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黑龙江省大庆市为例,在RS与GIS技术的支持下,通过对研究区2009年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建立土地利用数据库,运用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数学模型,分析大庆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空间布局及土地利用程度.研究结果表明:2009年大庆市土地利用结构总体上具有农业型的特点,耕地面积最大,其次为草地;各土地利用类型在各行政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但不同区域的分布类型不同;土地利用程度总体上比较高,并且在各行政区表现不同.  相似文献   

2.
尾矿库地质灾害与危险性评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尾矿库是矿山选厂的主要设施,也是事故易发部位.近年来病害事故频发,除了本身遭受地质灾害影响外,尾矿库工程更重要的是事故伴生、次生地质灾害.尾矿库事故可引发泥石流、滑坡、水土污染等次生灾害而进一步扩大事故的危害性.概括了尾矿库的工程特点,分析了尾矿库建设遭受、引发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致灾因素及其危害性,针对尾矿库地质灾害评估工作,指出评估要点和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梅子窝钨矿3尾矿库属于金属硫化物型尾矿,由于伴生组分没有回收利用,极易氧化形成酸性水危害环境。为减少尾矿库的环境影响,提出以下防治措施:加强矿石有用组分的综合回收利用和尾矿再利用;利用生物制剂将尾矿中的重金属脱除利用,减少重金属排放;利用尾矿作为建筑材料的原材料;逐步在废弃尾矿堆积场上绿化复垦;安装尾矿库在线监测系统,开展实时监测等。  相似文献   

4.
针对连云港海岸带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和城区海岸带土地利用类型的复杂性,利用Land-sat7ETM+遥感影像,结合地物光谱特征分析,融合地物空间属性、地带性分布规律,建立土地利用分类体系,使用遥感影像目视解译方法对连云港海岸带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解译,并利用ARCGIS软件对解译结果进行分析,以期对连云港海岸带土地利用现状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5.
采用大型震动台模型试验对拟建尾矿库动力响应进行研究。模型采用1∶300比尺进行制作,堆积坝采用拟堆筑尾矿砂制备。通过选择不同地震波类型、不同激励方向、不同台面加速度、不同含水率,探讨地震作用下尾矿库模型动力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地震动力响应影响因素较多,且相互影响,各影响因素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地震作用下坝体响应不仅与所选地震波类型、加载方向有关,同时还与堆坝高程、矿砂含水率有关。同种地震波类型,垂直于坝轴线(Y方向)方向地震响应较平行于坝轴线(X方向)方向强烈。不同台面加速度,坝体动力响应不同,输入台面加速度水平越高,动力响应越强烈。随着尾矿含水率的提高,坝体变形逐渐增大。该研究成果为拟建尾矿库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甘肃省宕昌县某铅锌尾矿库改扩建工程为研究对象,该工程区域抗震设防烈度为Ⅷ度,分析了尾矿库的工程地质和库区场地湿陷性。针对细粒尾矿的动强度、孔压增长特征以及液化后的大变形特征,采用动三轴试验进行研究,分析尾矿库岩土体的动力特性。在人工拟合地震波作用下研究尾矿库改扩建工程一期、二期干堆尾矿库的动力反应、地震液化、永久变形及地震抗滑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干堆尾砂进行堆存能够有效解决地震区抗液化的问题,同时由于干堆尾矿的堆筑,尾矿库的整体抗震性能得到改善,因此设计采用的堆存方式合理。该方法为下阶段设计以及尾矿库今后运行过程中的抗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降低尾矿库溃坝的风险,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提出了一种利用导波技术进行尾矿库溃坝监测的新方法。该方法利用"导波计"采集尾矿库坝体变形产生的导波信号,通过对信号的分析处理,实现对尾矿库溃坝的监测预警。为了验证其可行性,首先开展了尾矿库溃坝模型试验,采集导波信号;然后根据导波理论获得了导波衰减曲线,并在此基础上优化了"导波计"的结构参数;最后分析了尾矿库溃坝过程中的导波参数和b值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导波计"最优结构参数是直径为14 mm的波导杆和6 mm的钢珠,导波在其中的衰减值小于4 dB/m;(2)导波参数的数值在尾矿库溃坝的各个阶段相差较大,呈现阶梯式增加的特征;(3)b值随尾矿库溃坝进程的发展呈现持续减小的趋势,阶段过渡时加速减小;(4)导波参数阶梯式增加与b值加速减小同时出现是尾矿库状态变化的前兆特征。  相似文献   

8.
从尾矿库安全管理所面临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了尾矿库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AHP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根据联系数模型对尾矿库进行评价确定安全等级.应用灰色关联和集对分析的理论进行b、a与b、c两组集对的比较,将计算出的绝对关联度的最大绝对值作为差异度i的取值,代入各式中求出各组联系度的值,根据取值所在的安全区间分析分析尾矿库的安全等级的正确性以及发展的趋势,提出需要整改和加强的措施.此方法探索了一条尾矿库安全评价的新途径,为尾矿库的安全管理和运行提供了有效支持.  相似文献   

9.
由于茂密的植被覆盖,西南岩溶区在遥感图像上反映的大部分是植被覆盖层的光谱信息,而直接的岩性光谱信息很弱,因而利用遥感图像识别岩性,尤其是碳酸盐岩岩性的难度很大。以广西灌江流域为例,在植被茂密的南方岩溶区利用多源遥感数据,如ETM、SPOT、ASTER数据进行碳酸盐岩的计算机自动岩性识别。结果表明:多源遥感数据的岩性识别效果远大于单一类型的遥感数据;未进行融合的遥感数据的分类效果好于融合后的数据;利用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纹理图像参与分类,有助于提高分类的精度。最终,采用SPOT的4个多光谱波段、ASTER的14个波段、TM的6个波段3种遥感数据共24个波段加上4个SPOT纹理图像和3个ASTER可见光波段的纹理图像共31个波段组合进行岩性的自动识别分类,取得了82.01%的自动识别总精度。  相似文献   

10.
尾矿库是矿山的重要危险源,其稳定与否直接影响下游区域人民的安全.针对尾矿库安全问题,经过研究发现尾矿库主要的破坏模式为洪水漫坝、渗透破坏及坝体失稳等,由此,归纳出尾矿库治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采取抗液化措施提高坝体稳定性;2通过添加外部材料,增强坝体强度;3利用排渗系统降低浸润线高度.最后,指出尾矿库治理措施未来的发展方向:1尾矿库治理的多学科交融;2多种治理方法的综合运用和优化;3治理措施的生态化等.  相似文献   

11.
遥感地质线性构造的提取与空间布局语义分析结果可以为火山监测、地震地质、金属矿床与油气勘探等领域提供丰富而精确的遥感地质信息,为进一步研究多尺度遥感影像、发现构造异常提供依据。首先对目前遥感地质线性体的提取方法进行了分析总结,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遥感领域研究热门的面向对象图像分析方法用于地质线性体空间结构单元分析的可行性,并利用不同类型的线性构造图像分析实验结果说明该方法的适用性与优缺点。  相似文献   

12.
在上海市生态环境调查中,通过3S和遥感的技术手段,将野外采集到的地块数据进行了坐标变换和匹配,并将之与历史影像数据进行了对比判别,分析了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实现对土地利用的遥感监测.最后,提出了一套通用的城市生态环境遥感调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由于各种地质因素、气象因素的相互影响作用,工业化、城镇化使得海岸线和沿岸土地利用类型处于不断地变化之中。本文利用1990年、1995年、2000年、2006年及2010年5期遥感影像数据,通过遥感手段,用可视化的方式,以江苏沿海海岸线为研究对象,通过20 a的遥感图像研究其变迁情况,分析探讨其形成的驱动力,并提出了相关的改进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利用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济南市南部山区进行土地利用自动分类研究,建立遥感影像综合理解模型,通过图像增强、训练区提取、分类优化等步骤,提取土地利用类型,达到对土地资源进行实时监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前遥感滑坡地质灾害解译主要是通过目视解译和人机交互式解译,根据遥感图像的影纹、色调、地形、地貌等特征,辅以软件对图像进行增强处理和叠加DEM来识别滑坡灾害,但是这些解译方法并没有充分挖掘遥感图像的光谱信息。论文以三峡库区归州老城滑坡为例,利用遥感专业处理软件ENVI对灾害点遥感影像分类,探索滑坡灾害的光谱识别与特征提取。得出图像分类方法不但可以去除一些与滑坡灾害解译无关的或干扰信息,还可以通过感兴趣区选择进行监督分类将图像划分为滑坡解译所需要的简单几种类型,有助于滑坡特征提取与统计、滑坡识别和圈定滑坡边界。  相似文献   

16.
基于RS和ANN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建立了以遥感数据为主要数据源的城市土地利用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人工神经网络(ANN)方法作为主体的评价方法,构建了一个定量的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模型,并应用其对石家庄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石家庄市桥东区居住用地、商业用地中粗放利用类型占主体,分别达到41.25%和43.09%,居住用地和商业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较低,而在工业用地中适度利用类型达到61.7%,因此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17.
尾矿库是矿山一种重要的生产设施,同时又是重大危险源。作为矿业大国,采取合理的尾矿库监测手段是迫切需要的。论文以凤县矿区为例,采用RS、GIS一体化的监测方法,结合野外GPS数据对尾矿库的位置、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分析,通过对研究区内不同尾矿库的数量、库面面积、全库容统计分析,得出区内尾矿库监测现状。  相似文献   

18.
利用1994年、2000年和2005年3期卫星遥感TM/ETM 图像,采用监督分类和目视解译相结合的方法,提取出江苏省丰县3个时相的土地利用信息,在此基础上定量分析该县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变化和土地利用类型的转移趋向.结果表明,在1994-2005年间,建设用地和林地面积持续增加,未利用地和耕地面积持续减少,水体面积先增加后减少,园地面积则呈现出先减少后增加的态势.主要的土地利用变化类型是耕地转化为建设用地.  相似文献   

19.
尾矿库的防洪安全对于区域社会经济及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从防洪安全的角度,分析了影响尾矿库安全的主要因素,其中包括尾矿库工程特征、防洪安全主要指标和防洪安全影响要素.探讨了影响尾矿库防洪安全的关键问题,从合理确定防洪标准、加强技术监测及科学管理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措施,以保障尾矿库的防洪安全.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广东韶关梅子窝钨矿2#尾矿库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并进行了环境综合治理:通过对第一子坝进行削坡、护坡、排水,对第二子坝进行加固、加高,在尾矿库两侧增设排渗沟,在尾矿库外围防洪沟进行修复,整个尾矿库进行种草绿化复垦工作,达到了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