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李裕熊  李珏忻 《辐射防护》1999,19(6):414-419
直线加速器隧道内存在着一个具有特定时间结构和空间分布的强瞬发辐射场,它主要由轫致辐射和中子组成。用丙氨酸剂量计和电子自旋共振(ESR)方法进行测量,得到隧道内关键位置的三维空间辐射场分布。这对于了解加速器的运行状态和射线积累剂量对各种有机材料的损伤程度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对HI-13串列加速器大厅内辐射剂量进行实验研究获得的一些结果;确定了供束时沿束流输运线主要辐射源的分布;给出了加速器大厅辐射产生的特点和规律;建立了加速质子、氘核等较轻粒子辐射水平较高时加速器大厅辐射场分布的计算模式;此外还介绍了对剩余辐射场的监测结果。  相似文献   

3.
HI—13串列加速器大厅辐射剂量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灿哲 《辐射防护》1994,14(2):98-105
本文报道了对HI-13串列加速器大厅内辐射剂量进行了实验研究获得的一些结果,确定了供束时沿束流输运线主要辐射源的分布,给出了加速器大厅辐射产生的特点和规律;建立了加速质子、氘核等较轻粒子辐射水平较高时加速器大厅辐射场分布的计算模式,此外还介绍了对剩余射场的监测结果。  相似文献   

4.
BEPCII直线加速器脉冲流强大且脉宽小,束流损失造成的辐射场是一个占空因子很小、辐射水平很高的瞬发辐射场。丙氨酸/ESR作为一种大剂量辐射场探测方法,本文首先实验刻度丙氨酸剂量计,用于隧道辐射场实验测量,并结合MCNP软件模拟计算校正测量结果。结果表明,束流注入阶段,e+靶区中子含量高,与光子通量比为3.7,光子剂量率0.94 Gy/h,中子剂量率范围8.2~16.4 Gy/h。其他区域(除e+靶区),中子含量少,基本忽略中子剂量率,且因束损不均匀导致剂量水平空间差异较大,剂量率范围0.1 Gy/h至十几个Gy/h,相差达两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5.
能量较高的加速器装置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当装置运行时产生的瞬发辐射场。其辐射成分为γ、n、μ介子及其他强子。二是由于强子级联和电磁级联的传输与发展而形成的剩余辐射场,包括在加速器部件、隧道墙壁、冷却水及土壤屏蔽层中产生的感生放射性。  相似文献   

6.
粒子加速器在粒子加速、输运和储存的过程中,会发生束流损失,形成瞬发辐射。如果有人员在加速器开机时误入隧道,瞬发辐射产生的中子和γ射线将对人体产生直接的辐射剂量,引起严重的辐射伤害事故。大型粒子加速器场地规模大、出入口多、人员分散、管理困难,因此,一套自动化程度高,稳定可靠的安全联锁系统十分重要。安全联锁钥匙作为一种机械交换装置,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以高能同步辐射光源为例,设计了一种安全联锁钥匙系统,并将其与PLC、门禁系统相结合,实现了一个相对独立和完整的联锁保护系统,它也可以和其他联锁技术一起使用,作为多重防御和冗余设计。本文对该系统的架构、主要设备、信号联锁与控制、使用方式等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7.
"强光一号"加速器是一台具有多种辐射状态的强脉冲辐射模拟装置,能够产生多种能量的X、γ射线,对γ射线的辐射参数的测量是判断加速器工作状态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介绍了目前"强光一号"加速器所产生的γ射线剂量测量系统中剂量元件的筛选、标定和测量方法以及对辐射剂量测量的不确定度分析,并对剂量测量结果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混合辐射场中子剂量、剂量当量的测量需进行中子、γ分辨。依据各种辐射沉积线能的不同,组织等效正比计数器(TEPC)具有一定的中子、γ分辨能力。本文采用自制的圆柱形TEPC在5SDH-2加速器单能中子辐射场进行了微剂量谱测量,对其中子、γ分辨技术进行了探讨分析。采用137Cs纯γ辐射微剂量谱匹配法,在252Cf、241Am-Be中子辐射场进行了中子、γ分辨研究。分辨后的中子剂量当量与约定真值一致性较好,表明TEPC用于中子、γ混合辐射场的吸收剂量、剂量当量测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为建立制备高剂量水平吸收剂量测量的辐射变色薄膜剂量计的方法,对相应的配方及制备工艺进行研究,批量制备了以尼龙为基材,副品红氰化物为染料的辐射变色薄膜剂量计。在60 Coγ参考辐射场中对辐射变色薄膜的各剂量学响应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重复性好于1.0%,在5~210kGy剂量范围内具有较好的剂量响应线性,辐射变色薄膜剂量计辐照后置于低温条件下贮存2周内信号较稳定。此外,该辐射变色薄膜剂量计在本实验范围内未发现明显的剂量率依赖性。通过上述剂量学性能研究,在线性剂量范围内,测量吸收剂量的扩展不确定度为4.2%(k=2)。通过在加速器上进一步实验表明,该膜可用于电子束辐照参数测量。  相似文献   

10.
对组织等效正比计数器(TEPC)的方法原理和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1套TEPC测量系统,用于测量中子、γ混合辐射场的吸收剂量及剂量当量。中子辐射场通常伴随有γ辐射。根据对混合辐射场测量得到的微剂量谱,将γ辐射的剂量贡献部分从中子辐射中区分出来。依据具体实验环境,使用蒙特卡罗方法进行了模拟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取得较好的一致性,从而验证所建立的TEPC测量中子辐射场吸收剂量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许炳  李裕熊  李珏忻  吴璨 《辐射防护》2004,24(5):321-325
高能电子直线加速器隧道内的灰尘会通过光核反应、中子核反应而被活化。灰尘活化产生的放射性核素可能引起检修工作人员的内照射。本文简要介绍中国科技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200MeV电子直线加速器隧道内不同地点灰尘的活化现状,并提出相应的防护建议。  相似文献   

12.
简单介绍了自适应前馈控制的工作原理、具体实现及其在速调管、微波枪和加速管上的应用,并对实现热阴极微波枪这种时变、非线性、大迟滞系统的控制作了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13.
直线加速器中的几何因子g是电荷束团的尺寸和管道半径的函数。并依赖于电荷束团的电荷密度分布。采用有限圆柱空间电荷模型,针对KapchinskijVladimirskij(K-V)分布、水袋(WB)、抛物线(PA)分布和高斯(GA)分布,分别求得其表达式;通过数值计算,给出了相应的图表曲线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介绍我院放疗科防护设计的原则和计算方法,并对工作场所γ辐射水平实测结果进行了评价。此外还对高能医用加速器16MV X 射线的光中子污染及其防护措施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一、理论分析众所周知,在质子直线加速器前常用聚束腔来提高加速器的捕获效率。从聚束腔至加速器入口有一段聚束漂移空间,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6.
The radiation from a transverse optical klystron(TOK) is calculated by far field approximation and numerical integration,in which the effects of electron-beam emittance and energy spread are considered.Accurate electron-beam profiles have been experimentally determined and modeled by the Monte Carlo method.The calculated spectra illustrate the emittance of Hefei storage ring imposes on the spontaneous radiation of TOK.  相似文献   

17.
梁任又  李裕熊 《核技术》1993,16(4):254-256
用标准丙氨酸剂量计对ER-200D型电子顺磁共振仪进行标定,并利用这一标定结果对合肥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的200MeV直线加速器周围的辐射场进行了测量,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储存环大厅内的瞬发辐射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裕熊  李建平 《辐射防护》1995,15(3):168-175
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储存环大厅的辐射场不仅是一个变化的瞬发辐射场,而且还是一个由能谱很宽的轫致辐射与中子组成的混合辐射场,为更好地了解该辐射场的特性,我们主要采用连续监测方法,用充氩气的高压电离室测量轫致辐射,用带有聚乙烯慢化体的BF3计数管作中子探测器,由计算机采集并处理数据。在调机的初期,采用天然LiF为元件的热释光剂量计(TLD)对轫致辐射的剂量贡献进行累测量,所得结果能清楚地表示出该瞬发辐射  相似文献   

19.
电子直线加速器的温度瞬态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运用逐步逼近法求出了电子直线加速器在升温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较精确的解析解,并对一种U型水冷系统的加速器作了详细分析,从瞬态变化的角度讨论了这种水冷系统的性能,研讨了电子束能量变化及时间常数。结果与实验吻合。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在电子直线加速器粒子动力学基础上进行聚焦线圈轴向磁场的设计;利用LINE-ACC/PC程序模拟计算,给出了不同初始发射度情况下满足束流包络要求的各种聚焦磁场数据。对已经加工好的聚焦系统进行了磁场分布测量,并将实际磁场与理论计算进行了比较。上述工作为确定聚焦线圈的设计方案和加速器的出束实验提供了可靠、丰富的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