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羊毛角蛋白溶液对氧化竹原纤维的整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毛角蛋白能够与纤维素直接发生共价交联,因此可利用羊毛角蛋白溶液对纺织品进行改性整理。文章首先采用氢氧化钠、双氧水溶解羊毛,制得角蛋白粉末,并采用高碘酸钠对竹原纤维进行选择性氧化,再利用角蛋白溶液,对制得的氧化竹原纤维进行改性整理,测试并研究了羊毛角蛋白和氧化竹原纤维反应过程中,角蛋白处理时间、处理浓度、处理温度、pH值对氧化竹原纤维增重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整理结果表明:角蛋白溶液处理氧化竹原纤维后在纤维表面吸附成膜并产生增重,同时处理后氧化竹原纤维的力学性能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
羊毛角蛋白能够与纤维素直接发生共价交联,因此可利用羊毛角蛋白溶液对纺织品进行改性整理。首先采用NaOH、H2O2溶解羊毛,制得角蛋白粉末,并采用高碘酸钠对竹原纤维织物进行选择性氧化,再利用羊毛角蛋白溶液,对制得的氧化竹原织物进行改性整理,并借助KES-FB风格测试仪对整理前后的竹原织物进行了各种力学性能的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整理后的竹原织物力学性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为功能化改性竹原织物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扩展羊毛角蛋白的应用,采用还原法从羊毛纤维中提取角蛋白,并应用于纤维素膜改性,制得纤维素/角蛋白共混膜。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法对膜的结构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角蛋白含量小于15%的共混膜具有较光滑的形貌,含量继续增加,共混膜的表面变得粗糙不光滑,甚至团聚聚集;角蛋白和纤维素有一定的相容性;共混膜中角蛋白以β-折叠构象结构存在,纤维素主要是纤维素Ⅱ结构;混合膜的热分解温度低于纯纤维素的热分解温度,并且有明显的角蛋白分解吸收峰。  相似文献   

4.
羊毛角蛋白对氧化竹原织物抗紫外线性能的改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碘酸钠选择性氧化纤维素后生成的活性基团醛基能够与羊毛角蛋白分子链中的氨基形成共价键结合,发生反应生成席夫碱并涂覆在氧化纤维素表面。首先采用高碘酸钠对竹原织物进行选择性氧化,再利用羊毛角蛋白溶液,对制得的氧化竹原织物进行改性整理,测试了整理前后竹原织物的紫外线透过率和抗紫外线指数(UPF值),分析了不同浓度羊毛角蛋白溶液对不同氧化程度竹原织物抗紫外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羊毛角蛋白溶液整理后的氧化竹原纤维织物的紫外线透过率减小,UPF值增大,抗紫外线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研究羊毛角蛋白对氧化竹原纤维改性的工艺。采用高碘酸钠对竹原纤维进行选择性氧化,再利用羊毛角蛋白溶液对制得的氧化竹原纤维进行改性整理,测试并分析了羊毛角蛋白处理时间、处理浓度、处理温度、pH值对氧化竹原纤维增重率和强伸性能的影响。整理结果表明,角蛋白溶液处理氧化竹原纤维后在纤维表面吸附成膜并产生增重,同时处理后氧化竹原纤维的强伸性能也有所提高。较理想改性工艺为:羊毛角蛋白溶液质量百分比浓度3%,处理温度40℃,溶液pH值6,处理时间1 h。  相似文献   

6.
通过自制静电纺丝机纺制静电纺羊毛角蛋白丝素纳米纤维,并对比静电纺羊毛角蛋白纳米纤维,分析丝素的加入对羊毛角蛋白纺丝的微观形貌和分子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纺制的羊毛角蛋白丝素纳米纤维的最小直径、最大直径、平均直径与直径不匀率均小于静电纺羊毛角蛋白纳米纤维,且纳米纤维的分子结构由α-螺旋结构向无规则卷曲与β-折叠结构转变,提高了分子结构的热稳定性,改善了羊毛角蛋白的成纤质量。  相似文献   

7.
张恒  李戎  菅应凯等 《印染》2014,40(15):5-8,17
为了提高角蛋白的提取率和应用性能,采用预处理-还原二浴二步法溶解羊毛,探讨温度、时间、浓度等因素对溶解性能的影响。红外(FTIR)和X射线衍射测试结果表明,羊毛蛋白纤维、提取后的角蛋白的特征官能团与羊毛基本相同;将羊毛角蛋白和聚氧化乙烯按照不同比例混合进行静电纺丝,制得复合纳米纤维膜,对其进行SEM测试发现,纤维的表观形态各不相同,随着角蛋白比例的增加,纤维的直径逐渐变细。  相似文献   

8.
羊毛角蛋白溶液改善竹原织物抗皱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毛角蛋白能够与纤维素直接发生共价交联,因此可利用羊毛角蛋白溶液对纺织品进行改性整理.针对竹原纤维织物抗皱性能较差的问题,采用NaOH、H2O2溶解羊毛,再利用羊毛角蛋白溶液对竹原纤维进行抗皱改性整理,测试了在不同羊毛角蛋白溶液整理条件下竹原纤维织物的急弹和缓弹折皱回复角,并对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经羊毛角蛋白溶液处理后,竹原纤维织物的抗皱性能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羊毛角蛋白与丝素蛋白制备羊毛角蛋白丝素蛋白膜最佳混合比例。通过对不同比例的羊毛角蛋白丝素膜的吸湿回潮率、溶胀率、分子结构与力学性能的测试,分析不同比例羊毛角蛋白丝素膜的综合性能,寻求羊毛角蛋白丝素蛋白膜最佳混合比例。研究表明,羊毛角蛋白丝素蛋白膜的吸湿回潮率、溶胀率及断裂伸长率随着羊毛角蛋白含量的增加而不断上升,而结晶度与断裂强力随着羊毛角蛋白含量的增加而不断下降。综合分析认为:羊毛角蛋白与丝素蛋白的比例为3∶7时,羊毛角蛋白丝素蛋白膜的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0.
测试对比了麻赛尔纤维、薄荷纤维和芦荟纤维的强伸性能、回潮率和摩擦性能。结果表明,薄荷因子和芦荟精华的加入改变了粘胶基纤维素纤维的纺纱性能,主要表现为纤维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下降,以及摩擦系数的降低。麻赛尔纤维因提取原料不同,表现出强伸性能和摩擦性能差异。3种纤维中,薄荷纤维断裂强度最高,干强达3.23 c N/dtex;麻赛尔纤维摩擦系数最高,纤维与纤维间摩擦系数达0.3342;麻赛尔纤维吸湿性能最好,回潮率达到12.86%。  相似文献   

11.
通过测试角蛋白提取率和羊毛角蛋白改性后纯棉织物的力学性能指标,分析角蛋白酶对羊毛角蛋白提取率及改性羊毛角蛋白浸泡时间、体积分数、焙烘时间对纯棉织物改性的性能影响,进而寻找最佳的羊毛角蛋白提取及对纯棉织物改性的工艺。研究表明,使用角蛋白酶从羊毛纤维中提取羊毛角蛋白,羊毛纤维的溶解率与角蛋白的提取率分别为85.78%与79.94%,具有较高的可行性。通过测试改性纯棉织物的力学性能指标认为:羊毛角蛋白对纯棉织物改性的最佳工艺为浸泡时间20 min,羊毛角蛋白体积分数为35%,焙烘时间为2 min。  相似文献   

12.
2.2 新型多组分纤维纺织品分类 2.2.1 按纤维种类分类 在多组分纤维纺织品中,以含量较多的纤维种类进行分类,具体如下: (1)含天然蛋白质纤维 蚕丝/羊毛、蚕丝/锦纶、羊毛/锦纶、蚕丝/纤维素纤维(棉、粘胶、天丝等)、羊毛/纤维素纤维(棉、粘胶、莫代尔等)、羊毛/腈纶/大豆纤维、羊毛/涤纶/粘胶等.  相似文献   

13.
对羊毛角蛋白的应用现状作了简要介绍,将羊毛中提取出的角蛋白溶液或粉末,通过与其他高分子材料混合,制得不同形态的角蛋白混合材料,并对这些材料在纺织和生物医用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4.
探讨马蔺纤维的性能。从马蔺叶中提取纤维素纤维,观察了马蔺纤维的外观形态,并测试了马蔺束纤维的长度、细度、回潮率、强伸性能、摩擦因数、染色性能。对比了水煮脱胶和碱煮脱胶制得的马蔺纤维的X射线衍射图谱和热重分析图。试验结果表明:马蔺纤维平均长度100 mm~300 mm,细度80 dtex,断裂强力100 c N~300 c N,断裂伸长率1%~2%,回潮率10.24%,动摩擦因数较棉略小,活性染料上染率较低;水煮脱胶得到的马蔺纤维属于纤维素Ⅰ晶型,残胶量较大;碱煮脱胶得到的马蔺纤维属于纤维素Ⅱ晶型,残胶量相对较小。认为:应通过进一步改善马蔺纤维脱胶方法,提高马蔺纤维性能,使其可应用于纺织和复合材料领域。  相似文献   

15.
测试了一种新型中空黏胶纤维的回潮率、拉伸性能、形态结构和聚集态结构,并与其他3种常见的再生纤维素纤维——普通黏胶纤维、莫代尔纤维及莱赛尔纤维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中空黏胶纤维的回潮率为12.38%,干、湿态断裂强度分别为2.54cN/dtex和1.62cN/dtex,干、湿态断裂伸长率则分别为14.49%、16.67%。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中空黏胶纤维的表面和横截面形态发现:中空黏胶纤维的表面形态与普通黏胶纤维相同,而横截面呈明显的中空结构。X射线衍射测试结果得出:中空黏胶纤维的结晶度为31.73%。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显示:中空黏胶纤维表现出纤维素II的结构特征,与其他3种再生纤维素纤维类似。  相似文献   

16.
将具有抗菌功能的凤尾草提取物水溶液和具有消臭功能的蛋白石超细粉末添加到黏胶纺丝液中,通过湿法纺丝工艺制备抗菌消臭再生纤维素纤维,并测试纤维的外观形态、力学性能、摩擦性能、吸湿性能、抗菌性能和消臭性能。结果表明,与普通黏胶纤维相比,抗菌消臭再生纤维素纤维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回潮率略有下降,摩擦力增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为92.46%,对氨气、醋酸、异戊酸、2-壬烯醛的消除率分别为94.73%、97.50%、95.00%、82.14%,纤维具有优异的抗菌消臭性能。  相似文献   

17.
按苏联国标5982—75采用亚硫酸盐法制得的纤维素浆,经电离辐射(r射线、加速电子)改性后,可提高所制粘胶的反应性能。因此射辐改性纤维素浆所制得粘胶的过滤性能要比普通粘胶提高0.5~1倍。本文研究浆制得粘胶的某些主要  相似文献   

18.
《毛纺科技》2021,49(7)
针对新疆多浪羊目前主要用于肉质的开发,其羊毛纤维的可纺性应用研究较少的现象,为优化新疆多浪羊的资源化利用及种质资源保护,对其羊毛纤维的长度、细度、回潮率、力学性能、耐酸碱性等基本性能进行测试分析,以及洗毛工序对纤维表面形态的影响,分析多浪羊羊毛纤维的理化性能对可纺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浪羊羊毛纤维表面鳞片呈瓦状,具有缩绒性,线密度17.6 tex,可纺36~40 tex毛纱,回潮率11.16%,自然长度平均值为84.97 mm,伸直长度平均值为103.42 mm,卷曲率21.72%,洗毛前后断裂强力分别为21.49、20.84 cN,断裂伸长率分别为33.63%,34.15%,耐酸不耐碱,可用于生产针织制品、大衣呢及工业用呢。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羊毛的结构、分子量构成及其溶解方法,还原法是目前溶解羊毛角蛋白的主要方法,只切断二硫键完整地保留角蛋白的一级结构是目前角蛋白还原水解的主要方向.探讨了还原法溶解羊毛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见解和主张;介绍了几种新型的羊毛溶解剂和蛋白交联的方法,鉴于目前制得的角蛋白溶液分子量较小的问题,在蛋白溶液里加入交联剂,增大角蛋白分子量是目前提高蛋白液应用性能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20.
酸性染料对羊毛粉体/粘胶共混纤维染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湿法纺丝制备羊毛粉体含量分别为0、5%、10%、15%、20%的羊毛粉体/粘胶共混纤维,利用酸性染料对共混纤维进行染色,分析温度、元明粉用量、pH值和不同羊毛粉体含量对共混纤维上染率的影响,得出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酸性大红GR上染羊毛粉体/粘胶共混纤维时,在不同温度、元明粉用量和pH值下,不同羊毛粉体含量的共混纤维上染率曲线形状相似,表现出相似的上染规律;其中羊毛粉体含量为15%的羊毛粉体/粘胶共混纤维的上染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