氮化硅氮化铝氮化硼;当粒径7μm的氮化硅与粒径10μm的氮化硅复配质量比为1∶1时,制得的导热氟硅橡胶热导率最高,为1. 362 W/(m·K);加入结构控制剂羟基硅油和二苯基硅二醇会降低胶料硬度和热导率,二次硫化对导热氟硅橡胶热导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羟基对高含量氧化硅分散体系流变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红外光谱、光电子能谱和流变仪研究了氧化硅表面羟基对其高固含量悬浮液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硅表面硅醇基在剪切增稠流体的形成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在相同粒径和氧化硅的质量分数相同的情况下,氧化硅表面羟基的相对含量对其浓缩分散液有显著的影响,这种影响通过液体介质分子和逐渐增多的氧化硅表面硅醇基形成的多缔合氢键发生作用,不同羟基含量的氧化硅粒子制备的悬浮液流变性能有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20.
以275高沸物、二苯基硅二醇、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为原料,经碱催化平衡反应制得255甲基基硅油,探讨影响平衡反应的诸因素。结果表是:平衡时间4h,平衡温度110-120℃,催化剂加入量占总加料量的0.05%-0.06%,采用4种配方制得的255甲基苯基硅油质量合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