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7 毫秒
1.
华东某地下铁矿④块段矿体采用上盘开拓,由于矿体赋存倾角陡、厚度中厚,围岩稳固,加之在+200 m以上矿体下盘受F2断层切割,符合使用中深孔分段空场采矿方法回采的基本条件。针对上述矿体特征和既定开拓方式与采矿方法,论述了相应的采场凿岩爆破技术参数、装备研究与应用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2.
云南斗南锰矿针对北翼倾角在40(°)-70(°)之间,以F13断层为界的西边薄矿体尝试并段采矿,即北翼8中段巷道开拓到F13断层即开始单翼退采,F13断层西边矿体从北翼9中段采出,这样9中段F13断层西边采高为54m,可节省370m开拓巷道工程费。不同的采矿方法在该段中段使用,达到优势互补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嵩县山金北翼矿体走向长度短、平均厚度薄、矿体倾角小、地质品位低、岩石稳固性较差,采用盘区机械化上向水平分层进路充填采矿法开采,采切工程投入大,成本费用高,安全投入及风险更大。针对该类矿体,提出了一种脉内无固废精准开采采矿方法,通过构筑人工假巷形成运输条件,人工架设钢溜井形成行人、放矿、通风、泄水条件,采矿工作完成后通过脉内悬吊1 m3铲运机完成机械化出矿及设备换层工作,采用分层充填采矿法充填采空区,提高回采效率。与原采矿方法进行技术经济对比,采用脉内无固废精准开采采矿方法经济效益更好,不需要布置分段巷、采场联巷等掘进工程,在工程投入方面可节约23.2万元,不产生掘进废石,实现了脉内无固废开采的目的。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该开采方法具有开采精度高、采(出)矿效率高、采矿损失贫化低、安全投入小、经济效益高等优点,推广前景较大。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康家湾矿在回采Ⅱ矿体和Ⅳ矿体等围岩不稳固缓倾斜难采薄矿体时的采矿方法,根据矿体具体条件,优化垂直分条充填采矿法和全面采矿法,垂直矿体走向划分矿房,不留顶底矿柱和间柱,大部分采准切割工程均布置在脉内,采用由里向外后退式回采顺序,一步骤连续回采,嗣后充填,不仅降低了贫化损失率,减少了大量采准掘进工程,而且大大提高了回采效率和安全系数。优化措施应用于回采康家湾矿的缓倾斜矿体时,给矿山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铜矿主矿体500 m水平西区域复杂难采矿体,提出了进路式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法、脉内凿岩出矿巷低分段空场小步距回采嗣后充填法及脉外凿岩出矿巷低分段空场小步距回采嗣后充填法三种可行开采方案,并对三种采矿方案的采场布置、采切工程、回采工艺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对比分析三种采矿方法的优缺点和技术经济指标,优选出进路式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进行开采。该采矿方法回采过程中采用浅孔爆破,能较好地保护上盘不稳定含砂层,工人作业环境安全性高,且其采切比、贫化损失相对较低,出矿品位较高,综合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6.
吴锋  李树鹏  张君鹏  孙胜 《黄金》2014,(1):39-42
尹格庄金矿矿体厚大多变,上盘破碎矿体回采困难。尹格庄金矿经过多年的科研及生产实践,逐渐形成了上盘厚大破碎矿体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下盘和两翼多变矿体采用盘区机械化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法回采相结合的高效机械化综合采矿方案。详细介绍了采矿方法采场结构参数、回采工艺过程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为类似矿体开采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7.
安全合理地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是我国工业建设与经济发展的重点,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合理可靠的采矿方法不仅可以保证矿山的安全生产,更重要的是给企业和人民带来财产和生命的保障。本文基于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提出了一整套图纸化管理机械化开采的采矿方法,该方法与其他采矿方法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将回采矿房上分层脉内采准高帮提前掘进至底板,这样做可以有效解决回采缓倾斜中厚矿体底板三角矿过程中面临的施工困难、回采率不高问题,避免了矿房回采过程中的矿石冒落风险,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能力,增加了矿房回采过程中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性,同时大大提高了矿石回收率,加快了矿房回采进度。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小铁山矿高品位残矿的回收工艺。小铁山矿矿体赋存条件差, 开采初期曾试验过多种采矿方法, 在不同采矿方法衔接部位形成了许多的积压矿体和大小不等的冒落区。为安全高效回收该部分矿体, 分别采用了下向和上向进路式采矿法回采, 在回采过程中针对冒落区残矿采用了注浆加固、采准方式和回采顺序优化、凿岩爆破及支护措施改进、加强充填管理等综合技术手段, 安全高效地回收了该部分矿产资源,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小铁山矿高品位残矿的回收工艺。小铁山矿矿体赋存条件差 ,开采初期曾试验过多种采矿方法 ,在不同采矿方法衔接部位形成了许多的积压矿体和大小不等的冒落区。为安全高效回收该部分矿体 ,分别采用了下向和上向进路式采矿法回采 ,在回采过程中针对冒落区残矿采用了注浆加固、采准方式和回采顺序优化、凿岩爆破及支护措施改进、加强充填管理等综合技术手段 ,安全高效地回收了该部分矿产资源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小铁山矿高品位残矿的回收工艺。小铁山矿矿体赋存条件差,开采初期曾试验过多种采矿方法,在不同采矿方法衔接部位形成了许多的积压矿体和大小不等的冒落区。为安全高效回收该部分矿体,分别采用了下向和上向进路式采矿法回采,在回采过程中针对冒落区残矿采用了注浆加固、采准方式和回采顺序优化、凿岩爆破及支护措施改进、加强充填管理等综合技术手段,安全高效地回收了该部分矿产资源,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矿山岩土工程数值分析中研究复杂空区群三维数值模型构建方法对空区治理具有现实意义。为精确分析矿山地下工程围岩移动和应力变化规律,特别是不同采矿方法形成的复杂空区的稳定性和矿柱应力变化,提出了3DMine-Surfer-Rhino-ANSYS-FLAC3D多软件联合建模方法,解决了复杂空区群三维数值模型构建和大数量小尺寸矿房矿柱网格剖分问题。以广西大新锰矿矿体开采为案例,构建了留矿法与房柱法形成的采空区的三维数值模型,模拟分析空区的稳定性和决策胶结充填治理方案。研究结果表明:(1)大新锰矿留矿法开采的空区部分顶柱有垮落风险;(2)房柱法开采的空区部分矿柱变形大,有塑性破坏;(3)对于胶结充填留矿法的空区,隔一充一充填方案治理效果更好,在治理初期地表沉降更小。  相似文献   

12.
根据大坪金矿矿床的赋存条件和资源状况,结合矿山开采技术条件采用无底柱浅孔留矿采矿法,解决了矿山薄矿体开采矿石的贫化和损失等问题,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实践证明是一种适合我矿特点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某铜矿不同厚度矿体采矿方法与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某铜矿矿体赋存状态,在高温高硫采场的条件下,针对矿体的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采矿方法,优化选择中厚以上及急倾斜矿体采用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中厚以下倾斜矿体采用爆力运矿空场嗣后充填法,并对两种采矿方法进行了结构参数优化,从现场实施效果来看,试验研究获得了成功,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为国内外类似矿体的开采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介绍静态留矿采矿法在二道沟金矿的应用情况,解决了软岩矿体的采矿问题,静态留矿采矿法是结合普通留矿法和削壁充填法的特点,总结出的一套新的采矿方法。静态留矿法选取了普通留矿法的回采工艺简单、采矿效率高的特点,同时也选取了削壁充填法架设溜矿井,矿石由溜矿井放出的特点;静态留矿法采用普通留矿法的采准工艺,只是在漏斗上架设溜矿井,回采过程中,矿石由溜矿井放出,也可采用间隔漏斗架设溜矿井。平场时,矿石由架设溜矿井的漏斗放出,未架设溜矿井的漏斗在回采过程中不放矿,回采结束后再统一放矿,架设溜矿井的漏斗回采结束后,放净溜井内的矿石后,炸开溜井的隔板,使溜井之间的矿石流到漏斗内,再放矿。回采过程中,留矿堆处于静止状态,能够对上下盘的软岩层起到良好的支护作用,保证采场正常上采。  相似文献   

15.
缓倾斜极薄矿脉开采新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于缓倾斜极薄矿脉的开采,通常采用全面法、削壁充填法、选别回采、长壁法等采矿方法。其共同问题是贫化损失大,安全条件差。基于此类问题本文从以下3方面进行研究解决:1.不留矿石矿柱,实行连续回采,最大限度地提高矿石回收率;2.单采矿石,控制采幅,减少贫化;3.利用低矮胶结条柱支撑顶板岩层,控制地压,确保回采工作安全。经过试验研究总结出的全粒级废石胶结条柱连续分条采矿法解决了品位高、赋存条件复杂、顶板不稳固、开采难度大的缓倾斜极薄石英矿脉的开采难题,为黄金矿山薄矿体的高效开采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三山岛金矿是中国第一个滨海开采的大型蚀变岩型金矿床,其直属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三山岛金矿直属矿区一直沿用点柱式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开采,该采矿法开采时预留了采场间柱、采场顶底柱、采场矿石点柱、上盘护顶矿等,由此造成的分层损失超过13%,总损失率高达23.1%,为解决三山岛金矿直属矿区矿体安全回采的技术难题,需研究取消矿柱的合理位置。通过不同开采深度的分界高度模拟,进行了不同分界深度地表沉降、等效应力对比、弹塑性应变对比、采场竖向变形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当开采深度小于2 400 m时,分界高度取-510 m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17.
黄金后备资源安全回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振宏  金英豪 《黄金》2002,23(7):7-10
陕西省黄金产资源丰富,已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探,采,选取合产业结构。针对几种典型的后备资源,在开采条件相似的条件下,推荐了相应的采矿方法,可提高矿石回采率指标,提高矿山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用先进的三维采矿设计软件对5#难采场建模和回采设计,并建立直观性和统筹性的规划。以岩石力学研究成果为基础,计算和选择合理的采场跨度和矿柱尺寸,并建立合理的回采顺序,为残矿的顺利回采提供了技术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9.
郭金峰 《中国锰业》1992,10(4):18-22
以斗南锰矿戛科矿区急倾斜极薄矿体采矿方法试验研究为例,详细介绍了包括矿块布置、中段高度、矿柱规格在内的采场结构参数和削壁充填法的回采顺序、凿岩爆破、采场通风、采场搬运、放矿、溜井以及顶底板管理等的工艺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对于矿体厚度<0.6m的条件,采用削壁充填采矿法是合适的。采场生产能力达到30.8t/d,矿石回采率为83·2%,废石混入率为9.6%。需要进一步研究快速铺底的办法以减少粉矿的损失。  相似文献   

20.
房柱法是开采矿石和顶板都较稳固的缓倾斜薄矿体的采矿方法。随着开采深度加大和地压增加,房柱法采场宽度越来越小,矿柱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回采率降低,矿石损失较大。特别是不很稳固的顶板容易冒落,安全没有保障。随着单体液压支柱的成熟运用,采用长壁式崩落法回采深部顶板不稳固的缓倾斜薄矿体,更加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