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再生水回用于北京景观水体引起的水质变化及其改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再生水水质特性及回补景观水体产生的问题,综述再生补给型景观水体水质维护措施。以北京潮白河为例,分析了再生水回用所产生的水质问题及其改善措施的效果。结果表明:再生水进入河道后,有机污染和叶绿素浓度上升,藻类大量繁殖,河道水体表现出明显的富营养化趋势;但水质改善工程措施可明显降低N、P等营养元素浓度,改善水质。  相似文献   

2.
郜野牧 《江西水利科技》2000,26(3):156-158,166
通过对江西省省界水体水环境状况的调查,初步掌握的省界水体水环境现状,利用水质监没树省界水体的水质现状进行评价,并就省界水体水环境问题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改善。  相似文献   

3.
通过唐山市南湖公园水质监测数据资料,分析南湖公园水体水质状况,筛选影响水质状况的主要污染因子,针对南湖水质状况特点提出治理措施,以改善南湖水体水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4.
引江济太水量水质联合调度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2~2003年太湖流域实施了引江济太水量水质联合调度试验,经过两年的调水试验,望虞河沿线及太湖水体水质得到明显的改善。但是,在试验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何在保证调水效率和水体水质的前提下,解决望虞河沿线的排污问题,如何结合流域自身的特点,提出一套能够综合评价水体水质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如何量化调水效益,在各区域合理分配调水,使调水效益达到最大,进一步指导工程调水,本文在调水试验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5.
凉水河不仅是北京南城的防洪排水基础设施,也是城市及其居民持续获得自然生态服务的保障.在凉水河干流综合治理基础上,为改善水质,采取了一系列的水质改善措施.其中,生态修复技术先后在南护泄洪道与水衙沟出口至万泉寺橡胶坝段进行了试验.试验表明,水体在感官性状方面改善明显,水体清澈见底,不黑不臭,对水质指标的改善有相应的作用.最后,对凉水河水质改善问题提出建议:保证水源;完善流域管理;努力推进雨污分流;种植适宜水生植物;适宜区域采用水质改善新技术.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朝阳区主要河道水质监测,采用灰关联法计算了主要河道水体水质与地表水Ⅲ、Ⅳ、Ⅴ类水体的关联度,对水体功能类别进行了评价;同时对河道主要污染物指标进行了计算,对不同水源类型的河道水质特点进行了初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朝阳区河道水体水质改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引水对西湖水质改善作用的回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西湖引水工程是为了解决西湖富营养化问题,增加西湖的水体交换率而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对近10年来引水西湖水质所产生的变化,对西湖引水工程在改善西湖水质方面所起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提出进一步改善西湖水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针对城市景观水体流动性差,往往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容易造成富营养化的问题,以典型城市景观水体山东郓城南湖为研究对象,基于MIKE21软件构建了湖区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对湖区流场与水质情况进行了模拟计算。为改善湖区流场和水质状况,提出增设水源热泵回水口的优化方案,并根据模型模拟结果,对不同方案流场改善效果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增设水源热泵回水口能有效改善南湖流场分布与湖区水质;以氨氮为评价指标,沿湖岸设置4个回水口的方案与原方案相比较,观测点的氨氮质量浓度平均降低了59.7%,对水质的改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朱瑞荣 《陕西水利》2013,(1):107-108,150
扬水曝气器是水库水质改善设备,通过增加水体溶解氧含量,有效解决水库总氮超标等水质问题.该系统在金盆水库首次运用,达到了改善水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张小阳  左亚洲 《给水排水》2008,34(5):201-205
介绍了在编制《水景喷泉工程技术规程》(CECS 218:2007)中有关景观水体水质的若干问题,提出了水源种类及选用原则,对采用的景观水体水质标准作了说明,并总结了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及保障景观水体水质的措施和可采用的景观水体水质处理方法等。  相似文献   

11.
随着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四湖一线”工程的建成,再生水逐步应用于永定河河道景观水体.并将成为主要水源。因此做好再生水水质的控制对于永定河水环境具有决定性作用。总结归纳了北京市当前采用较多的改善再生水水质的经验和做法,结合日常对永定河“四湖”水质监测结果,提出了永定河景观水体水质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2.
生态调水是通过水资源的合理调配,通过增加水体流动性、利用水质较好的水体提高较差水体的水质,同时增加水体流动性,进而改善调水区域水环境的一种措施。在区域控污、截污的前提下,如具备水源条件,生态调水值得优先选择。以温瑞塘河瑞安段为例,采用一维非定常水动力模型,对不同调水流量、水闸不同运行方式及不同截污率组合条件下的水质改善效果进行了模拟分析,并提出了生态调水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13.
沙颍河水利工程调度对改善淮河水质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淮河流域水利工程及水质概况,分析了水闸防污调度对改善水质的作用,提出了进一步发挥水利工程作用、改善水质的建议:防止河道断流,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合理调度,充分利用汛期洪水,清污分流。  相似文献   

14.
在滇池流域"六大工程"治理体系的共同作用下,近年来滇池外海和草海水质整体改善明显,草海作为滇池蓄清排污的载体功能已逐步转变为居民休闲娱乐场所和城市名片。为适应草海功能定位的转变并加快敏感湖区的水质改善,近期实施了牛栏江—草海应急补水工程、新老运粮河水体净化生态工程和海埂大堤水体置换通道工程,其中新老运粮河水体净化生态工程实现了草海湖区清污水的物理隔离和清污分流,牛栏江—草海应急补水工程为环湖截污和草海的清污分流提供了必要的水资源条件,海埂大堤水体置换通道工程进一步缩短了清流区的水体置换周期并为环境敏感区的水景观质量提供了动力学保障;从水质改善效果来看,清污分流可使清流区TN、TP指标水质改善15%~28%,水体置换通道工程将改善草海的内源累积状况并有利于草海水质持续向好的方向演变,并通过工程联合调度可促使草海水质持续向好发展。  相似文献   

15.
北京动物园湖水质改善工程实施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北京动物园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水华时有发生.动物园湖水质改善工程是北京市政府为解决动物园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所实施的工程.工程核心MBR(Membrane Biology Reactor,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处理污染物种类多、效果好,对叶绿素a平均处理率接近90%,对总氮、总磷等引起富营养化的关键指标也有较好的处理率;动物园湖水质改善工程实施后湖水由劣V类水体恢复到了Ⅳ类,整个湖区富营养化程度都在减轻,大部分水质指标浓度呈现一个明显的下降趋势.北京动物园湖水质改善工程实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北京航天城友谊渠叉渠位于航天城东北部,原作泄洪之用,航天城建成后作为中水储备池.本工程通过渠岸治理、水体推流充氧、净水生物载体布设、水生植物种植、景观生物浮岛构建、强化控藻食物链等措施,解决了叉渠周边的景观问题并有效地改善了水体水质,为解决叉渠水资源的再利用、水体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及改善水质都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伴随经济与人口集聚发展,城市水体入河污染物总量攀升,超出水环境容量时极易出现黑臭问题。目前,北京地区黑臭水体治理已取得初步成效,在此基础上,恢复水体的生态功能有利于增强水体自净能力,巩固黑臭水体治理成果,促进水质稳定达标,形成长效机制。其中西郊雨洪调蓄工程在采取永引渠引水保障生态基流、外源截污、雨污分流、清水补给、持续生态治理后,水质总体改善,但雨季地表径流污染较重,入湖造成冲击性污染负荷,导致雨后短期内水质波动较大,该工程的污染治理思路对城市水体治理与水环境改善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入海河流水质与纳污能力分析是减少陆源污染物输入、改善近岸海域环境问题的基础与关键。文中针对入海河流问题提出了现场调查、水质监测、监测数据与MIKE 21模型模拟耦合分析等技术手段结合的河流水质纳污能力分析计算方法,并以英那河为例进行应用研究。通过分析研究区域水质分布规律和水体纳污能力,总结英那河目前存在的水环境问题及治理建议,为保障入海河流水质达标,维护近岸海域水质安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针对济南泉城公园再生水利用过程中所出现的水华污染问题,采用生物——生态耦合修复技术对其实施了水体水质改善和修复工程。结果表明,生物——生态耦合修复技术可有效控制水体水华并有助于修复水体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20.
北京航天城友谊渠叉渠位于航天城东北部,原作泄洪之用,航天城建成后作为中水储备池。本工程通过渠岸治理、水体推流充氧、净水生物载体布设、水生植物种植、景观生物浮岛构建、强化控藻食物链等措施,解决了叉渠周边的景观问题并有效地改善了水体水质,为解决叉渠水资源的再利用、水体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及改善水质都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