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本文采用数值模拟和空调负荷计算的方法对展会建筑分层空调负荷进行系统研究,研究表明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适用于舒适性条件下空调负荷的研究;展会建筑空调负荷的影响因素很多,主要影响因素为内扰密度、建筑材料和建筑体量。分层空调负荷随内扰密度增加而增大;当建筑物材料采用大面积透明材料时,围护结构负荷明显增大,分层空调负荷增大;当建筑面积增加时,分层空调负荷增大;而当展会建筑体型满足分层空调要求时,建筑的长宽比和高度对展会建筑空调负荷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分层空调的非空调区和空调区之间的对流热转移和辐射热转移进行了综述,提出了分层空调冷负荷计算和实验数据处理的电算方法,并给出了气流组织及冷负荷计算电算框图。  相似文献   

3.
利用Block-Gebhart模型,分析了大空间分层空调喷口送风下对流热转移负荷的形成机理,将室内空间在竖直方向划分为若干区域后,认为区域间气流流动换热与区域间温差换热是对流热转移负荷的主要构成部分,提出了喷口送风下对流热转移负荷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大空间缩尺模型实验验证了理论模型的准确性。利用量纲一对流热转移负荷、热强度比及排热比之间的变化规律进行变因素工况计算,拟合了多工况下的对流热转移负荷值,修正了对流热转移负荷线算图。  相似文献   

4.
大空间建筑通常采用分层空调,其负荷受到室内温度分层的影响,内部热源和屋顶排风均对室内热环境具有重要影响。为了研究大空间建筑分层空调热环境与负荷特性在热源高度和功率、屋顶排风比例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规律,采用1:4缩尺模型实验室,研究了下送风分层空调形式下的大空间建筑热环境和负荷特性。实验测试了相同热源高度条件下改变热源功率大小,相同热源功率条件下改变热源高度,相同热源高度和功率条件下改变屋顶排风比,以及不同的热源种类条件下,大空间建筑垂直温度分布与夏季空调负荷的变化规律。不同因素对室内热环境和负荷的影响规律,对于准确计算大空间建筑分层空调负荷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传统分层空调负荷计算方法的辐射热转移负荷仅考虑非空调区高温壁面对空调区低温壁面辐射引起的负荷,并未考虑非空调区照明设备与空调区之间的辐射热转移负荷,而将非空调区照明得热形成的负荷全数作为非空调区空气得热。为研究非空调区照明设备与空调区之间的辐射热转移后对热转移负荷的影响,以某体育中心比赛大厅为研究对象,在现行大空间分层空调负荷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将非空调区照明负荷假想成比赛区非空调区上空一均匀面热源,假定照明灯具均带不透明的灯罩,并近似认为不影响室内气流流动。根据面热源辐射散热比例,通过计算该面热源与空调区地板之间的辐射量并附加一定的修正系数(取1.3)得到空调区辐射热转移量。同时,考虑到体育馆经常为间歇性运行工况,为研究间歇性运行工况与连续性运行工况之间的差别,对研究对象进行了相关调查研究,假想设定了一些通常存在的间歇性工况并基于间歇运行工况进行了照明辐射散热对负荷的影响。研究非空调区照明向空调区转移的辐射热转移负荷发现:在非空调区,与不考虑照明辐射散热相比,考虑非空调区照明总散热中辐射散热占比为50%时,间歇运行对流和辐射总热转移负荷增加了8.8%;考虑照明总散热中辐射散热占比为0%~100%时,间歇运行对流和辐射总热转移负荷增加了0.0%~19.0%。通过分析体育建筑运行及其空调负荷构成特点,提出了针对体育馆间歇运行特征的分层空调负荷计算方法。由论文设定的间歇运行工况计算得出间歇运行负荷是连续运行的92.3%。同时,还得到间歇运行时重型建筑分层空调负荷是轻型建筑的93.3%等结论。  相似文献   

6.
采用建筑空调模拟软件DeST对我国南北6城市不同传热系数外墙的办公建筑的空调冷热负荷进行模拟计算,计算和分析的结果表明,冬季,外墙的传热系数越小,空调热负荷越小,建筑越节能;夏季的情况与冬季不同,传热系数越小,空调冷负荷越大,建筑反而不节能.室内设定温度升高或降低,空调负荷并不是按相同比例变化,因此,存在满足人体热舒适的情况下最佳室内设定温度.室外气象条件对建筑能耗节能率的影响程度在夏热冬暖地区超过了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  相似文献   

7.
袁赵舒 《建筑知识》2014,(2):130-130
本文在简单介绍空调负荷问题的基础上,对研究工作所使用的具体方法进行了说明,并对建筑外形、建筑长宽比、建筑面积、建材选用、建筑内扰对空调负荷指标变化的影响力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建筑的内扰强度、建筑材料的热特性、建筑面积是影响建筑空调负荷指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建筑物的相互遮挡对空调负荷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空调设计时建筑物太阳辐射得热部分必须考虑这一因素的作用。本文采用建筑能耗模拟分析软件DeST-C对深圳新能源办公大楼进行了能耗模拟,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期为该地区的建筑空调设计及城市建筑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杨昕琦  王海东  胡浩 《暖通空调》2022,(3):126-131,17
结合实验和CFD模拟方法,研究了采用柱状下送风系统和侧壁喷口送风系统时区域间对流转移热量和区域间温差换热系数的计算方法,讨论了 2种系统区域间换热情况.在缩尺实验室中,研究了无内热源且具有相同排风比的实验案例.根据实验结果,对CFD模拟得到的竖直温度分布和冷负荷结果进行了验证.通过将整个空间竖直划分为4个区域,计算得到...  相似文献   

10.
为更好地掌握我国严寒地区建筑空调系统节能潜力,以沈阳地区某近零能耗建筑为研究对象进行能耗研究分析。该近零能耗建筑在设计过程中采用了绿色建筑与被动式建筑双重设计理念,综合应用了相变蓄能、排风热回收、地道风、Low-e玻璃、外墙保温等诸多建筑节能技术。运用DeST软件建立物理模型,对建筑空调系统冷、热负荷进行模拟,研究空调系统负荷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并与同类型常规建筑能耗进行对比分析。近零能耗建筑冬季采暖负荷比常规建筑节能73.7%,全年综合节能率达到55.2%,仅空调系统一项就有巨大的节能潜力。  相似文献   

11.
以广州地区常见的1梯4户高层住宅中的典型中间楼层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建筑能耗动态模拟的方法分析墙体保温对空调能耗的影响。对该楼层全年累计空调负荷的构成分析表明:由于墙体传热所引起的空调负荷仅约占总空调负荷的27.2%。由此可见,对夏热冬暖地区的居住建筑而言,仅通过墙体保温来实现空调节能的潜力有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外墙保温与空调区墙体保温、内保温与外保温以及保温层厚度变化对空调能耗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夏热冬暖地区的高层住宅中应用墙体保温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全年累计空调负荷和最大空调负荷指标;在文中分析的前提条件下,应用墙体保温之后,全年累计空调负荷最大可以降低5.6%,最大空调负荷指标可以降低10.2%。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大空间建筑喷口分层空调系统,从Gebhart-Block模型出发,完善多股喷口射流子模型并建立模型中各区域的质量平衡方程和能量平衡方程。由方程迭代求解室内各区域垂直空气温度和内壁面温度。通过分析喷口送风形式下对流热转移负荷的形成机理,利用GebhartBlock模型计算稳定传热条件下的对流热转移负荷。再通过上海理工大学缩尺模型试验台,对所建模型进行验证,得到适合于喷口送风形式下的分层空调对流热转移负荷的计算方法。文章的创新在于利用理论模型计算大空间喷口送风分层空调的对流热转移负荷,揭示了对流热转移负荷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3.
大空间建筑室内垂直温度差异显著,非空调区壁面对空调区壁面存在辐射转移热。依据典型大空间结构形式和辐射转移热计算方法,对大空间建筑宽长比、相对分层高度、室外干球温度等因素下辐射转移热的特性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4.
张鹏 《山西建筑》2014,(9):148-149
回顾了建筑空调负荷计算方法的历史,并对几种典型的计算方法谐波反应法、反应系数法、Z传递函数法、冷负荷温差(CLTD)/冷负荷系数(CLF)法及负荷模拟的主要思想和特点进行了综述,并对各空调负荷计算法在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自编的《VCD-I》空调动态负荷计算程序,对宾馆类建筑分析了动态贞荷与设计负荷的关系,提出了一种由动态负荷确定设计负荷的《负荷系数法》.对深入研究空调负荷计算方法和编制我国空调设计规范又增辟了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结合国内的工程实践并运用正交设计与方差分析方法对影响建筑物空调冷负的诸多因素进行全面的考察与分析,初步确立建筑热过程计算机模拟和确定负荷概算指标所必要的计算模型,为办公建筑空调负荷特性研究奠定了基础,文末列举了适用于某些负荷指标概算条件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17.
提出一种基于建筑空调负荷指标和气象参数的负荷因子法,分别计算建筑围护结构负荷、新风负荷、人员负荷、照明负荷及设备负荷,逐时叠加获得总的建筑空调负荷。利用正交试验对建筑空调负荷影响因素的显著性进行了分析,得出室外气象条件、室内设计参数及新风标准为建筑空调负荷预测的显著性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姜方  李鹏  李永强  李磊 《商品混凝土》2013,(7):221-222,216
本着节约能源,降低能耗与经济的宗旨,本文对徐州某商业办公综合楼的空调负荷进行计算与DeST动态模拟,从而实现了建筑负荷计算的准确性:对该建筑的空调系统采用了排风、回风热量回收设计,并对其进行了热回收计算,可使冷热源选择满足经济性、高效性和节能性。  相似文献   

19.
张诚  叶睿  王雪飞  孙丽婧 《暖通空调》2022,(3):72-78,61
以北京某废弃炼铁高炉民用化改造工程为例,介绍了其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的特点、难点及思路.采用EnergyPlus软件对建筑进行了分区、分项的全年逐时冷热负荷模拟,利用模拟数据对冷源搭配方案及内区新风供冷方案进行了分析.对秀场高大空间进行了分层空调系统气流组织模拟,验证优化了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0.
根据佛山地区的气候和建筑特点,通过计算机模拟,分析了围护结构的各种热工参数及窗墙比对空调冷负荷的影响,认为减小窗墙比和加强外窗性能应是佛山市建筑节能的重点,而加强外窗性能的关键在于提高外窗的遮阳系数,且一般建筑应以南北朝向为宜.与采用目前普通围护结构材料相比,窗墙比0.5的公共建筑,如果按节能标准限值设计,其围护结构冷负荷可以减少5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