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慧  孙晓然  张秀凤 《河北化工》2014,(12):31-34,144
液体橡胶作为低分子功能性聚合物,在塑料加工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介绍了单体聚合和橡胶降解制备液体橡胶的方法,单体聚合法包括自由基乳液聚合、自由基溶液聚合、负离子聚合、正离子聚合等,橡胶降解法主要包括氧化降解、光催化降解、微生物降解等,提出液体橡胶的研究方向为探索新的合成技术及聚合体系,降低生产成本,改进后处理工艺,充分回收溶剂,走绿色环保加工之路。  相似文献   

2.
液体橡胶的研究进展Ⅱ.端基聚丁二烯液体橡胶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端基聚丁二烯液体橡胶的常见种类和特性,主要介绍了端羟基聚丁二烯液体橡胶、端羧基聚丁二烯液体橡胶和端羟羧基聚丁二烯液体橡胶的合成技术,包括自由基乳液聚合法、自由基溶液聚合法、负离子聚合法等.  相似文献   

3.
以硅烷保护羟基的烷基锂为引发剂,采用负离子聚合法合成了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和差示扫描量热法表征了HTPB的微观结构、分子量分布、官能度及玻璃化转变温度(Tg),研究了HTPB胶片的拉伸性能,并与自由基法HTPB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负离子法HTPB的1,4-结构摩尔分数约为90%,比自由基法HTPB高约12%,分子量分布小于1.1,低于自由基法HTPB,平均官能度比自由基法HTPB更接近理想值2,Tg为-88.3℃,较自由基法HTPB低9.7℃;负离子法HTPB胶片的拉伸强度与自由基法HTPB胶片相近,但扯断伸长率比自由基法HTPB胶片提高约74%。  相似文献   

4.
两亲聚合物以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和疏水缔合效应,应用于复杂油藏开采,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通过文献调研以及本团队近几年的研究成果,综述了两亲聚合物合成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现状,主要包括两亲聚合物的发展和合成方法两方面。两亲聚合物的发展介绍了其由来历程;两亲聚合物的合成方法主要阐述了目前几种合成两亲聚合物的方法,包括(非)均相合成法、微乳液聚合法、无皂自由基共聚法、自由基胶束共聚法。最后,总结了4种合成方法的优点和缺点,并对两亲聚合物合成方法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随着两亲聚合物合成理论日趋成熟,合成方式会更加多样高效,合成的两亲聚合物性能也会更加优良,其在复杂油藏中的使用也会得到进一步拓展。  相似文献   

5.
阳离子型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及其水溶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阳离子型丙烯酸树脂,通过稳定性比较考察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用量及树脂中和度对树脂水溶性的影响,用Zeta电位研究了中和度对胶体稳定性的影响,采用激光光散射仪(LLS)测定了胶体颗粒在水分散液中的流体动力学半径及分布,研究表明:当GMA用量为15%(质量分数),中和度为80%时.体系中胶体颗粒具有足够的亲水性和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可用于缓控释肥包膜材料的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 K32)的合成.研究了通过水溶液自由基聚合法合成PVP K32的实验技术,研究了不同引发剂、聚合工艺等对合成PVP K32的相对分子质量及残留单体含量的影响.通过优化实验获得一种分子量分布窄、残单含量低的PVP K32的聚合工艺,并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及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7.
采用自由基聚合法,使用过硫酸钾作为引发剂,以丙烯酰胺(AM)、八甲基四硅环氧烷(D4)为反应单体,制备一种施胶性能优异的有机硅-阴离子聚丙烯酰胺胺聚合物造纸施胶剂,考察了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单体浓度等因素对分子量的影响,对其工艺条件进行探讨,得到较好的聚合条件,反应时间为3 h,单体浓度5%,反应温度为60℃,引发剂量为0.3%。在此条件下,制备的有机硅-阴离子聚丙烯酰胺聚合物疏水性好、增强性强,分子量高达2.09×10~6。通过红外光谱(FTIR)对结构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8.
采用自由基聚合法,使用过硫酸钾作为引发剂,以丙烯酰胺(AM)、八甲基四硅环氧烷(D4)为反应单体,制备一种施胶性能优异的有机硅-阴离子聚丙烯酰胺胺聚合物造纸施胶剂,考察了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单体浓度等因素对分子量的影响,对其工艺条件进行探讨,得到较好的聚合条件,反应时间为3 h,单体浓度5%,反应温度为60℃,引发剂量为0.3%。在此条件下,制备的有机硅-阴离子聚丙烯酰胺聚合物疏水性好、增强性强,分子量高达2.09×106。通过红外光谱(FTIR)对结构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9.
端羧基聚丁二烯液体橡胶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卫东  齐永新 《兰化科技》1997,15(2):99-103,106
介绍了端羧基聚丁二烯液体橡胶的自由基法、阴离子法制 原理和微观结构及其在军品、民吕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和碘值法分析了在热引发和化学引发方式下,低顺式和高顺式聚丁二烯橡胶接枝苯乙烯聚合物的双键结构和含量,确定了橡胶接枝苯乙烯本体自由基聚合机理。结果表明,热引发时,接枝机理主要是自由基夺取橡胶链上α氢原子;而化学引发时,同时存在自由基与橡胶双键加成的机理。橡胶的结构不同导致接枝点的位置差异,在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体系中,自由基以夺取反式-1,4-结构和1,2-乙烯基结构为主,而在高顺式聚丁二烯橡胶体系中。自由基以夺取顺式-1,4-结构为主。  相似文献   

11.
采用自由基聚合法,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羧甲基纤维素、玉米淀粉与丙烯酸钠进行自由基接枝共聚合成吸水剂。并详细考察了中和度、原料配比、引发剂和交联剂的用量对接枝共聚物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到合成该吸水保水剂的适宜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该接枝共聚物是一种较好的超强吸水材料。  相似文献   

12.
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CTBN)是一种液体遥爪预聚物。其中丙烯腈的含量可以根据需要而改变,一般多控制在8—35%之间,橡胶的分子量则在3—4×10~3之间。 CTBN的合成方法 端羧基液体橡胶的合成方法主要有:自由基聚合法、离子型聚合法和高分子量橡胶的臭氧剪切法。但对CTBN来说,后两种方法尚未见报导。  相似文献   

13.
对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液体橡胶的性能特点和应用领域等进行了概述,综述了HTPB的制备方法及其特点,同时对各类方法进行了对比,并提出了利用烯烃复分解法制备HTPB的优势以及烯烃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ATRP法)制备了聚(4-丙烯酰胺基-2,2,6,6-四甲基哌啶-1-氧基)-氧化石墨烯(PTAm-GO)复合材料。采用红外、拉曼、X射线衍射、热重、电子顺磁共振等手段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将活性材料作为正极组装成扣式电池,测量扣式电池的循环伏安图、电化学阻抗谱和充放电循环容量。结果表明,PTAm-GO电极可以发生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且具有比PTAm更低的电化学阻抗和高出约两倍的充放电容量,经过300次充放电循环后,电极比容量保持在138 mAh/g,容量保持率为96.5 %。这对有机电池的发展,特别是对氮氧化物自由基聚合物电极材料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橡胶拉伸时,分子链发生断裂会生成碳自由基;经硫黄硫化形成的交联网络中交联键发生断裂则生成硫自由基。自由基的化学性质十分活泼,其发生的反应是影响硫化胶性能变化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杨美珠  张力  石光  刘石军  叶鑫 《广东化工》2007,34(10):59-63
作为一种新型环境友好的"绿色溶剂",室温离子液体已逐步被人们认识和接受。近年来人们将之应用在聚合反应中的研究越来越多,特别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原子转移自由基活性聚合反应中,使用离子液体不仅可以增大聚合速率和分子量,而且有助于催化剂与聚合物的分离。本文根据近几年的文献资料,阐述了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机理以及离子液体在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以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DBC)和丙烯酰胺(AM)为原料,通过水溶液自由基聚合法制备了一种阳离子聚合物P (AM-DBC),研究了反应温度、单体物料配比以及引发剂用量等因素对反应转化率和除油率的影响,并通过絮凝实验评价了该阳离子聚合物的除油率和絮凝性能.结果 表明:在反应温度为65℃、挖(DBC) ∶n (AM) =1∶3、引发剂过硫酸盐占单体DBC和AM总质量的2.5‰、链转移剂占单体DBC和AM总质量的1‰、反应时间为7h条件下,转化率(实际产量占单体理论转化量)为96.3%.与常规絮凝剂聚丙烯酰胺(PAM)和P(AM-DM)相比,P(AM-DBC)的除油率和絮体状态较好,且和无机絮凝剂复配后处理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一种制备性能良好的温敏性纳米膜的简易方法。首先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将N-异丙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羟丙酯和甲基丙烯酸(3-三甲氧基硅)丙酯等原料合成为新型的PNIPAAm共聚物。通过动态光散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凝胶渗透色谱等对终产物的温敏特性、化学结构和分子量进行研究。进而采用旋转涂膜法和加热退火法在硅片或玻璃片上制备PNIPAAm共聚物纳米膜,并采用接触角测量仪、原子力显微镜和椭圆偏振仪等技术手段检测了不同制膜溶液浓度和测试温度条件下共聚物膜的表面润湿性、表面结构和总体厚度。结果表明所制备的PNIPAAm共聚物及其纳米膜均具有温敏特性,且可用于干细胞的有效收获。  相似文献   

19.
沈镇平 《粘接》2004,25(3):30-30
前不久,日本广岛大学和积水化学工业公司的科研人员合作研制成功丙烯酸系列新型胶粘剂。据有关科研人员介绍:这种丙烯基段聚合物胶粘剂比过去的自由基引发聚合法所得的无规胶粘剂在耐热性、低温性能和耐剥离性等方面优越得多。同时,新型胶粘剂分子质量分布范围很窄,可耐2 0 0℃以上的高温。广岛大学和积水化学工业公司表示:这种胶粘剂除具耐高温特性外,成本也较低,在熟悉必要的聚合过程后,可以进行工业化生产。日本校企合作研制成功超耐热胶粘剂@沈镇平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通过实验揭示出硫醇端基液体聚硫橡胶分子量分布和本体粘度的变化规律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文中指出: 1、具有相同数均分子量Mn的液体聚硫橡胶可自不同的分子量分布。 2、聚硫橡胶分子量分布能自动朝窄分布方面转移,直到平衡态为止。 3、聚硫橡胶分子量分布变化速率与温度、硫醇基含量、掺合聚硫Mn间最大差值△M成正变关系。 4、液体聚硫橡胶本体粘度ηt取决于分子量分布。 5、液体聚硫橡胶分子量分布未达到平衡时,密封剂耐油性差,工艺性能不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