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杨碧石 《电源技术应用》2011,(8):38-40,41,42
本文分析了电压型逆变电源并联时的电压、电流工作状况以及并联冗余系统的工作原理,研究了电压型逆变电源的并联运行主要特点和设计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并针对并联控制系统中的均流问题介绍了几种控制方案,从而探讨了电压型逆变电源并联控制技术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逆变电源的并联运行控制技术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概述了逆变电源并联技术的现状和意义,分析了环流的产生,详细介绍了逆变电源并联运行控制的几种方法,指出了逆变电源并联技术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采用SVPWM的三相逆变电源的分散逻辑并联运行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逆变电源的并联运行是提高电源系统容量和可靠性的有效手段。该文分析了逆变电源并联运行原理,提出了抑制并联系统环流的3种控制策略。在此基础上,针对采用SVPWM的三相逆变电源,提出了三相系统的分散逻辑控制方案。该方案成功的应用于2台35kW、390V、50Hz三相逆变电源组成的并联系统中。实验结果证明,逆变电源并联系统在该方案下可有效的实现负载均分。  相似文献   

4.
郝浩  李宏 《电源技术应用》2009,12(2):16-18,29
逆变电源并联是提高电源系统可靠性,扩充系统容量的有效方式。本文分析了逆变电源并联运行时环流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逆变电源并联运行控制的几种方法,指出了逆变电源并联技术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详细介绍了逆变电源并联工作产生环流的原因,并提出了抑制环流的方法,对基于CPLD(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大功率逆变电源并联控制保护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该逆变电源并联控制技术已成功地运用于飞机电源系统中,实现了两台逆变电源的并联工作.  相似文献   

6.
UPS的并联冗余运行不仅可提高电源系统的容量,还可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了一种分布式控制并联方案来实现多台逆变电源并联控制系统,并分析了逆变电源并联运行控制过程中的电压和电流特性。试验运行结果表明各模块均流效果好,控制策略可行,可达到比较理想的并联运行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7.
基于分散逻辑的UPS逆变电源并联控制技术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UPS的并联冗余运行不仅可提高电源系统的容量,还可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散逻辑的UPS逆变电源并联控制方案,并详细分析了电压型逆变电源并联运行控制过程中的电压和电流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各模块均流效果好,控制策略可行。  相似文献   

8.
现场总线控制的单相逆变电源并联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逆变电源并联对于扩大系统供电容量、提高供电系统可靠性等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常规逆变电源并联方法中同步控制复杂、冗余性不佳的问题,引入了争主方式的并联控制.应用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LF2407A芯片内嵌CAN控制器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争主主从冗余同步和均流控制的全数字化并联系统,实现了对并联逆变电源模块运行的实时通信.以两台单相逆变电源并联为例,全面叙述了争主主从方式并联方法中软件和硬件的设计过程.最后在样机并联实验中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SPWM逆变电源的无互联信号线并联控制技术   总被引:23,自引:18,他引:23  
该文提出了一种可适用于分布式发电系统或大容量UPS系统的高性能数模混合型逆变电源无线并联控制方案。这种控制技术以DSP为核心,通过检测逆变电源自身的输出功率来对高性能模拟SPWM逆变电源的电压幅值及频率进行下垂控制,从而实现了逆变电源的并联同步运行。实验结果表明,逆变电源均分负载电流的效果很好,逆变电源之间的环流很小。  相似文献   

10.
基于CAN现场总线的逆变电源并联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逆变电源的并联对于扩大系统供电容量,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逆变器并联系统中,消除逆变器之间的环流是逆变电源并联运行的关键技术。详细分析了逆变器并联的原理,提出了一种在逆变器相位同步的情况下采用CAN现场总线消除逆变器并联系统环流的方案。该方案采用数字均流方法.从而克服了传统的模拟均流方法可靠性差、抗干扰能力弱的缺点,并在3kVA逆变器并联系统中得到了成功的运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下垂特性的逆变器并联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基于下垂特性控制的基本原理,进而对逆变器及其并联系统进行了设计.针对用一阶惯性环节滤除功率纹波的不足,本文在功率计算中引入了二阶振荡环节,提高了系统的可控性及其动态性能.虚拟阻抗的引入,减少了逆变器输出阻抗对并联系统的影响.最后本文通过对两台基于DSP TMS320F2407A的1kVA单相PWM逆变器的并联实验,验证了此控制方案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调谐方式对消弧线圈并联运行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随着自动补偿消弧线圈的广泛应用,自动补偿装置的并联运行成为影响配电网安全运行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分析消弧线圈并联运行的工作原理和地区配电网的实测数据,讨论了“预调式”和“随调式”自动补偿消弧线圈可能出现的并联运行情况,提出了并联运行需注意的问题及建议的运行方式。优先考虑不同调谐方式的装置并联运行,对已采用预调式消弧线圈的母线并联运行应选择同型号的补偿装置,避免随调式消弧线圈装置的并联运行,并在控制条件允许时,适当采用手动调节方式以改善并联运行方式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3.
自动补偿消弧装置并联运行方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解决并联运行时出现的一些问题,介绍了消弧线圈的自动、主从和集中控制 3 种并联方式;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得出了各种并联方式的适用场合和消弧线圈的种类并在实验室模拟电网中自动并联试验了消弧线圈。实际运用时,可根据电网的实际情况和选用消弧线圈的种类,选用最合适的一种并联方式解决消弧线圈并联运行时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技术作为支撑新能源消纳的新技术,其单机运行相关问题得到了广泛探讨,但目前鲜有文献从系统层面出发来综合分析多VSG并联系统的运行特性。基于此,文中通过建立多VSG并联系统全阶模型,明晰考虑系统延时下控制参数对VSG运行特性的作用规律。首先,简析VSG的运行原理及其并联方式,指出在综合建模时需考虑线路和负载参数。然后,对VSG单机模型进行延时修正,基于此建立多VSG并联系统的全阶小信号状态空间模型。接着,采用参与度分析法,甄别不同控制参数与高、低频稳定性之间的对应关系,并通过特征值轨迹分析各参数对系统高、低频稳定性的影响趋势及阈值。最后,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电流型调节逆变器的冗余并联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11,他引:1  
提出了一种电流型调节逆变器的冗余并联控制方法.并联逆变器模块之间仅通过一个三线总线互连构成分布式冗余并联系统而与模块数无关,各逆变模块的电压调节器的输出信号由一种分布在各逆变模块中的平均电路综合后生成各模块共享的基准电流信号、实现瞬时均流.分析了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证明了并联系统具有与原单个模块等效的传递函数和控制性能、以及与主从并联控制方式相同的动静态均流性能,仿真和实验验证结果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热电厂风机变频调速效率优化控制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变频调速技术进行风机改造是节能降耗、改善系统性能的重要途径。针对风机的运行工况,分别对单台风机运行、多台并联和串联运行提出了效率最优控制策略。单台运行可解析地确定调速比,而串并联运行需建立优化模型,利用非线性规划求解模型来确定调速比。在建模时综合考虑了运算量和求解精度,具有较高的实用性。采用MATLAB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最后给出了实验结果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调匝式自动补偿消弧装置调谐测量原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调匝式自动补偿消弧装置现有调谐方法测量精度差、不能适应在牵手变电站中并联运行等问题,提出了利用谐振法结合曲线拟合法测量系统电容电流的方法。该方法测量精度高,调档数目少,能自动并联,无需相互通信,适合在各种场合并联运行。模拟电网试验和现场运行试验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8.
江风云 《电源学报》2023,21(3):41-47
针对传统微网并联多逆变器运行控制策略仅能在某种程度上抑制系统中的环流,抑制后的环流仍然比较大的问题,提出考虑环流抑制的微网并联多逆变器稳定运行控制研究。首先,建立微网并联多逆变器模型;基于微网并联多逆变器模型,计算微网并联多逆变器输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根据计算出的数据,提出改进后的下垂控制方法,对系统进行控制,以减小系统的环流值,控制微网并联多逆变器稳定运行。仿真实验结果显示,在存在环流干扰条件下,当有功功率和无功负载出现变化时,采用所提方法对微网并联多逆变器进行控制,其输出功率和输出频率会随着有功功率和无功负载的变化而产生相应的变化,实现了微网并联多逆变器稳定运行,说明该方法在微网并联多逆变器稳定运行控制研究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