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了MH/Ni电池充放电循环性能,对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电化学特性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充电过程中充电电流大小和充电方式的不同对电池充电效率以及电池整体性能影响,探索了MH/Ni电池内压产生并且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电池循环性能的降低与电池内阻增加以及电极材料的腐蚀粉化有关;另外脉冲充电时电池内压性能要明显优于恒流充电,而且小电流和脉冲充电对正负极活性材料的破坏较小,因此较大电流快速脉冲充电是一种较好的充电方式.  相似文献   

2.
采用较简单的方法把化学法合成的聚苯胺粉末加工成电极,构成水溶液电解质的锌—聚苯胺二次电池,对电池在各种充放电条件下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电池具有较高的电容量、能量密度、库仑效率和较好的循环寿命,其适宜的工作条件是电解液的pH值应保持在4左右、充放电电压应限制在0.75~1.50V,充放电电流不得超过2.0mA/cm~2。  相似文献   

3.
导电剂是锂离子电池不可缺少的关键材料之一,特别是在动力型锂离子电池的大电流充放电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电极材料的导电率低等原因,传统导电剂已不能满足动力型锂离子电池大电流和快速充放电的要求,必须研发和使用高效导电剂来提高或改善电池的充放电安全性、高温稳定性、电池容量和寿命.本文从作用机理出发探讨了导电剂的品质种类、改性处理、掺合比例等,并展望了新型导电剂的研发以及在动力型锂离子电池方面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二次锌离子电池因其低成本、安全环保和能量密度较高而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然而循环过程中伴生的Zn枝晶生长限制了此类电池的应用.本文采用原位流延法在Zn负极表面涂覆一层硅藻土涂层(DL),借助由硅藻土组成的多孔框架抑制Zn枝晶生长,运用恒电流充放电、循环伏安(CV)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表征方法,研究了涂层对Zn电极的改善效果.结果 表明,经过硅藻土涂覆后,Zn/Zn对称电池可在10 mA/cm2的电流密度下稳定循环200 h.同时,Zn/Mn3 O4全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显著提高,在5C倍率条件下进行400个循环后比容量为120 mAh/g,容量保持率为80%.该研究为延长Zn电极的循环寿命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案,进一步提高了锌离子电池的实用性,为储能电池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5.
无机添加剂对铅蓄电池充放电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充放电曲线法研究无机添加剂对铅蓄电池充放电过程的影响。研究发现,硫酸钠添加剂对恒电流放电容量的影响分为两个阶段,在循环初期使电池放电容量增大,但在循环后期使放电容量减小;硫酸镉添加剂使电池在恒电流条件下放电容量增大;硫酸铍和硫酸铵在整个循环过程中均使放电容量减小。  相似文献   

6.
通过充放电曲线法研究无机添加剂对铅蓄电池充放电过程的影响。研究发现,硫铅钠添加剂对恒电流放电容量的影响分为两个阶段,在循环初期使电池放电容量增大,但在循环后期放电容量减小;硫酸镉添加剂电池在恒电流条件下容量增大;硫酸铍和硫酸铵在整个循环过程中均使放电容量减小。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采用溶剂热和高温热处理方法制备了MnTiO_3/C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应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衍射(XRD)和恒电流循环充放电等测试方法对材料结构形貌、物相组成和电化学性能进行分析测试。TiO_2的加入和碳包覆提高了电池负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缓解了材料体积效应并增加了电导率。MnTiO_3/C复合材料在1 000 m A·g~(-1)的电流密度下充放电循环160次后放电比容量仍有466 m A·h·g~(-1),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相似文献   

8.
针对电化学储能中的高能二次电池的经济效益、容量和稳定性等问题,提出一种制备Si/C@GR/G复合材料的方法和电池电极片工艺优化,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包覆型碳硅复合材料能够减少电解液消耗,提高材料活性和电池容量;石墨烯的最佳掺量为5%,石墨烯二次包裹覆盖Si/C复合材料,此时,电池充放电过程中每次循环的电流及其增幅较强,材料表现出较好的活化反应和导电性,电池活性最佳;复合材料中纳米硅含量为10%时,电池表现出高容量、较好的充放电循环稳定性、安全性等优点。综上,制备的Si/C@GR/G多孔碳电池复合材料,不仅成本低,安全环保,还可以有效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容量、循环稳定性,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9.
高比表面活活性炭电级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比表面积为2590m^2/g的石油焦基活性炭作为双电层电容器的炭电极材料,用直流恒流循环实验考察双电层电容器在不同允放电条件下的电化学性能。实验发现,活性炭电极具有良好的循环充放电性能,充放电效率高达97%,远高于普通电池。不同充放电电流有不同的充放电容量,恒流1mA充放电容量大于2mA和5mA时的充放电容量。活性炭的比电容为60F/g,且电化学性能稳定,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设计一种注水井充电电池组液冷散热管理系统,由制冷回路和乙二醇冷却液循环回路组成并配备的多个锂电池单元的电池模块的技术。电池组按照一个电池模块由多个电池单元构成方式配置,电池组的各个电池模块和各个单元能均匀冷却。介绍了由偏心发电机组和永磁涡轮发电机组构成的注水井供电系统、液冷散热系统,测试了不同温度工况环境下充放电特性曲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