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提高直接空冷机组运行经济性,以冷端系统的变工况模型为基础,通过计算空冷凝汽器风机送风量增大时空冷机组发电功率与对应风机耗功功率的增量,得到直接空冷机组凝汽器最佳真空的确定方法.根据相似定律确定迎面风速对风机耗功的影响,并通过冷端系统数学模型的分析和简化得到机组背压与发电功率的关系,最终导出了不同环境温度和排汽热负荷下迎面风速对应的最佳真空.根据模型对某330Mw机组在变工况下的最佳真空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排汽量的增加或环境温度的升高,最佳真空及对应的风量都增加;当环境温度高于20℃时,环境温度对最佳真空的影响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2.
火电站直接空冷凝汽器积灰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火电站直接空冷凝汽器积灰是影响传热性能的重要因素,研究直接空冷凝汽器积灰对传热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提出监测措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汽轮机背压与汽轮机排汽量、冷却空气流量、凝汽器传热系数、凝汽器总传热面积以及环境温度之间的关系,得到了空冷凝汽器在维持汽轮机排汽量和冷却空气量不变时,汽轮机背压和传热系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凝汽器积灰对汽轮机背压的影响。研究表明:凝汽器积灰会导致凝汽器传热系数降低,汽轮机背压升高,机组运行经济性下降。设计工况下,当蛇形翅片扁平管结构凝汽器积灰厚度达到1.2 mm时,汽轮机背压将增加50%左右。通过监测空冷机组运行过程中汽轮机背压的变化,可预报积灰的程度,为直接空冷凝汽器清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直接空冷机组的过程机理,建立了一个经济背压计算模型,分析了背压变化对发电机端功率和风机电耗的影响.以某300MW直接空冷机组为研究对象,借助所建模型计算了不同负荷下背压变化所产生的发电量收益,得到了经济背压随负荷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直接空冷机组的经济背压随负荷升高而升高;不同负荷工况下,直接空冷机组运行在经济背压下的收益不同;在低负荷下运行时,优化背压参数,使其运行在经济背压下,所产生的发电量收益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600MW双背压机组凝汽器变工况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热力系统变工况理论,结合凝汽器传热计算模型,并考虑调节级效率修正、排汽干度变化修正以及余速损失变化修正,建立了双背压机组凝汽器变工况数学模型。并以某600MW双背压机组为例进行了计算,得到了机组功率、循环水温度及流量变化时机组性能的变化规律,为该类机组的经济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获得准确的背压微增条件下汽轮机出力特性,分析背压变化时机组热力系统变工况实际运行特性,基于对热力系统的合理假设和相关经验公式的应用,在忽略汽轮机本体结构和内部级组热力参数变化的前提下,提出了汽轮机背压微增出力特性的简化计算方法。以某300 MW湿冷机组和660 MW间冷机组的变背压工况性能试验数据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简化计算获得的微增出力特性曲线的斜率和试验结果偏差在3%以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背压微增出力特性高精度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6.
李健  石家魁 《节能技术》2020,38(2):127-130
背压变化直接影响汽轮机运行效率,因此空冷机组背压是滑压运行优化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本文为获取考虑背压变化的机组最优滑压运行曲线,利用聚类算法对多个背压工况下的机组的历史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与分析,主要包括不同背压条件下6个月近100个测点(负荷、主汽压力、主蒸汽温度等)的数据,以给出机组最优滑压运行曲线及背压变化对其影响规律。在实际超临界600 MW机组应用效果显示:该方法可在不进行大量专有试验的前提下,准确获取考虑背压变化的机组最优滑压运行曲线,有效提升了机组在变负荷过程中的经济性,也为同类型机组的运行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简化的变工况计算方法,该方法应用了汽轮机变工况理论并同时考虑了热力系统的工况变化,可较为准确的计算出在不同工况下背压对汽轮机功率的影响.并针对实际运行中背压常处于常压变化范围,采用了简化的线性化公式,对不同的工况采用不同的系数进行修正计算,以方便指导机组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8.
排汽装置背压是汽轮机运行中的重要参数,其大小对汽轮机的安全性、经济性及调节性能都有很大的影响。重点分析了影响机组背压的主要因素,如环境温度、风速等,并针对不同的因素制订了相应的控制策略。另外,试图通过试验方法,在确保机组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寻找机组最佳背压(真空),给出运行参考数据,以提高机组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9.
背压变化对汽轮机功率影响的计算修正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凝汽器压力在一定条件下可认为是汽轮机背压,背压变化对机组的功率有很大的影响。把机组变工况和热力系统变工况理论结合起来,对系统进行分析计算,对现有的通用曲线进行修正,提出有效的修正系数,提高计算的实用性和精确度,扩大计算的适应范围。所得结果能适应不同系统结构及负荷变化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空冷岛运行优化中,需要将汽轮机、空冷凝汽器及空冷岛风机的特性综合起来进行分析。在综合直接空冷机组冷端各个组成部分,包括空冷凝汽器、低压缸至空冷凝汽器之间排汽管道及空冷岛风机特性的基础上,建立汽轮机排汽背压与空冷岛风机转速的特性关系,为空冷岛运行优化计算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山西漳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600 MW直接空冷机组背压调整控制过程,并通过实验数据论证了600MW直接空冷机组背压升高的原因,同时对引起背压升高的因素环境温度、风速以及热风再循环等分别进行试验、数据采集,得出热风再循环产生必要条件,并通过试验证明增加空冷喷雾装置可有效可降低机组背压、提高机组效率。  相似文献   

12.
高小平 《节能技术》2003,21(2):40-41
本文对背压机组运行经济性下降的原因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技改方案,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3.
目前,确定背压变化对汽轮发电机组电功率的影响尚没有一种统一的计算方法。通过计算,对工程上确定背压变化对电功率影响的常用4种计算方法进行分析和比较。在比较过程中,以计算精度较高的回热系统热平衡法的计算值为基准。比较结果表明,除等效热降法外,热力学方法和汽轮机原理方法的计算误差都很大。因此,建议工程上可以采用等效热降法计算背压变化时汽轮发电机组电功率的变化量。  相似文献   

14.
王明军 《热力透平》2014,(2):124-126
介绍了利用汽轮机进行供热的多种方法,包括传统和新型的供热改造方法、前瞻性的供热方法;同时阐明了各种供热方法的实现原理、实现效果、适用范围;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可供电厂及设备制造厂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蜂窝密封是减小透平机械工质泄漏的重要部件,本文设计并搭建了蜂窝密封泄漏实验装置,采用实验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背压阀门开度λ、转速及进口压力对蜂窝密封泄漏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吻合较好,相对误差在6%以内;在同一背压阀门开度下,密封泄漏量随着进口压力增大而增加,随着转速升高密封泄漏量几乎保持恒定;在进口压力和转速不变情况下,密封泄漏量随着背压阀门开度的增大而增加,当背压阀门开度λ=1时泄漏量达到峰值;与背压阀门开度λ=1相比较,当背压阀门开度λ=0时密封泄漏量最高可降低约15.9%。  相似文献   

16.
为了改善某型船用高速发动机在高排气背压下的性能,在GT-Power软件中建立了船用高速发动机的一维工作过程仿真模型,并试验验证了模型精度。针对高排气背压下船用高速发动机性能急剧下降的问题,重新匹配了小流通截面积的涡轮增压器,并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其配气系统和喷油系统的关键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排气背压对船用高速发动机性能影响显著,排气背压的升高导致发动机燃油消耗率上升及功率大幅下降;优化后的配气和喷油系统大幅提升了发动机在高背压下的性能,在170 kPa排气背压下的涡轮前排气温度较优化前降低99.3℃,功率较优化前提升9.9%,残余废气系数较优化前下降5.8%,改善了增加排气背压给发动机带来的动力性下降及热负荷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张兴政  厉鹏  陈浩 《汽轮机技术》2002,44(6):369-370
以某热电厂背压式汽轮机数字电液调节系统(DEH)为例,介绍了该机组DEH系统的构成、特点以及机组DEH改造后采用常规法甩负荷试验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300MW中间再热直接空冷凝汽式汽轮机主要技术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上海汽轮机有限公司空冷300MW汽轮机的主要技术特点,通过对结构、通流、轴系和差胀进行优化设计,确保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及其性能的先进性。目前该机组在市场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出口伊朗325MW中间再热空冷凝汽式汽轮机的特点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着重介绍了上海汽轮机有限公司首台大容量空冷机组的结构特点,对其结构进行分析与认证,并对其所采取的一些具有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措施进行分析,同时着重讨论了空冷机组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