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用多极理论分析圆柱—正N边形内导体同轴传输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郑勤红  伊继东 《微波学报》1999,15(3):271-275
本文提出用多极理论准解析计算方法分析圆柱- 正N 形内导体同轴传输线,介绍了多极理论的准解析计算规则。实例计算结果表明:用多极理论准解析计算方法分析圆柱- 正N 边形内导体同轴传输线,其计算精度是相当高的,多极理论准解析计算方法是一种较好的传输线分析方法,可以很方便地应用于传输线工程问题的设计与计算  相似文献   

2.
平面传输线上瞬态脉冲信号的联合时—频描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江  金梁 《微波学报》1998,14(4):283-287
本文研究瞬态脉冲信号在微带线和共面波导传输线上的传输特性。用联合时-频描述方法将时域脉冲信号扩展到时间-频率的二维平面,通过时间窗、频率窗和时-频平面对矩形和高斯脉冲信号的瞬态特性进行比较分析,与传统的傅立叶分析相比,对瞬态脉冲信号的联合时-频描述,可以更直观、更全面地了解脉冲信号在平面传输线上任意时间、任意位置的瞬态变化。  相似文献   

3.
光激发LT—GaAs共面微带传输线THz色散与衰减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彩和半经验色散公式分析了LT-GaAs衬底共面微带传输线的THz模式色散与切伦柯夫辐射损耗特性,同时计算了导体欧姆损耗和衬底介电损耗,结果表明,较小的横向尺寸有利于改善LT-GaAs共面微带传输线模式色散和辐射损耗特性。较大的横向尺寸比可降低导体欧姆损耗。  相似文献   

4.
李国金 《雷达与对抗》1996,(3):27-32,38
从传输线行波匹配原理出发,以分布式放大器理论为基础,给出了行波理论当今的三个很重要的运用--行波管放大器,宽带行波匹配放大器和超宽带砷化镓微波单片集成电路行波混频器。  相似文献   

5.
多重网格法分析计算TEM传输系统特性阻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玉胜 《微波学报》1993,9(4):15-21
本文用V循环和W循环的多重网格法计算了同轴矩形TEM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并与保角变换法所得结果进行了比较,证明所用方法有效性。然后,计算了部分介质加载同轴矩形TEM传输线的特性阻抗。数值结果表明,W循环的多重网格法比G-S达代法快近四倍。  相似文献   

6.
用FD-TLM法对高速数字微波而面带线端接电阻及非线性终端-半导体二极管时的瞬态响应特性的模拟及分析,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处理传输线结构终端吸收边界问题的简单,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龚克  王激 《微波学报》1994,10(2):12-16
MIMIC的应用必然涉及到不同传输线之间的过渡问题,本文介绍了两种新型的波导-微带和波导-共面波导过渡器。通过实验,分析了过渡器的特性,并给出Ka波段内的优化数据。  相似文献   

8.
在RS-485通信中,数据传输距离由于传输线阻抗和码间于扰(IS)引起的信号衰减与畸变而受到限制。一般情况下,传输线阻抗与终端阻抗相比可忽略不计,但在远距离传输中,传输线阻抗对信号传输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具体影响取决于所用电缆的阻抗与终端所接匹配阻抗的分压,例如,在选用4000英尺长、特征阻抗为100fi#24AWG双绞线时,导线电阻会造成一6dB的信号衰减。码间干扰是由传输线寄生参数引起的与码型有关的延迟抖动,这种抖动会妨碍通用异步收发器(UART)与数据流的同步,使误码率提高,降低数据通信的可靠性,从而限制了通信…  相似文献   

9.
同轴-径向波导接头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并矢格林函数-模式匹配法导出场表达式后,利用矩量法精确计算了同轴-径向波导接头的s参数。从而确定了接头具有最佳传输特性的结构尺寸。通过对比结果,讨论了用传输线理论设计该接头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吴超逸 《信息技术》2007,31(8):114-116,121
利用传输线的基本原理推导出半无限长传输线的瞬态响应,总结出传输线在高频下的基本特性,接着对双线传输线这一特定情况提取传输线的分布参数,然后应用提取结果进行传输线Hspice仿真,进而得出传输线的时域特性。  相似文献   

11.
徐浩  吴炜  陈浩  王子康 《电子测试》2020,(10):117-118,27
无人机技术目前的快速发展使得我们国家输电线路自身的巡检能力得到了持续的提升,基于此本文在对无人机技术给予认识的情况下,在了解了输电线路巡检过程中的使用优势之后,还总结了无人机技术在当前我国线路巡检过程中的应用路径以及应用方法;之后使用案例分析的方式分析了无人机技术在当前输电线路巡检过程中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2.
孔晓峰  张帆  徐敏  陈晨 《信息技术》2020,(1):38-41,47
为了提高输电线路智能地线管控能力,构建输电线路智能地线管控系统,提出基于虚拟同步控制的输电线路智能地线管控系统,建立了矢量控制下输电线路智能地线管控等效电路模型。采用T型等效电路分析的方法进行输电线路智能地线管控的系统稳定性特征分析,求得输电线路智能地线管控的优化参数结构模型。基于虚拟同步控制方法,进行输电线路智能地线子侧变流器的控制结构优化,采用最大功率跟踪的方法进行智能地线管控系统的控制指令加载,实现输电线路电压定向管控,构建优化的输电线路智能地线管控系统。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输电线路智能地线管控的智能性较好,稳定控制能力较强,提高了输电线路智能地线管控的无功环比例积分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铜箔粗糙度和传输线损耗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且还讨论了几种将铜箔粗糙度效果整合到传输线模型中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双绞传输线电磁兼容特性的FDTD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将曲线坐标系中的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拓展到空间为任意媒质情形,然后针对双绞传输线的特殊结构综合运用曲线坐标系、圆柱坐标系、旋转坐标系和子域连接法进行空间网格划分、FDTD建模,并通过求解双绞传输线和平行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对该建模的准确度进行了验证,最后在空间线源激励下对双绞线和平行线的电磁兼容特性进行了比较,可以看出双绞线对空间电磁场的耦合能力远远低于平行线。  相似文献   

15.
房尚斌  郭辉萍  刘学观 《通信技术》2010,43(9):168-169,172
人工传输线以其慢波效应可以使微波部件小型化,因而得到了广泛应用。首先介绍了人工传输线的基本原理,给出了一种简洁的等效电路模型,然后推导出了基于该模型的传输特性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根据仿真结果推算出各等效电路参数,从而得到了人工传输线传输特性与等效电路参数的关系;最后设计制作了人工传输线,测试结果与分析结果比较吻合,证明了提出的分析模型是有效的。为进一步简化设计平面型人工传输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传输线参数测试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的传输线参数测试方法是终端开路、短路测试。对于高压输电线路,终端直接短路时,短路电流较大,对电力设备有损害。本文提出了在线路正常运行时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提供的时间为基准,对传输线两端的电压、电流进行同步采样和测量。根据牛顿—拉夫逊法对传输线方程进行迭代计算可以得到传输线参数。通过Matlab仿真计算验证了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输电线路覆冰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可引发输电线路导线舞动、绝缘子闪络等事故,严重危害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文中总结分析了输电线路覆冰的种类、性质及其影响因素,详细说明了由覆冰引起的绝缘子闪络和线路舞动的定义及防治方法,列举了现有的线路覆冰防治对策,为研究覆冰对输电线路的危害作了较全面的分析,有利于设计抵御冰灾的输电线路,提高了输电线路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输变电线路是发电厂向用户提供电力,实现电力运输的基础设施,其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是整个电网建设中的重要环节.而输变电线路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电力运输网是否安全与稳定.文章介绍了500 kV输变电工程的线路施工技术及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用电量也在不断增加,同时对于线路的安全性及稳定性要求也在不断增加,输电线路中存在的污闪问题对于输电的稳定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本文针对在输电线路喷涂PRTV涂料以提高绝缘子串污闪电压的方法进行探究,以期可以对于输电线路减少污闪方面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0.
郝雪 《电子测试》2020,(9):110-111
架空输电线路雷击跳闸是影响供电安全的重要因素,而接地装置是输电线路防雷保护的主要措施之一。结合国外架空输电线路工程的接地设计工作,对架空输电线路的接地计算和设计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文运用规程计算方法和加拿大CDEGS接地计算软件相对比,对杆塔接地电阻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分析,为设计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