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在过去二十年中,计算力学不断发展,已成为一门学科,这个领域的成果跨越许多领域,包括理论力学,工程科学计算、数值分析和计算机科学。为了推动计算力学的发展并且使这个领域的新发现更迅速的传播,计算力学学会成立了。国际计算力学学会附属于国际理论及应用力学协会。  相似文献   

2.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细观力学模型以及数值模拟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一类高比强度、高比刚度的新兴结构材料.开展该材料的强度分析和破坏过程模拟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工程价值.介绍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细观力学模型的发展过程,综述了引入统计概念的复合材料力学行为有限元分析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核武器是特殊的复杂系统,对使用有效性、安全性、可靠性有特殊的要求,核武器的工程研制是以科学为基础的方法进行的,强调基础应用研究,加强系统研究和计算机数值模拟。对复杂系统环境适应能力的力学和材料科学的数值模拟是重要的发展方向,数值模拟的关键建模和试验设计,目前对复杂系统还没有普适的建模理论,21世纪科学的发展,必将在各种学科领域中加快数值模拟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矿山岩体力学及工程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文章针对采矿工程的实际问题,综述了矿山岩体力学理论与应用的研究进展,主要内容包括矿山岩体力学的损伤研究与应用、矿山岩体力学的分形研究与应用和矿山岩体力学损伤与分形研究的工程应用;讨论了矿山岩体力学今后的研究方向,即深部开采带来的工程灾害防治、开采方法选择的科学问题与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工程力学》报导力学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及最新研究成果,促进力学与工程的结合,发挥力学在工程领域的主导作用,增强力学与工程技术的相互渗透,共同提高。是力学刊物中理论水平较高、学术性较强、深受读者欢迎的刊物之一。《工程力学》创刊25周年,在学术质量、编辑质量、载文量、影响因子、发行量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提高和发展,该文作了较好的总结,并对今后的进一步发展给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正> 力学是兼备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两重性质的学科,它一方面探索自然界中物质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目前在湍流的机理、材料强度的宏微观研究以至地球内部物质运动等许多方面都还在进行着十分活跃的研究。近代非线性科学发展中的浑沌理论等就是来自力学科学的探讨。它另一方面又是许多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探讨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有关机械运动规律。力学和工程技术的密切结合促使工程力学各个分支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王影  张猛 《硅谷》2013,(5):10-11
机械强度学在机械学科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研究机械系统和材料结构在机械载荷、热载荷以及各种力学、物理、化学等广义驱动力的作用下产生变形、功能和性能的变化和损坏过程。从早期传统的疲劳强度理论的研究,到如今结合智能材料和结构等领域的发展,强度学在随着科学进步的同时,仍在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基于一般强度理论,结合工程实际,介绍了强度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并对强度学在实际工程领域中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探讨,最后介绍了强度学未来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8.
界面工程是利用界面科学指导材料优化设计的技术方法。异性材料连接设计的界面工程方法研究的主要目标是为其界面细观结构、局部化学和强韧性设计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主要介绍了异性材料连接界面化学、物理和力学匹配的设计的界面工程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9.
隧道软岩的变形过程是一个高度非线性的混沌力学过程,其变形破坏和力学行为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软岩工程力学条件(初始条件、边界条件及其作用过程)对其工程力学特性的影响非常敏感;本文基于软岩工程非线性变形力学特征、环境影响因素和工程力学条件,提出了软岩工程优化控制支护设计方法和优化控制机理,该优化设计方法在工程实践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力学是力与运动的科学,它既是一门基础科学,又是一门应用众多且广泛的科学。本文立足于力学,简要论述了力学的内涵及其发展历程,并对力学在机械中的应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11.
膨胀岩力学性质试验与巷道支护参数的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研究膨胀岩的物化和力学性质,建立力学模型,分析预测巷道的力学行为是研究的主要目的。首先建立了膨胀岩的分析试验模型,对膨胀岩的物化和力学性质进行了试验,总结出深度与密度、孔隙比、吸水率与膨胀率、膨胀力、强度、弹性模量的关系;其次建立了膨胀岩的力学模型,通过理论模型与工程模型的耦合分析,提出了巷道底臌、应变及支护应力的预测计算方法;最后通过工程试验的分析对比,验证了理论计算和工程实测具有较高的拟合性。研究成果为同类或相近条件下膨胀岩巷道支护参数的预测计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谈谈对振动工程的看法胡海昌(航天部第五研究院)工程振动与振动工程振动以前被看作是力学的一个分支,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曾经是一门基础科学,早期是物理学家尤其是声学家的研究对象,本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生产的发展、机械的高速化和结构的轻型化,工程中的振动问...  相似文献   

13.
从概念设计、模块设计、优化设计三个层面分析和论证了建(构)筑物爆破倒塌摄影测量分析系统的可行性和实用性,证明其是一个开放的、自我完善的、具有生命力的系统;通过该系统可对建(构)筑物爆破倒塌的运动过程、能量转化、爆堆形态和动力机理等进行全面系统分析。实践证明,该系统是获得倒塌过程中的各种物理、力学参数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是联系爆破工程中力学机理剖析、工程经验总结和科学模拟计算等其他研究方向的纽带,能够促进拆除爆破诸研究方向协调发展和总体提高。  相似文献   

14.
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在木材科学中的应用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现代光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数字图像处理理论的深入,数字散斑相关方法(DSCM)迅速成为实验力学领域一种重要的测试方法。文章介绍了DSCM的基本原理,并对其在木材科学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包括在木材常规力学测试和木材断裂、微观力学以及复合材料力学测试等方面的应用及一些新的成果。最后根据木材材料的特点, 对DSCM在木材科学上的进一步应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界面工程是利用界央科学指导材料优化设计的技术方法,异性材料连接设计的界面工程方法研究的方面目标是为其界面细观结构,局部化学和强韧性设计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主要介绍了异性材料连接界面化学、物理和力学匹配的设计的界面工程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6.
钻地武器的毁伤效应及深地下防护工程关键科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护工程是国防威慑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美俄等军事大国大力发展的深钻地(核)武器已经对我国重要防护工程的生存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本文总结了外军现役钻地(核)武器的性能指标与发展前景,对钻地武器的毁伤效应进行了评估和分析,综述了侵彻效应、爆炸成坑效应、爆炸地冲击效应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针对新时期的主要威胁,简述了提高防护工程防护能力的主要措施和技术途径,提出了主被动结合的综合防护体系、深部非线性岩体力学、摆型波与超低摩擦现象、多弹聚集打击效应等目前亟需开展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在先进复合材料的宏微观力学与强韧化设计领域内的国际发展趋势和国内发展状况、研究的科学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面临的挑战、先进复合材料强韧化机制和原理、复合材料的宏微观力学理论与强韧化设计基本方法、存在的难点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节理岩石边坡的研究是岩体力学学科发展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与岩土工程长期稳定和公共安全紧密相关。本文在不同的节理方向、不同的应力水平作用下,节理岩石边坡的抗冲击能力有很大差异通过具体的有限元分析得落石的冲击作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节理岩体卸荷力学规律以及各向异性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19.
输电塔线体系是重要的电力能源基础设施,长期于野外恶劣环境下服役,其高柔特性使得它在强烈外荷载作用下的响应较为显著。国内外发生了很多输电线路在强风强震、覆冰、腐蚀等作用下的破坏事故,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因此,国内外积极开展了输电线路的监测评估与防灾减灾的研究和工程应用工作。输电塔线体系力学模型的建立是开展输电线路监测评估和防灾减灾的基础和关键。输电线从力学角度而言是具有小应变、大变形特征的悬索,表现出显著的几何非线性效应。输电塔线体系的力学模型相比于传统高耸塔架结构而言非常复杂,它综合了有限元、随机振动、变分理论、风工程、地震工程、结构分析理论等多学科理论,相关研究工作还不完善。该文以输电塔线体系的力学模型为研究对象,全面综述了目前塔线体系力学模型方面的研究现状,对比分析了不同模型的优缺点,总结了该研究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就将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能源、材料与信息是当代文明的三大支柱,材料又是其他两者的基础。能源的有效利用和开发常受材料的限制而不能实现;信息科学的高度发展,也只在半导体出现后才有可能。材料自古以来就是人类历史的重要里程碑,如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等,但成为一门科学仅是近二、三十年的事。几十年前,人们一直把材料问题看做一种工艺或技艺,谈不上科学。随着冶金学的深入研究,固体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及力学等的进展,对材料性能和材料内部结构的关系逐步得到较深刻的了解,便形成了一门新的科学——材料科学。材料科学就是研究材料的组织、结构、性质、工艺功能的,它以化学、固体物理、力学、生物学等为基础,是一门多种学科交织在一起的边缘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