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柴油机气缸盖流固耦合传热分析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采用ANSYS Workbench软件中的CFX mesh模块,对柴油机缸盖、缸盖内冷却水道的几何模型进行了网格划分,并对流体和固体的交界面进行了耦合处理,实现了流体和固体之间热量的传递。在ANSYS Workbench软件的CFX模块中采用整场离散、整场求解的方法对耦合系统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得到了在额定工况下冷却水的流场、缸盖以及耦合面的温度场,并对其热状态进行评价,为进一步进行热应力和热变形计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了有限元分析方法、借助ANSYS软件设计了Cymbal换能器,给出了2种有效的流体单元划分方法;通过仿真计算,分析了金属端冒的不同尺寸对有效机电耦合系数、机械品质因素、节点位移及谐振频率的影响,从而设计出最优尺寸的Cymbal换能器,并对其进行了3阶模态振型和谐响应动力学分析,解决了该换能器旋转对称面上存在跃变的应力和应变给设计工作带来的困难及理论上难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张军  邱沛蓉 《弹道学报》1997,9(1):50-54
对一种电热化学炮脉冲形成的网络(PFN)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计算,提出了适用于网络参数设计的计算方法,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对线性负载进行计算,得到了较好的结果,同时也考虑了非线性负载的情况,如果实用中有了适用的等淳子体负载模型,就可得到相应结果。  相似文献   

4.
对喷管出口接近真空情况一维稳态可压缩微喷管内流体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了微喷管几何结构参数,喷管入口流体压力,喷管入口流体温度,喷管出口环境背压和不同工质对喷管出口性能参数的影响,并进行了一维微喷管绝热等熵计算程序设计。针对喉部宽度为19μm,刻蚀深度为300μm,几何扩张比为5.4的微喷管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微喷管入口流体压力的增加,流体的流量增加,喷管出口推力增大,喉部特征雷诺数增加;在相同的微喷管入口压力下,随着微喷管入口流体温度的增加,喷管出口的比冲增加;随着微喷管出口环境背压的增加,微喷管出口的比冲随之减小;对于不同流体工质,微喷管性能参数受工质摩尔质量、分子内原子数目和动力黏度影响。  相似文献   

5.
针对复杂的作战网络,提出基于复杂理论的关键边度量方法。采用复杂网络理论将作战体系结构进行网络拓扑化,分析以边介数作为评估关键边的重要度指标的片面性,在充分考虑了边的2个端点对其本身重要性影响的情况下,提出评价度量网络关键边的新方法,构建了数学模型和计算流程,并针对作战网络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合理、有效,可为指挥员的作战部署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流体计算分析软件Fluent6.0,在零攻角下采用二维求解器对某口径超高速水下射弹空泡流进行数值模拟.并与该弹的水靶道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符合较好,验证了计算模型与数值方法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采用三维求解器对非零攻角下射弹的空泡流动特性进行仿真研究,分析了小攻角对超高速射弹的空泡形态特性影响规律,为进一步研究水下超高速射弹的水动力特性和弹道特性等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弹箭气动特性研究存在的低精确性和高耗费性问题,提出采用专业计算流体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软件进行弥补。通过运用专业CFD软件对某鸭舵式气动布局模型进行网络划分、模拟分析,得到弹丸在不同攻角和马赫数下飞行的气动云图和气动参数。结果表明,采用专业CFD软件能实现对弹体各个气动参量的全面分析,并可取得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应用一维应变流体弹塑性波分析半穿甲弹高速碰撞薄装甲靶板的冲击波传播、炸药装药对冲击波的动态响应,以及激发炸药碰靶早炸的准则,建立碰炸临界靶板厚度和临界碰撞速度的计算模型;并通过算例验证了计算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张德良  雍克明 《兵工学报》1997,18(2):102-106
利用流体弹塑性模型和欧拉算法对穿爆弹撞击有限尺度模拟靶的力学效应进行了数值分析。计算详细地给出了撞靶过程中各物理量的分析,分析靶板尺度、撞靶速度对撞靶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移动网格技术在求解固体火箭发动机侵蚀流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流体计算软件Fluent的动网格技术和网格自适应技术.通过UDF(用户自定义函数)编程.耦合了燃面加质.对某固体火箭发动机的侵蚀流场进行了轴对称数值模拟。文中除了将计算结果同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外.还得出了固体火箭发动机侵蚀燃烧过程中装药燃面推移图像,并分析了侵蚀燃烧对发动机燃烧室压强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