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从数字化部队的特点入手,运用"OODA"周期理论,分析了数字化部队战时装备维修的任务流程及时效性,进而基于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尽量快速修复最多战损装备的思想,对比数字化部队和非数字化部队在维修任务时间上的差距,构建了人员优化配置模型,并结合战时装备维修人员数量和维修时间的关系,对模型进行了优化分析,提供了1种数字化部队装备维修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依据装备保障中人力设计的原则,确定装备保障所需专业职务类型及技术等级,并使用利用率法确定装备维修保障所需的人员数量。步骤包括:确定全年某维修级别上某专业某技术等级维修人员的总工时,以及确定某修理级别修理人员总数。该方法对装备研制中的保障性设计、确定部队员额编制以及换装部队优化保障人员设计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装备维修人员配置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不确定性,提出基于任务需求的装备维修人员确定方法。从维修人员确定过程、维修任务需求分析和维修人员确定原则3个方面对维修人员配置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分别提出维修人员类别确定方法和维修人员数量确定模型,采用Agent仿真优化的方式得到装备维修人员配置最优解;并以某建制单位为例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合理、可行的,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平时陆军合成部队装备维修保障资源需求确定及其验证问题,开展合成部队装备维修保障资源需求分析和装备维修保障效能评估研究。从保障对象、保障资源、保障策略3个方面对合成部队装备维修保障问题进行分析;以火控系统为例,采用蒙特卡洛仿真方法对单装火控系统维修时间和备件需求进行计算,在此基础上,分别计算单一种类装备群火控系统和多种类装备群火控系统的维修时间和备件需求,进而确定合成部队火控系统的维修保障人员和备件需求量;通过效能评估检验合成部队火控系统维修保障人员和备件需求计算结果的可信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仿真方法确定合成部队各装备子系统的维修保障人员和备件需求是可行的;通过维修保障效能评估能够对维修保障资源需求计算结果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5.
为科学评估部队车辆装备维修机构车辆维修综合质量,提出了车辆装备维修综合质量评估的重要度—绩效分析方法。系统构建了评估指标体系,并应用重要度—绩效分析法对某部车辆修理机构维修质量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重要度—绩效分析方法符合客观实际,能更好地指导部队开展提高装备维修质量的决策。  相似文献   

6.
装甲装备维修质量管理是维修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受编制体制及维修工作模式等的限制,装甲装备修理机构维修质量管理中仍存在一系列不足。通过对不同级别修理部队的调查,提出了当前装甲装备维修质量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其成因及影响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具有三级维修机构保障的复杂设备,在小修修复如旧、中修大修均可使设备年轻固定时间的假设下,通过对设备使用和修理流程分析,给出了设备寿命期内的使用与修理状态转移图,建立了设备寿命期内的维修间隔期与可用度关系模型,求出了设备在固定的维修间隔期和一定维修转换规则下的平均可用度。案例分析得到了使可用度达到最大时的设备最佳维修间隔期,并通过与大修修复如新进行比较,说明了模型的适用性与灵敏性,可为设备维修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从信息化战争对油料装备战场维修提出的快捷、有效和适时要求出发,在对油料装备战场维修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GPSSW系统模拟软件的油料装备战场维修模拟模型,对某油料装备战场维修中心维修实例进行了模拟分析,确定了油料装备战场维修系统中油料装备修理人员与油料装备修理装具数目的优化配置方案,该方案能对提高油料装备战场维修效率,打赢现代信息化战争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舰船装备基层级维修保障中,维修机构对维修保障力量的预测存在不足。在分析舰船装备基层级维修保障特点基础上,运用排队论原理建立了定点保障与伴随保障分析模型,优化保障力量配置方式及预测最优保障力量规模,并分别通过实例分析证明模型的合理性。结论证明,该方法可为基层级维修保障机构确定合理修理力量提供决策依据和量化支持。  相似文献   

10.
针对火炮的维修单位选择问题,选取火炮维修人员、火炮维修器材、火炮维修设备、火炮维修环境和组织管理水平5个评价指标,采用基于变异系数法确定权重的物元分析模型,对火炮修理机构的维修能力进行评价;实例验证表明,评价模型正确、可用。  相似文献   

11.
美国和俄罗斯是世界上陆军精确打击技术最先进的国家,关注它们的技术和装备状态可以了解世界先进陆军精确打击技术的动态和发展方向,并为我军提供借鉴和帮助。首先,从多个方面简要介绍了美国和俄罗斯两国陆军精确打击武器的发展现状;之后针对2者之间的差异及其原因从技术基础、使用环境条件以及经济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得到的结论对我国陆军精确打击装备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指出必须根据我国的军事需求和技术发展情况以及实际效果来确定我国陆军精确打击装备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2.
陈鹏 《兵工自动化》2022,41(4):19-22
为提高反舰导弹作战试验组织实施能力,提出一种反舰导弹作战试验组织方法的构想。分析现有条件下 组织反舰导弹作战试验的不足,按照作战试验组织流程,梳理开展反舰导弹作战试验各阶段应开展的重点工作,提 出加强反舰导弹作战试验理论研究、建设专业蓝军、建强专业化的作战试验人才队伍、探索形成一体化联合作战试 验模式的建议。结果表明:该研究可为反舰导弹作战试验组织方法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基于从维修训练的手段和方法上进行创新,开发满足新装备训练需求,探索研究符合基层部队实际的训练设备和手段;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虚拟维修训练为基层部队提供了一种费效比较好的武器装备维修训练手段,它能提高基层部队对武器装备的自主维修训练能力,促进基层部队维修保障能力的快速形成;实现了装备结构教学和维修训练的桌面式虚拟训练,为部队和院校坦克炮的维修训练、教学提供了软件支撑。  相似文献   

14.
美国军方对人机相容性的研究起步较早。美军多种武器系统如多管火箭系统MLRS(Multiple Launch Rocket ssysten)中都大量采用人因工程标准进行设计,不仅提高了战斗力,而且保障了操作人员的操作安全,将因工程设计引起的人员伤害和勤务障碍降至最低。本文从美国MLRS系统作战适用性实验(Operational Test)的实验组织、内容、步骤、结论等进行分析,以期得到美军在人因工程研究方面一些有益经验,供我国武器设计研究部门借鉴。  相似文献   

15.
针对部队岗哨值勤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病,设计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岗哨值勤管理系统。通过对系统需求和流程分析,建立岗哨值勤系统框架图,介绍系统中人脸识别、交接岗、外来人员车辆登记、查岗、叫岗、巡逻和统计报表等功能模块,并给出系统实现的方法。结果表明:该技术能有效解决值勤人员身份的识别及考勤问题,对促进部队信息化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降低多目标决策过程中主观因素影响带来的决策偏差,将层次分析法和熵权引入后方指挥所选址决策 中进行评价。综合考虑影响后方指挥所选址决策各类因素,分别构设自然环境、交通状况和战场安全评价指标,建 立后方指挥所选址决策评价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对多个合理选址地域进行评价,得出各选址地域优劣,并 通过实例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该方法可为部队进行后方指挥所选址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遥码通信系统的国产化功能替换,提出一种基于逆向工程方法和嵌入式控制技术的新思路。通过对原遥码通信系统的组成、功能分析和反设计,运用逆向工程方法和嵌入式控制技术,实现了遥码通信系统的国产化。在专用测试台上,对国产化遥码通信系统与原遥码通信系统进行了性能对比测试。试验结果证明:国产化遥码通信系统能够满足武器装备的正常使用要求,已成功应用于工厂装备修理和部队装备的维护保障,减少了对装备引进方的依赖,有效缩短了装备维修周期,节约了维修成本。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影响后勤装备维修合同商保障能力的合同商源头风险、部队运作风险、双方协作风险的指标及诱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贝叶斯网络的合同商风险识别模型,并从定性的角度,构建了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风险评估模型,为部队在选择后勤装备合同商保障过程中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遥码通信系统的国产化功能替换,提出一种基于逆向工程方法和嵌入式控制技术的新思路。通过对原遥码通信系统的组成、功能分析和反设计,运用逆向工程方法和嵌入式控制技术,实现了遥码通信系统的国产化。在专用测试台上,对国产化遥码通信系统与原遥码通信系统进行了性能对比测试。试验结果证明:国产化遥码通信系统能够满足武器装备的正常使用要求,已成功应用于工厂装备修理和部队装备的维护保障,减少了对装备引进方的依赖,有效缩短了装备维修周期,节约了维修成本。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部队装备维修资料信息化管理中管理方式滞后的问题,进行装备维修资料信息化管理的对策研究。介绍装备维修资料信息化的含义和主要内容,分析装备维修资料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管理方式落后、标准化程度低、工作量大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分析结果表明:应不断调整思维观念,推进规范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加快电子资料的开发利用,重视装备维修资料信息化管理中的安全工作,培养信息化的资料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