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发动机缸体铸件脉纹缺陷及形成机理,归纳了脉纹缺陷产生的影响因素是砂子、粘结剂和金属液。根据大量研究和长期实践,提出了防止脉纹缺陷产生的多项措施。最终在其它材料性能、制芯、造型、熔炼和浇注工艺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在原整体挺杆室芯砂配方的基础上添加混砂总量5%的Vienseal 18抗脉纹剂,取消在整体挺杆室砂芯上涂刷绝热涂料,解决了脉纹缺陷,提高了铸件产品质量,并且减少了铸件挺杆室砂芯的清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于明道  邢其民  徐志新  钮本庆 《铸造》2003,52(3):207-210
分析了冷芯盒树脂砂条件下,缸体铸件内腔结疤的原因,指出满足砂芯一定强度,减少砂芯受不良热作用是防止结疤缺陷产生的有效措施。通过采用抗湿型树脂、表面增强剂,防止芯盒跑砂漏气、粘模,控制砂芯可使用时间,调整下芯卡具,增强拦火效果等措施,控制了结疤缺陷的出现。  相似文献   

3.
于明道 《铸造工程》2003,27(1):40-41,43
本文分析了冷芯盒树脂砂芯条件了缸体铸件内腔结疤的原因,指出满足砂芯一定强度,减少砂芯热辐射是防止结疤缺陷产生的两方面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使用冷芯盒树脂砂芯生产缸体铸件内腔结疤的原因,指出使砂芯保持一定强度,防止砂芯提前受铁液淋烫是防止结疤缺陷产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冷芯盒树脂砂芯条件下缸体铸件内腔结疤的原因。指出满足砂芯一定强度,减少砂芯受热辐射是防止结疤缺陷产生的两方面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冷芯树脂砂生产条件下,影响发动机缸体、缸盖内腔清洁度的主要因素及其形成机理,结合当前国内铸造企业解决发动机缸体、缸盖内腔清洁度的常见技术方案及存在问题,详细阐述了冷芯改性剂对缸体、缸盖内腔清洁度的改善案例。生产实践表明:(1)解决内腔脉纹缺陷是提高内腔清洁度的首要目标,合理采用解决脉纹的工艺措施是防止铸件产生(衍生)内腔烧结、粘砂恶化、内腔表面涂料皮及铸件尺寸超差的关键所在;(2)冷芯改性剂具有消除铸件内腔脉纹、抑制砂芯烧结、缓解内腔表面粘砂及防止铸件收缩变形等实践效果,在综合成本上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4DA1柴油机缸体铸件的结构及生产中出现的烧结及脉纹缺陷,为减少砂芯开裂,减缓铁液渗入砂粒中,使用抗脉纹剂来解决此问题。通过调整抗脉纹剂不同比例加入量进行验证,最终采用焙烧砂+0.6%抗脉纹剂并结合优化水套芯撑结构的方法。生产结果显示:生产的13 490台4DA1柴油机缸体无水套断芯缺陷,无明显脉纹,少量水道位置存在小块烧结,但容易通过人工清理,缸体水道质量大幅度提升,实现了抗脉纹剂在4DA1柴油机缸体的水套砂芯应用。  相似文献   

8.
详细介绍了采用冷芯盒工艺生产油道芯的过程,得出以下结论:(1)采用冷芯盒工艺生产壁薄砂芯的关键在于保证强度。制芯过程中射砂压力的选取应尽可能比厚壁砂芯略大,吹胺过程注意低压和高压的结合;使用水基涂料时,砂芯制完后应尽快上涂料,减小水分对砂芯强度的影响;砂芯储存过程中要关注环境的湿度。(2)冷芯的脉纹问题可通过添加宝珠砂和防脉纹剂,并结合防脉纹的保温涂料来解决。根据砂芯的不同,建议特种砂的加入量控制在30%以上。(3)采用冷芯盒工艺生产薄壁砂芯时,只要能解决好强度和脉纹问题,该工艺在生产节拍、生产质量控制、人员投入、能源消耗等方面均优于热芯盒工艺。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S1100、ZS1110缸体冷芯主体砂芯的设计方法,其关键是砂芯分型面要平整,凹凸结合槽要完整且配合要好;根据砂芯结构的特点,按水平射芯、下芯盒移出顶芯方案设计制造冷芯射芯机。结果显示:这种砂芯结构从降低制芯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减轻铸件单重、提高铸件整体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卢宝胜 《现代铸铁》2016,(4):52-54,62
介绍了气缸体铸件的结构及技术要求,详细阐述了生产过程:采用冷芯盒法制芯,人工组芯造型,砂芯的配合间隙设计为0.1,并用螺栓紧固,砂芯涂料层厚度为0.2 mm,浸涂后保证芯组涂料均匀,无涂料堆积;采用底注式浇注系统、立浇的浇注方式,浇注温度1 420~1 440℃,浇注时间10~13 s。最终生产的铸件,尺寸精度达到了GB/T 6414-1999中CT8要求,且铸件的尺寸稳定,铸件的金相组织及力学性能完全符合要求,未发现有缩松存在,铸件内、外腔表面光洁,达到了气缸体铸件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1.
缸体油气道腔要求壁厚均匀、表面光洁、不允许有断芯和脉纹等铸造缺陷。因此,油气道砂芯既要有足够的常温强度,以保证砂芯在起模、修芯和转运等过程不产生破损断裂,又要有良好的高温强度和热稳定性,以满足在浇注和凝固过程中砂芯变形量小、不断芯或不产生裂纹。研究了三种特种砂对冷芯砂常温和高温性能的影响,采用宝珠砂加入量40%~60%冷芯工艺生产的缸体油气道芯能够满足铸造过程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提升发动机缸体铸件的生产品质和生产效率,建造了针对铸铁材质的缸体、缸盖、冷芯盒組芯造型线。以NT型六缸发动机缸体造型组芯过程为例,介绍了组芯造型线各单元功能及工序过程,包括冷芯盒制芯造型单元、组芯浸涂单元、表干合型单元、砂型储存库单元4部分。生产实践表明,该生产线可实现造型、组芯、合型的自动化,生产效率高,绿色环保。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对树脂砂+粘土砂混合旧砂采用热法+机械法联合再生的效果,并将原砂+再生砂按3:7配比的混配砂用于冷芯制芯和热芯制芯,试验验证了混配砂用于三乙胺冷芯工艺的情况;结果表明:混配砂不仅可以满足汽车发动机缸体、缸盖铸件冷芯制芯的技术要求,还可以提高冷芯质量、减少缸体和缸盖脉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等。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黄梅雨季水套芯失效原因,认为水分、温度、压力和时间是灰铁缸盖整体水套芯冷芯工艺的四大控制要点.对局部疏松失效、涂料烘干后变形失效、砂芯断裂失效,以及水腔脉纹失效原因也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人为形成压力差是解决局部射不实的途径;对后期固化、不合理的升温速率和烘干温度的监控可以避免水套砂芯变形;吹胺量和吹胺吹气条件适当,冷芯盒砂芯不会断裂;而防止砂芯表面开裂和控制型内瞬时压力能杜绝脉纹缺陷的出现.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黄梅雨季水套芯失效原因,认为水分、温度、压力和时间是灰铁缸盖整体水套芯冷芯工艺的四大控制要点。对局部疏松失效、涂料烘干后变形失效、砂芯断裂失效,以及水腔脉纹失效原因也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人为形成压力差是解决局部射不实的途径;对后期固化、不合理的升温速率和烘干温度的监控可以避免水套砂芯变形;吹胺量和吹胺吹气条件适当,冷芯盒砂芯不会断裂;而防止砂芯表面开裂和控制型内瞬时压力能杜绝脉纹缺陷的出现。  相似文献   

16.
冷芯盒法砂芯一般说来很少引起铸件缺陷.但如出现则其最多的缺陷为:(一)形成光亮碳;(二)铸件产生毛刺;(三)铸件产生针孔及气孔.  相似文献   

17.
林家广 《现代铸铁》2013,33(5):28-31
介绍了在同一台射芯机和同一套芯盒上分别使用4种冷芯用硅砂生产L3000系列气缸体的主体砂芯,经过浸涂、烘烤后放入铸型中进行浇注铸件试验,并采用合理的熔炼工艺,对生产的40件铸件的内腔的脉纹及烧结数量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根据所测得的数据得出,w(SiO2)量低、角形系数小的冷芯用硅砂生产的铸件内腔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8.
徐兴春  段自强 《铸造》1997,(10):16-19
为实现缸体毛坯国产化并大批量生产,采取组芯造型,减少砂芯间定位间隙,设计高精度组芯、下芯夹具;选用冷芯盒工艺制芯和优质涂料;控制冶金质量等技术措施,使缸体合格率由45.2%提高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9.
比较分析了发动机缸体缸盖铸件水套砂芯冷芯与热芯工艺的生产管理情况、性能特点、适应性以及对铸件缺陷的影响情况.认为应根据产品结构特点,同时考虑技术风险、投资条件等选择水套砂芯工艺.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LN130铸件结构及技术要求,详细阐述了该铸件的生产工艺:采用冷芯盒制芯工艺,水套芯使用100%宝珠砂;采用先局部组芯、后整体组芯的工艺方案;静压线造型,一箱2件;采取底注法兰面进铁以及轴承座进铁的双层进铁方式,并在缸盖面上设置溢流冒口。生产结果显示:浇注的10件铸件中有6件铸件无渗铁液及其他缺陷,铸件本体力学性能达到要求,尺寸合格,4件铸件浇注后有渗铁液情况,后通过取消侧面砂芯背面浇道周围的省砂块以及规范侧面砂芯装架要求,渗铁液缺陷得到较好地控制,小批量浇注了300件铸件,后期无渗铁液导致的报废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