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明确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在小麦生长中的作用,于2019年在山西省芮城县三道斜村进行了小麦播种期、起身拔节期、孕穗后期施用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的试验。结果发现,该植物生长调节剂有促进小麦生长、增加千粒质量、丰产增效的效果,且与常规用药配合的情况下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
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培肥地力,施肥技术的创新,优化耕作制度,新型肥料应用,实现施肥方式的调整,以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化肥施用利用率,进而实现增产增效。同时,此技术还可以降低化肥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分析了淮北地区小麦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并提出保障小麦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应用的措施,以期提高小麦种植户的产量。  相似文献   

3.
以纳米WS_2和TiN为添加剂,研究不同纳米材料及含量对基础油500SN减摩抗磨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在添加纳米材料后,润滑油的减摩抗磨性能有了明显提升,磨损类型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其中在添加纳米TiN后的磨损类型由磨粒磨损变为黏着磨损,在添加纳米WS_2变为黏着磨损与磨粒磨损共存;随着纳米粒子质量分数的增加,润滑油的减摩抗磨特性先提升后下降,其中0.3%质量分数的纳米TiN的减摩抗磨效果最好,相比基础油,可以使摩擦因数下降5%~8%,磨斑直径下降26%~32%。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治中不同药剂协同增效及精准施药技术,采用田间随机区组处理的方法,在小麦返青期、拔节期、灌浆期各协同喷施22%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微囊悬浮剂+18.7%丙环唑·嘧菌酯乳油+氨基酸水溶肥1次,验证其对小麦主要病虫害的防控效果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 表明,试验药剂对小麦蚜虫、红蜘蛛、白粉病等小麦主要病...  相似文献   

5.
小麦垄作栽培试验示范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晋中市小麦生产成本高、效益低和一年一作有余、两作不足等制约小麦生产发展的问题,晋中市技术站近年从山东省农科院引进小麦垄作高效节水栽培技术并进行试验示范,通过试验示范对该技术进行了重新组装,形成了适宜晋中市种植的小麦间作菠菜、套种玉米的一年三作三收的立体栽培新模式.详细阐述了小麦垄作栽培试验的过程及技术要点,并通过对比总结,得出节本增效、利于推广的利民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6.
秸秆全量还田在我镇高产增效创建示范片已连续实施,实践证明,稻、麦秸秆全量还田,不但解决了长期以来有机肥料投入减少,商品肥投入持续上升的问题,而且对防止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节本增效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为探讨稻秸秆全量还田不同机械作业方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近几年来,通过观察对小麦成熟期产量结构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7.
针对近两年来小麦赤霉病的相关试验进行分析归纳,了解当下小麦赤霉病病害防控试验的概况,分析不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从而减少农药对环境我污染。使用不同小麦赤霉病防治农药,设计相关实验小区,采用五点取样的方法采集数据,结果使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47%多·酮可湿性粉剂防效最稳定、有效,防效最好。47%多·酮可湿性粉剂,亩用量85 g的防效最稳定,使用最有效、合理药量,可减少用药次数,达到"减肥减药"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纳米高温耐磨复合涂层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纳米材料高的比表面能和表面活性开发电站高温耐磨涂料。试验在普通粉料FM650中添加纳米材料制成涂料,对涂层的结合强度、耐磨性和热震性分别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FM650涂层的结合强度从2.90MPa提高到了3.49MPa采用单面涂层降低气孔的影响则涂层强度从6.26MPa提高到了10.43MPa;耐磨性和致密性均有很大提高;纳米Al2O3/SiO2的加入改善了涂层与钢的膨胀系数匹配程度,不经低温80℃/150℃处理涂层仍具有良好的耐热震性能。  相似文献   

9.
为提升风电偏航树脂基制动片高温下的摩擦磨损性能,采用稀土和纳米材料对树脂基制动片进行改性。采用热压成型工艺制备改性树脂基制动片,对试样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和摩擦磨损试验。采用SEM、EDS、XRD对试验后试样摩擦表面进行观察和分析,探究稀土和纳米材料对树脂基复合材料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添加稀土和纳米材料后试样的相关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均有提高,其中质量分数1%的氧化铈和氧化钇、4%的纳米二氧化硅可使复合材料350℃高温下的摩擦因数提高9.09%,磨损率下降64.28%。稀土和纳米二氧化硅通过优异的界面效应,提高了高温下试样的抗热衰退性,降低了高温下试样的磨损量,使试样磨损形式从磨粒磨损为主转变为黏着磨损为主。  相似文献   

10.
通过2004年小麦机械化保护性耕作试验示范项目的研究分析,阐述了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具有七大优点、节本增效显著的项目,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1.
从分析丘陵山区稻茬小麦传统种植方式成本效益入手,找出小麦传统生产负效益的根本原因,提出并实施节本增效轻简化栽培技术措施的筛选和技术研究,摸索出适宜渝东北丘陵山区稻茬小麦的节本增效轻简化栽培措施—免耕覆盖栽培,为恢复发展该区域小麦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有机肥氮部分替代化肥氮在小麦上的试验结果表明,单施无机氮处理在小麦单位面积有效穗、穗粒数、籽粒产量等方面均优于单施有机氮和有机氮与无机氮配合施用处理。在综合考虑作物产量、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前提下,结合本试验研究,以有机肥替代20%化肥施用可最大程度地减少小麦产量降低,增加氮肥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3.
纳米材料成型技术及磨研加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纳米材料高温压制成形技术 ,并对成形后的块状纳米材料进行了磨削加工试验、研磨加工试验、显微硬度分析、金相分析及扫描隧道显微镜图象分析等研究。这些研究对纳米材料的成形、精密加工提供了基本的实验数据 ,为进一步研究纳米材料的成形技术、精密加工技术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有减摩、抗磨和修复功能的新型纳米润滑材料,是近年来摩擦与润滑领域研究的热点,也是微纳米材料与润滑剂相结合的切入点。从石墨烯这种碳基纳米材料入手,研究其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在研究中,用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氧化石墨来进行实验。基础油中添加石墨烯的质量分数分别是0.1%、0.2%、0.3%、0.4%、0.5%,对这5组润滑油以及基础油进行摩擦学实验发现:在不添加石墨烯时,基础油的摩擦因数要大于其他5组有石墨烯添加剂的润滑油,而石墨烯质量分数为0.2%和0.3%的润滑油的摩擦因数则一直平稳地保持在比较低的区间。由此得出结论:基础油中添加石墨烯后,润滑性能得到改善,且最佳添加浓度为0.3%左右。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研究保护地茄子优化施肥技术,2020年在青州市一地块进行了茄子"2+X"肥效试验。增施有机肥的优化施肥处理和补充钙肥处理,与当地常规施肥处理(CK)相比,有明显增产效果,分别增产11.87%和13.71%,建议在保护地茄子生产中,适当减少磷、钾肥用量,增施有机肥,促进化肥减量增效。  相似文献   

16.
旨在研究小麦替代玉米对三黄肉鸡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选用同一批次,初始体重(0.5±0.05)kg,日龄基本一致的健康三黄肉鸡500羽,随机平均分成5组,每组100羽,再分10个重复。对照组1饲喂正大中鸡料,试验第2、3、4、5组分别饲喂用小麦替代中鸡料中1/4、1/2、3/4、100%的试验调制料,并在4个试验组中分别添加对应小麦代替比例的小麦酶。适应期5天,正试期50天。结果表明,小麦作为玉米的部分代替用作鸡饲料的主要成分是可行的,而且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三黄鸡的饲养品质。  相似文献   

17.
不同品种有机肥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冬小麦施用商品有机肥在改善产量要素、提高小麦单产、减少化肥投资、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等方面能够起到显著效果,对麦农科学施肥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上海地区常用小麦品种"杨麦-16"为试验材料,研究秸秆二次粉碎、旋耕、反转、深翻等不同作业模式下对小麦机械化种植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机械化条播技术环节中,深翻作业增产效果最好,反转灭茬优于旋耕;秸秆二次粉碎效果并不明显;整体而言,机械条播优于撒播。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由于劳动力成本增长,临汾市小麦呈现逐年下滑的趋势,为实现小麦种植面积稳定,提高小麦单产和品质,需要加强科研院校、农技、农机等部门结合,推广机播、机收等轻简高产种植技术,努力实现小麦节本增效,保障口粮安全,打造地产小麦特色高效产业。  相似文献   

20.
<正>针对我国目前高性能陶瓷CBN砂轮制备方面的落后现状及技术瓶颈,本文尝试将纳米材料技术和强磁场材料制备技术引入到了砂轮制备过程中,并制得了具有特定磨粒取向和致密结合剂结构的纳米陶瓷结合剂CBN砂轮,并通过开展大量针对金属和硬脆材料的磨削试验比较了强磁场砂轮和普通陶瓷结合剂CBN砂轮的磨削性能。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将多种纳米材料添加至传统结合剂配方中,并通过开展正交试验优化了纳米陶瓷结合剂的组分配方和各组分占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