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太阳能半导体冰箱的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斌  代彦军 《制冷学报》2006,27(5):7-10
介绍了太阳能电池驱动的半导体制冷冰箱系统的基本结构,建立了太阳能电池驱动的半导体冰箱的理论模型,并对系统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太阳辐射强度和环境风速的变化对太阳能半导体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针对设计的太阳能半导体制冷系统,在某一太阳辐射强度下,系统的制冷量输出最大,并且在辐射强度200~1000W/m^2时,制冷系数随着太阳辐射强度的减小而减小。在给定的工况下,环境风速增加使得系统工作电流朝靠近最佳工作电流数值方向增加。  相似文献   

2.
自复叠制冷系统广泛应用于小型制冷装置,制取-40℃~-150℃之间的低温环境。套管式冷凝器在自复叠制冷系统中常用作冷凝设备,其特性与结构深刻地影响着制冷装置系统。自动复叠制冷系统用套管式冷凝器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冷凝过程特性和结构尺寸;在冷凝压力2.0 MPa,当R600a和R23混合工质的质量分数为7∶3时,计算其冷凝负荷为1610 W;根据混合工质和冷却水的换热系数,确定套管式冷凝器长度为4.842 m。最后对不同冷凝水流量的吸气温度、排气温度、蒸发温度,以及冷却水进出口温度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3.
分析常规蒸气压缩制冷系统存在的不足,介绍引射式减压原理,并将其技术应用于制冷(热泵)循环系统,提出新型压缩/喷射制冷循环系统。对改进后的新型制冷系统进行热力学分析,结合制冷工质R134a的制冷工况特性,得出改进后新型制冷系统的优越性能,即提高制冷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对制冷和空调系统节能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彦禹  倪诚明 《制冷》2015,(1):19-23
根据固体吸附式制冷原理,利用太阳光作为热源,对一种新型太阳能冷管的制冷性能进行试验研究。该冷管冷凝器采用薄壁不锈钢材料,利用沸石分子筛—水作为吸附工质对。实验结果表明:在太阳辐射强度为21.01~22.90MJ/m2,室外环境温度最高为31℃时,该太阳能冷管的单支制冷量大约为145k J,制冷温度为11℃,制冷系数约为0.118。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以R134a为制冷工质的一种新型的太阳能喷射式制冷系统,通过CFD模拟喷射器来优化其结构参数。分析了系统运行参数以及喷射器结构参数对喷射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蒸发温度为5℃,冷凝温度为36℃时,喷射器的喷嘴距0mm的喷射器性能最好,喷射系数能达0.32,系统COP达0.36。  相似文献   

6.
在二甲醚热物理性质分析的基础上,对二甲醚的制冷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与常用制冷剂R134a的制冷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同一实验装置上,在相同冷凝温度、不同蒸发温度下的二甲醚的制冷量比R134a约低10%~15%,制冷系数(COP)比R134a低约3%~9%,DME可以直接充注用于R134a制冷系统,可以作为R134a的直接替代物。通过对不同种类的润滑油的实验测试表明:常用的脂类油和矿物油均可用作二甲醚制冷系统的润滑油,使用脂类油时二甲醚排气温度比使用矿物油时稍高,矿物油更适于应用于二甲醚制冷系统。  相似文献   

7.
采用碳氢制冷工质R600a/R1150进行实验研究,以低温冰箱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R600a/R1150与R600a/R23/R14两种混合工质在两级自复叠制冷循环系统中的特性。在不同工况下,对混合工质的几种质量配比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混合工质R600a/R1150在62/38的配比下系统性能最优,此配比下,系统在25℃环境温度下,箱内温度可以达到-80℃,在32℃环境温度下,箱内温度可以达到-77℃。在相同工况下,混合工质R600a/R1150的系统性能优于R600a/R23/R14,前者的箱内温度较后者低约2℃,系统充注量比后者少了36.4%。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新型水冷自复叠制冷循环方式,用冷凝分离器代替传统循环的冷凝器和相分离器,在冷凝分离器中同时完成了高沸点工质的冷凝及高沸点工质与低沸点工质的分离。对采用这种冷凝分离器的水冷自复叠制冷循环方式的R22/R23、R290/R170、R134a/R23、R134a/R170四种工质对进行了循环特性研究。在自行搭建的水冷自复叠制冷系统实验台上进行了R22/R23、R134a/R23两种工质对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工况下,R22/R23自复叠制冷系统的COP要高于R134a/R23自复叠制冷系统;和传统的自复叠系统相比,采用冷凝分离器的水冷自复叠制冷循环COP明显提高,提升率达到60%~100%。  相似文献   

9.
分别以氨、水、R290和R600a为工质设计了努森压缩制冷系统。系统结构尺寸受工质的分子直径和宏观物性影响,其中依靠微尺度热流逸效应工作的努森压缩机设计成由两个功能组组成并采用多级串联形式。根据努森压缩制冷系统的微观与宏观工作机制和系统构建方式建立了性能分析模型。努森压缩制冷系统的运行特性类似于压缩机转速可调的常规蒸气压缩制冷系统,其COP随室内温度升高(或环境温度降低)而增大、制冷量随室内温度升高(或环境温度降低)而减小。综合考虑系统结构、性能、成本等因素,水为工质的努森压缩制冷系统明显优于其它3种工质系统。若按一次能源效率计算,努森压缩制冷的COP与常规蒸气压缩制冷的相差不大,加之其具有可直接利用太阳能和余(废)热资源、且没有运动部件等优点,努森压缩制冷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和竞争力的新型制冷方式。  相似文献   

10.
过冷循环是改善单级蒸气压缩制冷系统性能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基加利修正案后可选替代制冷剂为分析对象,对带独立式过冷循环的单级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的压缩机单位容积制冷量、压力比、排气温度、压缩机功耗、系统性能系数、损失和效率随蒸发温度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固定蒸发温度和固定冷凝温度时,存在最佳过冷度Tsopt使系统COP最大。在最佳过冷度下,独立过冷循环使得系统的性能系数COP明显增大,采用独立过冷循环使R744提高性能效果最明显,R717增大幅度最小。13种不同的工质中,R600a、R152a、R161、R134a、R1234ze系统性能系数COP高于R22。独立过冷循环使系统压缩机总输入功W和损减少, 效率η_χ明显增大。文章揭示了不同工质在引入独立过冷循环的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变化规律,为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性能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管理者工作绩效结构的探索性研究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如何分析和评价管理者的绩效是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迫切问题。依据美国学者坎贝尔、鲍曼和穆特威德鲁等人的研究,探讨了中国企业管理者绩效的结构和绩效可能包含的因素。运用半结构化深度访谈的方法,调查了109名管理人员,采用类属分析和德尔菲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多层分析,最后归纳出描述管理者绩效的三个维度:任务绩效、个人特质绩效和人际关系绩效,并对这三个维度的含义进行了分析,最后讨论了研究的缺陷。  相似文献   

12.
绩效分离性对任务绩效和关系绩效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翼  廖建桥 《工业工程》2006,9(4):49-53
分析和评价雇员的工作绩效是人力资源理论和实践的一个关键问题.在大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员工的任务绩效和关系绩效的实证分析,揭示了绩效可分性对任务绩效和关系绩效显著的影响,以及人口变量中服务年限、年龄、职称等对任务绩效和关系绩效有显著的影响.采用多元统计方法中的因素分析法,验证了各种变量的相关影响.研究结果对于改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状况,提高雇员工作绩效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纯铜及合金Cu-Cr、Cu-Zr、Cu-Cr-Zr的力学性能、导电性能和耐蚀性能,研究了微量元素Cr、Zr的添加对纯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元素Cr、Zr的添加可显著提高纯铜的强度,强化方式为析出强化;时效过程中析出的弥散相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电子的运动,使合金的导电性能降低;在中性盐雾环境中,纯铜及合金的失重速度随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微量Cr的添加可以提高纯铜的耐蚀性能,而微量Zr的添加则使纯铜的耐蚀性有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本文系统总结了蓄能器产品性能,并对产品安全性能控制作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绩效沟通,是员工与直接上级为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就绩效问题进行互动交流的重要手段,探讨绩效沟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有利于促进绩效管理工作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对常规抗震设计与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理论及设计方法进行了比较,并着重阐述了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张浩 《材料工程》2018,(1):114-118
以Cu(NO_3)_2·3H_2O和Ce(NO_3)_3·6H_2O为改性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Cu-Ce/TiO_2。探讨Cu-Ce负载量、Cu与Ce摩尔比和煅烧温度对Cu-Ce/TiO_2性能的影响。利用SEM,LPSA,BET和UV-Vis测试Cu-Ce/TiO_2的表面形貌、粒度分布、孔结构和光学性能。结果表明:Cu-Ce负载量3%、Cu与Ce摩尔比1∶1、煅烧温度500℃时,制备的Cu-Ce/TiO_2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性能与湿性能。Cu-Ce/TiO_2呈近似球体,具有较好的均匀化和分散性,其粒径分布为1202.98~5364.48nm,其中d50为2437.57nm。Cu-Ce/TiO_2具有狭小瓶颈的"墨水瓶"型孔结构,其比表面积为105.55m2/g,孔体积为0.1200~0.1246mL/g,平均孔直径为3.44~4.02nm。Cu-Ce掺杂促使Cu-Ce/TiO_2内部形成新的能级,提高捕获e-和h+的能力,增强光子的利用效率,促使吸收边带发生红移。  相似文献   

18.
高分子金属络合物的性能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高分子金属络合物的种类、合成 ,主要综述了高分子金属络合物不同于低分子络合物的催化性能、电学性能、光学性能及磁性以及作为催化剂、光学材料、电学材料等方面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uses a systematic review to answer two research questions: (1) has this large number of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systems (PMS) publications contributed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and (2) what would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PMS lead us to? This paper found that the field has not evolved substantially for the past 30 years. While various PMS are discussed and proposed, there are many instances of a common ground on what were discussed but in a few instances, there is little to no agreement concerning the activities and characteristics used to describe them, and there is also a great deal of overlap in the meaning of definitions and terms. Nevertheless, the synthesis review revealed that many of the discussions of the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s useful and in certain cases, interesting and insightful. Research gaps were identified and narrowed by synthesising instances of a common ground, and if a common ground is not forthcoming, references to non-PMS articles were made in order to ascertain the ‘true’ meaning of terms, purposes and applications of PMS. This improves our understanding of PMS, and thus we can use the result of the review to conceptualise and present coherent arguments in the pursuance of a good PMS. This research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both practitioners and academics in the area of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within an organisation, and shall provide a basis on which ongoing and future research efforts on this field can be built upon.  相似文献   

20.
In the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enterprises must continuously improve business performance.It is essential to have an adequate control and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in order to encourage employees and organizations at all levels to pursue excellent performance,contribut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