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利用电沉积方法在45钢上制得Ni-SiO2纳米复合镀层,研究了镀液中纳米SiO2的浓度对镀层表面形貌和性能的影响;用投影覆盖法计算镀层表面分形维数,并考察分形维数与镀层显微硬度的关系.结果表明,纳米SiO2的质量浓度为5g/L时,镀层的显微硬度最高;镀层的表面分形维数介于2.7~2.9之间,相关系数在0.9以上,分形维...  相似文献   

2.
根据Sierpinski地毯模型和分形几何的基本概念,推导了多孔隔热耐火材料中孔径分布的分形模型,借助于该模型并结合图像分析技术研究了漂珠多孔隔热耐火材料气孔孔径分布的分形特征,并分析了不同气孔孔径区间与热导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漂珠多孔隔热耐火材料中气孔孔径分布的均匀程度可用孔径分布分形维数的大小定量表征,分形维数越大,气孔孔径分布越不均匀,反之亦然。研究发现,漂珠多孔隔热耐火材料气孔孔径分布具有双重分形特征,并可由以下2个参数确定:大孔区间的分形维数(1.7~1.9)和小孔区间的分形维数(1.9~2.0)。不同孔径区间与热导率的灰色关联分析表明,孔径150 m范围内的气孔与热导率的关联度最大。  相似文献   

3.
采用电刷镀技术,在45钢上获得了n-Al2O3/Ni–Co纳米复合电刷镀层。研究了镀液中纳米颗粒加入量对镀层的表面形貌和显微硬度的影响,并利用盒维数的计算方法,计算了表面形貌的分形维数,初步建立了表面形貌的分形维数与镀层显微硬度之间的关系。对比分析表明:随着镀液中纳米颗粒含量的增加,镀层表面形貌的分形维数先减小后增大,镀层的显微硬度则先增大后减小,但都在镀液中纳米颗粒加入量为20g/L时达到最值,即镀层表面形貌的分形维数与其显微硬度有负相关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4.
采用电刷镀技术,在45钢上获得了n-Al2O3/Ni-Co纳米复合电刷镀层.研究了镀液中纳米颗粒加入量对镀层的表面形貌和显微硬度的影响,并利用盒维数的计算方法,计算了表面形貌的分形维数,初步建立了表面形貌的分形维数与镀层显微硬度之间的关系.对比分析表明:随着镀液中纳米颗粒含量的增加,镀层表面形貌的分形维数先减小后增大,镀层的显微硬度则先增大后减小,但都在镀液中纳米颗粒加入量为20g/L时达到最值,即镀层表面形貌的分形维数与其显微硬度有负相关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5.
根据 Sierpinski 地毯模型和分形几何的基本概念,推导了多孔隔热耐火材料中孔径分布的分形模型,借助于该模型并结合图像分析技术研究了漂珠多孔隔热耐火材料气孔孔径分布的分形特征,并分析了不同气孔孔径区间与热导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漂珠多孔隔热耐火材料中气孔孔径分布的均匀程度可用孔径分布分形维数的大小定量表征,分形维数越大,气孔孔径分布越不均匀,反之亦然。研究发现,漂珠多孔隔热耐火材料气孔孔径分布具有双重分形特征,并可由以下 2 个参数确定:大孔区间的分形维数(1.7~1.9)和小孔区间的分形维数(1.9~2.0)。不同孔径区间与热导率的灰色关联分析表明,孔径〈150μm 范围内的气孔与热导率的关联度最大。  相似文献   

6.
胡小芳  肖迪  胡大为 《硅酸盐通报》2008,27(6):1240-1245
多孔材料的孔分形维数值能够很好的反映多孔材料的保水性能.本文以4种分别来自华东,华南,西南,西北地区的无机多孔材料为研究对象,比较了4种多孔材料的保水性能,并用显微和图像分析技术测算了4种多孔材料的孔分形维数,从而得到多孔材料保水性能与孔分形维数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采用本方法测定的多孔材料的孔分形维数介于1.0227~1.4652之间,且孔分形维数越大,多孔材料的保水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7.
应用分形几何理论研究了硫化物催化剂的表面性质及其与合成甲醇反应性能的关系.由分形维数定量地表征了催化剂表面形貌的几何特征.提出了催化剂表面分形维数具有特定的分布,并用正态分布函数进行了拟合.考察了助催化剂和载体对催化剂表面分形维数的影响,由此探讨了分形维数与催化剂结构和反应性能的关系.对甲醇的时空收率和分形维数进行了关联.  相似文献   

8.
碳纳米管/PTFE复合材料磨损表面分形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晓鹏  万芳新  何春霞 《化工机械》2010,37(6):687-689,722
基于分形理论和扫描电镜分析,采用双毯法计算了碳纳米管/PTFE复合材料磨损表面的三维分形维数。结果表明,基于Peleg-blanket法和磨损表面SEM图计算所得的分形维数,可以表征碳纳米管/PTFE复合材料磨损表面的形貌特征;随着填料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磨损表面的分形维数依次减小;纯PTFE的分形维数最大,而5%碳纳米管/PTFE的分形维数最小,与复合材料磨损量的变化趋势相一致。  相似文献   

9.
氯离子侵蚀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因素。通过干湿循环试验,研究了煤矸石混凝土的抗氯离子侵蚀性能,分析了煤矸石体积取代率(0%、20%、40%、60%)对氯离子浓度分布和表观扩散系数的影响。通过压汞试验,测定了煤矸石混凝土的孔结构参数,通过计算其孔隙体积分形维数,研究了孔结构对煤矸石混凝土抗氯离子侵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煤矸石掺量的增加,自由氯离子的浓度先减小后增加,而表观扩散系数先增加后减小;煤矸石掺量为40%时,混凝土密实性最好,孔隙体积分形维数最大;与未添加煤矸石的混凝土相比,掺量40%的煤矸石混凝土氯离子浓度最低,此时抗氯离子侵蚀性能最好,且表观扩散系数下降35.68%。  相似文献   

10.
王延吉 《化工学报》1998,49(3):329-334
应用分形几何理论研究了硫化物催化剂的表面性质及其与合成甲醇反应性能的关系.由分形维数定量地表征了催化剂表面形貌的几何特征.提出了催化剂表面分形维数具有特定的分布,并用正态分布函数进行了拟合.考察了助催化剂和载体对催化剂表面分形维数的影响,由此探讨了分形维数与催化剂结构和反应性能的关系.对甲醇的时空收率和分形维数进行了关联.  相似文献   

11.
Electrochemical noise data in the presence of pitting, general corrosion and passivity were analyzed using the 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 The registered current noise was decomposed into a set of band-limited details, which contain information about corrosion events occurring at a determined time-scale. It has been observed that the signal variance and variances of details depend on the intensity of processes. Distribution of the signal energy among different details was characteristic for the particular type of corrosion.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corrosion processes on the basis of in the wavelet domain calculated Hurst parameter H and fractal dimension, D, of electrochemical noise signals has been established. It is concluded that general corrosion is a stationary random process with a weak persistence and D = 2.14, whereas pitting corrosion is a non-stationary process with a long memory effect and D = 1.07. Passivity is a non-stationary process near to the Brownian motion with D = 1.56. The persistence features of electrochemical noise signals were explained also by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calculated between signals obtained by discrete wavelet multiresolution decomposition.  相似文献   

12.
郭学辉  王东  赵怡 《辽宁化工》2012,41(1):15-17
海上油田注水作业一般就近选择海水,但是海水的高含盐量及含氧量会严重的腐蚀输送管线和设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作者以油酸,环烷酸,二乙烯三胺,环氧乙烷,氯乙酸钠,氯化苄,丙炔醇,环己胺等为原料合成缓蚀剂的主剂,然后再与多种表面活性剂复配成不同的缓蚀剂配方,筛选出七种具有较好效果的缓蚀剂,当温度40℃,实验周期为120 h,缓蚀剂的用量为100 mg/L时,能够有效的控制海水的腐蚀速率< 0.043 mm/a,缓蚀率大于80%.  相似文献   

13.
张力  罗弘  孙雅忠  李激杨 《当代化工》2001,30(2):97-100
在大量实际调研的基础上,对石油、化工生产装置存在的腐蚀问题,进行了机理分析、性质分类和现行防腐技术评价,对有效解决腐蚀问题,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金属贮罐及辅属设施劣化最常见的形式是遭受各种腐蚀,针对金属贮罐中常出现的腐蚀失效形式及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总结若干种金属材料贮罐的腐蚀防护措施,并以一例腐蚀严重的液氯贮罐为例对抑制金属贮罐腐蚀的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常减压装置中和缓蚀剂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萌  于春英  刘锐 《辽宁化工》2010,39(9):942-944
根据原油蒸馏系统的腐蚀原因和腐蚀机理,研究了中和缓蚀剂,并提出了具体的防腐蚀措施。从理论和实际出发,说明了中和剂和缓蚀剂应具备的标准及要求,详细介绍了NH—1中和缓蚀剂中的中和剂组分和缓蚀剂组分的性能及其与常规药剂不同的特点,并对在石化企业中的应用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化工设备的防腐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冰  刘鑫 《当代化工》2014,(6):1032-1034
由于化工设备其本身的特性,经常出现腐蚀现象,因此,在化工设备的设计和使用当中,腐蚀问题必须要有效解决。目前我国化工设备防腐问题解决措施并不完善,由于受到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化工设备防腐问题迟迟不能完善解决,导致化工设备在运行和使用中存在着大量的安全隐患。对化工设备腐蚀原因及种类作简要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化工设备防腐控制措施,希望能够引起相关行业对防腐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杨松林 《塑料工业》2004,32(9):55-56
以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为1~2 g/10 min的LDPE为主要原料,亚硝酸钠、苯甲酸钠、辛酸二环己胺为缓蚀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为增塑剂,粒径为45μm的白炭黑作为填料,制成了聚乙烯气相防锈膜。实验结果表明,三种缓蚀剂通过复配,即能以少量的添加量制得物理性能优异、防锈效果好、加工性能好的聚乙烯气相防锈膜。  相似文献   

18.
赵冬 《当代化工》2014,(12):2643-2644
基于长输管道658处土壤取样点的腐蚀等级及变化趋势,选取30处典型土壤腐蚀点开展埋片试验,建立土壤腐蚀数据样本。采用BP神经网络评价法,进行多因素分析30处埋片点的测试结果,并预测其他628处取样点的土壤腐蚀特性。该方法可为今后长输管道土壤腐蚀特性分析提供依据和标准。  相似文献   

19.
张贵英  宫红  姜恒 《当代化工》2014,(11):2401-2402,2405
延迟焦化工艺是目前渣油深度加工的主要手段,但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硫化氢气体并溶解于焦化酸性水中。在湿硫化氢环境中,硫化氢会电离,并与单质铁发生原电池反应,从而对设备造成严重腐蚀,常采用添加缓蚀剂的方法来减缓其对装置的腐蚀。目前评价缓蚀剂性能的指标是检测焦化酸性水中的铁离子含量,通常规定焦化酸性水中铁含量应小于3.0 mg/L。通过Fe S的溶度积,计算了不同p H值、不同H2S含量的水溶液中Fe2+的含量。结果显示:即使不添加缓蚀剂,焦化酸性水中Fe2+的理论最大浓度也不会高于现行标准中所规定的3.0 mg/L。比较可靠的缓蚀评价方法是将腐蚀挂片或腐蚀探针悬挂于管道设备内部,其监测数据能够比较真实体现腐蚀状况。  相似文献   

20.
考察了磷钼酸在硫酸一醋酸混酸介质中对304不锈钢的缓蚀性能,对缓蚀机理进行了初步推断。实验结果表明,磷钼酸是一种阳极型缓蚀剂,在ω(H2SO4)=0.5%~1.5%、ω(CH3COOH)=58.0%、ω(HPA)=0.1%~0.2%,温度100~120℃的条件下,腐蚀速度小于0.05mm/a,缓蚀率高迭9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