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李靖  石碧  张净  高晶  李滨 《西部皮革》2013,(24):23-28
考察了无铬鞣剂TWT的环保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无铬鞣剂TWT属于低毒、可生物降解性物质,对家兔眼睛和皮肤均无刺激性,对豚鼠皮肤致敏性较弱。基于TWT的不浸酸鞣制工艺明显减轻了中性盐对环境的污染。TWT鞣制的白湿皮毒性较低(LD50〉5000 mg/kg),片皮、削匀所产生的废皮屑可回收利用。与常规植鞣法相比,半植鞣法可节约栲胶50%左右,且废液中的栲胶含量较低。在铬复鞣逆转工艺中,当铬粉用量为削匀革5%时,皮坯收缩温度可达到110℃,与常规铬鞣法相当,但铬粉用量可节约50%以上,废液中的三氧化二铬含量也仅为240 mg/L。铬复鞣逆转工艺不产生含铬固体废弃物,仅最后一道工序产生低铬废水。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无铬鞣剂TWT环保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无铬鞣剂TWT与植物鞣剂的结合鞣法。结果表明,TWT鞣剂与荆树皮栲胶和杨梅栲胶进行结合鞣制,成革收缩温度较高。较佳的鞣制条件为:首先用20%的荆树皮栲胶或杨梅栲胶进行鞣制,然后在pH4.0~6.0和50℃的条件下,用6%的TWT结合鞣3 h,成革的收缩温度可达到94℃。本研究进一步对植-改性戊二醛、植-噁唑烷和植-TWT三种结合鞣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植-TWT结合鞣制皮坯对加脂剂的吸收率最高,成革中游离甲醛含量最低。因此,植-TWT结合鞣法具有突出的环保性能。  相似文献   

3.
以三聚氯氰(CC)和赖氨酸(Lys)为主要原料,制备一种端羧基活性氯有机鞣剂(TLys)。作为皮革鞣剂用于绵羊酸皮鞣制,鞣制皮革收缩温度(Ts)可达78℃。以鞣制革Ts为主要指标,对TLys制备工艺和鞣制工艺进行优化。将TLys鞣制革用2%铬粉复鞣,Ts可升至107.8℃,坯革粒面光滑细致,手感丰满厚实。复鞣废液中残余铬含量为0.48g/L,铬鞣剂的用量及排放量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4.
少铬鞣山羊服装革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保泉 《中国皮革》2001,30(9):20-21
通过探索试验总结出植物栲胶鞣剂,铬、铝鞣剂与改性戊二醛结合复鞣的少铬鞣工艺.正交试验确定了各种鞣剂的用量.理化指标检测表明,该工艺鞣制的坯革与常规铬鞣坯革质量相当,但用铬量和废水中的含铬量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5.
以浸酸黄牛裸皮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和正交试验法,分别对锆-铝-钛鞣黄牛鞋面革的预鞣、鞣制、复鞣、填充及加脂工艺进行研究,综合考察坯革的理化性能和废液的环保性能,优化并组装得出基于锆-铝-钛配合鞣剂的黄牛鞋面革最佳生态型制备工艺,即预鞣采用2%戊二醛,鞣制采用10%锆-铝-钛配合鞣剂,复鞣采用2%锆-铝-钛配合鞣剂,填充采用2%氨基树脂、6%丙烯酸聚合物、7%栲胶和6%合成鞣剂,加脂采用2%卵磷脂、2%羊毛脂、3%合成油和3%蓖麻油。该工艺制得的坯革收缩温度超过93℃,各项物理机械性能和感官性能与铬鞣革基本一致,满足行业标准。与铬鞣相比,锆-铝-钛鞣黄牛鞋面革制备工艺符合生态设计理念,具有良好的生态性和环保性,对促进制革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前由于铬粉在制革过程中吸收率不高,造成了材料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渐渐地,含铬鞣剂出现在皮革的加工过程中来减少铬粉的使用。本文对双酚S,苯酚进行缩合和磺甲基化,合成的磺甲基化型芳砜鞣剂(BDS鞣剂)与铬粉络合复配成含铬合成鞣剂(BDC鞣剂)。通过将BDC鞣剂与铬粉分别对比应用于主鞣和复鞣工序中,探索其鞣革性能。结果表明:BDC鞣剂主鞣后,坯革的收缩温度为85.8℃,具有一定的鞣性。在Cr_2O_3用量相同的情况下,BDC鞣剂鞣后废液Cr_2O_3含量明显低于铬粉鞣制后的废液Cr_2O_3含量,有利于实行清洁化生产;BDC鞣剂复鞣的坯革在增厚率、柔软度、物理力学性能等方面都要优于铬粉复鞣的坯革。  相似文献   

7.
目前由于铬粉在制革过程中吸收率不高,造成了材料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渐渐地,含铬鞣剂出现在皮革的加工过程中来减少铬粉的使用。本文对双酚S,苯酚进行缩合和磺甲基化,合成的磺甲基化型芳砜鞣剂(BDS鞣剂)与铬粉络合复配成含铬合成鞣剂(BDC鞣剂)。通过将BDC鞣剂与铬粉分别对比应用于主鞣和复鞣工序中,探索其鞣革性能。结果表明:BDC鞣剂主鞣后,坯革的收缩温度为85.8℃,具有一定的鞣性。在Cr_2O_3用量相同的情况下,BDC鞣剂鞣后废液Cr_2O_3含量明显低于铬粉鞣制后的废液Cr_2O_3含量,有利于实行清洁化生产;BDC鞣剂复鞣的坯革在增厚率、柔软度、物理力学性能等方面都要优于铬粉复鞣的坯革。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用Tanigan CH—N预鞣,粟木、荆树栲胶主鞣及漂白合成鞣剂Tanigan BL与Baytigan AR丙烯酸酯复鞣剂复鞣鞣制软植鞣革的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9.
将有机酸蒙囿铝配合物鞣剂(HET)用于少铬鞣制工艺中,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铬铝结合鞣制、鞣剂的用量及鞣革工艺条件进行系统考察。从坯革的收缩温度、废鞣液铬含量和坯革物理性能等方面,分析各因素对铬铝结合鞣的影响。结果表明:HET的用量对废鞣液铬含量影响效果明显;采用最佳铬铝结合鞣工艺可节约铬鞣剂44%,废鞣液中铬含量在500mg/L以下。鞣制的革坯柔软丰满,经复鞣加脂后,革身柔软丰满有弹性;其抗张强度和撕裂强度满足鞋面革要求;成革中六价铬小于3.0mg/kg。  相似文献   

10.
改进铬鞣工艺是可能的。可首先采用无铬鞣剂进行初鞣,再进行复鞣。无铬预鞣用的鞣剂,种类很多,本文简要论述有关铝盐鞣制情况,如蒙囿铝鞣、聚铝鞣法、植—铝鞣法等。  相似文献   

11.
铬-铁-植结合鞣革的色泽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用自制有机铬-铁配合物鞣剂(Cr∶Fe=1·7∶1,鞣剂用量折合总氧化物为1·5%)对浸酸猪皮进行鞣制,再分别用荆树皮、落叶松、坚木、栗木等10种栲胶进行复鞣(栲胶用量为5%或8%),考察鞣制坯革的颜色及其坚牢度、收缩温度、物理机械性能及耐各种老化性能,探讨铬-铁-植结合鞣与染色一体化的可能性。试验结果表明:用铬-铁-植结合鞣制皮革,一般呈黑色、黑灰色、棕黑色,颜色均匀、渗透、干湿擦坚牢度良好,收缩温度、物理-机械性能可以满足产品要求,用该方法生产黑色革可节约染料或省去染色工序,在实现少铬鞣制的同时减少或避免用合成染料,属于一种环保型鞣制方法。综合考虑皮革的收缩温度、物理-机械性能、耐老化性,栗木、坚木、橡、漆叶栲胶与铬-铁结合鞣的效果较好;为了确保皮革的耐老化性能,铬盐用量不宜太少。  相似文献   

12.
铬-铁-植结合鞣革的色泽与性能研究(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自制有机铬-铁配合物鞣剂(Cr∶Fe=1·7∶1,鞣剂用量折合总氧化物为1·5%)对浸酸猪皮进行鞣制,再分别用荆树皮、落叶松、坚木、栗木等10种栲胶进行复鞣(栲胶用量为5%或8%),考察鞣制坯革的颜色及其坚牢度、收缩温度、物理机械性能及耐各种老化性能,探讨铬-铁-植结合鞣与染色一体化的可能性。试验结果表明:用铬-铁-植结合鞣制皮革,一般呈黑色、黑灰色、棕黑色,颜色均匀、渗透、干湿擦坚牢度良好,收缩温度、物理-机械性能可以满足产品要求,用该方法生产黑色革可节约染料或省去染色工序,在实现少铬鞣制的同时减少或避免用合成染料,属于一种环保型鞣制方法。综合考虑皮革的收缩温度、物理-机械性能、耐老化性,栗木、坚木、橡、漆叶栲胶与铬-铁结合鞣的效果较好;为了确保皮革的耐老化性能,铬盐用量不宜太少。  相似文献   

13.
以新型无铬鞣剂TWT鞣制后的山羊白湿坯革为原料皮,对其耐水洗退鞣、耐酸洗退鞣性能进行测试。然后对其进行少铬鞣制方法研究,并与传统铬鞣法相比较。结果表明,TWT鞣白湿革具有较好的耐水洗退鞣、耐酸洗退鞣性能,其少铬鞣制的较佳条件为:鞣制初始浴液的p H为3.0~3.5,铬粉用量为3%(以削匀白湿革质量增50%为基础),常温下鞣制时间为2 h,其余同传统铬鞣法。所得蓝湿革的收缩温度为110℃,且颜色浅淡、粒面平细,对铬的吸收率为96%,废铬液中Cr2O3的含量为145 mg/L。该蓝湿革对染料、加脂剂的吸收率分别为94%、82%,可与传统铬鞣的相媲美。该技术可减少铬资源的浪费及其氯离子、铬等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新型环保无铬鞣剂F-90对绵羊软化裸皮进行预鞣,并对预鞣的坯革进行无盐浸酸试验,使浴液的p H值降至2.5~3.0,然后加入铬鞣剂进行结合鞣制,并与铬鞣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当F-90用量≥4%时,预鞣的坯革不发生膨胀;在F-90用量为4%时,结合鞣制坯革的收缩温度随着铬鞣剂用量的增加逐步提高;与铬鞣制相比,当铬鞣剂用量相同时,结合鞣制坯革的收缩温度提高,鞣制废液、水洗废液和中和废液中Cr_2O_3含量均降低,纤维分散程度增大,粒面细致程度和物理力学性能提高。这种基于F-90预鞣的无盐浸酸铬鞣制技术思路是一种清洁化的少铬鞣制方法,不仅实现了无盐浸酸鞣制、降低了废液中铬含量,而且可以获得综合性能良好的蓝湿革,该工艺方法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对阴、阳离子型铬鞣剂结合鞣制工艺进行研究,探索一种两步法无盐浸酸的铬鞣工艺。先用2%(以灰皮质量计)的不浸酸铬鞣剂SF-1对绵羊软化裸皮进行预鞣及酸液处理,再用4%的AB铬粉对坯革进行常规铬鞣。与常规铬鞣工艺相比:在总铬粉用量均为6%的条件下,两步法铬鞣废液中的Cr_2O_3含量为1 020.3mg/L,低于常规浸酸铬鞣废液中的Cr_2O_3含量3 160.2mg/L,且鞣制后坯革中铬的分布更加均匀。两步法铬鞣坯革的抗张强度和撕裂强度均能达到国家标准,并优于常规浸酸铬鞣工艺;通过环境扫描电镜观察证实两步铬鞣的坯革粒面平细,纤维分散程度较为均匀。  相似文献   

16.
选择盐淹山羊皮作为起始材料,研究鞣剂、预鞣和复鞣剂对鞣制后及涂饰后的革中霉菌生长的影响。研究表明:甲醛或以甲醛为基础的合成鞣剂对真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若预先经过铬鞣或植鞣则抑制作用要小一些。在矿物鞣中,只有锆鞣(高浓度)可在一定时间内抑制霉菌生长。一些结合鞣法如甲醛/硫酸锆,甲醛/硫酸铬或栲胶/硫酸锆对  相似文献   

17.
栲胶的化学改性及其产物在无铬少铬鞣法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栲胶-金属离子结合鞣法可以生产具有高湿热稳定性的皮革,但这类对环境友好的鞣制技术至今仍未在轻革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主要原因是,为了保证栲胶在裸皮中的均匀渗透,其用量一般应在15%以上,而这一用量必然导致成革具有较强的植鞣感(重而且过度紧实).本论文证实了,通过对栲胶进行适当的化学改性,可以基本消除这一不利因素.凝缩类单宁适宜采用深度亚硫酸化改性;水解类单宁适宜采用氧化降解改性.这两种改性方法均导致单宁的分子量降低,同时又可以增加降解产物-金属离子结合鞣的化学协同效应.改性栲胶的用量为5%~10%时,即可以很快渗透裸皮与1.0%的Cr2O3结合鞣,可使成革的Ts>110℃,鞣制废液中的铬含量显著降低.由于栲胶用量减少,成革的植鞣感基本消除.本文翔实地描述了栲胶的化学改性方法、改性产物的特性及改性产物在无铬少铬鞣法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含铬鞣剂QUIMITAN ABC应用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比QUIMITAN ABC、铬粉及含铬鞣剂在主鞣和复鞣中的鞣制性能,测定坯革相应物性.结果表明:QUIMITAN ABC主鞣后的坯革的收缩温度为101.4 ℃,且其坯革物理力学性能高于用6%的铬粉主鞣后的坯革;QUIMITAN ABC主鞣后的废液Cr2O3含量(0.4142 g/L)明显低于用6%的铬粉主鞣后废液Cr2O3含量(1.9481 g/L),用QUIMITAN ABC主鞣有益于清洁化生产;在Cr2O3含量相同的情况下,用QUIMITAN ABC复鞣的坯革在增厚率、柔软度、物理力学性能等方面都要好于含铬鞣剂及铬粉复鞣的坯革.  相似文献   

19.
石碧 《中国皮革》2006,35(17):1-3
介绍了植物鞣剂与改性戊二醛结合鞣法,包括预处理方案的优化和改性戊二醛复鞣方案的优化.在试验基础上确定较优化的结合鞣条件为4%合成鞣剂DDS预鞣,10%的荆树皮栲胶鞣制,再用2%的改性戊二醛复鞣.复鞣的最佳条件为常温复鞣1h,再在40℃复鞣4h.在考虑整体工艺平衡的基础上,给出了较合理的荆树皮栲胶-改性戊二醛结合鞣生产山羊服装革参考工艺.  相似文献   

20.
就有机酸蒙囿铝配合物鞣剂(HET)和铬鞣剂用量及初鞣pH等因素,对HET-铬结合鞣坯革状态、收缩温度以及废液铬含量等方面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少铬鞣时HET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HET-铬结合鞣最佳鞣制工艺为:初鞣pH 3.5~3.6、HET用量3%、铬鞣剂用量4%,所得坯革粒面细致、革身丰满、部位差小,收缩温度达95℃。HET的加入可改善坯革粒面细致性,提高初鞣pH。在该结合鞣工艺中,铬鞣剂用量仅为常规用量的50%,废鞣液铬含量降低至130 mg/L,较常规铬鞣减少84%,坯革中六价铬含量仅为0.45 mg/kg;经复鞣加脂后坯革的抗张强度、撕裂强度及规定负荷伸长率满足鞋面革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