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对小麦不完善粒国标检测方法 GB/T 5494—2008《粮油检验粮食、油料的杂质、不完善粒检验》的分析,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建议在小麦不完善粒检验中,运用色选机色选的方法代替人工挑选的不完善粒仪器检测的改进方法;通过实验说明改进方法的可行性,阐明了在粮油质量检测中引入相关技术并建立此检测方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文章依据《GB5494》标准对稻谷脱壳后糙米中不完善粒检验结果计算。通过对稻谷与非假果类粮食的组成不同;稻谷与非假果类粮食检验方式有所不同;净稻谷糙米率与其中不完善粒稻谷糙米率不同;不完善粒稻谷中每个单项糙米率不同进行讨论分析,提出了关于完善《GB5494》中稻谷不完善粒检验方法和结果计算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江苏省2014年新收获小麦的质量现状。方法 抽取覆盖全省所有产粮县的917份样品作为试验样品, 依据GB 1351-2008《小麦》对新收获小麦的容重、不完善粒、杂质、水分和色泽气味五个质量指标进行检测, 其中按照GB/T 5498-2013、GB/T 5497-1985规定的检测方法对小麦的容重、水分进行了测定, 依据GB/T 5494-2008、GB/T 5492-2008的检验方法对小麦的杂质、不完善粒和色泽、气味进行了检验、鉴定。结果 调查了2014年江苏省13市62县(市、区)新收获小麦的质量, 并与近五年小麦的质量状况进行比较。2014年江苏省中等以上小麦占全省96.3%; 容重平均值为771 g/L, 比前两年增加了近10 g/L; 水分平均值为12.5%, 为近五年最低; 杂质含量0.9%, 近五年来变化不大; 不完善粒平均值为5.0%, 为近三年最低, 所有样品的色泽和气味是正常的。结论 2014年江苏省小麦总体质量好于往年, 其中徐州、宿迁地区小麦整体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4.
采用《粮油检验类型及互混检验》GB/T 5493—2008中糯稻和非糯稻的染色检验法,观察米粒着色情况,糯性米粒呈棕红色,非糯性米粒呈蓝色,拣出混有异类型的粒数,计算大米的互混。验证其方法应用于酿酒原料大米互混测定的可行性、实用性、重复性,以及确认此方法在本公司实验室适用且有效。  相似文献   

5.
采用GB/T 5503—2009《粮油检验碎米检验法》测定酿酒原料大米的碎米含量和小碎米含量,通过筛分法和人工挑选相结合的方法,分选出样品中的碎米,称量碎米质量,来计算碎米含量,也可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得到米粒的图像并判断米粒的大小、整米、大碎米和小碎米,来自动计算大米碎米和大米小碎米的含量,验证其方法应用于酿酒原料大米的碎米含量和小碎米含量测定的实用性、重复性、准确性、可行性和可靠性,以及确认《粮油检验碎米检验法》在本公司实验室适用且有效。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现行国家标准GB/T 5510—2011《粮油检验粮食、油料脂肪酸值测定》苯提取法改进,使小麦粉脂肪酸值检测采用无水乙醇代替苯提取液,在不影响检测结果的情况下,减少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机会。经反复实验验证,用无水乙醇代替苯提取液,检验结果与用苯提取法检验结果成相关性。建议在小麦粉脂肪酸值检测方法中,增加无水乙醇提取法,作为一般检验方法,仲裁检验仍用苯提取法。  相似文献   

7.
<正> 国家标准GB5490—5439—85自一九八六年七月一日实施以来,深受社会及粮食工作者的欢迎。但是通过几年来的执行和使用,我觉得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之处,特提出,供参考。一、GB5494—85杂质、不完善粒检验中计算方法解释不准。在小样杂质和不完善粒的计算时,用到的M字母,在GB中解释为大样杂质的百分率%,而通过实际计算,这里的M应理解为大样杂质的百分数。例:大样杂质为1.5%,在计算中只能代入1.5而不能代入1.5%,否则结果有误。  相似文献   

8.
纵横信息     
<正>国家粮食局发布7项推荐性行业标准国家粮食局通告(2015年第3号)发布7项推荐性行业标准,其编号和名称如下:LS/T 3243—2015《DHA藻油》、LS/T 3244—2015《全麦粉》、LS/T 3245—2015《藜麦米》、LS/T 6111—2015《粮油检验粮食中黄曲霉毒素B1测定胶体金快速定量法》、LS/T 6112—2015《粮食检验粮食中玉米赤霉烯酮测定胶体金快速定量法》、LS/T 6113—2015《粮油检验粮食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测定胶体金快速定量  相似文献   

9.
小麦和小麦粉面筋含量与其适宜的用途密切相关,准确地检测小麦和小麦粉的面筋含量,有利于实现小麦和小麦粉的分类、分等使用,使其发挥最佳的使用效益、经济效益。结合检验人员的实际操作经验,对现行国家标准GB/T 5506.1—2008《小麦和小麦粉面筋含量第1部分:手洗法测定湿面筋》和GB/T 5506.2—2008《小麦和小麦粉面筋含量第2部分:仪器法测定湿面筋》中操作细节的理解进行了探讨,旨在促进检测人员对标准的统一理解,使获得的检测数据更具科学性、准确性、可比性。  相似文献   

10.
在粮食收购中,常遇到粮食、油料里混有冰雪块,影响均匀分取试样和粮食水分的检验结果。《黑龙江省粮油检验手册》规定:粮食、油料中的冰雪块以水分体现),对含有冰雪块的样品,完全按照《GB5497-85》进行粮食水分检测,就极容易产生波动性很大的失真结果,难以操作、控制。为了减少差错,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只有增大试样用量,才能达到均匀分取试样和测定结果的准确目的,经几年的实践,结合现有检测条件,我探索出一种较为完善,测定程序合理、结果更加准确的粮食、油料中带有冰雪块的水分测定方法。其适用范围及具体操作规程归…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盐城市2023年新小麦质量情况,指导粮食收储工作,盐城市粮油质量监测中心按照新收获粮食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要求,开展了新收获小麦质量调查工作。根据各县(市、区)粮食产量,在盐城市9个县(市、区)的240个村组扦取新收获小麦监测样品240份作为调查样品,按GB 1351—2008《小麦》等国家标准和检验方法对调查样品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平均值)显示:千粒重44.9 g,容重789 g/L,水分12.1%,不完善粒含量5.3%,其中生芽粒和黑胚粒含量较2022年增幅较大。总体来看,盐城市2023年新收获小麦主要质量指标与2022年相比有不同程度下降。  相似文献   

12.
文章根据国家对《稻谷》《大豆》《小麦》《玉米》质量标准,和《粮食油料的杂质不完善粒检验》《稻谷出糙率检验》《稻谷整精米率检验法》《类型及互混检验》等检验标准的最新修订,以及不同检验标准中的试样用量要求,提出中储粮黑龙江分公司编制的原粮质量检验原始记录存在全项目检测书写问题,提出问题修改建议,并编制出新的原粮质量检验原始记录。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江苏省2023年新小麦的质量情况,指导粮食收购工作,江苏省粮油质量监测中心组织各设区市粮食质量检验机构,在全省13个市、75个县区、1 200多个村组扦取小麦质量调查样品1 421份,按照GB 1351—2008《小麦》规定的检验方法,对新小麦质量指标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平均值)显示:千粒重44.5 g;容重792.7 g/L;不完善粒含量6.1%,其中占比较多的是生芽粒,含量为2.8%。通过对小麦多项质量指标和等级占比分析发现,2023年新小麦质量较2022年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记者 《肉类研究》2014,(3):I0003-I0005
郭文萍主任为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检验实验室(国家肉类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实验室副主任兼技术负责人,高级工程师。多年从事分析检测工作,所带领的研究团队参与制定了奥运会食品兴奋剂检测课题中多巴胺、肾上腺素的测定课题、GB/T 9695.4—2009《肉与肉制品磷含量的测定》、GB/T 9695.3—2009《肉与肉制品铁含量的测定》、GB/T 9695.13—2009《肉与肉制品钙含量的测定》、GB/T 9695.32—2009《肉与肉制品氯霉素含量的测定》。参与撰写的文章3次获得北京二商集团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15.
选取2个标准茶样为实验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考察了GB/T 8313-2002《茶茶多酚测定》与GB/T 8313-2008《茶叶中茶多酚和儿茶素类含量的检测方法》中2种不同的茶汤浸提方法对茶样中儿茶素组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完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3位实验人员采用GB/T 8313-2002中的沸水浸提法检测儿茶素各组分含量时,其中2位实验人员的测定结果差异不显著;而采用GB/T 8313-2008中的体积分数70%甲醇溶液浸提法检测时,3位实验人员所测定的结果在5%显著水平上差异显著,尤其是儿茶素中的酯型儿茶素的测定结果,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且沸水浸提法与70%的甲醇水溶液浸提法相比,沸水浸提法儿茶素各组分含量的测定结果均高于70%甲醇水浸提法。表明在GB/T 8313-2008的茶汤浸提中,用沸水浸提法代替70%甲醇提取法可能更适于茶叶中儿茶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为做好粮食质量检验工作,提高检验结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GB1350-1999《稻谷》、GB1351-1999《小麦》、GB/T5493-1985《粮食、油料检验类型及互混检验法》三个家标准进行了修改,并上报国家标准化委员会。2006-06-09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批准了这三个国家标准的修改单,并自2006-07-01起实施。  相似文献   

17.
国家标准GB 5009.27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代替GB/T 21911—2008《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和SN/T 3147-2012《出口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GB/T 21911—2008《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中采用外标法对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进行定量分析,而GB 5009.27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以同位素内标法作为第一法对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进行定量分析,外标法作为第二法对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进行定量分析,为了比较同位素内标法和外标法在测定浓香型白酒中邻苯二甲酸酯含量的差异,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浓香型白酒样品进行分析测定,然后分别采用同位素内标法和外标法计算其邻苯二甲酸酯含量。结果显示两种方法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均能满足检测要求。分析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使用相应的定量方式。  相似文献   

18.
GB/T23383—2009《食品中双乙酸钠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检测原理为将双乙酸钠转为乙酸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面包发酵生成本底物质乙酸,导致影响产品检测的准确性。通过实验发现添加不同酵母量及原料配方组合,双乙酸钠含量达到0.36~1.1 g/kg,严重干扰了面包中双乙酸钠的检测,因此GB/T23383-2009标准方法不适用于面包中双乙酸钠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正>GB 853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食药管理总局联合发布,该标准涵盖了饮用天然矿泉水的感官、理化、微生物等58项指标的检验方法,将代替GB/T 8538—2008《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和GB/T 5009.167—2003《饮用天然矿泉水中氟、氯、溴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含量的测定》,并于2017年6月23日  相似文献   

20.
水分的测定是酿酒原辅料分析中最基本的测定项目之一,且水分含量是评价原辅料质量和利用价值的重要指标。酿酒原辅料的水分含量高,在加工时会增加粉碎的困难,使粉碎机的生产能力降低,且会使相对的固形物和可利用的成分减少,从而使生产原料的投料量增加。因此,水分含量的测定准确与否,显得至关重要。本研究采用国标GB 5009.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中第一法,即101~105℃直接干燥法测定酿酒原料及辅料水分。通过同一人员对不同种类原辅料进行重复测定和不同人员间比对实验,来验证此国标方法应用于酿酒原辅料水分测定的实用性、重复性、准确性、可行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GB 5009.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中第一法,即101~105℃直接干燥法在本公司实验室适用且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