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越来越迅速,相应的交通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步伐也应该逐步跟进。新时期,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公路建设,拓展完善我国城乡公路网络,需要加强对山区公路建设的投入。由于山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设计施工难度较大,需要对其周边地形环境进行分析,充分发挥公路线形结构骨架作用,实现山区公路平纵关系协调,尽可能避免公路修建对沿线生态的破坏,保证公路质量,最大限度减少交通事故率,保障交通出行安全。  相似文献   

2.
史国卉 《城市建筑》2014,(21):320-320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脚步逐渐加快,公路建设规模也日益增大。沥青是我国目前交通建设中使用范围最广的原材料,它的施工质量影响着公路施工的整体建设。本文就新时期公路施工中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进行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3.
过去的十年,是我国公路水路交通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各级政府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逐步加大,我国公路总里程迅速增大,等级公路及高速公路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交通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脚步逐渐加快,公路建设规模也日益增大。沥青是我国目前交通建设中使用范围最广的原材料,它的施工质量影响着公路施工的整体建设。本文就新时期公路施工中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进行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5.
《门窗》2014,(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交通事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公路桥梁建设是交通建设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在实现交通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对于公路桥梁基础施工来说,需要对工程进行勘测、设计、规划等,保证施工的质量,才能满足交通的需要。目前在公路桥梁基础施工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工程的质量,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本文就分析公路桥梁基础施工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浅谈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及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日益深入,我国的公路运输及公路建设发展迅速。日前高等级公路的建设已成为我国公路建设的重点和发展方向。97年国家对公路基础设施的投入约800亿,98年增加到18OO亿,是97年的2倍多,99年投入约20O0亿。这样大的超强投入其目的除满足和适应现代化的需求外,另一个主要因素是拉动需求,带动和促进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的高等级路面主要是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水泥路面里程与沥青路面相比,不到10%。在沥青资源方面,我国能用于高等级路面的沥青资源产量很少,仅够维修现有老路,决大部分国产沥…  相似文献   

7.
良好的交通环境是国家经济建设的基本保障,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公路建设也紧随其步伐,迅速发展起来。我国公路发展给城乡居民的生活条件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同时公路建设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公路施工事故也逐年增加。据调查统计我国近年来平均每年因公路施工事故丧生的大约有2万人。因此,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施工环节的安全监管,避免工程的安全隐患,确保公路工程施工的安全进行和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29)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不但发展,道路和桥梁建设已经成为交通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然而随着我国公路桥梁建设数量的不断增加,我国公路桥梁在建设中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到了我国公路桥梁建设的发展,为此本文就我国公路桥梁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旨在找到公路桥梁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随着交通工具日益增多,公路建设项目也随之增多,对社会生态环境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公路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所以绿色交通理念与生态公路设计的融合正好符合当前形势的需要。本文首先分析绿色交通和生态公路设计的概念,然后再进行绿色交通理念下生态公路设计分析,以此来完善生态公路设计相关理念,有效提高当前公路建设的环保水平,从而实现公路建设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门窗》2013,(1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交通水平的不断提升,公路施工成为了交通建设的重要环节。与此同时重要位置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也成为了影响交通建设和国民经济的重要因素。本文从阐速公路施工技术的基础工作入手,对公路施工中重要位置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11.
王晓军  孙一挥  张保卫 《山西建筑》2007,33(16):310-311
分析了国外交通信息化现状,以重庆、成都、上海、天津市等国家公路主枢纽城市为例对国内信息化建设主要方面的现状进行具体分析,从而发现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之间交通信息化差距及我国公路主枢纽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6,(20)
优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的开展陆路交通建设工作,将有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满足各地区互联互通的发展需求。在当前陆路交通的建设过程中,公路桥梁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相关建设部门必须对公路桥梁的建设质量进行重视。因此,为了提高公路桥梁的建设质量,就必须做好公路桥梁施工工艺以及施工技术管理的控制,从而有效的确保桥梁建设质量符合施工建设要求,满足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3.
交通部副部长李居昌近日在此间表示,我国公路建设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从总体上仍不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为加快公路建设的步伐,加大对交通的投入,中国今后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将扩大利用外资渠道,开拓利用外资的新途径。 李居昌是在由世界银行和交通部举办的“公路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不断完善,人们越来越重视公路的建设,公路建设对于我国的交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当前许多公路所使用的都是沥青路面,随着交通负荷的不断加大,对于沥青路面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为了使得沥青路面能够更好地满足通行要求,所以本文就玻璃纤维对于温拌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王郭社 《中国消防》2010,(16):20-22
在我国,山地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3,各类交通隧道是我国交通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已有公路、铁路隧道8600多座,总长度约4370多公里,居世界第一。其中,陕西秦岭终南山隧道是目前总长度排名世界第二、我国第一的公路隧道,全长18.4公里;陕西西康秦岭I线隧道是目前总长度排名世界第六、我国第一的单洞铁路隧道。在看到我国交通隧道建设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应注意到交通隧道的潜在危险性。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3,(4)
公路是我国交通方式中最为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的管理和建设成为一大难题。我国提出了加快交通网络建设的要求,公路尤其是高速公路的建设将大大增加,但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较低,公路企业融资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资金问题可能将会是困扰我国公路未来发展的主要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我国公路未来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压实机械产品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胜利 《工程机械》2000,31(1):37-37
1998年,国家为了保证国民经济有一个较快的增长速度,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将公路建设做为基础建设的重点,进入了高速发展期。1998年全国公路建设计划投资18OO亿元,实际完成ZI18亿元,比1997年增长69%,创历史最高水平,新增公路5.2万公里。目前,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128.1万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万公里,提前两年实现了“九五”发展计划。1999年,全社会公路建设投资总规模与上年持平,公路建设仍是持续发展的好形势。应当看到,基础设施建设虽然能够扩大国内需求和改善基础结构,但是它直接带动的产业链较短,…  相似文献   

18.
注浆综合技术在公路桥涵台背施工中的应用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交通事业也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其中公路建设也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推动着我国基础建设的不断发展。在公路建设过程中,桥涵台背施工是关键的施工部分,因为其是连接公路与桥涵施工的关键,关系着公路建设质量以及安全通行。本文就介绍一种注浆综合技术,并介绍其在公路桥涵台背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9.
市政公路是我国市政化建设中的重要主体之一,并且公路也是城市发展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经脉,并且只有保障道路畅通才能促进市政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才能够保障城市正常运作。文章从阐述市政改造关键点交通规划设计内容入手,对于公路市政化改造关键节点交通规划设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采用“2+1”车道布局有利于解决现状双车道二级公路车辆排队、强行超车等问题,但由于目前国内尚未针对“2+1”车道设计理论开展系统研究,其工程实践非常欠缺。通过对公路设计规范、国外“2+1”车道设计等资料的分析,确定了二级公路“2+1”车道布局概念模式,并运用交通工程与交通安全方法,对“2+1”车道二级公路超车段、合流与分流渐变段长度等关键参数开展了理论分析,然后运用交通仿真手段,采用效率评价指标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测试、调优,最终确定了“2+1”车道设计最优参数及适应交通量。其研究成果能为“2+1”车道在我国二级公路上的应用提供技术参考,有望丰富我国二级公路设计建设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