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废弃玻璃粉粉磨动力学行为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试粉磨不同时间后废弃玻璃粉颗粒粒径分布,然后利用Origin软件拟合得到废弃玻璃粉粉磨动力学方程参数,探讨废弃玻璃粉粉磨动力学行为特征.结果表明:随着粉磨时间的增加,较大粒径废弃玻璃粉颗粒粉磨效率逐渐降低,120min后粉磨效率趋于0.废弃玻璃粉等效粒径及比表面积与粉磨时间双对数都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可采用RRB(RosinRammler-Bennet)分布模型描述废弃玻璃粉累计颗粒粒径分布特征.废弃玻璃粉颗粒粒径分布具有分形特征.废弃玻璃粉比表面积与颗粒粒径分布分维值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粉磨时间越长,废弃玻璃粉颗粒粒径分布分维值越大,越不容易破碎.  相似文献   

2.
试验对不同粉磨时间得到的磨细粉煤灰进行性能表征,并对成型掺有磨细粉煤灰水泥浆试块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和活性分析,研究不同粉磨时间的磨细粉煤灰对水泥浆体强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粉磨时间的增加粉煤灰的比表面积增大粒径减小,火山灰活性增强从而增加了其在水泥浆体中的反应程度,使粉煤灰水泥浆体表现出更高的强度。  相似文献   

3.
掺玻璃粉水泥净浆水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废弃啤酒瓶制成玻璃粉,配制掺玻璃粉水泥净浆.测试掺玻璃粉水泥净浆抗压强度;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热重-差热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及能谱分析技术研究掺玻璃粉水泥净浆水化产物的种类、含量、微观形貌及元素组成.结果表明:随着玻璃粉掺量(质量分数)的增加,水泥净浆抗压强度减小.掺玻璃粉水泥净浆水化产物主要有C-S-H凝胶、Ca(OH)2及少量钙矾石、水化铝酸钙等.由于玻璃粉的火山灰反应消耗Ca(OH)2,随着玻璃粉掺量的增加和龄期的延长,水泥净浆水化产物中Ca(OH)2含量(质量分数)逐渐减少.掺玻璃粉水泥净浆微观结构较为致密,其水化产物C-S-H凝胶形态与纯水泥净浆有所不同,多由不规则的短柱状及薄片状凝胶粒子交叉结合在一起形成网络结构,为低钙硅比(质量比)C-S-H凝胶.玻璃粉具有火山灰活性.  相似文献   

4.
把废弃玻璃粉粉磨至颗粒粒径达到亚微米,并等质量取代部分水泥制作玻璃粉净浆试件,通过测试不同龄期的强度,以及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亚微米级废弃玻璃粉的活性及水化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亚微米玻璃粉不需要任何外物激发因素就具有火山灰活性,28 d龄期时,不同取代率亚微米玻璃粉的活性均超过了75%,尤其是在取代率不超过30%时,活性指数均在85%以上;随着亚微米玻璃粉取代率的增加,水化产物中的氢氧化钙明显减少,水化硅酸钙凝胶(C-S-H)呈微弱的减小趋势但并不明显,说明亚微米玻璃粉在28 d龄期时已经发生火山灰反应,并且反应吸收了部分氢氧化钙晶体。  相似文献   

5.
文中通过采用激光粒度仪对不同粉磨时间的铜矿渣的粒径分布进行测试,测试不同粉磨时间铜渣粉的比表面积及各等效粒径,选取粉磨120min的铜渣分等量替代0-40%普通硅酸盐水泥,测试铜渣粉复合胶凝体系3d、7d和28d时的抗压强度。结果表明:随着粉磨时间的延长,铜渣粉比表面积增加,各特征粒径减小,在粉磨过程中存在粗颗粒易磨,细颗粒难磨现象。铜渣粉复合胶凝体系抗压强度随着龄期的发展而提高,随着铜渣粉掺量的提高而降低,但这种降低趋势随着龄期的增长逐渐减缓。  相似文献   

6.
不同细度钢渣矿渣复合对水泥胶砂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将粉磨至不同细度的钢渣、矿渣按不同比例(质量比)进行复合,并以之替代50%水泥进行水泥胶砂强度试验.结果表明钢渣、矿渣等比例复合的效果是显著的,粉磨时间同为70min的钢渣、矿渣复合效果最好.矿渣细度是影响水泥胶砂强度的决定性因素,延长矿渣的粉磨时间对水泥胶砂强度的提高远大于延长钢渣粉磨时间所产生的效果.另外,对其机理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以再生骨料生产过程中收集的再生微粉为研究对象,测试其理化特性,经过超微气流粉碎机机械力活化处理后,分别以不同比例替代水泥制备水泥胶砂试体,研究不同粉磨时间、不同掺量的再生微粉对水泥胶砂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粉磨时间延长,再生微粉活性逐渐增加,利用气流粉碎机对再生微粉进行活化处理的时间宜控制在25~30 min;相同粉磨时间下,随着再生微粉掺量增加,水泥胶砂强度逐渐降低,再生微粉替代水泥掺量宜控制在20%以下。  相似文献   

8.
主要研究了固硫灰掺量、细度以及SO_3含量对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早期强度和干缩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90℃蒸汽养护2d时,RPC强度随着原灰掺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自然养护至28d时,RPC强度出现倒缩现象。当粉磨时间超过20min时,继续延长粉磨时间RPC强度变化已不明显;当原灰掺量为胶凝材料的10%,固硫灰粉磨至D50为15.88μm时,RPC活性粉末混凝土早期干缩较小,强度较高;RPC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早期抗压强度随着SO_3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干缩随着SO_3含量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9.
采用胶砂强度法研究了机械粉磨、煅烧、增钙煅烧及与化学活化剂复合对内蒙古某地高铝煤矸石活性的激发效果,并采用SEM,XRD,FTIR分析了不同粉磨时间、不同煅烧温度对高铝煤矸石内部结构变化及其活化效果的影响;以强度活性指数、火山灰效应贡献率为考察指标,分析了不同方式活化的高铝煤矸石的火山灰效应.结果表明:单纯机械粉磨对高铝煤矸石的活性有一定的激发作用,但活化效果有限;煅烧对高铝煤矸石活性有明显的激发作用,其最佳煅烧温度为800℃,此时高铝煤矸石水泥胶砂强度活性指数达126.5%,火山灰效应贡献率达44.7%;增钙煅烧可使其强度活性指数进一步提高到142.6%,火山灰效应贡献率提高到50.9%;在增钙煅烧基础上掺入0.6%(质量分数)的硫酸钠可使其28d抗压强度达到78.9MPa,强度活性指数达到157.0%,火山灰效应贡献率达到55.5%.  相似文献   

10.
粉煤灰颗粒特性对其水泥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蔚世锦 《山西建筑》2009,35(34):173-174
主要研究了对粉煤灰进行机械力化学活化处理后,不同粉磨时间粉煤灰的颗粒特性和粉煤灰水泥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粉磨时间的增加,粉煤灰颗粒的密度、粒度分布都呈有规律的变化,其矿物结晶程度降低,粉磨5 h时掺量为30%的复合水泥达到了纯硅酸盐水泥的强度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