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5 毫秒
1.
基于挤压边墙多测点变形监测资料,通过引入监测点的空间坐标标量,结合场理论建立了挤压边墙变形时空分布模型。结合建设中的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挤压边墙的实测变形资料,验证了本文建立的挤压边墙变形时空分布模型。结果表明,该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挤压边墙的监测区域上部仍处于发展状态,尚不适合面板混凝土的施工。  相似文献   

2.
为深入了解挤压边墙对面板堆石坝结构性态的影响,以某工程面板堆石坝为对象,建立典型断面的平面模型,其中该模型包括非简化的挤压边墙和简化的等效厚度的挤压边墙2个模型。通过非线性有限元计算方法,对比分析了原始施工方法和挤压边墙施工方法的大坝应力变形状态;分析挤压边墙取等效厚度的计算是否合理;研究挤压边墙对整体面板和堆石体的应力和变形的影响。通过分析得出,挤压边墙对堆石体影响不大,而且有效地减小了面板在竣工期和蓄水期的挠度变形和应力,使工程更加安全经济。研究成果为挤压边墙施工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白溪面板堆石坝沉降监测资料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面板堆石坝的变形特性和原理,采用分段拟合法,以2条不同的回归曲线分别拟合面板堆石坝施工期、运行期的沉降,建立相应的统计分析模型;根据白溪面板堆石坝垂直位移实测数据,以单纯形法和线性回归两步交叉进行统计回归分析,取得了较高精度的结果.综合分析认为,白溪面板堆石坝累计沉降量相对较小,垂直位移变形基本收敛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4.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筑坝技术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无论是施工技术、还是施工工期都发生了飞跃。从面板堆石坝坝体分区分期填筑、填筑超高及预留沉降期、混凝土挤压边墙等施工技术及控制措施,为减少坝体沉降,预防和减少混凝土面板裂缝,对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体填筑施工工艺进行总结,积累经验,进一步提高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  相似文献   

5.
水布垭面板堆石坝挤压边墙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地介绍了挤压式边墙这一新技术的施工原理及其在土石坝筑填过程中的优越性,以及在水布垭面板堆石坝中的施工应用情况.通过建立水布垭面板堆石坝非线性弹性模型,采用非线性有限单元法计算出有无挤压式边墙时面板的应力应变分布情况,从而得出挤压式边墙对水布垭面板堆石坝面板的受力和变形是有利的.并通过探讨其质量检测方法,分析其有关技术参数、施工后的检测成果以及影响挤压式边墙质量的相关因素,最终共同论证了挤压式边墙技术在水布垭面板堆石坝中的可应用性.  相似文献   

6.
梁存绍  胡泉光  周俊方 《水力发电》2007,33(8):58-60,76
混凝土挤压边墙应用在面板堆石坝填筑体上游坡面,材料为干贫性混凝土,通过专门设备挤压成设定形状。由于挤压边墙技术能够简化施工程序,加快面板堆石坝坝体填筑施工进度,故推广应用较快。结合挤压边墙在水布垭面板堆石坝中的应用实例,介绍了挤压边墙施工技术、挤压机工作原理、施工中出现的缺陷和处理方法,分析了挤压边墙混凝土和垫层料之间的区别、墙体变形规律,说明了挤压边墙技术是成熟的,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积累了一定经验。  相似文献   

7.
在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中,为临时保护坝体上游坡面,提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垫层区域移动边墙施工技术研究。结合实际工程概况,通过平整施工场地、测量放线、安排吊装设备就位步骤做好前期施工准备,安装移动边墙,后期修整施工:控制坡面平整度、垂直缝凿断、喷射沥青固坡。移动边墙变形监测结果表明:实际最大沉降值与设计值仅1.83%偏差,实际最大水平位移值与设计值仅3.75%偏差,验证此次施工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8.
九甸峡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挤压边墙施工有限元仿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九甸峡水利枢纽坝址河谷左岸陡峭,局部存在倒坡,右岸发育侵蚀堆积阶地,河床覆盖层最大厚度54~56 m,地形地质条件极为复杂。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高度136.5 m,采用挤压边墙施工方法。采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法,对挤压边墙和坝体填筑施工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分析和比较该坝的应力和变形规律。获得了该坝应力和变形的主要特征值,并分析了挤压边墙施工对面板和堆石体应力和变形的影响,指出挤压边墙施工可以改善面板的应力和变形,其设计施工方案是合理的。所得结论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9.
水布垭面板堆石坝是目前世界上在建的最高面板堆石坝,坝高233m,其上游坝坡采用挤压边墙施工技术。本文对挤压边墙在施工中的外部变形监测进行了认真分析,为面板的施工及同类型坝的施工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本文还对两种测量方法进行了比较,在满足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对采用更简捷的测量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前对于150m以上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使用挤压边墙施工未有成熟的经验。本文通过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施工实践,通过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研究,对高面板堆石坝挤压边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压弹性模量、渗透系数和干密度等各项参数的性能进行分析研究,总结150m以上的面板堆石坝使用挤压边墙混凝土各项性能指标的质量控制经验,提高高面板堆石坝混凝土挤压边墙施工技术,可供类似高面板堆石坝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引入到高边坡开挖质量整体评价中,通过数字化仿真试验对基于点云数据的4种评价方法进行了对比和评价,验算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与全站仪配套工作数据配准的精度。通过工程实例,采用点云比较与断面法对边坡开挖质量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表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以提高开挖边坡质量评价的精度,增强了对开挖面形态的了解,为下一工序的施工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天生桥面板堆石坝实测变形的三维反馈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根据天生桥面板堆石坝施工期及初次高水位蓄水后的实测变形资料,采用清华非线性解耦K-G模型,进行大坝整体的三维有限元反馈分析。分析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相符。反馈分析结果给出了坝料实际的力学性质(模型参数),揭示了分区分期填筑的高面板堆石坝的复杂变形性状;文中提出对高坝下游填筑料(即IIIC区料)的坚实性应有较高的要求。特别要注意对坝体的施工临时剖面进行优化设计,以控制堆石体的差异变形、防止面板下垫层料出现裂缝及脱空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给出了陡边坡、非对称、窄深河谷的量化定义,通过算例研究了陡边坡、非对称、窄深河谷上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应力与变形特点,由于左右岸非对称,堆石体存在不均匀沉降;受窄深河谷力拱效应的影响,堆石体的"后期沉降量"仍然较大;受陡边坡的影响,坡度较陡一侧(右岸)的混凝土面板的轴向位移及变形梯度均比另一侧的大。提出分区调整碾压参数,减小堆石体的不均匀沉降;充分加水碾压,减小堆石体的"后期沉降量";适当调整面板宽度及垂直缝宽度,以减小两岸边面板的拉应力和中间面板的挤压力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狭窄河谷中高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高179.5m的洪家渡面板堆石坝,采用数值计算分析与大型离心模型试验的方法,深入研究了狭窄河谷中高面板堆石坝的应力变形特性.通过分析计算,给出了狭窄、不对称河谷地形条件下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在施工期和蓄水运行期的应力、变形分布规律,以及面板周边缝的变形特点.同时,还对不同填筑干密度对坝体和面板应力变形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河谷的地形条件对面板应力变形有着显的影响,通过改进碾压施工技术,提高填筑密度,将对坝体和面板的应力变形性状的改善,提高坝体的整体安全性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水布垭面板堆石坝的长期实测变形资料,对最大坝高断面和下游坝面的后期变形情况进行研究,揭示了坝体后期变形的时空分布规律。研究表明:沉降是坝体后期变形的主要形式;后期沉降增量基本随高程升高而增大,但后期水平位移增量的分布未表现出与高程的相关性;下游坝面后期变形阶段的三向变形增量的分布规律与面板堆石坝一般变形规律类似;最大坝高断面和下游坝面的变形发生时序存在差异,下游坝面的变形大多在后期变形阶段发生,而最大坝高断面的沉降主要发生在后期变形阶段之前;此外,坝内各测点的年沉降增量演化均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下游坝面测点的历年沉降增量有明显分布规律,且各测点的年沉降增量基本呈逐年减小趋势。根据坝体后期变形时空分布规律,适当提高坝体中上部,特别是中上部下游侧筑坝料的填筑标准,对降低坝体后期变形能起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巴贡水电站位于马来西亚沙捞越州中部拉让江支流巴鲁伊河上。大坝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顶高程为235.00 m,最大坝高202 m,是目前已建和在建的200 m级以上面板堆石坝之一。坝高库大,填筑材料主要由杂砂岩和部分页岩(泥岩)组成,坝体变形尤其是后期变形,坝体材料分区、压实标准及变形控制,适应坝体变形的止水结构,面板设计,大坝填筑施工期间雨季时段长,降雨量大,解决大坝施工期反渗排水问题等是设计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已有的监测成果表明:在巴贡面板堆石坝的设计、施工中所采用的技术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17.
高面板堆石坝变形控制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高莲士  宋文晶  汪召华 《水利学报》2002,33(5):0003-0009
目前面板堆石坝的高度已从100m级发展到200m级,由于分期施工,高面板堆石坝的坝体变形性状更加复杂。本文以250m典型高面板坝为例,采用清华非线性K-G模型,分析了高面板坝的一些特殊变形问题,提出:优化施工临时剖面,以防止坝体在施工期出现过大的差异变形而产生裂缝;分期面板的浇筑高程要与堆石体的顶部保持一定的高差,以防止面板与支承堆石体间出现脱空;对高坝、特别是峡谷地区的高面板坝,要注意减少面板的法向变形,以控制坝肩附近周边缝和垂直缝的三向变形。  相似文献   

18.
田金章  向友国  谭界雄 《人民长江》2018,49(18):103-107
经过30多年发展,我国面板堆石坝建设成就显著,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如大坝渗漏等病害问题。面板堆石坝坝体材料的非同质和变形的多维度,使得大坝渗漏形式多样,给大坝渗漏检测带来巨大挑战。为此,针对新疆某面板坝,首先应用资料分析和水下机器人声纳扫描普查确定可能渗漏的区域,然后派潜水员进行水下高清摄像详查破损区,最后采用示踪剂进行连通试验验证此前判断。上述综合检测技术在该面板堆石坝渗漏检测中得到成功应用,相关经验可供类似面板坝渗漏处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