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霍志胜  蒲红斌  余宁梅  李维勤 《兵工学报》2019,40(12):2497-2503
消除起因于高能电子束辐照产生的负带电效应对微电子器件的加工、检测和成像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数值模拟和实验测量,研究基于低能电子束的绝缘物-半导体结构样品放电特性及中和机理。建立基于电子散射、输运和俘获的数值模型,阐明了空间电荷、空间电位分布及其放电特性,揭示了低能电子束辐照下空间电荷的驰豫特性以及电子束能量、束流对中和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长时间放置下绝缘物-半导体样品内部负带电强度逐渐减弱,但由于陷阱的俘获作用带电不会彻底消除;在低于第2临界能量的低能电子束辐照下,随着正电荷注入样品的负带电较快得到中和,表面电位将趋于0电位;当电子束实际着陆能量接近于使电子总产额最大的能量时中和过程暂态时间最短,束流越大、暂态过程越快达到平衡。  相似文献   

2.
王丹艺  蒋山平  杨林华 《兵工学报》2020,41(9):1913-1920
为满足军用飞机座舱光照模拟需求、提高热流模拟的准确性,提出一种大功率辐照式热流模拟系统。该系统可以模拟不同高度下太阳光照环境,并可结合环境模拟舱的低温冷却及气压调节系统,在地面进行军用飞机在飞行过程中的结冰、除冰模拟仿真实验;还可以对驾驶员进行不同光照环境下的视觉负荷实验和视觉功效实验,模拟飞行过程中光照对飞行员的影响。通过设计仿真发现:热流模拟辐照系统辐照范围可达到1 500 mm×3 500 mm;在工作距离1 000 mm内,最大辐射能量可达到1.89 sc(1 sc=1 353 W/m2),辐照均匀性可达到±12.2%. 对实际试验系统进行测量,最大辐照能量可达到1.80 sc,辐照均匀性可达到±13.3%,与仿真结果接近,验证了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满足军用飞机座舱常用需求,对单灯进行了低气压环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单灯结构可满足低气压环境工作,后续可进一步开展热流模拟辐照系统整体的特殊环境试验,为军用飞机环境控制系统及环境模拟技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采用脉冲发生器和有界波模拟器模拟雷电电磁脉冲场,以静电场法分析平行板传输室内部电场的近似分布,通过求解拉普拉斯方程,得到场域内的电位分布.再通过电位梯度求得电场强度分布.以某典型数字电路为例,以控制信号传输线为辐照干扰的耦合途径.将该信号线做成矩形作为等效接收天线,比较不同强度和方向场及不同类型与非门的辐照耦合结果,通过耦合规律,得到影响电磁脉冲对电路的辐照耦合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在无法得到真实对抗对象系统和无法进行实战对抗试验情况下,利用数学仿真试验、实装对抗试验、替代等效推算试验三结合鉴定评估理论体系与试验方法,对被试系统的综合鉴定评估。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引信低速模拟试验的基本原理,阐述了引信加速仿真试验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加速试验的方法.指出了加速试验与高速试验等效性验证的重要性,并结合某型导弹引信的试验,以130弹丸为目标,进行了引信加速试验与高速交会试验等效性研究.  相似文献   

6.
航天器介质内电场形成机理与防护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环境中各种高能射线与粒子会对航天器有机介质产生致命危害,其中高能电子会在航天器介质中沉积并最终形成较强的静电场.当介质内带电水平较高时会引发多频谱脉冲放电现象,严重影响航天器敏感电子系统的可靠性与寿命,严重时直接导致有机介质材料烧毁.通过分析有关航天器介质内带电机理与防护手段,总结了介质内电场计算模型与计算方法,并评价了两个影响介质内带电水平的重要因素及相关防护措施,认为对介质进行非线性电导率改性可能成为未来对介质材料进行全防护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最后分析了空间高能电子的磁鞘屏蔽法的原理与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在无法得到真实对抗对象系统和无法进行实战对抗试验情况下,利用数学仿真试验、实装对抗试验、替代等效推算试验三结合鉴定评估理论体系与试验方法,对被试系统的综合鉴定评估.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先进装甲目标内乘员部位冲击波毁伤效应,建立了典型装甲车辆乘员舱室模拟等效目标靶,开展了破甲弹静爆射流穿透装甲钢舱壁及炸药在舱内静爆条件下舱内冲击波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聚能射流穿透装甲舱室后,在舱室内具有一定的冲击波毁伤效应;受射流穿透舱壁时舱体振动、测试位置、壁面反射、传感器安装方式等因素影响,测试波形差异较大;与裸装药在模拟装甲舱内爆炸的试验结果相比,聚能装药爆炸射流穿透舱壁作用下产生的冲击波波形更复杂;若采取无模拟舱底钢板的等效舱试验方法,更加有利于获取有效的超压测试波形。  相似文献   

9.
惯性测量装置火箭橇试验模拟导弹飞行过载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火箭橇试验具有产生大过载、高速度、强振动和冲击等综合条件的能力,可以最逼真地模拟导弹真实飞行环境.主要针对捷联系统和平台系统,提出火箭橇试验的总体方案,包括三维模拟法、分段等效法、变推力模拟法等.并根据典型过载曲线,给出仿真结果,验证了此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准确表征破碎发射药在火炮膛内的燃气生成规律,提出了确定破碎发射药的等效形状函数的方法。通过密闭爆发器试验模拟不同破碎程度发射药在真实的膛内环境下膛压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得到破碎发射药等效形状函数,并定性分析了其与起始动态活度比的关系。该方法所得的等效形状函数能体现破碎发射药的燃烧特性,为考虑破碎的两相流内弹道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将LSG-8015型雷电浪涌发生器与平行板传输线配合,模拟雷电电磁脉冲辐射场,对整装状态下水平放置的火箭弹系统进行了辐照试验.结果表明:1~12kV/m场强范围内,电点火系统感应电压随辐照场强的增加呈线性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2.
炮膛内随时间变化的压力值是评定火炮和弹药内弹道性能的主要指标。由于压力测试系统本身误差的存在,影响了其变化值的测试精度,而在国内对输出的压力数据精度也没有现成的标准或规范。针对这个问题,通过介绍电测压力方法的原理和系统组成,分析了系统各组成器件对测试精度的影响,得出了各组成环节中影响压力数值精度的主要参数,通过建立误差分析的数学模型,依据统计学原理中误差传递理论和公式,计算模拟了测试系统测量过程中基于系统器件所带来的测试误差,给出了测试系统的测试精度。系统误差分析方法与精度计算结果为今后内弹道实验压力测试中压力数据的输出精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ANSYS/LS-DYNA模拟水下爆炸冲击波的等效质量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针对通用有限元程序ANSYS/LS-DYNA在模拟远场水下爆炸时冲击波强度衰减过快的不足,提出了等效质量法,并利用该方法计算了某圆柱壳结构在远场水下爆炸冲击波作用下的动态响应,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等效质量法可以显著提高ANSYS/LS-DYNA模拟远场水下爆炸冲击波的精度,从而增强了该程序模拟远场水下爆炸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的低温流量综合测试仪是一种新型的装备单片机的仪器,它是专为测量加注系统管道内液氢的瞬时两相(气相,液相)体积流量和瞬时单相(纯液相)体积流量而设计的。通过对该仪器的研究,设计和试验,较详细地叙述了硬件各部分的工作原理和软件的设计方法以及考核仪吕在质量的试验方法。同时文中着重谈到了从大量的数据顺模合出各数的等效计算公式,大大简化了程序设计。  相似文献   

15.
用镜像法对空中带电目标的近地静电场进行分析,论述了其地面感应电场在大地介质成份不同、目标与探测器相对位置不同等情况下,对“电极扫描式”以及“短路轴向电极式”两种被动静电探测器最大探测距离产生衰减的规律;并给出探测器处目标电场方程及几种典型变化示意图。  相似文献   

16.
火炮动态模拟试验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航  张志杰 《弹道学报》1995,7(1):29-34
结合DS-Ⅱ型火炮动力后座试验系统的研制,论述了火炮动态模拟试验的原理和方法,阐述了内弹道模拟的途径,给出了确定装填条件和结构参量的方法。理论计算和模拟射击试验结果表明,装药量只需实弹射击装药的2% ̄4%即可达到试验要求,试验结果有良好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火炮模拟试验中的各种方法以及各自的特点,利用层次分析法及模糊评价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对各种试验方法进行了综合评价,为寻找最优的火炮模拟试验方法提供了理念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对火工品电缆组件面临的电磁环境进行分析,讨论了火工品电缆组件电磁安全性试验方法,提出电火工品对桥丝感应电流敏感度的试验方案,研究了电火工品桥丝感应电流与其发火阈值之间的关系;给出混响室辐照试验方案,创造100MHz~18GHz宽频域范围内的综合电磁环境,综合评估火工品电缆组件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系统安全性及传递特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节约成本,提高飞船、舰艇等大型结构的抗冲击试验效率,基于冲击力相等这一想法,提出了采用高密度等效冲击介质、低冲击速度的等效试验方法。通过结构落水的载荷特性,分析了影响冲击力的因素。在冲击结构一定的情况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得到了等效冲击速度,并采用量纲分析的方法得到了等效冲击速度的经验表达式,其中的待定参数利用数值模拟结果拟合得到。  相似文献   

20.
孟庆玉 《鱼雷》1998,(3):46-51,45
本文阐述了传统的鱼雷验收方法“全数实航检验”和“卡指标”法存在着不容忽视的严重弊端;作为改革方向,指出实施陆上模拟试验系统上的全数检验与湖海抽样实航检验及负点法综合判定相结合的现代验收方法的可行性及重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