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GPS多天线变形监测系统的数据采集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捷杰  孙永荣  沈雪松 《机电工程》2007,24(12):89-91,95
针对大型GPS变形监测项目成本高的问题,研究了GPS多天线技术,实现了一机对多点的监测。基于PCI04硬件平台,在VisualC++6.0下开发了GPS多天线系统的数据采集与控制软件,实现了多天线微波开关的控制、与GPS接收机的通信以及GPS信息的RINEX标准格式转化。实验表明,该技术对GPS信噪比和测量精度几乎没有影响,而且大大降低了变形监测系统的成本,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2.
黄宇航 《机电技术》2010,33(1):6-10
本文介绍一种基于GPS技术的交通警管理器电路的设计与实现方法,它采用GPS和GSM/GPRS技术,它主要用于地市或县一级交通警察的科学调度及道路资源的综合管理。它由单片机控制,具有效率高、控制准确等优点,能随时自动发送和打印控制范围内任一警力位置分布详细报告。  相似文献   

3.
为了改善现有的水文观测站和水文信息采集点水位监测系统的现状,采用GPRS技术构建水文数据采集系统,不仅能很好地满足水文信息采集的需求,还能实现目前城市重点道路的隧道和涵洞防涝监测功能。该终端利用核心控制器以及GPS、GPRS、LED和LCD显示等技术,实现实时水位显示监控和远程定位及控制功能,达到方便水利部门实时监控水位,远程定位和维护目的。  相似文献   

4.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光纤测温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介绍了光纤单色辐射式测温原理,建立了测温系统数学模型,针对恶劣环境下的温度测量问题,利用石英光纤束和窄带滤光片,设计了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实时测温系统,阐述了系统工作原理和实现方法,以及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结构,说明了在虚拟仪器开发平台上进行数据采集与数据分析的实现方法,采用单片机硬件系统和LabVIEW软件系统以保证测量精度和稳定性,并实现了数据的存储和远程显示。本系统具有操作方便、可靠性高、功能全和可扩展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文中对基于虚拟仪器圆度和圆柱度测量系统中的数据采集和信号处理进行研究.利用LabVIEW 8.6作为软件开发平台,以PCI-6010数据采集卡、CWY - DO -502电涡流位移传感器以及配套的前置器作为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实现数据的采集、滤波、数据转换,并采用误差分离技术对数据进行处理.此系统作为圆度和圆柱度测量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实验表明:LabVIEW用于数据采集和信号处理,具有程序设计简单、通用性好、人机界面友好,可操作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将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应用于灾变现场环境信息采集中,设计具有环境数据采集功能,定位功能和无线通信功能的传感器节点。该节点以具有ZigBee通信功能的CC2530处理器为核心,集合数据采集模块,GPS定位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功率放大模块等硬件来实现各项功能。经过测试,所设计的节点能够实现所要求的各项功能,并且具有低功耗,体积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基于PCI总线技术的数据采集原理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基于PCI总线技术的PCI-1710数据采集卡的工作原理及其硬件组成,详细介绍了采用VB编程对数字量和模拟量的数据采集和数据控制,实现了工业现场信号测量与控制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针对微热管性能测试系统的实时高速数据采集和控制等要求,利用通用串行总线USB和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技术,再结合LabVlEW虚拟仪器,开发了数据采集控制系统.实验测试表明:该微热管测量控制系统具有测控系统成本低、支持热插拔和容易实现功能扩展等优点,满足了热管测试实时高速数据采集和控制的要求,对数据采集与处理设备在降低成本、实现功能扩展和支持热插拔等方面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由于GPS定位技术具有高精度、速度快、成本低的显著优点,其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坐标数据采集的工程活动中.但GPS定位系统采用的是WGS-84坐标系,与我国测绘系统中广泛采用的BJ-54坐标系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必要进行坐标转换.本文对二者的转换模型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不同的转换方法和转换参数对定位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温湿度测量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将虚拟仪器,数据采集和温湿度测量技术相结合,通过数据采集与处理、图形显示、多项式拟合,报警、数据保存、波形调用等模块的软件设计.最终实现了功能强大的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温湿度测量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