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韩会丽  印万忠  姚金 《金属矿山》2016,45(12):71-76
东鞍山磁选混合精矿主要有用矿物为赤铁矿以及少量的菱铁矿和磁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铁矿物多呈细颗粒存在,铁在-37 μm粒级分布率达到82.55%。为实现东鞍山含碳酸盐磁选混合精矿中铁矿物的有效分选,采用分步与分散协同浮选工艺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以柠檬酸为分散剂、淀粉为抑制剂、KS-Ⅲ为捕收剂经菱铁矿1次正浮选,正浮选尾矿以NaOH为pH调整剂、淀粉为抑制剂、CaO为活化剂、KS-Ⅲ为捕收剂经1粗1精2扫赤铁矿反浮选闭路试验,获得了铁品位为67.89%、回收率为69.35%的铁精矿。分步与分散协同浮选通过将分步浮选工艺和分散浮选技术结合起来形成协同作用而对含碳酸盐难选铁矿石产生了较好的分选效果。  相似文献   

2.
姚金  韩会丽  印万忠 《金属矿山》2016,45(12):66-70
为解决东鞍山磁选混合精矿中细粒菱铁矿黏附罩盖在粗颗粒赤铁矿和石英等矿物表面造成浮选指标下降的问题。考察了在分步浮选第一步浮选中添加分散剂对菱铁矿正浮选的影响,以期找到适宜的分散剂来促进矿浆的分散,改善浮选指标。结果表明,添加分散剂有利于矿浆的分散,提高浮选指标。对混磁精以柠檬酸为分散剂首先进行菱铁矿正浮选,正浮选尾矿经1粗1精2扫赤铁矿闭路反浮选,最终获得铁品位为67.89%、回收率为69.35%的铁精矿。  相似文献   

3.
在前期实验室试验的基础上,在现场进行了东鞍山铁矿高碳酸铁矿石磁选混合精矿分步浮选的工业试验,获得了铁品位为64.80%、铁作业回收率为72.89%的浮选精矿,验证了分步浮选工艺在工业上应用的可行性。工业试验期间对粗细分选-重选-磁选-分步浮选全流程进行了流程考察,结果表明,采用分步浮选技术可使东鞍山铁矿过去无法处理的高碳酸铁矿石得到利用,所得综合铁精矿的铁品位为63.02%、铁回收率为63.77%。  相似文献   

4.
随着入选铁矿石中菱铁矿含量的升高,东鞍山混磁精反浮选精矿铁品位和铁回收率均呈下降趋势。为了确保高菱铁矿矿石资源的顺利开发,并改善反浮选精矿指标,东北大学用新研制的改性脂肪酸类常温捕收剂DTX-1,对东鞍山混磁精进行了先正浮选菱铁矿、后反浮选石英等脉石矿物的分步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对东鞍山选矿厂混磁精进行1次开路正浮选菱铁矿,1粗1精2扫、中矿顺序返回闭路反浮选脱硅,最终可获得铁品位为6587%、铁回收率为6792%的铁精矿,与现场1粗1精3扫、中矿顺序返回闭路反浮选精矿指标比较,精矿铁品位和铁回收率分别提高了2.47和2.82个百分点,在工艺流程复杂性相当的情况下,产品指标得到了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5.
东鞍山铁矿石铁品位为33.28%;铁主要以赤褐铁矿形式存在,分布率为86.47%,但3.29%的铁以菱铁矿形式存在,会对浮选产生不利影响。现场采用两段连续磨矿—粗细分级—粗粒螺旋溜槽重选、重选中矿再磨后与细粒磁选精矿合并反浮选工艺,存在尾矿品位偏高,重选处理量小,精矿铁回收率低等问题。为此,对东鞍山铁矿厂现场原矿进行了两段阶段磨矿—阶段磁选—磁选精矿再磨后1粗1精3扫、中矿顺序返回闭路反浮选试验,可获得铁品位为65.32%、回收率为75.71%的精矿,尾矿铁品位为13.38%。与现场原工艺流程相比,铁品位提高了0.58个百分点、回收率提高了10.43个百分点,且该工艺流程简单,易于实现工业改造。该试验结果对改善东鞍山贫赤铁矿选别指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可为国内其他贫赤铁矿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东鞍山铁矿石中菱铁矿对反浮选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几年东鞍山铁矿石中碳酸盐矿物含量增加,反浮选指标随之恶化,甚至出现“精尾不分”现象。为此,在单矿物浮选试验的基础上,采用SEM和EDS分析手段,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淀粉抑制但抑制作用较弱的菱铁矿在赤铁矿和石英表面的吸附罩盖,是引起东鞍山含碳酸盐铁矿石反浮选困难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实现东鞍山含碳酸盐铁矿石中铁矿物与石英的有效分离,关键是如何在反浮选之前预先将菱铁矿分离出去,或找到能有效活化或抑制菱铁矿的浮选药剂。  相似文献   

7.
鞍山式含碳酸盐铁矿石"分步浮选"体系中存在的主要矿粒有赤铁矿、菱铁矿、石英,各种矿物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力导致微细粒菱铁矿粘附在粗粒赤铁矿和粗粒石英表面,这些矿粒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其在精矿和尾矿中的归属。浮选试验表明,大量-0.010 mm微细粒的菱铁矿吸附在粗粒赤铁矿和粗粒石英表面,改变了矿粒的表面性质,严重恶化了赤铁矿反浮选的选别指标。在不同质量分数-0.010 mm菱铁矿与赤铁矿和石英的三元混合矿浮选试验基础上,进行了微细粒菱铁矿和粗粒赤铁矿、粗粒石英间的相互作用能计算,从力学层面对浮选过程中精矿与尾矿的归属问题进行分析,为微细粒菱铁矿和粗粒赤铁矿、粗粒石英的有效分散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分析鞍山式含碳酸盐赤铁矿石分步浮选中矿的工艺矿物学性质,通过开展浮选条件试验、开路试验、闭路试验,最终选取一粗一精阴离子反浮选工艺流程选别该铁矿石分步浮选中矿,取得了精矿品位56.20%,金属回收率57.10%,SiO2含量8.14%的较理想指标,实现了分步浮选中矿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9.
梅山强磁选尾矿强磁再选—分步浮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杨龙  韩跃新  袁志涛 《金属矿山》2010,39(4):183-186
梅山铁矿石中弱磁性铁矿物含量很高,主要为赤铁矿和菱铁矿,造成强磁选尾矿的铁品位高,有较多的的赤铁矿和菱铁矿没有被回收。对该尾矿先采用较高的磁场强度进行强磁再选,然后再对强磁再选精矿通过分步浮选进行菱铁矿与其他矿物的分离及赤(褐)铁矿与脉石矿物的分离。试验获得的最终精矿铁品位为42.75%,高于目前生产过程中强磁扫选的精矿品位,略低于强磁粗选的精矿品位,可以提高梅山铁矿选矿厂铁回收率5个百分点以上。  相似文献   

10.
东鞍山含碳酸盐难选铁矿石分步浮选工艺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东鞍山烧结厂含碳酸盐难选铁矿石的工艺矿物学及浮选分离特性,提出了处理难选碳酸盐铁矿的浮选新工艺--分步浮选,即第一步在中性条件下采用正浮选分选菱铁矿;第二步在高pH值下采用反浮选分选赤铁矿。实验室闭路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在浮选给矿品位为52.30% 时,采用分步浮选工艺可以获得铁品位 66.34%、回收率71.60%的铁精矿。  相似文献   

11.
对东鞍山含碳酸盐铁矿石的工艺矿物学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处理含碳酸盐铁矿石的分步浮选工艺流程:第一步, 在中性环境中采用正浮选分离出碳酸盐; 第二步, 在强碱性环境中采用反浮选分选赤铁矿。工业生产实践表明, 分步浮选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对同类选矿厂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某微细粒嵌布复杂铁矿的选矿工艺流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石中铁矿物主要以不规则状产出,粒度以微、细粒为主,嵌布关系复杂,且矿物种类繁多,主要为赤铁矿、假象赤铁矿,其次为磁铁矿、褐铁矿、针铁矿及少量菱铁矿,尚有微量磁赤铁矿、自然铁、磷铁矿等;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其它是辉石、绿泥石、云母、长石、黏土矿物等;本研究采用合理多段、适当细磨工艺,强化微、细粒赤铁矿及假象赤铁矿的回收。试验推荐重选—磁选—反浮选联合流程,获得品位为67.79%、回收率为83.23%的铁精矿。  相似文献   

13.
东鞍山选矿厂原正浮选菱铁矿、反浮选分离赤(磁)铁矿与石英的工艺已不能适应采出矿石菱铁矿含量上升的情况,故以NM-1为微细粒菱铁矿的分散剂,对东鞍山磁选粗精矿进行了单一反浮选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在NM-1作用下,采用1粗2精1扫、中矿顺序返回的单一反浮选工艺流程处理该粗精矿,可获得铁品位为66.37%、回收率为75.00%的铁精矿;优化后的工艺流程更简洁,在精矿铁品位下降1.47个百分点的情况下铁回收率提高了5.53个百分点,达到了优化工艺流程、提高经济技术指标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东鞍山烧结厂通过对赤铁矿反浮选工艺和设备进行改造,采用两段连续磨矿,中矿再磨,重选-磁选-阴离子反浮选工艺及反浮选作业中采用BF—T型浮选机,使综合铁精矿品位达64.50%以上,特别是浮选精矿品位达到65.00%以上,取得良好的工艺指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