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选用黄柏提取物、艾蒿提取物和单宁酸对棉纤维进行改性处理,制备具有抗菌、防螨功能的改性棉纤维,测试抗菌防螨棉纤维的纤维形态、力学性能、表面摩擦性能、抗菌性能、防螨性能。结果表明,与普通棉纤维相比,抗菌防螨改性棉纤维的断裂强度略微下降,断裂伸长率有所增加,且纤维摩擦系数增大;改性棉纤维具有优异的抗菌效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为95%,且水洗10次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为83%,耐水洗性好;对螨虫的驱避效果达到64%,具有良好的防螨功能。  相似文献   

2.
《家具》2017,(1)
睡眠是婴幼儿生长发育很重要的部分,对孩子的智力影响很大。床垫作为直接与婴幼儿睡眠接触的物品,它的舒适性能直接影响婴幼儿的睡眠质量。本文从床垫的支撑性、透气透湿性、抗茵防螨性、安全性能和方便性等方面对于婴幼儿床垫的舒适性能进行综合评价探究。  相似文献   

3.
黄麻 亚麻纤维混纺织物服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选取不同混纺比的黄麻、亚麻纤维与棉纤维织造成小样,对其透气性、透湿性、芯吸性能、抗皱性、悬垂性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黄麻面料在舒适性上略差于亚麻纤维面料,但抗皱性和悬垂性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纳米铜抗菌剂在纤维中分散性、界面相容性差的问题,采用油酸对纳米球形铜抗菌剂进行包覆处理,并与聚酰胺6(PA6)基体共混挤出造粒制得抗菌防螨PA6切片,再经熔融单组分纺丝和熔融复合纺丝制得铜改性抗菌防螨PA6纤维。对铜抗菌剂的形貌结构和界面相容性,抗菌防螨PA6切片的热稳定性和可纺性以及纤维的铜含量、力学性能和抗菌防霉防螨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油酸包覆球形铜抗菌剂的分散性较好,且与PA6基体相容性良好,抗菌防螨PA6切片的热稳定性、可纺性良好;铜改性抗菌防螨PA6纤维的颜色均匀性一致,纤维制成率高达88%,铜改性PA6拉伸变形丝的断裂伸长率为29.95%,断裂强度达到4.43 cN/dtex;洗涤50次前后铜改性抗菌防螨PA6纤维对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均大于99%,其织物防霉等级达到0级,螨虫驱避率达到89%,抗菌防霉防螨性能高效耐久。  相似文献   

5.
对以黄麻/苎麻为原料的草坪培植基的透气透湿性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面密度、厚度增大,透气、透湿量减少;孔隙率越大,透气、透湿量越大。  相似文献   

6.
郭叶莹子 《家具》2012,(3):82-84
棕纤维弹性床垫是一种以天然棕纤维为主体材料,采用胶黏剂使之相互黏结,或其他连接方式形成的多孔结构的弹性材料作为床芯,表面覆有面料等包覆材料制成的床垫。因其具有绿色天然、透气透水性好、硬度适中、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一直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在目前的床垫市场中占有很大的份额。本文就棕纤维弹性床垫的类型、典型结构作了介绍,并就与棕纤维芯料相关的几项床垫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研究Viloft纤维及其纯纺纱线的基本性能,测试和分析了Viloft纤维的截面形态、成分、红外光谱和力学性能,以及纱线的强力、捻度、条干均匀度、透湿量和耐热性能等。并利用14.8 tex Viloft纤维纯纺纱线开发6种组织的针织面料,简述分析了它们的基本性能、染色性能和服用性能。结果表明:Viloft纤维不仅单纤强力好,还具有近似的中空纤维结构;Viloft纯纺纱强度好,断裂伸长大,回潮率高,耐湿热和干热性能较好;Viloft纤维针织物染色性能良好,各项服用性能优良,特别是透气透湿性和保暖性佳,适合开发内衣面料。  相似文献   

8.
研究Viloft纤维及其纯纺纱线的基本性能,测试和分析了Viloft纤维的截面形态、成分、红外光谱和力学性能,以及纱线的强力、捻度、条干均匀度、透湿量和耐热性能等。并利用14.8 tex Viloft纤维纯纺纱线开发6种组织的针织面料,简述分析了它们的基本性能、染色性能和服用性能。结果表明:Viloft纤维不仅单纤强力好,还具有近似的中空纤维结构;Viloft纯纺纱强度好,断裂伸长大,回潮率高,耐湿热和干热性能较好;Viloft纤维针织物染色性能良好,各项服用性能优良,特别是透气透湿性和保暖性佳,适合开发内衣面料。  相似文献   

9.
纳米银抗菌整理对贴身针织物舒适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真丝、棉、羊毛、涤纶、锦纶等常用针织服装贴身面料进行DF纳米银抗菌整理,测试整理前后针织面料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性能和抗菌耐洗度,以及整理前后织物的透气透湿性、回潮率和抗静电等服用舒适性能的变化.实验表明,通过DF纳米银抗菌整理,面料的抗菌性能显著提高,且具有优良的抗静电性能,整理对面料原有的透气透湿性、回潮率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采用适当的工艺对家纺面料进行防螨抗皱整理,测试了相关的性能,结果表明,家纺面料经防螨抗皱整理后,螨虫驱避率达到93.76%,水洗后可达80%左右,厚度和透气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强力和透湿性稍有下降,抗皱性和柔软性得到改善,使用性增强.  相似文献   

11.
为改善聚酯(PET)的亲水性,采用生物基聚酰胺56低聚物(LPA56)对聚酯进行共聚改性制备新型聚酰胺酯共聚物。借助核磁共振波谱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光学接触角测量仪等对新型聚酰胺酯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新型聚酰胺酯共聚物兼具酯类和酰胺类特征官能团振动峰,且LPA56的反应率达到80%以上;共聚物的晶型和聚酯晶型相同,但其结晶度随着LPA56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逐渐降低;随着LPA56质量分数的增加,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熔点逐渐降低,但其对共聚物热稳定性影响较小;当加入质量分数为5% 的LPA56时,共聚物的静态接触角从91.5°降低至70.3°;改性后PET纤维的回潮率是改性前的265%,并随着LPA56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为减轻防刺服的质量,同时增加其穿着舒适性,采用涤纶间隔织物与防刺材料结合的方式制作复合防刺织物。通过对涤纶间隔织物进行压缩测试和对复合织物进行刺割测试,探究间隔织物厚度、间隔丝密度、织物层数对其缓冲性的影响,同时比较了纯防刺材料与不同结构间隔织物防刺材料的防刺效果。研究发现:间隔丝密度越大、织物厚度越小,间隔织物单位厚度的缓冲性越好,当涤纶间隔织物厚度为6.7 mm、间隔丝密度为 9 744根/(0.01 m2)时,缓冲性能最好,为25.1 J/m;使用2层涤纶间隔织物叠加时,间隔织物单位厚度的缓冲性最好,能量吸收为31.9 J/m;当间隔织物置于防刺材料底部时,在刺割受力最大值附近力的方差约为纯防刺材料的50%,此时缓冲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在现有NaOH/尿素体系低温柔化处理苎麻纤维的基础上,通过加入助溶剂硫脲,来提高苎麻纤维低温柔化处理的温度。研究了经NaOH/尿素/硫脲溶液处理后苎麻纤维性能的变化,通过对溶液配比、处理温度、处理时问和浴比等影响因素的研究,得出结论为:在-10℃时,溶液对纤维的最大溶解度配比为NaOH/尿素/硫脲=7:10:6.5;苎麻纤维处理温度越低、处理时问越长、浴比越大,纤维的断裂强度和初始模量越小,断裂伸长率越大;温度为I℃,处理时间为10min,浴比为l:10是较佳的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4.
针对单面纬平针织织物平幅轧蒸染色中容易卷边的问题,采用浆边的方法来控制卷边,并对防卷边涂层胶所用浆料及施加方式进行选择和优化。通过对比浆边织物平幅轧蒸染色各工况下的卷边率及其耐洗性,筛选出聚丙烯酸酯-聚氨酯浆料用于针织物平幅轧蒸染色中的防卷边整理,并通过工艺优化,获得了适合中、厚型单面纬平针织物的防卷边施胶方式:于单面纬平针织物的反面,沿织物纹路方向进行锯齿状刮涂,浆膜厚度达到0.2 mm,浆边宽度不低于2 cm。结果表明,这种防卷边施胶方式在平幅轧蒸染色的各工况下都可有效地控制织物的卷边,且不会影响后续的染色效果。  相似文献   

15.
针对聚丙烯酸酯浆料废水高浓度难降解以及成分单一等特点,采用基于共代谢的厌氧-好氧专利反应器组合工艺的生物处理方法对其进行中试试验,重点考察反应器的启动运行特征以及反应器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提高聚酯废水占比的启动方式,该系统启动周期约为30 d;在进水化学需氧量(COD)质量浓度为1 600 mg/L时,厌氧段水力停留时间为41.7 h,中温为(35±3)℃;在好氧段溶解氧质量浓度为3.5 mg/L的工况下,该系统对COD平均去除率为95.2%,最终出水各项主要指标均达到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且该系统具有较强的耐负荷冲击能力。  相似文献   

16.
钱璐敏  张斌 《纺织学报》2019,40(5):102-106
为提高羧甲基化医用棉纱布的可溶性,发挥其止血作用,采用单因素法探究溶媒法制备工艺。考察了碱化预处理的碱液质量分数、碱化时间和醚化反应的氯乙酸质量分数、醚化时间和醚化温度等因素对棉纱布溶解性能的影响,确定出较佳制备工艺,并借助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所制得的可溶性止血纱布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较佳的可溶性止血纱布制备工艺下,即碱化预处理时碱液质量分数为20%、碱化时间为30 min,醚化时氯乙酸质量分数为10.5%、醚化时间为4 h、醚化温度为70 ℃,棉纱布完全溶解所需时间为4 h;棉纱布发生了羧甲基化反应,羧甲基化后纤维直径增加。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针织物在转鼓式水洗机上冲淋水洗时,水洗工艺和辊网结构参数对水洗质量的影响,首先建立织物水洗质量动态评价项,评判染液在织物上的残留和分布状况。并利用Fluent软件,创建织物水洗域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辊网孔型对水洗质量的影响。然后综合考虑染液残余率、染液均匀度和洗涤面积比,建立织物水洗质量综合评价函数,采用中心复合设计法生成系列设计点,获得织物水洗质量对水洗速度、水洗时间、辊网孔圆弧半径的响应曲线和灵敏度值,说明水洗速度对水洗质量综合评价值的影响最显著,其灵敏度值为68%。最后以提高织物水洗质量为目标,优化水洗工艺和辊网结构参数,优化后水洗质量综合评价值提高了16.1%。  相似文献   

18.
为提升苎麻纤维的柔软性,采用N-甲基吡咯烷酮(NMP)对其进行处理。探讨不同NMP质量分数、处理时间和温度对苎麻纤维强伸性能和柔软性能的影响,并借助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苎麻纤维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当NMP质量分数、处理时间或温度任一因素增加,苎麻纤维的断裂伸长率随之增加,而断裂强度随之降低;当NMP质量分数或处理时间增加时,苎麻纤维的断裂回转数会先增加后减少,当处理温度升高时,断裂回转数会先增加后保持稳定;在NMP质量分数为15%,处理时间为60 min,处理温度为80 ℃的较佳工艺条件下,处理后苎麻纤维的结晶度从80.37%降至70.19%,而其化学基团保持不变,纤维表面纵向沿竖纹出现劈裂。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显影剂2,3,5-三碘苯甲酸(TIBA)在显影纤维聚对二氧环己酮(PPDO)降解液中的缓释规律,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探究了TIBA在不同体积比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和乙醇共混降解液(VPBS:V乙醇分别为1:3、1:1和3:1)中的紫外-可见分光光谱和回归曲线,根据回归曲线,测定降解液的吸光度值及计算PPDO纤维在降解过程中显影剂TIBA的释放量,借助药物缓释理论模型进行拟合,并分析相应的释放规律。结果表明:在3种共混溶液中,均能得到回归关系明显的线性方程,考虑到乙醇用量,选择PBS与乙醇的体积比为3:1的溶液作为标准液,并且溶液在37 ℃的环境中静置8 d后仍能保持一定的稳定性;模型拟合结果表明TIBA的释放规律符合一级释放的函数模型。  相似文献   

20.
苎麻纤维粗硬,弹性回复性差,成纱毛羽多,且残余扭矩大,织物表面纬斜严重。为改善纱线质量,降低细纱的残余扭矩,采用赛络低扭纺纱技术试纺了16.7tex纯苎麻细纱,探究了喇叭口位置、假捻器高度、假捻器与前罗拉的速比、钢丝圈规格对成纱质量的影响.并对细纱的断头率、断裂强力、毛羽指数、条干均匀度几个指标进行了测定和对比。得出纺16.7tex纯苎麻赛络低扭纱的最优工艺参数为喇叭口位置左移0.5cm、假捻器高度为1cm、假捻器与前罗拉的速比为2.5、钢丝圈规格为G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