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分析评价了新疆某铀矿冶厂尾矿库补救行动计划中工作人员所受照射的剂量。补救行动中工作人员的照射途径主要是:吸入氡及其子体、吸入空气中悬浮的尾矿尘和7外照射。考虑可能的最大照射景象是:在工作时间内施工人员一直处于未覆盖的尾矿上,不考虑施工机械和设备对施工人员的防护作用,也不考虑其它防护措施的作用。剂量估算结果表明,尾矿库补救行动工作人员所受的年有效剂量为5.93mSv。  相似文献   

2.
关于公众成员某些放射性核素的剂量转换因子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摄入放射性核素后,个体所受的剂量随年龄、代谢及身材大小的不同而变化。为了反映单位摄入量所产生的剂量随年龄的变化,本文把公众成员分为婴儿(1岁)、儿童(10岁)及成人三个年龄组,分别给出了某些放射性核素的剂量转换因子。但由于目前还缺乏可供应用的数据,不得不把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第30号出版物的剂量学模型和代谢数据用于公众成员(包括儿童和婴儿)的剂量估算,在计算儿童的剂量时,只考虑了体重的影响。本文还给出了公众成员吸入短寿命氡,(气土)子体的剂量转换因子。  相似文献   

3.
李素云 《辐射防护》1995,15(4):307-314
本文主要根据国际放射委员会第65号出版物介绍住宅内和工作场所中氡子体照射及有关防护问题。给出的氡子体暴露量与有效剂量转换因子,对工作人员为1.4mSv(mJhm^-3)(5mSvWLM^-1),对公众成员为1.1mSv(mJhm^-3)^-1(4mSvWLM^-1)。对住宅内采取补救措施的氡浓度的行动水平为200-600Bpm^-3。  相似文献   

4.
本文叙述了发前医院中,特别是在综合性医院中核量剂防护的工作状况,设立核剂量防护部门的意义,必要性以及核医学剂量防护工作人员的培养,设备配置。  相似文献   

5.
放射防护体系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在线性无阈假设上的现行辐射防护体系对工作人员和公众成员所受剂量的最小化具有很大的贡献。然而,因为线性无阈意味着不管剂量多么小辐射总是有害的,所以已经引起人们的“辐射恐惧”并因过度审管而造成资源的浪费。作者重温了辐射健康效应的研究结果,包括对辐射工作人员的重大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在低于目前最大剂量限值(工作人员:50mSv/y,公众成员:5mSv/y)的辐射照射情形下没有明显的有害健康效应的证据,而二十世纪后半叶这些限值在全世界被广泛采用。既然DNA修复、细胞凋亡、适应性反等生物防预机理的存在得到了公认,那么线性假设就不能说成是“科学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存在着辐射危险的阈效应。为了解决低剂量问题。在新的放射防护体系中应当引入“实际的”阈值或“事实上的安全剂量”概念。“实际的”阈值可定义为某一剂量水平,低于此剂量水平就不会诱发可观察到的放射所致的癌症或遗传效应。除了医疗目的有意照射以外,如果工作人员和公众成员从受照中得不到利益,则辐射照射应当保持在“实际的”阈值之下。假设目前的剂量限值低于“实际的”阈值且没有“辐射损害”,那么对于职业照射和公众照射就不需要“正当性”和“最优化(ALARA)”原则。这样一来,允许以对社会的利益抵销对个人的辐射损害的“正当性”伦理学问题也就能够得到解决。而且,用健康和安全换取经济利益的“最优化”的伦理问题也可以得到解决。只有通过引入“实际的”阈值概念的方法才能使辐射防护体系建立在面向个人的理念上,并且满足21世纪伦理学的平等原则。  相似文献   

6.
放射防护体系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在线性无阈假设上的现行辐射防护体系对工作人员和公众成员所受剂量的最小化具有很大的贡献。然而,因为线性无阈意味着不管剂量多么小辐射总是有害的,所以已经引起人们的“辐射恐惧”并因过度审管而造成资源的浪费。作者重温了辐射健康效应的研究结果,包括对辐射工作人员的重大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在低于目前最大剂量限值(工作人员:50 mSv/y,公众成员:5 mSv/y)的辐射照射情形下没有明显的有害健康效应的证据,而二十世纪后半叶这些限值在全世界被广泛采用。既然DNA修复、细胞凋亡、适应性反等生物防预机理的存在得到了公认,那么线性假设就不能说成是“科学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存在着辐射危险的阈效应。为了解决低剂量问题。在新的放射防护体系中应当引入“实际的”阈值或“事实上的安全剂量”概念。“实际的”阈值可定义为某一剂量水平,低于此剂量水平就不会诱发可观察到的放射所致的癌症或遗传效应。除了医疗目的有意照射以外,如果工作人员和公众成员从受照中得不到利益,则辐射照射应当保持在“实际的”阈值之下。假设目前的剂量限值低于“实际的”阈值且没有“辐射损害”,那么对于职业照射和公众照射就不需要“正当性”和“最优化(ALARA)”原则。这样一来,允许以对社会的利益抵销对个人的辐射损害的“正当性”伦理学问题也就能够得到解决。而且,用健康和安全换取经济利益的“最优化”的伦理问题也可以得到解决。只有通过引入“实际的”阈值概念的方法才能使辐射防护体系建立在面向个人的理念上,并且满足21世纪伦理学的平等原则。  相似文献   

7.
建立在线性无阈假设上的现行辐射防护体系对工作人员和公众成员所受剂量的最小化具有很大的贡献.然而,因为线性无阈意味着不管剂量多么小辐射总是有害的,所以已经引起人们的“辐射恐惧“并因过度审管而造成资源的浪费.作者重温了辐射健康效应的研究结果,包括对辐射工作人员的重大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在低于目前最大剂量限值(工作人员:50 mSv/y,公众成员:5 mSv/y)的辐射照射情形下没有明显的有害健康效应的证据,而二十世纪后半叶这些限值在全世界被广泛采用.既然DNA修复、细胞凋亡、适应性反等生物防预机理的存在得到了公认, 那么线性假设就不能说成是“科学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存在着辐射危险的阈效应.为了解决低剂量问题.在新的放射防护体系中应当引入“实际的“阈值或“事实上的安全剂量“概念.“实际的“阈值可定义为某一剂量水平,低于此剂量水平就不会诱发可观察到的放射所致的癌症或遗传效应.除了医疗目的有意照射以外,如果工作人员和公众成员从受照中得不到利益,则辐射照射应当保持在“实际的“阈值之下.假设目前的剂量限值低于“实际的“阈值且没有“辐射损害“,那么对于职业照射和公众照射就不需要“正当性“和“最优化(ALARA)“原则.这样一来,允许以对社会的利益抵销对个人的辐射损害的“正当性“伦理学问题也就能够得到解决.而且,用健康和安全换取经济利益的“最优化“的伦理问题也可以得到解决.只有通过引入“实际的“阈值概念的方法才能使辐射防护体系建立在面向个人的理念上,并且满足21世纪伦理学的平等原则.  相似文献   

8.
本文叙述了研究性重水反应堆运行20年来的辐射防护工作。工作人员所受集体剂量当量共计1537.59man·rem;平均每人每年受剂量当量0.62rem;反应堆运行1MWY 平均付出的集体剂量当量为34.63man·rem。释放到环境中的放射性物质低于容许限量。对工作人员全面医学检查结果,未见可资诊断的辐射损伤者。一回路磨损腐蚀产物活化生成的~(60)Co 是造成内外照射的主要核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中国国民剂量初步评价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潘自强 《辐射防护》1997,17(2):81-102
在中国国民所受照射中天然本底辐射占93.4%,其中氡子体产生的照射约占天然本底辐射照射的48%。在人工活动所产生的照射中,最大的是医疗照射,约占总剂量的4.21%;其次是职业性照射,约占总剂量的1.25%;对公众产生的照射占1.16%。在人工活动增加的照射中,以下几种实践和人群组是值得特别注意的:(1)医疗照射约占60%;(2)地下矿工职业照射约占18%;(3)燃煤产生的照射约为20.9%;三者相加等于98.9%。核工业产生的集体有效剂量仅占约4.9×10-4。  相似文献   

10.
由于医疗照射是公众所受到的非天然电离辐射中的最主要部分,而近几十年来新的放射性诊断和治疗设备不断出现,并且很快地被投入临床使用之中,因此“医疗照射中的放射防护”专题成为了IRPA-10大会的主要内容。会议中各国学者分别就在放射诊断学(包括介入放射学)、核医学和放射治疗临床工作中,病人与工作人员受照剂量的测量、降低其照射剂量的方法、对健康状况的评价、质量保证/控制工作等等问题发表了各自的论文并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相似文献   

11.
EGCG辐射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MTT方法和脉冲场凝胶电泳方法,以人肝LO2细胞株为研究对象,对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脂(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的辐射保护作用进行了研究。MTT结果表明,EGCG在5-50μmol/L的浓度下,对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并对细胞的修复有促进作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方法结果显示,EGCG作用可减少辐射所致的DNA双链断裂水平。两者均显示EGCG可减少对辐射导致的细胞死亡。  相似文献   

12.
溴代对竹红菌乙素光敏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DMF-水体系中用自旋捕捉,消自旋等ESR技术测定了竹红茵乙素及其两种溴代物光敏产生^1O2,O^-2及负离子自由基的相对产额,发现单溴代未增加HB^1O2的产额,而二溴代使^1O2的产额增加20%左右,但同时降低其经电子转移产生O^-2和负离子自由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关于枸椽酸镓-67注射液放化纯度的鉴定,文献已有报道。Hnatowich比较了几种展开剂对不同形式镓的R_f值的影响;Waxmax用甲醇-水的硅胶薄板色层法对几种枸椽酸镓-67商业产品作了放化纯分析,日本是采用柠檬酸钠-乙醇展开剂的纸色层分析法。 本文比较了五种展开剂在中性产品条件下及三种展开剂在不同pH值条件下对不同形式镓的纸色层图谱的影响,试图选择1-2种展开剂作为生产枸椽酸镓-67注射液放化纯的常规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14.
ISOCS在铀同位素丰度比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应用就地计数系统(ISOCS)测量235U和238U丰度比的方法。该方法使用基于蒙特卡罗原理的无源效率刻度软件对235U和238U子体234mPa进行效率刻度,采用平衡铀测定方法计算出235U和238U的原子比。使用该方法对某一铀样品进行了分析,其测量结果与质谱法测量结果的相对偏差为2.2%。  相似文献   

15.
利用POISCR程序计算了调变磁化方向型(MMD)和调变宽度型(MW)永磁多极磁体的磁场分布。本文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考虑到永磁材料实际退磁曲线的非线性,两种型式永磁多极磁体所产生的磁场分布相似,而带软铁屏蔽的MW型磁体的场强略高于MMD型磁体。  相似文献   

16.
邻苯二酚氨羧酸螯合剂对放射性钍的促排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物实验观察立即单次及连续给予单、双分子取代邻苯二酚氨羧酸螯合剂 760 1和 95 0 1、95 0 2对2 34 Th中毒大鼠和小鼠的促排作用 ,以大鼠尿、粪中2 34 Th排出量的增高、小鼠整体和肝、骨组织中2 34 Th蓄积量的降低与对照组比较作为评价指标 ,与DTPA相比较。体外实验采用凝胶色谱法测定 760 1和 95 0 1与牛血清白蛋白络合竞争Th的能力及ESR方法测定其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O- .2 )的作用。结果表明 ,760 1和 95 0 1、95 0 2均有较高的促排效果 ,中毒后立即单次给药使大鼠尿、粪中2 34 Th排出量达 63 %~70 % ,连续 3天给药使小鼠整体2 34 Th蓄积量比中毒组下降 82 %~ 88% ,肝、骨中的蓄积量均明显降低 ,760 1和 95 0 1的促排效果明显优于DTPA。 760 1、95 0 1和DTPA三者促排效果强弱差别和三者与血清蛋白络合竞争钍的能力相一致。 95 0 1和 760 1具有较强的直接清除O- .2 的作用 ,达到BESOD的水平。初步探讨了 760 1和 95 0 1防护核素内照射损伤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7.
元素在花岗岩表面吸附的XPS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钴的天然丰度为100%,是核反应研究常用的元素之一。根据核物理实验的需要,我们先后用电镀法、电阻加热法、聚焦重离子溅射法、滚轧法和水冷坩埚电子轰击法制备了各种厚度的钴靶。本文简述了制备钴靶的各种方法的工艺过程及其特点,指出了它们的适  相似文献   

19.
聚酯聚氨酯丙烯酸树脂(PUA)的合成与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线型、文链型、封端支链型聚酯聚氨酯丙烯酸树脂(PUA)的合成及其基本性能,其中线型PUA还包括聚醚型PUA。结果发现支链型PUA的力学性能和感光性能较优异,但粘度较大;而封端支链型PUA粘度较低,但力学性能、感光性能均较差。  相似文献   

20.
锆与HDBP形成萃取界面污物的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了锆与HDBP形成界面污物的行为,分析了Zr-DBP界面污物的基本构成,并就观察到的HDBP与锆形成界面污物过程出现的“异常”现象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