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氯碱工业》2001,1(1):48
江苏石油化工学院研制开发的300 t/a 氯化精馏法氯化苄中试技术通过了技术鉴定。该项目将反应精馏和新型催化反应技术应用于氯化苄合成中,因而具有突出优势,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该项目用于生产上可建设5 000 t/a的生产装置。  相似文献   

2.
简讯     
氯化苄新合成技术通过鉴定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开发的氯化精馏法合成氯化苄300t/a中试技术,日前通过技术鉴定。新技术将反应精馏和新型催化反应等技术施用于该项开发中,从而使原料单耗接近理论值,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该项开发可放大至5kt/a~1万t/a水平。(王沛熹)江苏投产高纯氯代正丁烷生产项目江苏宜兴昌吉化工厂投资960万元,建成并投产成功国内较少见的1200t/a高纯度正丁烷生产装置。该产品系主要的氯代烷烃,生产价值较高,在医药、农药、石化等众多领域用途广泛。以往国内多  相似文献   

3.
广西化工研究院 2 0 0吨 /年连续催化精馏法制醋酸乙酯项目开展一年多以来 ,在试验研究成功的基础上 ,于 1 999年底顺利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组织的中试技术鉴定。该院以酒精和冰醋酸为原料 ,采用固体酸为催化剂 ,通过连续催化精馏 -萃取的新工艺合成醋酸乙酯。此项技术可行 ,工艺流程先进 ,与传统酯化工艺相比 ,具有设备生产能力强、能耗低等特点 ,产品质量符合国家一等品标准 ,经香料厂、溶剂厂使用均获得满意的结果。目前广西化工研究院已着手把该项目能力扩大到 1 0 0 0吨 /年 ,以满足来自各方面的需求精馏法制醋酸乙酯通过中试鉴定…  相似文献   

4.
《有机硅氟资讯》2004,(12):12-12
由湖北省化学工业研究设计院完成的“三甲氧基硅烷的合成”50吨/年中试技术。通过湖北省科技厅的鉴定。该项目以硅粉、甲醇为原料直接反应制得。选用复合催化剂和合成、萃取分离、精馏等。耐侯性得到大大提高。特别是氟涂料的出现.给外墙的装饰提高了一个新档次。  相似文献   

5.
刘云飞 《中国氯碱》2004,(10):44-45
氯化苄是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香料、染料助剂、合成树脂等方面。山东恒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化工二厂采用塔式氯化与真空精馏相结合的工艺生产氯化苄。氯化工序是该工艺的重点和操作控制难点。氯化釜内的甲苯被加热后,变成蒸气沿相管上升到塔内,在塔内冷凝成液  相似文献   

6.
对甲苯氯化合成氯化苄副产盐酸中的甲苯通过精馏进行了回收,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7.
1 生产情况 氯化苄是基本化工原料之一。国内氯化苄的生产路线都是采用甲苯氯化法。生产工艺流程包括甲苯氯化、初馏、精馏等几个环节。成品是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含量≥96%,侧链氯含量27.5~28.5%。 目前生产氯化苄的厂家有20余家,其中生产能力最大的为江苏连云港化工厂,能力为5000t/a,并准备扩建至1万吨。其次是武汉有机合成化工厂,能力为2500t/a,正在扩  相似文献   

8.
《气体净化》2006,6(1):25-25
近日南化集团研究院承担的专项资金项目“400吨/年铜系催化剂柔性中试工艺技术改造”通过了江苏省科技厅组织的项目验收。验收专家一致认为,应用于该项目中的铜系催化剂柔性中试新工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9.
由吉化集团公司精细化工技术中心开发成功的200吨/年催化反应精馏法合成高纯度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中试技术,通过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组织的专家验收,并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  相似文献   

10.
《化学工程》2016,(1):23-27
基于中间再沸器的热泵精馏是常规热泵的新拓展,可以推广应用于大温差精馏体系。将该技术应用于氯化苄的侧反应器/精馏塔耦合工艺,建立了其基于中间再沸器的热泵精馏新流程。采用理想热力学模型计算相平衡,等熵压缩模型模拟压缩机,运用数值处理软件Matlab,基于Newton-Raphson法对氯化苄的热泵精馏工艺进行了模拟计算,考察了关键参数对精馏过程能耗的影响,得出了适宜的工艺操作条件。结果表明:当中间再沸器安装于第7与第8块塔板间,最小传热温差为10 K,换热量为90 k W时,过程能耗较低。在工艺主体结构与分离任务相同的情况下,与基础工艺相比,热泵精馏工艺可节约年操作费用31.0%,年度总费用17.0%。  相似文献   

11.
合肥芙乐尔香料实业公司生产30吨吐纳麝香中试合成技术及产品鉴定会于一九九五年十一日八日在合肥召开。该中试项目是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鉴定,项目是在引进原轻工部香研所小试成果的基础上,由合肥美乐水香料实业公司进行物料衡算,非标设备的设计及设备布置等工业性过程,建成中试车间,并进行了多次工业性批量主产。中试过程也得到了原轻工部香研所有关人员的支持。试产过程中,克服了精细化工在放大样生产带来的种种困难,第一批产品于一九九四年底问世,中试产品进国家香科香精化妆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及国内外有关厂商检测…  相似文献   

12.
《山东化工》1994,(3):27-30
六、农药、医药及中间体异丁腈的合成中试研究异丁腈是新农药“地亚农”的主要原料,该农药目前国内尚无生产厂家。为开发这一新农药,省科委先后批准了异丁腈小试和年产30吨中试的合成研究。该项目主要原料为异丁醇(或异丁醛)、液氨和催化剂。中试研究1985年通过...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承担的黑龙江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计划项目50吨/年丙烯醛水合加氢法制1,3-丙二醇中试,日前在哈尔滨通过了由黑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验收。该研究院从2001年开始进行50吨/年丙烯醛水合加氢法合成1,3-丙二醇的中试研究,相继建立了水合反应催化剂和加氢反应催化剂生产、丙烯醛水合反应、丙烯醛回收、3-羟基丙醛加氢反应以及1,3-丙二醇产品脱碳、精制的一套完整的中试装置。经过催化剂配方筛选实验以及对中试生产装置、生产工艺路线的不断调整和改进,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2006年1月,该项目完成了中试装置1000小时的运行考核,产品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目前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项。  相似文献   

14.
《农药》1975,(4)
浙江兰溪县农药厂广大革命职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大搞技术革新,在上海香料厂塔式连续化制取粗氯化苄的基础上,试验成功了氯化苄的连续化生产。产量由原间歇法的2.6吨/日,提高到3.6吨/日,质量有显著改进,设备利用率提高六倍以上,并缩小了占地面积,改善了劳动环境卫生。氯化苄是一种有多种用途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来制造苄基青霉素、苄酯类茉莉花香料、染料、合成鞣质、树脂以及农药和农药  相似文献   

15.
设计并搭建了分子筛膜脱水中试装置,对本课题组微波加热技术合成的工业级NaA型分子筛膜进行乙醇/水体系蒸汽渗透的性能研究,得到了NaA型分子筛膜的水渗透通量方程,水透量与原料液含水量、雷诺数之间的关系及变化规律。对精馏与膜分离耦合工艺进行流程模拟,提出了精馏与膜分离的最佳耦合点,并且给出了分子筛膜的价格和寿命对总费用的影响,为NaA型分子筛膜工业应用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根据中试结果,在江苏索普集团醋酸加氢制乙醇项目中建设完成了3万吨/年的分子筛膜乙醇脱水装置,是目前国内单套最大的分子筛膜脱水装置。目前,装置已连续运行超过1000h,运行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背包式反应与精馏耦合生产氯化苄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采用具有独立反应量的气液反应器与精馏塔相耦合的构思,建立了反应精馏小试装置,进行了甲苯氯化反应合成氯化苄技术的研究,测定了反应精馏塔内的浓度分布和温度分布,考察了反应能力与分离能力相对大小的改变对反应精馏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刘天富 《中国氯碱》2001,(7):25-25,27
氯化苄是我厂耗氯产品之一,为适应市场需要我厂引进了间歇塔式光照氯化、外回流式间歇真空精馏的新工艺。应用该工艺后产品质量有较大的提高,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各项消耗显著下降,经济效益显著。但在2年多的生产实践中,也遇到不少问题,对氯化苄的生产有较大的影响,下面把这些问题简单介绍一下。  相似文献   

18.
多效反应精馏过程生产氯化苄的能量集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甲苯氯化生产氯化苄为研究对象,对带侧反应器的反应精馏与精制塔串联工艺(CSRRT)进行研究及能量分析,建立了分段反应精馏与精制塔串联生产氯化苄的新工艺。利用精制塔塔顶蒸汽潜热加热第一段反应精馏塔的塔釜,建立了多效反应精馏(MERD);进一步利用侧反应器的甲苯氯化反应热加热第一段反应精馏塔的塔板物料,建立了多效透热反应精馏(MEDRD)。在相同生产要求下,对3种工艺的能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MERD和MEDRD过程实现了能量的优化利用,与CSRRT过程相比,塔釜总再沸器热负荷分别降低16.8%和33.7%。  相似文献   

19.
广西区科委下达的,由广西化工研究所和南宁有机玻璃厂共同承担的“由氢氰酸合成亚胺基二乙酸(50吨/年)”中试项目,经过一年时间试验研究,已基本完成项目的研究工作。七月四日,自治区科委委托广西石化厅、南宁市科委主持召开了中试项目的技术鉴定,区经委、科委、市经委,科委等有关单位二十多位专家、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亚胺基二乙酸是合成除草剂——草甘膦的重要中间体。该项目目前是采用南宁有机玻璃  相似文献   

20.
我国独创的催化法合成乙撑胺新工艺获得重大突破,100吨中试项目已取得成功,产品各项指标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该技术投资少、消耗小、成本低、节能环保,吨产品成本直降4000元,已通过江西省科技厅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