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及时有效的对现存的历史文化建筑进行保护和再利用,是我们每个建筑学者面临的问题。汉口租界风貌街区是武汉珍贵的建筑遗产聚集地,位于最北端的日本租界历史建筑常年缺乏关注,现状不容乐观。通过分析汉口日租界内的历史建筑现状,总结其保护与再利用所存在的问题,最后据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汉口租界从1861年开埠到1945年租界全部收回,其间开设了大量的工厂、仓库、工业企业附属洋行等,原租界种类繁多的工业建筑见证了汉口近代工业的发展历程,也是当下汉口城市工业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本文在概述汉口原租界区工业遗产保护更新现状的基础上,从价值认定的角度,梳理并归纳了该片区工业遗产三种保护更新模式;其后,通过对原租界区内的工业遗产进行取样和平行比较,反思目前保护更新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大孚银行大楼作为汉口原英租界内的历史建筑,经历了近代的城市开发和当下的城市更新,建筑样式保持如初,建筑功能从银行铺面置换为体验式书店。本文基于空间生产理论解读大孚银行大楼的开发与更新,从感知的空间、构想的空间和生活的空间分析城市开发时期大楼的商业空间生产特征和当前城市更新中书店的文化消费空间生产特征,指出来自日常生活的诗性的空间使用和想象,使武汉市的近代风貌建筑有了新的再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童乔慧  刘娅妮 《华中建筑》2011,29(9):171-175
领事馆建筑是武汉近代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历史上对于它们的研究为之甚少,本文通过分析汉口租界区和武昌昙华林的多个国家的领事馆建筑的特.最及现状保护情况,希望能引起社会对于此类建筑的关注,以促进历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的文脉保存。  相似文献   

5.
该文通过对武汉历史的解读,以及对武汉各时期城市空间结构和形态的对比,阐述原汉口租界之形成对武汉城市空间的影响。基于汉口原租界区现状,该文建议即原汉口租界历史街区的保护应从更高的层面考虑,应是有选择地保护与改建,整体上缓解历史街区保护和城市建设之间的矛盾,使历史街区空间和新兴城市空间更好地融合。  相似文献   

6.
景明洋行及其近代作品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红彬  王炎松 《华中建筑》2009,27(1):222-228
1895年甲午战争后,俄、法、德、日陆续在汉口设立租界,使得租界面积和外国侨民大幅增加,租界进入繁盛时期。与此同时,租界建筑业也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租界建筑业的繁荣,促使外国专业设计机构的产生。景明洋行即是在这一时期在武汉开业并发展起来的一个英籍建筑师事务所。它是汉口租界内最活跃、最重要的建筑设计机构之一。他们设计了大量各种类型的建筑物,其作品风格从西方古典主义到Art-Deco和现代式,构成了此时期武汉建筑发展的一个缩影。研究景明洋行的作品及其设计思想,对研究武汉近代建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原汉口租界区是湖北省武汉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地区,也是城市历史风貌保留最为完整的区域,集英、俄、法、德、日五国租界建筑遗址于一体,集中了汉口地区主要的历史文化街区,体现了汉口自开埠以来的城市历史发展进程.原汉口租界区的整体保护更新对于繁荣文化事业、提升城市品位、改善民生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赵纪军  孟诗棋 《中国园林》2022,38(11):128-133
汉口在19世纪中叶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被辟为通商口岸,各国租界相继设立,租界园林应运而生,在引入各宗主国园林营造风格的同时,为在留外人提供了亟须的生活与娱乐空间,也是彰显殖民政治霸权的窗口。但有限的土地资源、水患频仍的自然条件,使汉口租界园林规模与发展远不及上海、天津等沿海通商口岸城市,也相应形成了鲜明的“在地性”:各国租界园林以建筑附属园林为主,甚至催生了屋顶花园的园林类型,但也限制了宗主国园林营造风格的充分植入;“公园”这一在其他城市租界早已普及的园林形式,在有效控制水患、进而获得更多可资利用的建设用地之后,才在20世纪20年代经由日本人之手有所建置。此外,各国租界出于营商便利沿长江串联排布,并随之形成了近代汉口特有的外滩“绿带”风景线。汉口租界园林奠定了近代以租界为轴心的绿地系统雏形,促进了华界屋顶花园、营商经营性园林的建设,对汉口的近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蒙涯 《中外建筑》2012,(2):59-61
自1861年开埠以来,汉口开始了它半殖民化的建筑史。本文通过对汉口租界区几处遗留建筑的调查,分析总结了近代时期特殊风格建筑的样式、结构及文化背景,认为这一时期的建筑在武汉建筑史上有着里程碑的意义,对解放后武汉的建筑活动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华中建筑》2021,39(3)
武汉原俄租界是汉口五个租界之一,也是近代俄国两个在华租界之一,区域至今仍保留着较为原真的城市格局与历史风貌,内部的里分大多街道狭窄、房子破旧。文化氛围与市井气息,公共空间与日常生活,自上而下的管理与自下而上的反抗在这个片区既矛盾又相互渗透调节。以往研究多关注街区中的历史建筑而忽略公共空间,故而该研究采用Mapping分析法和空间句法对原俄租界中的公共空间进行分析研究,PSPL调研法以及跟踪访谈法对日常生活行为模式进行观察研究。进而从使用者需求的角度提出原俄租界历史街区典型公共空间的微更新策略,倡导"多元化"与"针对性"的城市公共空间,使其满足不同群体的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11.
田甜  袁园 《中外建筑》2012,(7):29-30
汉口租界对武汉城市结构发展和城市空间形态演进具有不可磨灭的影响。本文以武汉市近现代城市规划活动为时间轴线,通过城市空间形态理论的分析方法,从土地利用、街道模式以及地块模式等三方面对汉口原租界片区城市空间形态进行探讨,探索其空间形态发展的现状、特征以及对未来租界片区可持续化发展提出若干策略。  相似文献   

12.
汉口旧租界近代建筑艺术的历史反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口旧租界近代建筑大体反映出各国的文化背景和建筑艺术传统,但大量属西方古典主义的建筑形式,以大智门火车站、汉口新市场、海关大楼及一些银行建筑为代表。新建筑运动的影响也在这里有不同程度的表现,景明洋行大楼,安利英大厦以及四明银行大楼等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3.
孙永青  兰旭  林耕 《城市建筑》2014,(18):269-270
本文从深厚的人文底蕴、规整的街道环境、紧凑的建筑布局、独特的历史沿革三个方面,分析了天津原日租界地区的风貌。通过对现状的调查,总结了近代建筑遗产在保护与利用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更加优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上海和天津,这两座城市分别是中国近代租界设立最早和最多的代表性城市,租界里建立起大量的外国建筑群。近代历史建筑作为一种城市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其保护和再利用工作越来越多地走进人们的视野。一方面具有纪念意义和保护价值的建筑遗产在推土机前轰然倒下,另一方面历史建筑也在改造中变得面目全非,失去了原本的风味。本文希望通过上海外滩外国建筑群和天津五大道建筑群的对比,探讨近代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  相似文献   

15.
租界建筑的保护和更新:由武汉租界建筑状况所想到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武汉租界区现状做出分析,并结合欧洲国家将旧城区域划为保护区的经验,就旧租界与保护区,单体建筑、建筑外观、内部开发性改造四方面进行论述,提出武汉近代租界建筑保护和更新的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卢庆旼 《南方建筑》2014,(4):109-115
通过近代中、韩之间的海上航线来考察仁川清租界建筑文化的形成,为理解亚洲建筑近代化的进程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仁川清租界内近代建筑的特点,以及它们与中国本土建筑的联系、对后来韩国近现代建筑的影响。本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述仁川的开埠和中、韩之间的海上航线。第二部分概述仁川清租界规划的形成及发展。第三部分根据建筑用途对清租界的近代建筑进行分类,分析它们的建造背景和建筑特点以及所受海航线的影响。最后,探讨中国近代建筑文化对韩国建筑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武汉早期医疗建筑萌发于清末民初的一系列社会变革之时,自英国1861年在汉口开辟租界区起,至1929年《首都计划》的颁布,这一时期的武汉医院建筑风格中西兼容,较为多变,而后则由于"中国固有之形势"的要求而趋于统一。该文主要研究并探讨了这段时间内的武汉近代医疗建筑设计,以弥补武汉近代建筑史中医疗建筑类型的缺失。另外通过调查武汉早期医疗建筑的发展历程,研究相关实例,得到了武汉早期医疗建筑平面布局和造型风格上的特点,以期对后续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历史文化建筑不仅记载了城市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而且还不断继续记载着今天城市的发展信息。本文以汉口原租界建筑为例,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历史文化建筑保护的相应措施,即建筑内部空间形态的保护与更新、建筑外部空间形态的保护与更新、城市整体环境的整治。  相似文献   

19.
青岛近代银行建筑是青岛近代历史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岛不可替代的文化遗产,在胶东半岛金融业乃至全国金融业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青岛近代银行建筑的历史沿革和现状进行了调研,从历史建筑再利用角度对青岛近代银行建筑保护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期望能为我国近代历史建筑保护再利用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0.
张东  范文瑶  周星宇 《华中建筑》2011,29(5):103-105
该文从城市形态学的角度,阐述了汉口原日租界地区传统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在当今城市开发的背景下所面临的挑战.研究发现混杂就是本地区的活力源泉,但是,现在流行的大规模高层房地产开发正在摧毁本片区的固有结构和特征.探寻一种更适合汉口原日租界区的多层开发模式成为当下的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