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电荷泵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简要列举了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的主要方法;介绍了电荷泵PFC电路的发展和分类,分析了利用电荷技术实现功率因数校正的原理;讨论了电荷泵PFC电路的电路拓扑以及实现高功率因数的条件,并给出了在开关电源和电子镇流器中的应用;最后展望了电荷泵式PFC电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输入电流连续型电荷泵功率因数校正(CIC-CPPFC)技术在电子镇流器中的应用,采用CIC-CPPEC技术实现的电子镇流器,与传统的双功率级电子镇流器相比,结构简单、电压应力低、功率密度高、成本低。本文成功设计出了一台适合50W高压钠灯用电子镇流器。实验表明,这种单功率级电子镇流器不仅能实现高压钠灯变频软启动,而且能保证在输入电网电压大范围变化时实现恒功率运行。它具有完善的多重保护功能,功率因数大于0.98,THD值小于15%。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输入电流连续型电荷泵功率因数校正(CIC-CPPFC)技术在电子镇流器中的应用,采用CIC-CPPEC技术实现的电子镇流器,与传统的双功率级电子镇流器相比,结构简单、电压应力低、功率密度高、成本低。本文成功设计出了一台适合50W高压钠灯用电子镇流器。实验表明,这种单功率级电子镇流器不仅能实现高压钠灯变频软启动,而且能保证在输入电网电压大范围变化时实现恒功率运行。它具有完善的多重保护功能,功率因数大于0.98,THD值小于15%。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常用荧光灯电子镇流器电路中难以同时满足功率因数和波峰系数指标要求的原因 ,并提出一种利用高频电荷泵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的解决方案 ,对其进行仿真分析和实验研究 ,证明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电网对电子镇流器功率因数和谐波含量的要求,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在电子镇流器中的应用已经是电力电子领域内新的研究热点。介绍了功率因数校正的基本原理,论述了单级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在电子镇流器应用的巨大潜力,并详细分析了如何使用电感和电容实现电路的功率因数校正。  相似文献   

6.
电子镇流器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在电子镇流器中的应用,并给出了一个应用实例。电子镇流器采用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是它的一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输入电流连续型电荷泵功率因数校正(ContinuousInputCurrentChargePumpPowerFactorCorrection,简称CIC-CPPFC)技术在超高频金卤灯电子镇流器(ElectronicBallast,简称EB)中的应用。成功设计出一台适合70W金卤灯用EB。实验结果证明,超高频工作法与电荷泵功率因数校正(ChargePumpPowerFactorCorrection,简称CPPFC)技术相结合不仅能有效抑制金卤灯的声谐振问题,而且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效率高。设计的EB在输入电压大范围变化时具有良好的恒功率控制效果,以及滑频软启动和软开关功能,此外还具有开路、短路和热灯启动等多种保护功能,功率因数大于0.99,THD值小于15%。  相似文献   

8.
前言 本文介绍一种新的高压集成电路(HVIC)--IR2520D.这种新的HVIC在减少元件数量和降低电路复杂程度上有所突破,从而使设计者在保持低成本和小型化的同时,能够让镇流器满足欧洲地区新的需求.本文分析了几种关于这种HVIC的电路及应用,如小型一体化紧凑型荧光灯或没有功率因数校正的小型镇流器、使用无源功率因数校正的电子镇流器和使用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的电子镇流器.  相似文献   

9.
0 引言我国研制生产电子镇流器已有十余年的历史 ,实际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 ,因为电子镇流器以一个比电源频率高上千倍的频率工作 ,将EMI回送至电源 ,同时 ,大多数镇流器也从电源拉出一个非正弦电流 ,也就是说它们的功率因数很低 ,为了满足立法对功率因数的要求[1] ,必须对功率因数进行校正。有源功率因数技术是最理想的选择 ,但它大大提高了电子镇流器的成本。为降低成本 ,近年 ,国内不断有人提出了共用电子镇流器的思路[2 ,3 ] ,但尚无这种电子镇流器的文献报道。本文采用有源功率校正芯片MC3336 8完成 4盏灯的功率因数集中校…  相似文献   

10.
荧光灯配以高功率因数的电子镇流器能够有效地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但是目前国内大部分电子镇流器的功率因数仅为0.6左右。有些即使采用无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但却存在着温升及总谐波含量较高,重量大等缺点。  相似文献   

11.
单相部分有源功率因数校正(Power Factor Correction,简称PFC)技术结合了有源PFC技术和无源PFC技术,优点是效率高和成本低,在变频家用电器等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它属于Buck型AC/DC变换器,使得变频电动机传动系统的恒转矩范围变窄,最大输出功率受到限制。鉴于此,在综合分析现有几种控制方法的基础上,基于无桥PFC拓扑,提出了一种改变有源PFC作用时间的新方法,通过MCU软件编程给予实现。该方法可以大大提高直流输出电压,增加电机的恒转矩范围,同时具有部分有源PFC的一般优点,且EMI也得到了抑制。理论分析了其变换原理,发现无桥PFC具有一般串联补偿提高功率因数的特点。上述分析得到了实验结果的验证。  相似文献   

12.
Continuous-input current charge pump power-factor-correction (CIC-CPPFC) electronic ballasts are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e CPPFC circuit and unity power factor condition using the charge pump concept are derived and analyzed. The average lamp current control with switching frequency modulation was developed so that low crest factor and constant lamp power operation can be achieved. The developed electronic ballast has continuous input current, so that a small line input filter can be used. The proposed CIC-CPPFC electronic ballast was implemented and tested with two 45 W fluorescent lamps. It is shown that the measured line input current harmonics satisfy IEC 1000-3-2 Class C requirements  相似文献   

13.
A charge pump power-factor-correction (CPPFC) power converter is first derived, and its unity power factor condition is then reviewed. A single-stage power-factor-correction electronic ballast using the charge pump concept is analyzed. The design criteria are derived to optimize the electronic ballast based on the steady-state analysis. Constant lamp power operations associated with its control are also discussed. Large signal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verify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It is shown that the designed electronic ballast has 0.995 power factor and 5% 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 (THD) with lamp power variation within ±15% when the line input voltage changes ±10%  相似文献   

14.
张喻 《电源世界》2007,(9):31-33,20
本文采用三相六开关Boost拓扑实现三相PFC,三相拓扑通过物理解耦,增加了电路冗余。Saber仿真分析比较了滞环电流变频控制和平均电流定频控制,仿真结果证明,两种控制方法均能很好地实现功率因数校正功能。  相似文献   

15.
严阳  吴新科  盛况 《电源学报》2016,14(4):73-81
半桥功率因数校正PFC(power factor correction)拓扑由于其具有较少的电流回路器件数,因而导通损耗小、效率高。但是,该拓扑中开关器件电压应力大,因此如果选用高压的IGBT作为开关器件,则开关损耗很大。新型的碳化硅MOSFET由于兼顾了高耐压与低通态电阻,其具有较小的开关损耗,可以降低开关损耗,尤其是关断损耗。但由于高频工作时其开通损耗仍然较大,严重制约变换器效率的提高。因此,利用碳化硅MOSFET优良的开关特性,采用电感电流三角波模式(TCM)的控制方式,使器件工作在零电压开通状态下,进一步降低开关损耗。针对这种控制方式,详细叙述了各个关键参数的计算,并设计搭建了一台1 100 W的全碳化硅半桥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其达到了较高的效率,峰值效率达到了99.2%。  相似文献   

16.
针对改进型DC侧APF具有负载输出电压可调、控制和驱动简单、储能电容容量小等优点,依据单相改进型拓扑,提出一种三相改进型DC侧APF拓扑模型,对三相整流类负载进行谐波治理具有技术优势.与三相PFC相比,该拓扑仅处理部分功率,主电路结构简单;与交流侧APF相比,简化了电路结构,减少了功率开关数量.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拓扑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激变换器是小功率家电和手持设备中最常用的电源系统,反激变换器特殊的工作过程决定了其设计方法异于正激变换器。本文对反激变换电路进行研究,介绍了从变压器电感特性出发进行设计的方法,这种方法与等效Boost设计方法和电能守恒法相比,更明确的体现了反激变换器的电路原理。  相似文献   

18.
当前拓扑识别技术难以反映潮流特性对拓扑识别的影响,基于配电网现有量测数据,通过分析节点间的电气距离,提出了虚拟阻抗的概念。将节点间具备电气意义的且与电气距离成正相关的连续变量定义为虚拟阻抗,并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阻抗的低压配电网拓扑识别方法。首先,构建以节点间虚拟阻抗为因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然后,通过岭回归计算每一个单相电表与关口电表构成的回归方程的虚拟阻抗,根据计算结果快速判别出拓扑关系异常的电气设备。最后,建立基于导数动态时间弯曲(derivative dynamic time warping, DDTW)距离的校验模型,重新构建得到电气设备的正确拓扑关系,实现低压配电网拓扑关系的修正。以实际的低压配电网台区样本数据为依据,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航空交流电网的两级PFC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航空用电设备的增多,大量谐波电流涌入航空电网,对其造成谐波污染,为消除这些谐波污染,研究了一种基于航空交流电网的两级功率因数校正(PFC)变换器。详细分析了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并采用一种新颖的控制方案,可以有效减小PFC级的输出电压纹波。通过一台输出容量为350W的原理样机研究了两级PFC变换器的输入、输出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电路拓扑具有很高的功率因数,能够消除谐波污染,满足GJB181A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由Buck-Boost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和Class-D谐振逆变器组成的单级调光式荧光灯电子镇流器的实现和控制新方案,并由40W荧光灯的实验样机得出分析结论和设计方法。结果表明,这种镇流器结构简单,直流母线电压低于300V,适合于220V/50Hz电网工作,功率因数达到0.98,THD低于13%,并且能够实现平滑调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