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调速器结构分析入手,分析了调速器人工失灵区和调差率对系统调频的影响。结合县级电网管理的实际情况,按机组容量将县网内机组分为三个等级,提出了分级设置人工失灵区,分级分批参与一次调频的技术措施。这一措施可以减小县网内电力潮流的波动,减少小区域电网管理和协调的难度。  相似文献   

2.
发变组启动失灵保护回路与断路器失灵保护一起构成了发变组断路器失灵保护。但国华盘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的发变组断路器失灵保护正确动作率一直不高。介绍了国华盘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发变组断路器失灵保护使用前所做的工作,分析了其使用后的误动原因,提出了改进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由于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需要,部分220kV变电站必需装设两套母差、开关失灵保护,以解决仅一套母差、开关失灵保护时存在保护装置检修及故障时母线或开关失灵保护,及一套保护装置因功能错判或元器件失效造成拒动的情况,因此,解决实现双母差、开关失灵保护改造中存在的诸如旧变电站二次电流互感器(TA)不够等问题已经成为当务之急。设计了母差、开关失灵保护电路切换屏,有效地解决了改造后双母差、开关失灵保护在运行、检修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失灵保护是电网的重要保护,为提高失灵保护的正确动作率,文章结合贵州电网最近发生的保护动作情况,对失灵保护进行了简要分析和目前存在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断路器失灵保护,由于涉及的断路器多,误动和拒动的后果相当严重,如何防止失灵保护误动和拒动,使其发挥正常作用,一直是继电保护工作者不断探索寻求解决的问题,根据多年来发生的有关失灵保护误动和拒动事故和相关反事故实践,提出了有关失灵保护原理和回路改进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6.
发电机变压器组断路器因某种原因故障发生失灵,其危害是很大的,必须认真对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此文具体分析了断路器失灵而造成的非全相运行和失灵故障,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方案,供大家参考讨论。  相似文献   

7.
对于特高压直流工程,换流器区域故障后采用换流器移相控制有助于故障限流和隔离,但基于电流特征的断路器失灵保护适应性显著降低。为此,在分析断路器在时域、频域的失灵特征的基础上,文中提出了通过电压信号不同频段能量分布进行失灵诊断等研究思路。其次,将完全总体经验模态分解和希尔伯特—黄变换相结合,并在考虑互感器拖尾现象等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不同频段电压积分值的断路器失灵保护新原理。最后,制定了失灵保护出口后的后续动作策略。仿真验证表明,失灵保护原理满足了速动性和可靠性要求,后续动作策略实现了故障的快速隔离,显著提升了换流器区域保护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简要分析了线路、变压器、发变组装设断路器失灵保护的必要性及失灵保护判据的可靠性,对失灵保护瞬跳、延时跳闸出口、解除失灵复合电压闭锁等一些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对超高压主变保护在现场运行及检修中存在的几个问题(旁路开关代主变侧开关运行中主变差动保护存在死区、主变启动失灵回路中电流判据、旁路代运主变高压侧开关失灵回路的改进等)进行了研究,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注意事项以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0.
特高压交直流电网过渡期"强直弱交"矛盾突出,直流落点地区交流系统断路器失灵保护故障切除时间长,易导致直流换相失败甚至直流闭锁故障,故障期间暂态能量巨大对电网造成严重冲击。为降低交流电网扰动导致的直流换相失败风险,缩短失灵保护系统动作时间,实现故障快速隔离,通过分析影响失灵保护故障切除时间的关键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站域的失灵保护提升方案。所提出的站域失灵保护使用本站及相邻站状态量信息和模拟量信息构建差动区,从机理上消除TA拖尾的影响,大幅度缩减故障切除时间,有效降低了直流发生连续换相失败和闭锁的风险,提高了大电网安全稳定水平。  相似文献   

11.
肖洪伟  肖兵 《电力建设》2004,25(8):45-47,50
为在我国西南山区全方位高低腿基础设计方案中采用大直径人工挖孔扩底灌注桩基础,进行了1基直线塔和1基转角塔单腿人工扩底灌注桩基础施加水平、上拔、下压荷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高低腿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扩底灌注桩基础因充分利用了原状土良好的力学特性而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并表现出刚性短桩的工程特性。根据试验荷载与基础位移关系所确定的单桩承载力可以满足线路基础的承载稳定性要求。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水轮机微机调速器中的人工频率死区控制的新技术,它能有效地保证机组进行死区的稳定性和死区内调节功能的正确性,避免机组出死区时调速器输出跳动,从而大大提高微机调速器的调节性能。  相似文献   

13.
根据送电线路基础的受力特点 ,采用快速循环维持荷载法对人工斜掏挖角钢插入式基础在上拔 -水平力和下压 -水平力组合作用的 2种不同工况下地基土与斜立柱基础间共同承载、相互作用规律进行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人工斜掏挖角钢插入式基础的抗拔和抗倾覆稳定性满足设计要求 ,具有良好的变形和承载力特性。  相似文献   

14.
During the bed gasification of solid fuels, the process temperature in the reaction zone is not high enough for reaching the maximum rate of the chemical efficiency factor of the gasification process.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chemical efficiency factor, it is necessary to supply extra heat to the reaction zone to increase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In this article, coal gasification in a chamber with forced fluidized bed is considered and it is proposed to supply extra heat with a circulating flow of an inert particulate heat transfer agent. Circulating inert particulate material is successively heated by coal combustion in a cone chamber with bubbling fluidized bed and in a combustion chamber with a spherical nozzle that inhibits the forced fluidized bed. After that, the heat transfer agent heated to 930–950°C enters first in a gasification chamber with bubbling bed and then in a chamber with forced fluidized bed, where it transfers the physical heat to the air fuel mixture. The experiments conducted with crushed Borodinsky coal and inert particulate heat transfer agent (electrocorundum) showed the temperature rise in a gasification chamber with from 760 to 870°C and the increase in the combustible component (CO) concentration in the gasification products by 5.5%. Based on the kinetic equations of the fuel combustion reactions and the CO2 reduction to CO and on the thermal balance equations of combustion and gasification chambers, the simulation model for the gas composition and the temperature rate calculated by the height of reaction chambers was developed. The experimental temperature rates and product gas composition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simulation results based on the proposed kinetic gasification model.  相似文献   

15.
接地系统设计对于保证上海世博会重要建筑——世博轴35kV地下变电站的安全可靠运行十分重要。详细介绍了世博轴接地系统设计方案。在人工接地网等间距和不等间距布置时,比较了接地网主要参数的变化。指出水平接地网的均匀优化设计能有效降低接触电压,改进接地系统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汽轮发电机组振动是火力发电厂最常见的故障类型之一。从人工免疫原理出发,提出用于检测汽轮发电机组异常振动信号的方法。通过对模拟信号和转子实验台得到的全周碰摩数据,建立S集和故障检测器集,用阴性选择算法进行异常信号检测,获得了较高的检测准确率,证明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循环流化床气固两相流颗粒分布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6,自引:7,他引:6  
对于秸杆燃烧循环流化床锅炉,需要有足够高的悬浮段并且悬浮段有一定的颗粒数量浓度以保证易悬浮的秸杆能够在提升管内充分燃烧。因此,了解惰性物料在提升管内的颗粒数量浓度分布随级配的变化规律对秸杆燃烧循环流化床的设计有指导意义。文中根据实际冷态循环流化床的尺寸和实验参数,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对提升管内气固两相流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改变石英砂颗粒的级配并进行相应计算分析,揭示了提升管内石英砂的颗粒浓度分布随级配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通过改变级配可以改变提升管内颗粒数量浓度分布,但不能改变密相区高度。  相似文献   

18.
汽轮发电机组振动是火力发电厂最常见的故障类型之一。从人工免疫原理出发,提出用于检测汽轮发电机组异常振动信号的方法。通过对模拟信号和转子实验台得到的全周碰摩数据,建立S集和故障检测器集,用阴性选择算法进行异常信号检测,获得了较高的检测准确率,证明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广泛存在的油气管道受到人为破坏的问题,本文提出了通过对管道周围的人、车辆等发出的震动信号进行采集,对信号特征进行分析,从而对目标进行分类识别,并根据信号到达各传感器的时间差通过三角定位原理实现对入侵目标的空间定位以及对目标的运动轨迹进行监测,从而对管道安全构成威胁的行为进行早期监测、定位和预警。  相似文献   

20.
秦德华 《热力发电》2012,41(6):80-82
针对发电厂过程测量数据中的过失误差对数据校正准确性的影响,根据鲁棒估计原理提出了一种具有较强鲁棒性的数据校正方法,使数据校正在避免过程测量数据过失误差影响的同时得到准确的校正结果。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得到数据的准确校正值,并能够侦破过失误差的位置,对数据校正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