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大学英语习得中的错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错误分析理论现已成为二语习得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论述了第二语言习得中错误分析理论的兴起和发展 ,并将错误分析理论用于中国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 ,从实证的角度研究大学英语习得中语言学习者的语言错误 ,揭示语言学习者出现错误的基本规律和错误原因 ,对大学英语的教和学都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错误分析阐述外语学习者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言语错误的原因和类别等,揭示出外语学习中的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教师应视学生的言语错误为语言学习的必经阶段,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错误,并将学生普遍存在的言语错误视为一种教学反馈。  相似文献   

3.
从应用语言学的角度上来看,语言学习在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中所表达出来的所有的语言都叫做过渡语言(interlanguage)。学习在构建这种非标准语言的过程中,伴随着这样那样的错误发生。错误表明学习在进步,这贯穿于过渡语言的整个过程,不同的错误代表过渡语言的不同阶段。错误分析能显示语言学习对语言的欠系统性的使用,对外语教学中研究学习的学习英语的过程意义重大。本详细阐述了英语教学过程中错误分析的四个步骤:分别为(1)错误识别;(2)错误描述;(3)错误解释;(4)错误更正。  相似文献   

4.
本文列举了大学英语写作中常见的典型错误,分析原因,提出从写正确、清楚、连贯、简洁的句子着手,不断提高大学英语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5.
写是用书面语传递信息的一种交际能力.凡具有良好素质的外语人才都必须具备这种能力.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通常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基于语料库与批改网的自动批改系统,协助教师对学生写作错误进行分析,能帮助学生找出写作错误的根源,分析其原因,进而帮助学生纠正这些错误,避免以后再犯同类的错误,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写作能力,还能让教师在指导学生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提高能力,进而对英语写作教学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在线语料库对高校本科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的语言错误进行分析。发现大学英语写作中学生的语言错误比较严重,名词词组、动宾搭配、拼写错误和多单句无连词等错误频率较高。文章同时分析了语言错误产生的原因,并总结了研究结果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式英语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论述了中国式英语的基本概念,阐述了中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们出现的英语语言错误——中国式英语的具体表现及其产生的原因。中进一步提出了纠正中国式英语的方略及给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拟以2012年下半年四川省大学英语三级考试学生作文为样本进行分析,归纳专科学生在英语三级考试作文中的常见错误,并基于语言迁移这一假说分析导致学生出现这些常见错误的深层次原因,针对这些原因提出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应采取的相应策略,从而为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按照中心语驱动的短语结构语法(HPSG)理论,将学生在英语口头交流中出现的语言错误分为语音、词汇、语义、语境、短语搭配和句法六类。用20个问题对60名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不同专业本科生进行英语口头交流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句法类错误率最高,但它对交际的阻碍程度最低;词形错误率仅次于句法类错误,而交际阻碍程度最高;语音错误、语义错误,分别成为第二、第三大交际障碍。认为大学口语教学应以核心词为中心、以关联词为网络的口语话题活动为重点。  相似文献   

10.
根据现代语言学的“中介语”理论,以《大学英语》精读课本中汉译英学生练习为材料,对其中的典型性错误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学习中的错误是由若干种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电子测量仪器中的分贝绝对误差,分贝相对误差;讨论了分贝相对误差与实际相对误差、读数相对误差、绝对误差、满度相对误差的换算;讨论了分贝绝对误差与分贝相对误差、读数相对误差、实际相对误差的换算。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电子测量仪器中的分贝绝对误差,分贝相对误差; 讨论了分贝相对误差与实际相对误差、读数相对误差、绝对误差、满度相对误差的换算; 讨论了分贝绝对误差与分贝相对误差、读数相对误差、实际相对误差的换算  相似文献   

13.
复数FIR滤波器椭圆误差约束最小二乘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非线性相位有限冲击响应(FIR)滤波器的优化设计问题,提出一种频率响应误差和相位误差约束的最小二乘方法,既能独立控制幅值误差和相位误差,又能形成凸的约束区域.采用S形相位误差上界函数,不仅将相位误差控制在给定范围,而且有效减小了滤波器的群延迟误差,但增大了幅值逼近误差.为了减小幅值逼近误差,应用椭圆形的复数误差约束来代替通带上的圆形频率响应误差约束,研究基于椭圆复数误差约束及S形相位误差上界函数的复系数FIR滤波器加权最小二乘设计.仿真结果表明,应用椭圆形的复数误差约束能够有效减小滤波器的幅值逼近误差.  相似文献   

14.
文章阐述了SDH系统误码检测原理、SDH系统中误码的相关性能与告警事件,探讨了SDH系统维护中误码的定位分析、误码的处理方法与步骤,最后根据处理步骤进行了误码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15.
错误集     
本文为了研究错误的理论和定量化描述错误的需要,在文[1]的基础上提出了“错误”集的概念,并讨论“错误”集的分类,几种运算及其规律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对含有系统误差的综合误差的性质进行了理论探讨,对综合误差的方差提出疑意,即观测值综合误差的方差DLL等于它的方差δ^2,而不包含系统误差的平方ε^2,而且从理论上进行了论证。最后通过实例对作者的观点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7.
降水量观测误差包括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本文给出降水量观测误差的估算方法,并指出其对水资源评价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ocess precision of an XY laser annealing table, a geometric error modeling, and an identification and compensation method were proposed. Based on multi-body system theory, a geometric error model for the laser annealing table was established. It supports the identification of 7 geometric errors affecting the annealing accuracy. An original identification method was presented to recognize these geometric errors. Positioning errors of 5 lines in the workspace were measured by a laser interferometer, and the 7 geometric errors were identified by the proposed algorithm. Finally, a software-based error compensation method was adopted, and a compensation mechanism was developed in a postprocessor based on LabVIEW. The identified geometric errors can be compensated by converting ideal NC codes to actual NC codes. A validation experiment has been conducted on the laser annealing table, an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positioning errors of two validation lines decreased from ±37 μm and ±33 μm to±5 μm and ±4.5 μm, respectively. The geometric error modeling, identification and compensation method presented in this work can be straightforwardly extended to any configurations of 2-dimensional worktable.  相似文献   

19.
感应同步器的幅值误差和正交误差的检测与补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感应同步器的幅值误差和正交误差对检测精度的影响,研究了检测幅值误差和正交误差的检测与修正,提出了一种多位置检测误差法.通过搜索方法,将非线性方程组进行线性化处理,应用最小二乘法检测幅值误差和正交误差,进而修正幅值误差和正交误差.实验表明,采用该幅值误差和正交误差的检测与修正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感应同步器的精度.  相似文献   

20.
轴仿真转台指向误差的建模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杆、副误差矩阵来描述三轴仿真转台的各项误差,详细阐述了三轴仿真转台的坐标系建立过程,建立了三轴仿真转台指向误差的数学模型,为进行三轴仿真转台的精确度分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