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曹文 《建筑工人》2010,(11):4-5
<正>《建筑工人》诞生于改革春风中,一路走来,不觉已至而立之年。我虽然没有看过创刊号,但时常浏览以后的杂志,后来还参与了"刊首抒情"栏目的编辑工作。我虽然不是职业建筑工人,但参与过不少建设项目。从1964年开始修筑学校的夯土夹板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35)
本文主要分析广府村镇公共空间在唐宋、明清以及近代三个主要时期的生活情景、文化特征、艺术特色与审美因素,从中总结广府公共空间审美从追求人地和谐的"真美",到注重社会传承的"意美",最后到追求世俗享乐的"物美"的历史演变过程,以及面对当今美丽乡村建设时应该从广府文化特色出发,摒弃奢华享乐的物质追求,结合"真美"与"意美",去创造出符合这个时代广府文化审美的空间形式。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0,(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地方电视台的农业栏目随之应运而生。要留住众多的农村电视观众,就要把栏目办成农民观众自己的栏目,使农民观众在栏目中找到想要了解的致富信息、国家农业方面的政策法规等。而办成农民观众自己的栏目,内容上要充满"农味",做到"让农民说,让专家说,让政策说;打造一支心系"三农"、懂"三农"的编辑记者队伍,同时要扩大节目内涵,创新报道方式,切实提高节目质量。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8)
1912年在《作为艺术要素与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中,英国美学家、心理学家布洛提出"心理距离说",认为审美主体与客体之间只有保持适度的心理距离,审美才能够进行,用"心理距离"解释一切审美现象,认为"心理距离"是产生美与美感的根源。"距离"说从美学角度可以分为时间、空间、情感等,本文试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粗浅分析,认为人与人之间相处产生美感的原因之一也在于距离。  相似文献   

5.
曹林娣 《园林》2002,(7):8-9
"返朴归真"的审美境界 对中华民族审美观影响最大的是老庄"道法自然"的哲学美学原则,崇尚自然、含蓄、冲淡、质朴,崇尚不事雕琢的天然之美,排斥镂金错彩的富丽美.老子教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认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即素朴是最美的,破坏了素朴,人为的雕饰是不美的.《庄子>主张"法天贵真",赞美"天籁",说"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庄子·天道>).  相似文献   

6.
孔子的美学思想朴实且具有深远的意义。在美善关系问题上,体现在美与善的统一、文与质的统一上。孔子追求尽善尽美是儒家美学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艺术的最高境界。《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孔子认为,美与善具有辩证统一的矛盾关系,他认为"尽善"并不等于"尽美",美并不同于善,美具有其相对独立的存在价值,但又认为美与善相比善才是根本。《论语·里仁》中"里仁为美",孔子认为"美"应该以"仁"为基础,即具有善的内涵,才有社会的意义和价值,他主张既要"尽美",也要"尽善",美与善要实现完满的统一。孔子的美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美与善的统一在艺术上要求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孔子的美学思想应体现在以一种全方位为人服务的建筑设计理念出发,不仅有"美"的外观,更应有"善"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时代建筑》2008,(2):198-203
1、发挥纸质媒体作用,促进学界与业界的互动交流 1、1《时代建筑》杂志的主题组稿制度促进杂志编辑和学界与业界的互动 《时代建筑》的主题组稿制度提倡积极编辑,每一期杂志从策划到编辑和出版本身就是一个和建筑学术界和业界的积极的互动交流过程,是一个互动的平台。杂志每期涉及一个主题,作者从学看,建筑师到政府官员、开发商涵盖的面涉及整个行业同时杂志其它的栏目作者也涵盖不同层面,使得杂志编辑和全行业的关系十分密切。  相似文献   

8.
留痕     
正有个流行词叫"打卡",其本意跟"签到"差不多,后来演化为一种游历的存在感,出现了很多网红"打卡点",旅游观光者慕名而至,最重要的是拍照,不一定为了留念,而是要晒在朋友圈,证明我到过了。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应付工作,到走马观花浮皮潦草的到此一游,属于不同时代的"打卡",两者共性的一点,都是最简单便捷的留痕。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11)
"大美不言"是由庄子最早提出的一个美学范畴,它延续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万物形态最高的美源于自然,自然是美的源泉。如果想寻求它,得有脱俗于世、超越自我的精神境界。这样才能体会到"大美",才能做到"不言"而心中自乐。徐复观先生认为,庄子的思想"本无心于艺术,却不期然而然地会归于今日之所谓艺术精神之上",对中国美学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现代女性消费心理探析1.女性爱美心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女性尤甚。这种心理反映在汽车消费活动中,就是既保持自身美,又要增加修饰美,从而满足爱美的心理需求。对于审美而言,女性已不再单纯是男权社会中的审美客体,犹如现代妇女解放运动最早的权威理论家西蒙?波伏娃所预言的那样:未来有一天,女性将抛弃"第二性"的包袱,而成为与男性一样的"第一性"。女性审美气质特征主要有:温柔、敏感、热情、富于表  相似文献   

11.
美学意义上的"美"并不是一种纯粹的感官体验,它所代表的是物我纯粹同一的意境美,而意境本身具有强烈的抽象性,是指生活图景与情绪思维高度融合的艺术境界.所谓的"物我纯粹同一",表明在特定艺术境界之内,人、事物、属性皆存在超越自然的特征,简单地说,就是审美主体(人)、审美对象(事物)与美的本质(属性)都要去除世俗化成分,如实用性、工具性、装饰性等要素,以原始的形态呈现,这种境界下的美才属于"美学之美".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9,(15):6-8
周作人从人的个性解放出发,充分肯定了人道主义,认为它是一种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他认为只有个人的发展,才能推进整个群体社会的发展,而个人的利益与群体的利益要形成内在的统一,即人的动物性与神性要达成统一的关键在于"艺术",艺术可以调和这两者,并把它们道德化。这种把感性与理性、欲望与节制统一于审美之下艺术诉求与新古典主义追求艺术超越性,即把感性与理性、审美与伦理统一的内在根源建基于美和艺术本身,可说是同气相求。  相似文献   

13.
方华 《中国消防》2010,(15):33-33
<正>通讯员接到自称是《中国消防》杂志编辑的电话,称其一文章已被录用,但要缴纳数百元"版面费"才能安排发表。幸亏该通讯员多留了个心眼,直接致电《中国消防》杂志编辑部,才得知这是一个骗局。喜!文章被杂志录用近日,临海消防大队办公室的电话忽然响了起来,来电的是一个"男中音",操着普通话,自称是《中国消防》杂志的编辑"刘征",找临海消防大队的通讯员方某。"刘征"称,通讯员方某的一篇文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一律"。其中以马麟的《层叠冰绡图》为例,尝试用宋代不同名人的梅花诗词来解读这幅宋代的梅花名作,从多角度解析"画意"中的"诗情"。对画作的理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心境会带来不同的感受,不同的生活经历会带来审美的差异。卢梅坡赞扬梅花的"生气",李清照、林和靖歌咏梅花的"清气",苏轼、陆游崇尚梅花的"骨气"。他们以自己迥异的人生经历、独特的人生感悟,从不同的审美视角来诠释"梅格",全方位解读梅花,体味其中的审美意趣。"诗品出于人品",欣赏美和创造美是同一境界~([1])。  相似文献   

15.
编者寄语     
读者朋友,每当您看过本刊之后,不知您是如何评价本刊的?说实话,当我们完成每一期的编辑工作后,我们的心总是有些不安,不知您是否赞同本期的内容,能否在本期中找到您需要的文章,……。 现在,人们都愿把服务对象比为上帝,那么编辑的上帝无疑是读者。其实,我们编辑部的几位编辑也着实是把读者放在了上帝的位置,从杂志的定价,栏目的设置,到  相似文献   

16.
不知不觉从去年四月份到现在,时尚栏目已经和大家一同走过了十个月的时间。作为这个栏目的编辑,我一直希望能为大家呈现出一个较有特色的小栏目,那些以前曾出现在栏目中的不管是可爱的小陈设品,色彩缤纷的灯具,还是一些奢侈品牌的昂贵器皿或是玻璃制品等等,都是出自精心的挑选,并且同时也是我自己非常钟爱的产品。介绍这些产品并非要向大家解释或是说明他们的制作工艺,背景原理以及流程,而只是想传递一种感情的东西。对于美的东西,我都乐意和人分享,分享对生活、时尚的体会以及对于人性本身之于美好事物的一些看法。她将不同于之前的任何栏目,完全没有类似空间、论坛、教育等栏目的理性与学术。如果说整本杂志是一道关于室内设计的饕餮大餐的话,那么我只是希望时尚栏目能成为一道精致美味的午后甜点,像提拉米苏那样入口即化,留在嘴里、胃里的只有轻松和快乐。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4,(9)
随着改革开放,中国广告业蓬勃发展,广告数量的激增使得现代广告创作逐渐陷入瓶颈,有很多人认为广告要美,要让人赏心悦目才是广告艺术性的表现,但从波德莱尔《恶之花》的艺术形式来看,"恶"也可以是"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将"恶"转化为"美",适度的将"恶元素"融入现代广告会使现代广告不论从表现形式还是广告效果方面变得更"美"。  相似文献   

18.
1997年11月13日,《甘肃消防》杂志编委会召开会议,对如何搞好1998年的编辑工作进行研究布署。 会议决定在新的一年里,要认真贯彻落实《甘肃省新闻出版局关于开展1998年全省报刊编校质量检查工作并要求全省报刊在1998年内编校质量全部达标的通知》精神,围绕提高编校质量这个中心,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对杂志的个别栏目进行调整。把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4,(23)
本文主要论述了美术的绘画手段、绘画技法以及审美意识等艺术论题,阐明了美术之"美",并提出了在美术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学会绘画技法,还要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7,(23)
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是诗歌中本有的美,因而在诗歌教学中做到谈诗必谈画、融画于诗,方能体味诗韵的至高之境,获得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提升。同时,要摒弃就诗谈诗的教学模式,强化绘画美在诗歌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