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软件》2017,(8):210-214
配网馈线和节点较多、负荷的多变,使得配网中的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分析预测困难。本文结合等值电阻法理论线损计算模型、BP神经网络、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模型,对配电电网线损、电能损耗进行分析与计算,将理论应用到区域实测负荷数据和电量数据的分析中,分析了S区域线损率、线损和电能损耗,计算出了配电网电能损耗各元件所占的百分比。测试结果表明,BP模型对线损预测的均方误差为2.71;并在此基础上,考虑配电网变压器等损耗,利用PSO-GRNN模型对配电网的电能损耗进行预测,配网电能总损耗预测的均方误差为0.36,为区域电能损耗分析和降损工作提供了关键状态参数。  相似文献   

2.
在变电站中,如何提高企业用电的功率因数即无功功率补偿,是各企业节约电能,提高设备利用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为减少电网中输送的无功功率,降低有功电量的损失,改善电压质量,供电企业普遍在变电站内安装并联补偿电容器组(简称电容器组)。电容器组由电容器、电抗器、避雷器、断路器、放电线圈及相应的控制、保护、仪表装置组成。采用并联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的作用主要是补偿无功功率,提高功率因数,提高设备出力,降低功率损耗和电能损失及改善电压质量等。  相似文献   

3.
对于众多供电企业来说,用户用电功率因数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电网中的电能损耗和功率损耗,关系到供电线路的电压波动和电压损失,而且关系到电能的节约和供电的质量。为此,如何提高配电网功率因数,已成为众多供电企业的一个重要课题。首先提出了电力系统中功率因数低对电网的所带来的影响及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然后再给出了具体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设定了一定参数进行了功率因数提高的仿真。从而从理论上解决了提高功率因数的基本办法,符合了众多供电企业功率因数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了实现对变电站损耗中可降低比例的识别,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挖掘和半监督学习的变电站能效模型,并使用该模型对使用电能力采集系统所收集的海量变电站电力数据进行聚类处理和机器学习实现对变电站可降低损耗比例的识别.该模型首先使用K均值聚类算法对变电站的电能供需特征进行建模,随后基于一种半监督的机器学习以优化变电站损耗模型,最后使用过程自动化方法确定造成变电站损耗的主要因素,识别变电站可降低损耗占总损耗的比例.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能够可靠预测变电站的电能损耗可降低比例,帮助电力公司了解造成变电站电能损耗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电网损耗是电能在电网上传输时必不可少的消耗,包括线路损耗和设备损耗,其中变压器损耗在电网损耗中占有很大比重,因此降低配电变压器的损耗是供电企业降低成本的重要措施。本文主要介绍了有载调容变压器的结构、原理,以及其在农村配电台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张建 《自动化应用》2023,(2):147-149
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框架下高比例新能源场站的投运,将加重电能质量污染,导致损耗增加、设备损坏以及换流站直流单元闭锁等故障。通过建电能质量仿真评估技术体系,灵活应用于新能源场站入网评估,可实现电能质量问题专项分析预评估、电能质量暂态事件影响范围评估、电能质量治理技术验证评估和电能质量治理设备性能验证测试。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线路损耗评估准确率,导致电缆线路损耗增加的问题,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提出一种关于电缆线路损耗的智能评估方法,并计及电能质量问题,构建一个智能评估模型CPQ-CNN。该模型以电缆线路的电压、电缆和电能质量指标作为CNN的输入向量;进行CNN特征提取和处理后,最终输出电缆线路损耗评估值。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Un-CPQ-CNN模型,本模型的RMSE和MAE分别降低了22.58%和34.51%,对比于ELM模型、SVR模型和赋权法模型,本模型的RMSE和MAE分别下降了39.05%、40.84%、77.48%和49.42%、44.52%、81.51%。综合分析可知,本模型对电缆线路损耗的智能评估值与真实值间的误差最小,评估准确率更高,可在电缆线路损耗评估中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风电场动态无功补偿装置(SVG)投入运行时,散热风机即按额定功率运行,造成散热风机电能损耗大、噪音大、SVG室负压大等问题,采用电机变频调速技术解决散热风机电能损耗大问题。同时根据SVG出力及环境温度情况对散热风机进行变频调速控制优化散热风机的运行方式,提高散热风机的效率以及长期安全、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9.
配电网络在分配无功补偿总容量时,忽略了对补偿位置的电压约束,导致配电网有功损耗占比较高、配电线路功率因数较低。提出基于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配电网经济运行优化方法。根据配电线路无功潮流和网损下降值,确定静止无功补偿装置补偿位置,选取功率因数、线损、运行电压、补偿当量4个运行经济指标,计算指标运行最优时的无功补偿总容量,将配电网无功负荷平衡、补偿容量极值、补偿位置电压极值作为约束条件,合理分配无功补偿总容量,最小化有功损耗,获得最大无功补偿经济效益。选取有15个补偿节点的10 kV城市配电网,设置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设计方法降低了有功损耗占比,提高了配电支路功率因数,相比三种经典方法,配电网网损值最低,减少了电能损失费用。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AVC系统概况及优化目标,详细阐述了AVC系统控制功能的实现方式,包括控制流程、控制策略及控制原则,同时阐述了AVC系统的通用控制功能,以及如何成为提高电力系统电能质量、降低电能损耗的重要手段,并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三相负荷不平衡的状况,常常会在公共配电变压器负载中发生,假如三相负荷不平衡,就会加大电能在线路上面的损耗。如果三相负荷不平衡程度高出了20%,就会致使配电变压器中线的电流增大,严重着将会造成配电变压器烧毁等现象,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不平衡的程度越大,电能的损耗就会越严重。  相似文献   

12.
多功能无功功率补偿控制器刘晓文,石超中国矿业大学信电学院(徐州221008)1概述电力供电系统中、无功损耗造成的电能浪费占了很大的比重,由于无功损耗的存在,致使供电效率降低,输电线路电压波动,供电质量受到影响.为了减少无功损耗,先后出现了高压集中静止...  相似文献   

13.
《现代计算机》2007,(7):43-45
一旦涉及到能量转换,自然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损耗”。对于电源而言,损耗的东西是“电能”,但对用户来说,“电能=人民币”应该.没人反对!然而,什么样的电源才算得上是“省钱”的电源呢?是那种售价低廉、标称功率却很大的产品吗?NO!那么,我们该如何去挑选“省钱”的电源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节能管理是电力工程管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供配电系统中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以及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各种电能的损耗。提高供配电系统运行的经济性,从而节约电能,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交流接触器能够节电运行的基本原理是采用了交流启动、直流保持的运行方式。计算统计证明:交流接触器工作时电磁系统消耗的有功功率中,铁芯损耗和短路环损耗占绝大部分,线圈铜损耗仅占3~5%。改用交流启动、直流保持的运行方式后铁损和短路环损耗已不存在,而保持电流只需很小就足以使接触器稳定地处于闭合状态,从而大大节约电能。  相似文献   

16.
郑征  高照阳  张展 《测控技术》2017,36(3):127-131
为了提高PWM逆变器输出的电能质量,一般在逆变器的输出端设置滤波器进行滤波.针对LC滤波器谐振频率附近的谐波干扰引起滤波器振荡以及增加无源阻尼电阻带来的额外损耗的问题,提出采用有源阻尼的方法抑制LC输出滤波器的振荡.通过适当的控制算法,在LC滤波器上等效出一个虚拟电阻,实现对LC输出滤波器阻尼电阻的作用.因为无实际的电阻元件,所以滤波器不会产生电能的额外损耗.既使得电能质量得到优化,又提高了逆变器的效率.最后,通过在Matlab下搭建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和电能的关系日益密切,但是在配电网输电过程中,存在比较严重的线损现象。因此,为了减少电能的浪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电能损耗成了电力企业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分析了电力公司配电网线损的现状,并从技术和管理两个角度分析了降损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正> 一、概述电力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在我国电力工业尚不发达的情况下,充分发挥每一度电的实际效益显得尤为重要。可是,从电厂输送出来的电力要经过各级输电线路和变压器才能到达用户。在电能通过这些传输设备时,大量的电能被转化为热能无益的散发到空气中去了,这种电能在传输时的损耗比率被称之为“线损率”。据有关部门统计,1980年我国电力网损达268.4亿度,这项损耗比当年全国城镇生活用电的165亿度还多100亿度。可见,降低电力网损的经济意义和社会  相似文献   

19.
随着煤矿大功率非线性负荷设备的大量投入运行,导致煤矿配电网电能损耗严重,产生谐波污染。针对此问题,该文以某煤矿供电系统为研究对象,以实现煤矿节能优化控制为目标,以矿用隔爆SVG(static var generator)动态无功补偿为工具,通过组态软件开发基于SVG的煤矿配电网节能监控系统。该系统在无功优化补偿、降低功率因数、降低电能损耗等方面具有精准性和实时性,通过SVG监控交互界面实时查看SVG运行过程中各个参数,为煤矿企业节能优化控制提供可靠的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20.
柴大鹏  王晓雯 《计算机仿真》2021,38(5):51-54,198
配电网处于电能输送末端,由于无功功率不稳定导致配电变压器利用率低,增加线路损耗.为改善补偿方法的适应性,提出配电变压器低压无功功率自动补偿方法.分析补偿装置出现故障原因,引入分相补偿、运行记录仪等先进技术,重新设计补偿装置.将提升补偿装置功率因数和设备利用率、减少电能损耗为目的 ,根据负荷程度结合经济成本要求,计算配电变压器无功补偿容量.利用最优覆盖思想将电容容量曲线覆盖的最大面积当作目标函数,构建补偿模型.通过上述模型对负荷数据预处理,计算有功、无功负荷,得出变压器无功损耗,在无功不倒送等条件约束下获取电容容量曲线覆盖面积,实现自动补偿.仿真结果证明,上述方法能够提高各线路关口力率,降低线损,说明该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