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解决汽车车门密封条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中甲苯和二甲苯的散发量超标问题,从车门密封条的合成材料分析了污染物的来源,采用HPLC与GC-MS对材料散发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车门密封条配方中的石蜡油和涂层对车门密封条甲苯和二甲苯的贡献最大。通过提高石蜡油的闪点和变更涂层中的分散系使车门密封条满足VOC性能要求,且车门密封条的成型工艺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2.
对某车型汽车座椅发泡海绵进行自然老化,研究海绵的挥发性有机物(VOC)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实验采用10 L袋子热脱附法测试一年内挥发性有机物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座椅海绵的苯系物从生产线取下一周内迅速挥发,此后挥发量维持在较低的水平。甲醛、丙酮、丙烯醛的挥发量一年内变化不大,而乙醛的挥发量则在第1 d后迅速增加,第366 d后达到第1 d的236倍。  相似文献   

3.
正赢创工业集团(Evonik)最新推出用于涂料配方的树脂TEGO~?AddBond LP 1600和LP 1611,产品具有优异的流动性能,并适宜与食品接触的产品应用。这2种附着力树脂在降低黏度的同时不会提高涂料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VOC),因此适用于高不挥发  相似文献   

4.
介绍乘用车用环保低气味密封条的配方设计和生产工艺。配方采用低气味和环保性好的原材料,如三元乙丙橡胶(EPDM)13561C和EPDM6470C、石蜡油25110、促进剂RATTEN LS-50、促进剂X和发泡剂OBSH;设定合理的混炼和挤出工艺,使小分子有机物充分挥发;采用专用环保混炼胶生产线和挤出生产线或生产前用环保胶料洗车,此条件下制备的密封条气味性能满足汽车企业要求,物理性能满足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5.
张兆志  刘传成 《橡胶工业》1994,41(6):362-364
介绍了雷达车门窗防水海绵密封条的要求和特点,研究了其胶料配方设计和工艺条件,包括硫化体系与发泡体系的用量关系对硫化速度与发泡速度相匹配的影响,以及装胶量、装胶方法等。产品性能达到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汽车座椅总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苯乙烯和甲醛的挥发量超标问题,从座椅的组成材料分析了污染物的来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座椅总成VOC挥发量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座椅中的发泡材料造成了苯乙烯、甲醛超标,进一步分析可知发泡中的接枝聚醚与普通聚醚对座椅苯乙烯和甲醛的贡献最大。通过更改合成接枝聚醚的乙烯基单体与合成普通聚醚中的抗氧化剂使座椅总成满足VOC挥发性能要求,且座椅的成型工艺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7.
硅橡胶海绵密封条压缩永久变形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发泡剂、硫化剂种类及用量对硅橡胶海绵密封条压缩永久变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发泡剂AZ、硫化剂DCBP/BPO并用制得的硅橡胶海绵密封条具有较小泡孔和较低压缩永久变形,制品表面光滑。  相似文献   

8.
汽车橡胶密封条技术概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陈海燕 《橡胶工业》2003,50(1):26-29
简介了汽车橡胶密封条所用原材料及产品种类、结构和性能。按安装部位,汽车橡胶密封条分为门框密封条、行李箱密封条、发动机盖密封条、导槽密封条、内外侧密封条、头道密封条和风窗密封条等类型。其弹性体多由EPDM密实胶和海绵组成,骨架有钢带、钢丝编织带和铝带几种类型。不同结构的密封条安装固定形式不同。汽车橡胶密封条对胶料耐臭氧老化、耐大气老化、耐低温等性能及成品挤压力、插人力、拔出力、植绒面耐磨性能等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9.
李晓强  申迎军  唐斌 《橡胶工业》2013,60(3):164-168
研究生产海绵密封条所用不同种类的三元乙丙橡胶(EPDM)的流变性能和抗塌陷性能。结果表明:生胶和混炼胶的门尼粘度越高、低剪切频率下的动态粘度(η*)越高和低剪切频率下的损耗因子(tanδ)越小,挤出密封条的抗塌陷性能越好,硫化后的形状保持性能越好;在高剪切频率下,胶料的η*越低、tanδ值越大,其加工流动性越好,越容易实现快速的混炼和挤出。双峰分布的EPDM用来生产海绵密封条具有较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高杨  张进  李锋伟  唐志民 《橡胶工业》2019,66(10):0744-0749
分析防老剂在模拟轮胎生产工序工艺条件下的挥发特性,并将其挥发性物质与整车厂家关注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和REACH法规高度关注的物质(SVHC)清单进行比对;分析不同防老剂组合轮胎胎侧胶,确定胎侧胶的挥发性物质以及挥发量与放置时间的关系,判定影响胎侧胶气味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在轮胎生产过程中防老剂的VOCs挥发量较小,与受热温度呈正相关性;不同防老剂的稳定性不同,挥发性物质气味也有差异;促进剂是胎侧胶主要挥发性物质的产生体,经高温(80℃)停放一定时间后胎侧胶的挥发量明显减小;加强原材料控制、保证原料供应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优化配方和工艺是减小轮胎VOCs挥发量及气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以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EAAE)、发泡剂、交联剂等为原料制备了一种低气味、低VOC汽车车身空腔阻断材料,研究了这种材料的气味等级、VOC挥发量,并与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制得的空腔阻断材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EVA空腔阻断材料相比,EAAE空腔阻断材料具有低气味、低VOC挥发量,同时材料的体积膨胀率达到1500%以上,满足汽车车身空腔填充材料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2.
对上汽通用五菱某车型的地毯小总成进行自然老化研究,测试挥发性有机物(VOC)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地毯由针刺地毯、聚氨酯发泡海绵、无纺布组成,从生产线上取下后包装严实送达实验室,截取100mm×100mm大小后模拟汽车内环境进行自然老化,采用10 L袋子热脱附法测试一年内挥发性有机物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地毯的苯烯物从生产线取下15d内迅速挥发,之后挥发量大幅下降,达到一个最小值。15d后苯系物降幅达到83%以上,此后挥发量维持在较低的水平。甲醛、丙酮、丙烯醛的挥发量在散发15d后变化不大,而乙醛的挥发量则在第15d后迅速增加,第366d的挥发量达到第一天的51倍。分析认为聚氨酯发泡海绵的发泡原料聚醚多元醇、有机硅匀泡剂和改善泡沫性能的添加剂是导致乙醛挥发的最主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雾霾已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其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则是产生雾霾的主要原因之一.文中从原料选择、配方设计等方面阐述如何制作低VOC水性内墙装饰涂料.选择醋丙乳液作为成膜物质,不加任何高沸点成膜助剂,并选用不合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EO)和溶剂的助剂,以多功能添加剂取代丙二醇,杜绝涂料原材料中VOC的来源.同时对产品进行耐洗刷性能测试、涂料涂覆后的漆膜表观效果测试和低温稳定性测试,各种性能均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分析乳胶漆中VOC的主要来源,论述了低VOC内墙乳胶漆的配方设计,经过对原材料的筛选和实验,研制出性能优异的低VOC内墙乳胶漆。  相似文献   

15.
介绍国内外汽车内饰原材料中有机挥发物(VOC)含量的测试方法与标准,介绍了降低VOC含量的方法并提出汽车内饰原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李中秋  王志刚  于涛  周大勇  章丽娜 《广东化工》2013,40(1):107-109,87
文章建立了一种用于成套家具及建筑装饰材料中甲醛、VOC等有毒有害挥发性物质挥发量检测的大容积环境舱/GC-MS联用智能检测系统。在系统功能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实木家具与软体家具等产品释放出挥发性有害物质的种类及检测频率进行了分析,为科学评价成套家具等产品环保质量安全提供了详实、可靠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一些知名车企对密封条的体积电阻率提出了技术要求,本文介绍了一种高体积电阻率密封条的配方及生产工艺,该配方通过不同种类炭黑和白料的配比,通过物理性能、挤出对比,筛选出了一种炭黑SP6000,该配方满足各性能指标及挤出要求,同时满足高体积电阻率的要求,避免密封条对汽车的钣金、金属骨架产生原电池反应,进而产生接触腐蚀。  相似文献   

18.
《弹性体》2016,(4)
采用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乙丙橡胶8.5万t/a装置,成功开发了高5-亚乙基-2-降冰片烯(ENB)含量、可用于快速硫化的海绵密封条专用乙丙橡胶J-5105。该牌号采用钒铝催化体系,以己烷为溶剂,采用氢气为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合成的工业化产品经国内密封条代表性厂家应用表明,性能与国外产品相当,可替代进口产品,填补了国内乙丙橡胶海绵密封条领域的牌号空白。  相似文献   

19.
先对乘用车尾门密封条三元乙丙橡胶密实胶和海绵胶进行力学性能试验,确定2种材料的本构模型,然后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尾门密封条的压缩过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尾门密封条的海绵胶泡管应力、应变和应变能均较大,海绵胶与密实胶接触部位有较大的应变和应变能;尾门密封条的仿真与试验压缩力-压缩量曲线拟合良好,试验压缩力平均误差不超过10%,仿真与试验结果一致性好。  相似文献   

20.
对掺垃圾焚烧飞灰配料进行煅烧,研究了有害组分(碱、氯、硫)的挥发特性,并建立了挥发及冷凝特征模型。试验结果表明:随飞灰掺量的增加和煅烧温度的升高,碱、氯、硫的挥发率提高;但不同飞灰掺量下,熟料对碱、氯、硫的固溶量相近;碱、氯、硫的开始挥发温度点及挥发率随温度上升而增大的规律各不相同;低率值配方(KH=0.90,n=2.0,P=1.1)的挥发率比高率值配方(KH=0.90,n=2.7,P=1.6)小。根据有害组分的挥发及冷凝特征模型,分析得到广州珠江水泥厂窑炉中由碱和氯引起的结皮主要发生在五级筒,由硫引起的结皮主要发生在上升烟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