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究了钢水成分、结晶器保护渣、结晶器振动、浸入式水口、二次冷却制度等连铸工艺技术对400mm特厚板坯表面横裂纹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于400mm特厚板坯,钢的化学成分及第Ⅲ脆性区的高温延塑性,是形成表面横裂纹的内因;二冷区强冷及矫直力是形成表面横裂纹的外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400mm特厚板坯表面横裂纹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板坯厚度和3D喷淋技术对400 mm特厚板坯角横裂纹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400mm特厚板坯,钢的第Ⅲ脆性区的力学性能,是产生角横裂纹的内因;矫直段铸坯角部冷却强度过大是形成角横裂纹的外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400mm特厚板坯角横裂纹的有效措施,经实施应用后,明显减轻了400mm特厚板坯角横裂纹缺陷,钢坯切角率降低到0.35%,有效改善了钢坯的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3.
针对石钢公司300mm×360mm大断面GC r15轴承钢连铸坯加热出现横裂缺陷,并在轧制后形成"巢穴"状孔洞的问题,分析了缺陷试样的组织和连铸坯的加热过程,认为加热速度过快以及各区域之间的温升梯度太大是连铸坯发生横裂的主要原因。通过优化加热制度,使连铸坯的横裂由20.11%降低至0.35%以下。  相似文献   

4.
利用金相分析,对比生产过程工况,分析出柳钢热轧2032mm生产线横裂缺陷的产生原因,通过治理生产线局部漏水、优化压下制度和温度制度,提高带锏的整体温度和温度均匀性,彻底解决了横裂问题。  相似文献   

5.
1 900 mm连铸板坯表面横裂纹成因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杨海林  陈耀辉 《特殊钢》2003,24(3):54-55
分析了在连铸生产中钢的化学成分、工艺参数、结晶器、保护渣、二冷工艺等因素对1900mm铸坯表面横裂纹的影响,并提出了采取的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宝钢湛江钢铁2 300 mm连铸机主要生产工艺,分析了开工以来该连铸机板坯发生角横裂缺陷的原因,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改进措施,进行结晶器锥度、结晶器振动、结晶器冷却水、二冷水等参数优化,改善钢水在结晶器内和二次冷却区的冷却条件,使角横裂缺陷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430不锈钢连铸板坯存在横裂缺陷的试样进行低倍检验、金相检验及韧脆转变温度测定,确定铁素体晶界上大量的碳化物析出相加速裂纹的扩展,致使铸坯更容易发生脆性断裂。提出相应的工艺控制措施:提高铸机的对弧精度,足辊出口对弧精度为0.5mm,零段出口对弧精度为0.33 mm,一段出口对弧精度为0.27mm;板坯在500℃附近快速冷却,避免脆性相的产生;要求wC+wN小于0.03%;铸坯采用带温修磨,修磨温度控制到120℃以上,1周内完成铸坯的转序、轧制。对优化工艺进行工业试验得出,430板坯横裂缺陷得到了有效控制,杜绝了因板坯横裂引起的热轧断带事故及钢带孔洞缺陷,工艺措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横裂的铸坯生产情况的调查研究和取样分析,确定了热连轧硅钢铸坯横裂是由于铸坯内部裂纹在后序加热、轧制过程中扩展并暴露出表面而形成的,并提出了防止铸坯横裂的办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钢厂EH36钢300 mm厚连铸板坯的角部横裂问题,应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EH36钢的缺口试样在结晶器与二冷矫直区分别产生裂纹的差异.研究表明,结晶器产生的裂纹特征与二冷矫直区产生的裂纹特征在氧化程度上有着显著差异,据此可以判定EH36钢300 mm厚连铸板坯的角部横裂产生位置,为调整工艺参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刘承志 《山西冶金》2007,30(6):27-29
就0Cr13不锈钢连铸板坯表面横裂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工艺控制措施,从而杜绝了横裂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角横裂缺陷发生在包晶碳钢的可能性大于其他含碳范围的钢。介绍了影响包晶碳钢角横裂的连铸工艺操作和设备。减少了作用在凝固坯壳上的机械应力,使得角横裂缺陷发生率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2.
庄万锦 《四川冶金》2004,26(2):14-16,24
对攀钢Q235G钢连铸坯出现的角横裂缺陷进行了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连铸保护渣是引起角横裂的主要原因。并对保护渣的配方进行了改进,通过试验,研制出了适合攀钢普碳包晶钢用的连铸保护渣,有效地控制了Q235G钢连铸坯角的横裂缺陷。  相似文献   

13.
本钢生产含硼S355JR热轧板卷时,距钢卷边部10~20mm处有裂纹存在,通过检验边部裂纹周边的金相组织,研究原料铸坯角横裂缺陷,发现钢板边部裂纹主要由铸坯角横裂引起,加热过程中裂纹周边氧化,轧制时由于较厚的氧化层存在,无法焊合,最终在钢板边部形成裂纹。连铸工序采取措施,可减少边部裂纹;清理铸坯角部可作为铸坯出现角横裂缺陷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4.
某厂生产的Φ40mm热轧螺纹钢筋表面常有细小的线状缺陷,作为其原料的小方坯表面也发现有表面角部横裂纹。为考察小方坯表面角部横裂纹在螺纹钢筋表面形成何种缺陷及缺陷的形貌,对预制有不同深度、宽度表面角部横裂纹的小方坯进行了工业性轧制试验,样坯轧成Φ40mm的螺纹钢筋后,采用酸洗、金相等方法对其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方坯表面的角部横裂纹在螺纹钢筋表面形成与轧制方向呈一定角度的线状缺陷,且随着裂纹深度、长度变小,螺纹钢筋上的线状裂纹深度变浅。为查找小方坯表面角部横裂纹的形成原因,采用非接触式高精度红外温度传感器测温系统对典型连铸工况下小方坯角部温度进行了长时间的在线测量,发现小方坯角部温度偏低,据此,通过提高拉速、降低二冷水量、提高校弧精度、增加喷嘴检查的频次等措施,小方坯表面角部横裂纹明显减少,螺纹钢筋上的线状缺陷消失。  相似文献   

15.
根据安钢第一炼轧厂近几年的连铸生产实践,系统分析了连铸小方坯发生横裂的原因,其影响因素主要有振动参数,二次冷却、拉速、保护渣的性能及操作因素。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使方坯横裂废品率降到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探讨了双辊薄带连铸带坯边部横裂的形成原因,认为由于边沿毛刺严重,增加出带阻力,导致拖带张管力增加,使毛刺首无产生开裂,继而扩大到基板,形成横裂。  相似文献   

17.
小方坯连铸20MnSi表面横裂的因素分析及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振民  李善彬 《炼钢》1998,14(6):48-51
文中通过对实际生产过程中,连铸小方坯表面产生横裂的情况调查,分析了连铸20MnSi产生横裂的几种因素,并提出控制措施以指导生产,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220 mm包晶钢板坯进行在线快冷试验,取冷却后板坯角部样,进行热酸浸及金相分析。从零段到矫直段的角样结果表明,角部横裂纹在矫直段内弧出现,随着板坯从结晶器往后延伸,奥氏体晶界的铁素体膜不断增厚,晶界越清晰,奥氏体晶粒度尺寸1.0~1.5 mm。由于奥氏体晶粒粗大,并且奥氏体晶界铁素体膜脆弱,矫直段铸坯角部温度偏低,进入第Ⅲ脆性区后,导致角部横裂沿着晶界展开。通过结晶器窄面水量由原30~32 m3/h增加至34~36 m3/h,关闭矫直段内弧边部喷嘴,使板坯角部横裂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9.
HRB335方坯表面横裂纹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永兴钢厂现场生产数据为基础,研究各种工艺参数对HRB335钢种表面横裂纹的影响。研究表明,无保护浇铸时,结晶器拉坯阻力过大及其波动范围较宽是造成HRB335方坯表面横裂纹的主要原因。降低HRB335方坯表面横裂纹的最有效措施是采用保护浇铸。  相似文献   

20.
分析总结了板坯角部横裂纹的特点及其对轧制产品的影响,对板坯角部横裂纹的产生机理、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综述,归类总结了预防板坯角部横裂纹产生的措施。通过对比,发现采用倒角结晶器解决板坯角部横裂纹的措施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