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经过几十年努力,上海四大水源地已形成两江并举、多源互补的原水供应系统,不直接从江河取水。上海供水能力达1 137万m3/d,黄浦江水源水厂全部采用深度处理工艺,部分长江水源水厂也已完成深度处理工艺改造。2012年上海市供水水质全部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但上海市供水水质仍存在一定风险,需进一步提高,上海正积极推进长江水源深度处理工艺改造。经过"十三五"、"十四五"两个五年计划,上海市供水将全部采用深度处理工艺,供水水质进一步提高,供水更安全。  相似文献   

2.
水源长途输送过程中,水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会发生较大变化,为了及时反映水质的变化并实现科学的动态供水,需要以水质在线监测系统为基础建立水质监测管理系统。在此论述了供水水源长途输送水质监测管理系统的组成、软件模块结构、监测指标的选择,系统采用3种方式进行水源水质突变的预警,最后介绍了系统的功能特点和主要难点。  相似文献   

3.
供水管网水质影响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针对乡镇供水管网水质存在的问题,结合管理经验,对影响供水管网水质的因素进行分析判断,并提出加强水源的综合治理、严格水厂水质管理与控制、更新改造供水管网、优化管网运行管理等对策。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水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自来水的生产过程是经过一定的处理工艺,使出厂水的各项指标达到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然后经过配送管网输送至用户。二次加压供水是现阶段国内主要供水形式,通过这种形式的供水方式充分解决了管道压力不足的状况。本文针对二次加压供水中提高供水水质,结合当前无人值守情况下如何保障水质安全,应用应急消毒设备达到对二次供水泵站稳定运行的可靠支持,提升二次供水泵站应对水质突发情况的处理能力,提高末端水质的余氯值和水质安全,切实保障居民的用水安全等几方面问题逐一进行了分析,提出解决二次供水用水安全的措施,形成系统的二次供水末端水质应急保障方案。  相似文献   

5.
农村供水水质安全保障是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研究了我国农村供水水质保障现状和存在的主要水质问题,剖析了农村供水水质安全保障问题成因,从水质保障格局、水源保护、水处理技术装备及运维管理、水质检测监测体系、技术示范推广应用等方面提出了提升农村供水水质安全保障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南京市主城区供水水源地水质监测数据为依据,对南京市城市生活用水的源水进行水质分析.结果表明,分布在两大供水水源地的4个水厂取水口的水质,有3个80%以上的测次水质处于良好状态,但上元门水厂取水口的水质只有56%的测次处于良好状态.南京市主要供水水源地水质状况的总体趋势是:长江丰水期的水质好于枯水期;上游水源地的水质好于下游水源地;长江中泓水质好于岸边水质.认为必须加强城市主要供水水源地的保护工作,确保城市生活饮用水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青草沙原水系统通水切换期间,杨树浦、南市、居家桥、陆家嘴等4家水厂将临时就地取用黄浦江水.由于黄浦江受多种因素影响,水质不稳定,为保障黄浦江临时取水口水质平稳,确保上海市供水安全,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成功组织实施了引江济太应急调水.通过总结应急调水背景、组织实施过程以及调水效果,分析了引江济太应急调水对保障青草沙原水系统切换期间供水安全的作用,对指导流域供水安全保障工作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立尖 《给水排水》2004,30(3):22-24
介绍了纽约市的供水概况 ,着重解读纽约市 2 0 0 2年水质年报。分析纽约市的水质情况 ,包括水质监测 ,水质年报制度 ,水质超标事件处理方法 ,水质标准的实施等方面。同时 ,将纽约市的水质情况和上海市进行了比较 ,并结合中国供水企业的特点 ,对我国的水质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供水水质保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原水水质保障、根据原水特点选择合理净水工艺、水厂供水水质保障、输配过程的水质保障、二次供水水质保障,需要对供水全过程实现动态水质管理和全过程水质管理,才能确保供水水质,使连续供水水质得到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0.
供水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颁布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为此必须对其供水水源和通过水处理后的水质进行测定评价。文章介绍了铁、总锰和氟化物3种水质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1.
由于人类活动影响加剧,永定河呈现水量锐减以及水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在此背景下,永定河生态重建工程亟待开展,生态补水方式急需确定。为探究多水源生态补水方式对河流水质及河岸渗滤水质演变的影响,开展模拟试验,探究流速、温度和土壤渗滤对再生水补水水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流速增加有利于污染物降解;与高温相比,低温条件下的污染物降解能力明显优于高温,表明低温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再生水补水水质的改善;河岸渗滤水某些水质指标有一定程度的好转,但由于河底沉积物的聚集吸附作用使得通过土壤的水体轻微富营养化。最终结果表明,流速对于再生水补水水质指标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2.
延河水质评价及个别水质指标预测分析对延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延河流域近3年水质的月监测数据,选取单因子指数法和水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延河水质进行评价,对比不同的评价方法对延河水质评价结果的异同.并通过建立BP(Back Propagation)人工神经网络首次对延河水质指标溶解氧(DO)进行预测.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3.
不同水质评价方法在怀柔水库水质评价中的应用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流水质评价方法多种多样,采用合理的水质评价方法,才能准确、客观、全面地反映水体水质现状,为水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选取常用的单因子指数法、水质质量系数(P)法、综合污染指数(K)法、分级评价法以及内梅罗指数法等5种水质评价法对怀柔水库水质进行评价,得出相应的评价结果,结合评价结果对5种评价方法进行了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14.
水功能区水质响应系数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质响应系数是计算水环境容量,进而明确排污责任主体的重要基础。以一维对流扩散方程为基础,基于线性叠加原理,推导了水质响应系数矩阵,探讨了基于综合水动力水质模型的水功能区水质响应系数矩阵高效计算方法。基于HEC-RAS模型建立了辽河干流水动力水质模型,据此计算了辽河干流水功能区水质响应系数矩阵。结果表明:基于综合水动力水质模型的水功能区水质响应系数矩阵高效计算方法可显著提高计算效率,而且HECRAS模型不仅在水动力模拟方面优势显著,在水质模拟方面亦表现出良好特性。较之公式法,基于综合水动力水质模型计算水功能区水质响应系数可以显著提高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5.
针对水质分析实验室的特点,着重阐述水质分析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的方法及技术要求。并结合实例说明方法应用的工作程序  相似文献   

16.
流量和含沙量对水质参数影响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石伟  王光谦 《水利学报》2002,33(5):0051-0055
为了研究近年来黄河下游水环境容量萎缩的内在机理,本文用流量级频率分析的方法,对1982~1984年黄河下游花园口、泺口水文站实测水质分析成果表中的耗氧量、溶解氧及其相应流量进行了分析,得到在平滩流量下黄河下游河道对污染物输运能力最强,而且此时其水环境容量也最大的结论。随着花园口、泺口水文站平滩流量由1958年的8000m3/s和9200m3/s降至1999年的4000m3/s和3000m3/s,黄河下游水环境容量萎缩是必然的。本文又通过统计分析得知含沙量对黄河下游水质监测数据中的耗氧量及溶解氧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南四湖水质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与改善效果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南四湖2006年、2007年、2010年和2011年4次90个采样点的水质空间分布监测数据,采用Surfer 8.0软件绘制南四湖水质空间分布等值线图,进行南四湖及分湖区水质指标的综合比较分析和平均综合污染指数的计算与污染控制效果评估。结果表明:南四湖COD、NH3-N、TP、TN和CODMn等指标的空间分布具有北高南低的非均一性特点;2010—2011年比2006—2007年枯水期各水质指标的平均浓度下降率为38.3%,整体提高了1~2个水质类别;按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标准相应的平均综合污染指数进行评价,达标和基本达标湖区的比例达到63.3%;2010—2011年枯水期南四湖主要污染物分担率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TP、COD、TN、CODMn、NH3-N;水质平均综合污染指数与电导率存在很好的相关性和北高南低的污染特点,说明南四湖水污染物仍然以外源排放为主。  相似文献   

18.
国家体育场再生水水质标准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郭汝艳  赵昕 《给水排水》2004,30(10):82-85
国家体育场再生水利用的方案拟为:收集体育场内部场地雨水,体育场屋面雨水,体育场周边雨水及部分生活优质杂排水,处理后回用于体育场内比赛场地和热身场地的浇洒,跑道的冲洗用水,建筑物内0层以下卫生间的冲厕用水,停车场的冲洗用水,室外道路的冲洗用水和绿化的浇洒用水,冷却塔冷却水补充水和消防用水。市政优质中水作为旱季的备用水源。综合各方面因素,拟定国家体育场再生水水质标准,并对其进行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19.
湖泊水质状况是识别湖泊变化、评价湖泊健康的重要指标,关系流域生态环境安全。以典型干旱内陆湖泊———乌伦古湖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综合水质指数法(WPASEQI)并结合GIS技术对乌伦古湖湖区(吉力湖、布伦托海)2017年水质状况及空间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乌伦古湖水质类别及状况为Ⅲ类、轻度污染,其中,吉力湖水质类别为Ⅱ类,布伦托海水质类别为Ⅲ类,水质空间分布特征表现出越靠近湖中心东部区域,以及越远离进水口区域水质污染越严重的基本规律;(2)乌伦古湖水质污染关键超标因子为COD、COD_(Mn)、TN、TP、氟化物,其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COD、COD_(Mn)与氟化物指标浓度空间分布规律大致相似,呈现出吉力湖优于布伦托海、进水口优于湖心区的空间分布特征;TN、TP指标浓度变化差异较小,大体呈现出进水口优于湖心区、布伦托海西部优于东部的特征;(3)富营养物、有机物以及无机物是乌伦古湖水质主要污染来源,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是导致湖泊水质进一步恶化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20.
综合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法和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法是目前运用比较多的水质评价方法,尤其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能完整地表达水体的综合水质信息,计算过程简单,既可进行定性评价,也可进行定量评价。本文应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和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选取代表性监测项目对北京市的重要水源地——官厅水库2013年的水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官厅水库水体现状,为改善水质及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在北京市地表水源地水质评价中运用此类方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