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对转炉渣磁选后的尾渣磨矿后进行浮选实验,研究捕收剂加入量、抑制剂加入量、浮选时间、矿物颗粒解离度和矿浆pH值对钢渣硅酸盐矿物浮选的影响,通过化学组成与微观结构分析浮选效果。结果表明:在碱性(矿浆pH值在10左右)条件下用MD系列捕收剂对尾渣进行泡沫浮选(捕收剂用量0.7%、抑制剂淀粉用量2%),可以有效浮选出转炉尾渣中的硅酸盐矿物,初步实现钢渣的"分步分离",最终使钢渣全组份利用。  相似文献   

2.
脂类捕收剂DLZ对黄铜矿和黄铁矿浮选的选择性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浮选实验、吸附量和红外光谱测定,考察了捕收剂DLZ对黄铜矿和黄铁矿浮选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DLZ在pH=2.7~12.05时对黄铜矿的捕收能力强,最大回收率95.7%,而对黄铁矿的捕收能力弱,且PH=6.9~12.05时其回收率小于10%.用CaO作pH调整剂时,在pH=7~11时黄铜矿的回收率与用NaOH调PH相差不大,但黄铁矿可浮性被抑制,回收率低于5%.DLZ在黄铜矿上的吸附量比在黄铁矿上的大,特别是强碱条件下;其吸附量随用量的增加而增大.DLZ与矿物作用的红外光谱分析表明:黄铜矿与DLZ作用后出现了DLZ的相关特征吸收峰,而黄铁矿与DLZ以及Cu~(2+)作用前后的红外光谱曲线基本没有变化,可见DLZ在黄铜矿表面的吸附属于化学吸附,在黄铁矿表面的吸附属于物理吸附.  相似文献   

3.
钒钛磁铁矿浮钛时残余钛磁铁矿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钒钛磁铁矿资源丰富,最具代表性的攀枝花地区钒钛磁铁矿的选矿多是经弱磁选铁后,磁选尾矿再选钛.用于选钛的矿石中主要含钛矿物是钛铁矿,但仍有少量残余的钛磁铁矿.在磁选尾矿的浮选中,钛磁铁矿具有比钛铁矿更好的可浮性,同时由于残余磁铁矿的剩磁较大,加之磨矿加剧了磁团聚,部分脉石会随钛磁铁矿一起进去精矿,从而影响品位和回收率,也造成药剂的浪费.钒钛磁铁矿浮钛时残余钛磁铁矿有十分不利的影响,应在浮选前采取多次弱磁处理,尽量把钛磁铁矿去除干净.  相似文献   

4.
油酸钠浮选高岭石的溶液化学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矿物浮选实验、浮选溶液化学计算、Zeta电位测试和红外光谱分析研究了油酸钠对高岭石浮选行为的影响以及溶液化学作用机理,旨在为阴离子捕收剂高效浮选高岭石以及铝土矿正浮选提供理论指导.通过高岭石溶解组分的浓度对数图(lg c-pH)理论推算出高岭石零电点PZC=4.52,较Zeta电位所测值(PZC=3.9)偏高,与文献利用AFM所测的高岭石PZC=4~5一致.通过油酸钠溶液各组分的浓度对数图(lg c-pH)可知,形成最大浓度离子-分子缔合物的pH值为8.44,其与最佳浮选pH一致,此时高岭石表面Zeta电位负移也最显著,说明离子-分子缔合物的浮选活性最大.加入阴离子捕收剂油酸钠后高岭石表面Zeta电位整体向负移,说明油酸钠通过非静电力吸附在高岭石表面.结合红外光谱测试结果推断油酸钠与高岭石可能发生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5.
脱硅耐低温捕收剂GE-609的浮选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GE-609、ARMEEN 12D和十二胺从铁矿中浮选SiO2的试验表明:当精矿量相同时,GE-609较另外2种捕收剂产生的泡沫量少,且消泡速度快。低温试验表明:GE609具有良好的捕收能力、选择性和耐低温性能,即使在低温8℃用它浮选铁矿中的SiO2仍可获得良好的指标:精矿的品位Fe 69.17%,回收率97.83%。  相似文献   

6.
以月桂酸钠、环氧氯丙烷及三甲胺盐酸盐为原料合成一种含酯基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M-201.通过纯矿物浮选试验证明该新型阳离子捕收剂对石英有较好的浮选性.应用M-201反浮选酒钢磁选铁精矿(给矿51.73%)中的SiO2得到良好指标:25℃时,精矿中全铁品位为56.58%,铁回收率为70.26%.通过与十二胺和醚胺的对比证明,捕收剂M-201具有更好的浮选性、耐低温性和泡沫性能.与十二胺阳离子相比,M-201阳离子的最高占据轨道与最低空轨道能量差(ΔE)更小,反应活性更高,捕收力更强.  相似文献   

7.
胶磷矿不同磨矿细度单体解离度测定及其浮选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测定胶磷矿在不同磨矿细度下的单体解离度,来计算磷矿的理论最大回收率,进而通过比较实际回收率与理论最大回收率来判定浮选指标的优劣.利用偏光显微镜观测,采用过尺线测法,在磨矿细度-0.076mm含量分别占84.23%、88.71%、92.74%和95.16%的条件下,测定了磷块岩中有用矿物(胶磷矿)和脉石矿物(白云石、石英)的单体解离度.据此计算获得了对应磨矿细度下胶磷矿的理论最大回收率,分别为95.11%、95.71%、96.70%和96.72%.初步浮选试验显示磨矿细度在-0.076mm占88.71%时较为适宜,浮选脱镁率为88.76%,磷精矿实际回收率为87.54%.在此磨矿细度下,通过优化浮选工艺流程及药剂制度,浮选磷精矿实际回收率可达91.24%,精矿中磷酸盐矿物的回收率可达95.33%,说明通过测定胶磷矿的单体解离度来优化指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对碳酸盐脉石胶磷矿浮选捕收剂深度氧化脂肪酸MG-2的浮选性能与作用机理和NaOL进行了对比。纯矿物试验表明,MG-2的耐低温性更好,捕收力更强。实际矿物浮选中,MG-2表现出良好的选择性。单一正浮选闭路试验指标为:精矿的P2O5含量29.36%,尾矿P2O5含量为4.70%,P2O5总回收率达到了88.49%,取得了较好指标。通过吸附量测试、CMC值测试和红外光谱测试,研究了温度和药剂浓度对MG-2在矿物表面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MG-2在胶磷矿表面主要为牢固的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9.
阴离子淀粉对一水硬铝石和伊利石浮选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浮选实验、动电位和吸附量测定,考察了阴离子淀粉在一水硬铝石和伊利石浮选分离中的效果与作用机理.单矿物浮选实验表明,在阳离子捕收剂(DTAC)体系中,阴离子型淀粉(LSDZ)在pH=4~11的范围内抑制了一水硬铝石的浮选.当pH=6,c(DTAC):3×10-4 mol/L时,随着阴离子淀粉LSDZ用量的提高,一水硬铝石被抑制;当c(LSDZ)<40 mg/L时,活化伊利石的浮选,继续提高淀粉用量,则伊利石被抑制.结果表明:阴离子淀粉是反浮选分离一水硬铝石和伊利石的有效调整剂,LSDZ通过氢键与静电力作用吸附在铝硅矿物表面,阳离子捕收剂使矿物表面ζ-电位正移,阴离子淀粉使矿物表面ζ-电位负移,且阴离子淀粉的加入能促进捕收荆DTAC在矿物表面的吸附.  相似文献   

10.
针对湖北宜化殷家坪低品位难选硅镁质磷矿,采用阴离子捕收剂MG-7反浮选脱镁—沉降脱泥—阳离子捕收剂T609反浮选脱硅工艺. 在脱硅之前预先脱泥,同时消泡剂TOP和捕收剂T-609搭配使用,解决了阳离子反浮选脱硅过程中泡沫过稳定的难题. 获得品位为33.04%,回收率为69.50%的浮选精矿. 将分离的矿泥并入精矿,混合后精矿品位为30.56%,回收率为78.68%. 相比于传统的正浮选工艺,此工艺不需加温有效地降低了选矿的成本.  相似文献   

11.
查明了国外某铜金锌矿的矿物组成、嵌布粒度、赋存状态及单体解离度等工艺矿物学特性,开展“粗磨快速浮铜金—铜金锌混浮—细磨铜金锌分离”新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原矿中铜、金、锌品位分别为2.13%,1.52 g/t, 2.90%;黄铁矿矿物量高达47%,黄铜矿、闪锌矿与黄铁矿之间紧密连生,连生界面复杂,难以有效解离;金矿物嵌布粒度粗细不均,部分粒度小于5μm,部分粗粒金矿物表面被氧化铁覆膜,可浮性降低,容易损失至尾矿中.细磨是实现铜金锌有效分离的关键.采用新型的浮选捕收剂,实现了铜金矿物的强化回收,最终获得Cu品位为21.07%、回收率为84.47%,Au品位为6.79 g/t、回收率为38.16%的总铜精矿;Zn品位为50.79%、回收率为62.87%的锌精矿.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磷矿反浮脱硅过程中,胍基阳离子磷矿捕收剂的作用机理,以N-椰油基-1,3-丙撑二胺、单氰胺、乙酸为原料制得一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并用于傅里叶红外光谱仪表征,测试了该药剂与3种矿物作用前后的接触角、Zeta电位、红外光谱,进行了石英、白云石、胶磷矿的纯矿物浮选试验等。结果表明:该合成药剂属胍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广泛pH值范围内,对石英的捕收能力较强,对白云石次之,对胶磷矿较弱;在弱碱性下,对白云石捕收性能有所提高;相较白云石、胶磷矿,该药剂更易与石英产生吸附作用,使矿物表面呈现疏水性;接触角、Zeta电位、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说明与3种矿物的吸附主要是物理吸附。试验结果说明该胍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以作为磷矿反浮脱硅捕收剂。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辛基羟肟酸对锡石的捕收性能及其吸附机理,本文通过单矿物浮选实验,考察了辛基羟肟酸、水杨羟肟酸和苯甲羟肟酸体系中锡石的浮选行为,通过吸附量测定、红外光谱测试、动电位、光电子能谱分析、溶液化学计算研究了辛基羟肟酸对锡石的作用机理.浮选实验结果表明:辛基羟肟酸对锡石的捕收能力明显强于水杨羟肟酸和苯甲羟肟酸,当辛基羟肟酸质量浓度为50mg/L,pH为10左右时,锡石的回收率最高达到91.79%.吸附量测试结果显示:在pH为10时,辛基羟肟酸在锡石表面的吸附量最大为0.23mg/g,与浮选结果一致.XPS分析,Zeta电位和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表明:辛基羟肟酸在锡石表面主要发生化学吸附,同时也可能存在物理吸附.辛基羟肟酸的溶液化学计算得出:对锡石浮选起主导作用的是离子-分子缔合物.辛基羟肟酸在锡石表面形成强疏水性的缔合物,可作为锡石的强效捕收剂.  相似文献   

14.
N-十二烷基乙二胺在石英表面的吸附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矿物浮选试验探讨了N-十二烷基乙二胺(ND)对石英的捕收性能,通过动电位测试、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和表面自由能计算分析其在石英表面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与十二胺相比,ND对石英具有更好的捕收能力,在捕收剂用量为41.7mg/L,pH=6.6时,石英回收率达到最大值98.10%.表面自由能计算结果表明,石英表面吸附ND后的表面自由能明显降低,疏水性增强;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和动电位测试结果表明,ND与石英表面主要发生了静电和氢键吸附.  相似文献   

15.
通过系列微浮选试验研究了柠檬酸、羧甲基纤维素钠、木质素磺酸钙和淀粉等4种有机抑制剂对油酸钠体系中微细粒锡石可浮性的影响.在pH=8,油酸钠质量浓度为80mg/L条件下,5~20μm粒级锡石浮选回收率为92.50%;pH=8时,柠檬酸、羧甲基纤维素钠、木质素磺酸钙和淀粉的最佳质量浓度分别为20,10,20,80mg/L,分别使锡石回收率降低了17.92,24.44,10.65,32.42个百分点.浮选溶液化学分析、动电位检测及接触角测量结果显示:油酸钠在锡石表面的吸附作用以化学吸附为主;柠檬酸与锡石发生螯合反应而化学吸附于锡石表面,促进其表面亲水薄膜生成,并占据活性位点阻碍油酸钠吸附,从而实现对锡石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烷基丙二胺与醚胺组合反浮选石英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N-烷基1,3丙二胺与醚胺组合,得到成本相对较低,浮选泡沫量少的药剂组合。单矿物可浮性试验表明:E1、M1、M3有很好的选择性但药剂用量较大,E2、M2有很好的捕收性,选择性稍差,E3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和捕收性。通过组合药剂研究,寻找到了组合药剂GE-651C(M1∶E3=7∶3),降低了药剂成本而性能不受影响。实际铁精矿开路浮选表明:GE-651C用量为180 g/t,精矿品位为60.27%,回收率为66.78%。消泡试验表明,GE-651C的泡沫少,性脆易消,有利于泡沫产品的后续处理。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某地具有较为丰富铁矿资源,矿石中铁含量较低,原矿中全铁(TFe)含量约15%,属于贫磁铁矿,铁矿物的嵌布粒度较细,通过单一弱磁选很难得到全铁品位超过60%的铁精矿,针对该矿弱磁选精矿进行反浮选提铁脱硅研究,一粗一精开路反浮选流程精矿品位可达60%以上,铁回收率60%,产率50%左右.通过小型闭路试验,反浮选最终获得较好指标:精矿产率为68.57%,品位为58.62%,回收率为82.83%.  相似文献   

18.
增效剂Tween 80实现磷矿常温浮选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采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Tween80(简写成Tw80)作为油酸浮选的增效剂,进行了磷灰石—石英人工混合矿分离实验。当Tw80为油酸用量的10%时,在低温(10℃)条件下可提高回收率30%左右,达到常温单独使用油酸浮磷相同的浮选效果。通过对溶液化学和磷灰石表面吸附的研究查明,作为增效剂的Tw80,物理吸附于矿物表面,促进了油酸钙的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某地具有较为丰富铁矿资源,矿石中铁含量较低,原矿中全铁(TFe)含量约15%,属于贫磁铁矿,铁矿物的嵌布粒度较细,通过单一弱磁选很难得到全铁品位超过60%的铁精矿,针对该矿弱磁选精矿进行反浮选提铁脱硅研究,一粗一精开路反浮选流程精矿品位可达60%以上,铁回收率60%,产率50%左右.通过小型闭路试验,反浮选最终获得较好指标:精矿产率为68.57%,品位为58.62%,回收率为82.83%.  相似文献   

20.
低碱度下组合抑制剂对铅铁硫化矿的抑制性能及作用机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纯矿物试验表明,在碱性条件下DS YD对黄铁矿有抑制作用,而对方铅矿则没有抑制作用;人工混合矿物和实际矿石试验结果证实,用石灰调浆到pH=9,组合抑制剂DS YD能有效实现方铅矿和黄铁矿的浮选分离,精矿含Pb57.89%,铅回收率达到84.78%,并且不影响锌的浮选效果.矿物表面黄药吸附量测定结果表明,组合抑制剂对不同矿物表面竞争吸附能力的差异是低碱度矿浆条件下实现有效分选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