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一个由水资源、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子系统组成的复合系统,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子系统相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总目标的权重,从而得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结果.该理论分析方法简洁、严谨,评价结果合理实用.  相似文献   

2.
王友明 《资源与产业》2012,14(4):101-107
城市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对其进行合理评价则是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基础工程。以城市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目标,在大量文献研究和广泛征询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构建了由旅游资源条件、城市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管理调控条件等4大子系统和29项评价因子组成的城市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评价方法对苏南五市城市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苏南五市城市旅游资源都处于基本可持续利用阶段,为苏南五市可持续利用城市旅游资源提供有益参考,也为城市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评价和量化方法。  相似文献   

3.
支撑能力评价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资源承载能力、环境缓冲能力、社会发展能力、经济支撑能力、科技能 力、管理调控能力六方面。淮河流域严重缺水,需要建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体系,进行支撑能力评价,以便于正确处理水资源矛盾,协调发 展与资源利用的关系,永续利用资源。  相似文献   

4.
淮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峰 《资源与产业》2001,3(8):33-36
支撑能力评价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资源承载能力,环境缓冲能力,社会发展能力,经济支撑能力,科技能力,管理调控能力六方面。淮河流域严重缺水,需要建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体系,进行支撑能力评价,以便于正确处理水资源矛盾,协调发展与资源利用的关系,水续利用资源。  相似文献   

5.
在系统评价国内外矿产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环保力、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智力支持水平在内的盐湖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实证分析阶段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青海察尔汗盐湖矿区盐湖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00年、2005年察尔汗盐湖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水平处于由传统发展向弱可持续发展过渡阶段,2010年察尔汗盐湖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水平处于弱可持续发展向初级可持续发展的过渡阶段。评价结果与该盐湖实际资源利用状况基本相符,说明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6.
省区经济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及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春华  朱世英 《中国矿业》2007,16(1):44-47,50
围绕省区经济安全评价,提出了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省区经济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对各个子系统进行赋权,运用模糊综合评价对山东省的经济安全进行计量。  相似文献   

7.
吴仲雄  高清平 《中国矿业》2007,16(9):14-17,29
本文应用矿产资源可持续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对广西矿产资源可持续力进行了综合评价。根据各级评价结果,分析了影响广西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矿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合理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中国的重大水问题是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环境恶化。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中国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水资源合理配置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将面临着人口增长,经济快速发展,粮食需求安全,水的供需矛盾突出,水污染日趋严重,水利工程老化失修,缺水形势严峻,水利科技含量较低,水管理体制分割,全球气候变化等诸多方面的挑战。针对水利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通过水资源合理配置,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益和效率,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 21世纪我国水利工作的重要任务。 1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可持…  相似文献   

9.
论水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栗峰 《西部探矿工程》2006,18(1):283-284
水资源恢复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要环节。水资源恢复的经济补偿有助于维持正常的水循环和水体功能、保证水资源保护工作的良性开展、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其通过经济激励作用与利益协调功能,促进水资源的有效恢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扬州市土地资源利用的特点,构建了扬州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然后运用熵权法和线性加成技术建立其综合评价模型。研究表明:扬州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总体状态是趋好的,但其中资源和环境指标趋于下滑,在以后的发展中将会成为土地利用的制约因素。最后提出实现扬州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湖矿区煤炭资源开采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构建了湖矿区分布式生态系统的开采模式,并对该系统的运行机理进行了研究。湖矿区生态系统由生物运行系统、生态水处理及利用系统、土地资源生态开发及利用系统、有机肥料加工系统、能源集成利用系统、固废资源生态利用系统等6个子系统构成,这些子系统既有各自功能又相互作用,形成生命周期机理、代谢机理、平衡机理、组合机理、共享机理和协同机理,这些机理作为湖矿区分布式生态系统的理论依据,通过分布式6大子系统之间资源的循环利用,从而实现湖矿区资源的有效开发、生态可持续发展和经济效应提升,可为其他水下煤炭的开采利用和生态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王鹏 《中州煤炭》2022,(10):139-143
为了掌握区域水资源生态安全状况,实现流域水资源分级管理,构建了区域水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的可拓云模型。将区域水资源生态系统划分为压力、状态、管理、响应指标4个子系统,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变异权重、熵权、模糊权重,得到指标组合权重,构建了水资源评价的可拓云模型,通过单个指标隶属度和组合权重的模糊转换,确定区域水资源生态安全等级。测试结果表明,该城市2019—2021年水资源生态系统等级分别为基本安全、安全、基本安全,压力指标和管理指标呈下降趋势,今后工作重点是监督新建工厂的工业用水水平和废水达标排放量。  相似文献   

13.
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评价是一个具有网络性的、多指标的复合体系,难以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有效的评价。基于网络分析法建立了一套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应用Super-Decisions软件将大量数据、信息综合加工处理,并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数据标准化方法,计算出综合评价值,从而量化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概念,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国锰矿资源开发利用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乐毅  余永富  张泾生 《金属矿山》2009,39(10):16-20
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对我国锰矿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锰矿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能力的的综合评价得分为0.543 0,说明当前我国锰矿资源的开发利用处于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差的状态,形势比较严峻。  相似文献   

15.
岩溶热储地热能可持续开发潜力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天津市区雾谜山组热储层的地热资源进行了可持续开发潜力评价。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起评价因素集和评语集,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因素的权重。选用合适的隶属函数,建立隶属度矩阵。经模糊转换得到评判结果,其与当地管理部门根据实践经验得出的结果基本一致。这表明模糊综合评判法在地热资源的评价上可操作性强、效果好,可以用于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潜力评价。  相似文献   

16.
分布式矿区生态集成体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以协同、集成理论为指导, 分析高温丰水矿区资源丰富但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构建以矿区为依托、生态有机农业为发展目标、土地为基础、种养殖为核心、水生态处理-利用为纽带、能源利用和肥料利用为辅助的分布式矿区生态集成体系;在对资源特性及利用领域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构建生态土地复垦利用、水资源生态处理及利用、生态养殖种植、能源利用、有机肥加工5个子系统, 对各系统的特征、作用以及关系进行研究与界定, 对功能进行划分, 利用集成原理将其有机整合, 并对体系运行进行分析。该体系通过内部与外部循环(矿业与农业循环是外部, 生态农业自身为内部循环)协同运行, 有效利用煤炭生产活动及生态农业自身产生的静脉资源, 为矿区生态建设及经济发展开辟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文章从可持续利用的角度分析了湖南省水资源利用现状,运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协调系数、可持续系数及经济效益系数,对湖南省2003—2007年水资源利用的变动趋势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同时与江西省和湖北省进行横向比较分析。结论是,湖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基础及潜力好,水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协调处于预警状态;实际用水量过高,尤其是工业用水过多;水污染、水浪费较为严重,可持续性亟待改进。在此分析基础上,为提高湖南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扬州市土地资源利用的特点,构建了扬州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然后运用熵权法和线性加成技术建立其综合评价模型。研究表明:扬州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总体状态是趋好的,但其中资源和环境指标趋于下滑,在以后的发展中将会成为土地利用的制约因素。最后提出实现扬州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面向生态经济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水资源短缺已严重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为此 ,在经济发展中要充分考虑水资源的承受能力 ,大力发展节水型经济 ,以面向生态经济的观念来开发利用和管理水资源 ,本文探讨了相应的系统理论框架和对策建议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