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9 毫秒
1.
为了快速、精确定位操作细胞的探针,利用视觉空间的特征运动误差对视觉空间与机械手空间的映射矩阵进行校正,研究了局部视觉空间重复校正方法以及误差趋近极小值的最小二乘全局校正方法.为了减小随机噪声对精度的影响,用校正后的映射矩阵替换卡尔曼滤波器状态方程中的输入系数矩阵,利用卡尔曼滤波器估计方程控制特征运动.通过实验求取映射矩阵校正后的特征运动误差,由于取点有限以及影响精度的参数较多,经过重复校正使误差趋近极小值.应用最小二乘全局校正方法,可使特征运动误差控制在5个像素范围内.采用全局校正后的映射矩阵替换卡尔曼滤波器状态方程中的输入系数矩阵,并用卡尔曼滤波器控制特征运动,可使特征运动误差控制在1个像素范围内.系统校正后,当探针跟踪孔直径为100μm、相邻孔间距为400μm的孔阵列时,跟踪10个孔的时间为14 s.  相似文献   

2.
望远镜视准轴不平行于水准管轴所产生的i角误差,是水准仪的一项重要误差。因此i角的检验、校正是水准测量必需的技术要求。但对这一误差的检验和校正由于场地或环境因素的影响需要计算,因此有时并不容易实施。  相似文献   

3.
两个密集频率成分重叠频谱的校正方法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谢明  丁康 《振动工程学报》1999,12(1):109-114
在离散频谱分析中当频率成分比较密集时,各频率成分的谱线相互重叠,产生干涉,使谱线的幅值和相位产生误差,此时无法直接使用比值校正法对频谱的幅值、频率和相位进行校正。该文针对具有两个相互重叠频率成分的密集频谱,分析了两个重叠频率成分在复频域的叠加情况,在不增加采样长度的条件下,通过向量分解和单频率成分的识别、校正方法,推导出其校正公式。仿真研究表明,这种校正方法简单易行,可以对谱峰间距大于0.01个频率分辨率的两个有重叠干涉的频率成分进行精确的幅值、频率和相位的校正,幅值误差小于0.02‰,频率误差小于0.00002个频率分辨率,相位误差小于0.003度。  相似文献   

4.
张山  王雷 《光电工程》2012,39(4):129-135
为了有效校正激光直写中的邻近效应,提出了声光调制器低分辨力时邻近效应的校正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误差校正迭代方法以虚拟的高分辨力声光调制器对直写图案进行校正,再将此时的曝光量数据转换圆整以适用于低分辨力声光调制器,然后对各误差区域重心的最邻近光点在曝光数据调制范围内以曝光当量为步长进行遍历寻优。该方法可有效克服误差校正迭代方法不能以低分辨力声光调制器校正直写图案以及寻优不彻底的缺点。实验表明,以"L"直写图案为例,本文方法使低分辨力声光调制器时的图案误差相对于原始误差减小了70.88%。  相似文献   

5.
针对检定过程中温湿度对数字化电能表的影响问题,文章以温湿度对数字化电能表误差的影响为研究对象,通过标准数字功率源法选取特定负载点,在不同的温湿度环境下,随机抽取十个误差数据作为一种环境下的样本来源,通过贝塞尔公式对样本数据进行计算获取一个近似无偏估计,结合上级数字功率源的不确定度分析每种温湿度环境下数字化电能表的误差范围,通过比对不同环境下温湿度对数字化电能表误差的影响,获得实际工况下数字化电能表在常见温湿度环境中的误差特性。  相似文献   

6.
王伟 《中国科技博览》2013,(16):231-231
本文简要讨论了MapGIs的主要功能,阐述了利用MapGIS软件制作地质图设计与制作成图的过程,以及不同专题图专题内容的表示方法。MapGIS制图技术将纷繁复杂的传统地质制图过程简化,而且美观精确;空间分析技术可以将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综合制作出各种图形和图象文件,方便分析;在本文中介绍了地质图制作的工作流程,图象处理方法,以及在图象生成之后地质图的校正美化。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一种对被测变量测量值所需信息进行了智能化处理方法,在线辨识出表征传感器滞后特性的时间常数Tm,再利用校正(补偿)的方法减少或消除滞后特性的影响,以减少或消除动态误差,使测量与控制融为一体,实现主动测量技术的全盘自动化。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些特种飞机无线电罗差无法沿用传统校正方法在地面进行校正的状况 ,首次提出了运用 GPS接收机在空中校正飞机无线电罗差的方法。本文对影响该校正方法校正精度的各项误差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主动测量技术向智能化发展的今天,使传感器(量仪)与计算机的功能溶为一体,通过对传感器的静、动态特性分析,其滞后特性是产生动态误差的主要原因.为了减少或消除主动测量中的动态误差,提出了一种对被测变量的测量值进行智能化处理,在线辩识出表征传感器滞后特性的特征参数Tm,再利用校正(补偿)的方法,减小甚至消除传感器滞后特性的影响,使被测变量的测量值准确、迅速地跟踪被测变量的真实值.  相似文献   

10.
动态测量信息的在线辨识处理及其补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动测量技术向智能化发展的今天,使传感器(量仪)与计算机的功能溶为一体,通过对传感器的静、动态特性分析,其滞后特民生是产生动态误差的主要原因,为了减少或消除主动测量中的动态误差,提出了一种对被测变量的测量值进行智能化处理,在线识出表征传感器滞后特性的特征参数Tm,再利用校正(补偿)的方法,减小甚至消除传感器滞后特性的影响,使被测变量的测量值准确,迅速地跟踪被测变量的真实值。  相似文献   

11.
柴兴华  张静  陈昕  周富强 《计量学报》2017,38(6):717-720
从外部震动、机械装配、图像处理等方面总结了视频引伸计的误差来源,着重研究了离面位移对测量精度的影响,提出了对应的校正方法。通过具体实验,确定了离面位移对测量误差的影响程度,验证了该校正方法的准确性,使视频引伸计的相对测量误差保持在0.5%之内,达到引伸计分级中的0.5级标准。  相似文献   

12.
陈明  李岁劳 《计测技术》1994,(4):3-6,19
温度是影响传感器精度的重要因素。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温度误差校正方法,即浮动零点法。该方法以差动原理和浮动坐标为基础,是实现温度校正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分光光度计使用一段时间后,一般都会存在一定的波长误差。误差较小时只需调整波长刻度盘或波长计数器.就能使误差减小到合格范围内;当波长误差较大时,则不能再简单地运用上述方法进行调整。对于不同类型的分光光度计。由于单色器色散特性的不同,误差校正方法将有较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   

14.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波长示值误差的存在会对原子吸收分析产生不利影响,直接影响仪器的性能与使用。总结长期仪器检定呈现的规律,波长示值误差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八种情况。波长示值误差多由其波长扫描结构及其它因素造成的,因此,可采取不同的校正方法对仪器的波长示值误差进行校正。  相似文献   

15.
针对计量机构对于提高交流信号测量精度的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频谱分析校正的数字化交流信号测量方案。该测量方案中包含了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硬件部分为具有数据传输功能的数字化万用表,对模拟信号进行采样,并进行数字化处理,输出数字化量值;软件部分为离散频谱校正算法,通过计算机对采样得到的数字化量值进行离散频谱校正,尽可能的减小数字化采样带来的"栅栏效应"和"频谱泄露",提高对交流信号采样测量的精度,达到计量的要求。利用MATLAB对离散频谱校正的算法进行仿真分析,对于工频下含有谐波的正弦波进行测试,从仿真上证明了其提高精度的可靠性。最后使用FLUKE 5700A标准电压源进行实验,对比未进行校正时测量精度和校正后的测量精度,得出离散频谱校正可以提高数字化测量精度的结论,可用于计量中。  相似文献   

16.
时差法超声波液位计的误差分析及校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洁  焦振宇 《计量技术》2008,(12):19-21
阐述了时差法超声波液位计中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是计时精度和超声波的计量精度,对造成误差的原因分别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校正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同时获得幅度和相位信息,在激光扫描声学显微镜原理的基础上,用正交解调器替代了刀口解调器.然而正交解调器对相邻投影之间的相位存在严重的影响。使得成像失真。文中阐述了相位误差对成像的影响,介绍了对相位误差进行校正的一种算法。并用实验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离散频谱的能量重心校正法   总被引:54,自引:5,他引:49  
针对离散频谱三点卷积幅值校正方法只能校正幅值,不能校正频率和相位的问题,从理论上推导了常用离散窗谱函数的能量重心就是坐标原点,由此得到了能量重心法校正频率和相位的公式。误差分析和仿真计算表明:与其它校正方法相比,此方法能对多段平均功率谱直接进行校正,算法简单,计算速度快,负频率成分和间隔较近的多频率成分产生的干涉现象所带来的误差对精度的影响小,校正方法适用于各种对称窗函数,解决了三点卷积幅值校正法不能校正信号频率和相位的缺点。在工程应用中,对噪声小的信号,推荐加Hanning窗n=1(三点卷积法)的方法进行校正,频率间隔大于等于4个频率分辨率的信号校正后的幅值误差小于1%,频率误差小于0.01个频率分辨率,相位误差小于5度,这种方法不适用于频率过于密集的分析场合或连续谱。  相似文献   

19.
王太斌 《硅谷》2011,(10):132-132,173
数字天线阵列的多天线单元和多收发通道间存在幅度相位误差,所以必须对其进行校正和测试以消除这些误差对系统性能影响。介绍利用虚拟仪器系统开发平台——LabVIEW和PCI-6534数据采集卡,完成阵列天线测试过程中校正和波瓣测试的数据采集。  相似文献   

20.
从SAR影像辐射误差校正原理出发,发展了一种利用DEM和SAR地理编码模型计算地面散射面积和当地入射角,进而校正地形引起的辐射误差的算法,并对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进行了论述。通过研究实例对该校正算法的处理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算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去除地形引起的辐射误差,而且该算法仅要求用户具备产生地理编码影像的能力,而不需要自己建立地理编码模型,因此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