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思想定位,是确定教学目标的前提.也是不同于中学美术欣赏课之处.高校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思想定位,应首先明确高校公共美术鉴赏课教学是面对全体大学生,从属人文教育的教学,应是将美术作为文化来学习,是确立在多元文化艺术教育与人文教育基础之上的美术鉴赏教学.教学目标,首先是要明确公共美术鉴赏是一种审美教育.使学生在鉴赏活动中获得审美的愉悦体验,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从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住,提高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2.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所以语文教学大纲把"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定为教学目的之一.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语文学科作为一九最基础的学科之一,它的学科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在贯彻审美教育过程中,应该起到"顶梁柱"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数学审美能力就是培养学生感受、鉴赏、创造数学美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感受数学的美,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学习数学的内驱力和创造的激情.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的美学方法.轻松愉快的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4.
在高校公共美术鉴赏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基本美术鉴赏素质教学任务能否达到预期的关键,并影响教育教学的成果,所以针对大学生基本美术鉴赏素质水平有的放矢的展开教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美术课堂教学要尊重学生的客观实际,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情感需要出发,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基本素质,在此基础上逐步引入技能和技巧,从而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美术课教学在偏远农村初中由于地理、经济条件原因,常不被重视,为此,我们应立足农村特有的资源,从实际出发,挖掘地方教学潜力,如民族服饰、方古建筑、农村的山山水水、瓜果蔬菜等.从这些入手培育学生对美的认识与兴趣.各种美术硬件的不断完善和多媒体教学的到来,与之整合,把美术教学变劣势为优势,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农村特色的美术教育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7.
<南州六月荔枝丹>融科学性、思想性、文艺性于一体,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科普作品,具有很多审美因素.这些审美因素存在于内容中,体现为情感美、科学美,存在于形式中,体现为语言美、逻辑美、结构美等.读来令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  相似文献   

8.
美术鉴赏是对作品感性认知后的理性追求,是鉴赏者运用自己的感知经验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也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素质教育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数学美是一种完全和谐的、抽象形式的艺术美.在中学数学教材中,很多内容都反映了数学美.教师若能较深刻地认识数学之美,有意识地创造数学教学之美,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美术鉴赏课是高中阶段美术科目中的一个重要学习领域。它以欣赏作品为主,对不少学生来说鉴赏课成了"枯燥无趣"的代名词。如何把鉴赏课变得生动有趣,成了目前美术教师的首要任务。对此,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必须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才能提升美术鉴赏课质量。  相似文献   

11.
对于美育我们的认识尚不完整,教育实践也有残缺。然而时代的进步,需要人们具有更优秀的素质,和谐的身心,立美教育把学生当作审美的客体,在美术课堂中进行积极的探索,以促进美育的完整。  相似文献   

12.
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标准强调发展性评价并提倡质性评价,其目的在于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而目前美术教学评价中存在很多问题:如轻视美术教学评价,评价中过于强调专业知识和技能,忽视情感态度:评价方法过于简单,随意性强,评价主体缺失等.还有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可实际操作的质性评价方式少之又少.因此,本课题想从美术学科的必选模块--美术鉴赏模块评价入手,探索美术学科特有的评价标准与切合一线教师需要的便于操作的评价工具和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3.
自然的美、艺术的美、对事物缺乏兴趣、缺少好奇心和探究欲、缺乏对成就感、自尊心的体验、缺乏对亲情、人性、友情的体验等. <美术新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的第一节--课程性质与价值中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看了这个题目,你也许会问,音乐是音乐课的事.美术是美术课的事.二者怎么能混为一谈呢?其实美术和音乐是一对孪生姐妹,时刻相伴相依,都是把美撒向人间,为人类精神营造一片美丽的天空.音乐的美来自听觉;美术的美来自视觉.他们同时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涂抹亮光.莎士比亚说:"美,是从生命内容射出的光芒,'美'若一死,宇宙也就再一度混乱混沌  相似文献   

15.
一、说教材 (一)说课题:<边城>这篇课文选自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本现当代小说鉴赏单元,是一篇课内自读课文. (二)教学大纲和新课标的要求:学习和鉴赏小说,提高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在小说中感染、熏陶、美育.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沈从文及作品特点,认识作家笔下的风景美、风俗美、人情美;学会小说的阅读方法. 2、能力目标:美读课文,熟悉基本情节,了解翠翠的心理发展过程;体会翠翠的形象美,揭示沈从文小说创作的意图. 3、德育目标:感悟文中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性,挖掘小说中的人性美,树立学生爱生活爱世界爱人类的高尚情操.  相似文献   

16.
<荷塘月色>是一篇美文,但是应试教育的文学课堂,很容易把她的美扼杀.我在讲授这样堂课的时候,很注意从文学鉴赏角度为学生进行文学性、美学性教育,往往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一、荷塘月色的阴柔美 阴柔美是美学鉴赏的一个方向.朱自清的散文,常常欲表达种种浓重而又无法言说的情感,显得委婉而忧郁,因此,我认为他的散文具有一种阴柔美.而<荷塘月色>,便是其中一篇具有阴柔美的散文.  相似文献   

17.
爱伦·坡是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时期一位诗艺超群却争议颇多的小说家、诗人、评论家,他的诗歌在美国甚至世界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举世推崇.他的诗歌是恣意哀怨的花朵,是诗人坎坷人生体验对已经逝去的、极易消逝的、憧憬过却不曾拥有的万物的沉痛追悼,所以它们都笼罩着浓浓的悼亡色彩,然而它们又是一致公认的表现美与意蕴美浑然融合的名品佳作,诗歌中幽婉阴暗的意象、弦泉幽咽的意境与诗人对死亡的哲理思索完美结合,相得益彰.它们是爱伦·坡诗歌理论的实践体.  相似文献   

18.
中学美术教育课程标准已经颁布,里面提出了很多新的理念和思路,研究中学美术教育课程标准,把中学美术教学意义重大.下面是我的几点思考. 首先,新课程中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的转变,现在的美术教科书都比较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激发学生参与表现与鉴赏活动欲望的思想,这一角色的转变,充分发挥了学生在美术课程学习中的主体作用,给学生创造了发现自己个性和创造能力的空间.这样使得学生们在表现过程中真正感受到创造的喜悦,在自己制作的过程中发现艺术的丰富性、深度以及魅力.  相似文献   

19.
美术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教给学生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同时让学生有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意识.而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作为一种新的辅助教学手段,为美术教学带来了"教"与"学"的重大改革,大大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它集图像、声音、文字、动画等各种功能为一体,把教学素材逼真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不仅让课堂上充满了儿童情趣,而且使课堂教学效率大为提高,就像为美术课堂教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提升了美术教学的品位.  相似文献   

20.
语文活动是一种典型的智育活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的美育,旨在通过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在教学中的渗透,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高雅的审美情趣,自由活泼的个性,充分发展学生美好的天性,使他们具有发现美、欣赏美、展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跟据马克思主义美学原理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精心设计美学教法,使学生在美的环境中一天天成长,使他们逐步具备美的欣赏力,美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