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农药》2021,(5)
[目的]通过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出防治枸杞蓟马的最佳生物农药,为枸杞蓟马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采用5点取样法对宁杞7号进行6种生物药剂对枸杞蓟马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1.5%除虫菊素水乳剂和1%香菇多糖防治枸杞蓟马效果最佳,2种药剂在药后5、7 d防治效果均在70%以上,其余4种生物药剂对枸杞蓟马均有一定防治效果,其中6%鱼藤酮效果最差。[结论]因此选用生物药剂防治枸杞蓟马时,优先选用除虫菊素和香菇多糖,对枸杞蓟马有很好的防效,2种药剂可以交替使用,防止产生抗药性。在生产实践中,建议选择化学药剂和生物药剂结合使用,同时积极采取生物、物理防治相结合,以达到安全、持久的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2.
周艳丽  李薇  薛超 《农药》2014,(5):375-376
[目的]验证30%壬菌铜微乳剂对水稻白叶枯病的田间应用效果,确定最佳使用量和使用方法,为大田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照田间药效试验方法比较30%壬菌铜微乳剂3种处理和对照药剂的防治效果。[结果]30%壬菌铜微乳剂405 g a.i./hm2处理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效果可达84%以上,田间推荐用量337.5~405 g a.i./hm2。[结论]30%壬菌铜微乳剂在水稻白叶枯病田间防治上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农药》2021,(6)
[目的]评估35%咯菌腈·咪鲜胺·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FS)对水稻蓟马和水稻恶苗病的田间防治效果。[方法]以35%咯菌腈·咪鲜胺·噻虫嗪FS 3个有效成分用量和25 g/L咯菌腈FS等3种对照药剂各1个有效成分用量,进行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35%咯菌腈·咪鲜胺·噻虫嗪FS对水稻蓟马的田间防效为91.76%~97.30%,对水稻恶苗病的田间防效为56.11%~82.14%。[结论]35%咯菌腈·咪鲜胺·噻虫嗪FS防治水稻蓟马推荐使用有效成分量为77.7~100 g/100kg种子,防治水稻恶苗病推荐使用有效成分量为87.5~100 g/100kg种子。  相似文献   

4.
李维根  马海军  李梁  姜策  王宇颖  纪明山 《农药》2020,59(8):604-606
[目的]为解决目前榛子上防治榛瘿蚊无登记农药可用的问题,通过田间试验评价几种杀虫剂对榛瘿蚊的防治效果。为农药登记做好前期药剂的田间筛选工作。[方法]根据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进行田间试验。[结果]5%啶虫脒乳油1000倍处理区防效最好为89.5%,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3000倍处理区的防效为77.0%,10%高效氯氟氰水乳剂2400倍处理区的防效为75.3%。[结论]3种药剂满足榛瘿蚊的田间防治需求,可按登记试验要求进一步试验。  相似文献   

5.
李耀发  党志红  马云华 《农药》2014,(3):219-221
[目的]通过田间试验,明确10%溴氰虫酰胺OD防治大葱主要害虫大葱葱斑潜蝇、蓟马和甜菜夜蛾的防治效果,为大葱害虫的综合治理和该农药品种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田间小区的方法,于害虫发生期对大葱进行10%溴氰虫酰胺OD不同剂量的喷雾处理。[结果]10%溴氰虫酰胺OD对大葱斑潜蝇、蓟马和甜菜夜蛾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试验剂量36.0、27.0、21.0 g a.i./hm2处理均在第7天对葱斑潜蝇防效达到最高;在第5天对蓟马和甜菜夜蛾的防效均达到最高,防效均在80%以上。[结论]供试药剂10%溴氰虫酰胺OD对大葱斑潜蝇、蓟马和甜菜夜蛾可达到兼治的目的,且持效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大豆细菌性斑点病防治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2021,(9)
[目的]针对大豆细菌性斑点病筛选有效药剂,为防治此病害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抑菌圈法,建立回归线,进行EC值分析。结合病情指数及防效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45%代森铵AS(585 m L/hm2,均为制剂用量)和80%乙蒜素ES (165 mL/hm2)防治效果明显,达到80%以上;30%王铜SC (450 mL/hm2)、30%噻唑锌SC(570 mL/hm2)、20%噻菌铜SC (1125 mL/hm2)防治效果达70%以上。[结论]防治大豆细菌性斑点病首选45%代森铵AS和80%乙蒜素ES。30%王铜SC、30%噻唑锌SC、20%噻菌铜SC可以作为备选药剂。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有效防治茄子西花蓟马的杀虫剂。[方法]选取5种化学药剂和2种生物药剂,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计,评价常规手动喷雾条件下,各药剂在不同质量浓度下对茄子西花蓟马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与结论]药后1、3、7 d,60 g/L乙基多杀菌素SC、40%氟虫·乙多素WG、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WG和10%虫螨腈SC防治西花蓟马的速效性和持效性明显优于其他药剂,防效可达82.49%~97.85%,可科学轮换用于蓟马防治。  相似文献   

8.
《农药》2016,(2)
[目的]针对宁夏枸杞蓟马危害严重而又缺乏安全可靠的环保型农药这一重大问题,筛选出防治枸杞蓟马的植物源药剂,并进行混用增效制剂的研究。[方法]植物源单体对花蓟马的毒力测定采用浸叶药膜法;根据共毒因子法和等效线法确定配方;制剂加工采用常规方法;田间药效试验参照国家标准进行,其中施药方法采用常量喷雾法。[结果]苦参碱和烟碱混用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在有效成分含量为2∶1时,其共毒系数达166.21。结合对溶剂、乳化剂等助剂的筛选,研制出7.5%苦参碱·烟碱乳油,配方为苦参碱5.0%、烟碱2.5%、溶剂83.8%、乳化剂8.7%。质量检测结果表明该制剂各项指标均达到商品农药的要求。大田药效试验表明,该制剂在质量浓度为5 g/L时,常量喷雾,药后7 d对枸杞花蓟马的防效仍为84.57%。[结论]苦参碱和烟碱混用,具有显著的杀蓟马活性和增效作用,具有进一步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9.
《农药》2016,(5)
[目的]明确5%阿维菌素水乳剂对玉米田玉米螟的防治效果。[方法]于2014—2015年在山东省烟台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5%阿维菌素水乳剂对玉米田玉米螟具有较好的防效,防效随剂量的增加而提高,持效性较好,施药后25 d,株防效和虫防效仍保持在79.69%~85.82%和81.21%~87.97%之间,同时5%阿维菌素水乳剂对玉米螟的防效与对照药剂40%辛硫磷乳油(450 g a.i./hm~2)的防效相当。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对玉米生长无不良影响。[结论]5%阿维菌素水乳剂是一种防治玉米田玉米螟较为理想的药剂,建议于玉米螟幼虫发生初期施药1次,常规方法均匀喷雾,推荐用量为7.5~15 g a.i./hm~2。  相似文献   

10.
乙基多杀菌素防治不同作物蓟马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2017,(10)
[目的]通过田间药效试验评价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和25%乙基多杀菌素水分散粒剂对不同作物蓟马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常规喷雾法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和25%乙基多杀菌素水分散粒剂对西瓜西花蓟马,黄瓜花蓟马,芒果茶黄蓟马和葡萄烟蓟马药后1 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7.2%~99.8%、79.8%~90.7%、54.7%~87.5%、57.9%~90.3%;对水稻稻蓟马和稻管蓟马药后3 d的防治效果为81.6%~89.6%。对西瓜、黄瓜、芒果和葡萄等作物上的蓟马药后7 d防治效果分别为88.8%~99.8%、89.5%~98.8%、75.0%~99.9%、91.6%~95.7%;对水稻稻蓟马和稻管蓟马药后14 d的防治效果为81.6%~89.6%。[结论]乙基多杀菌素对不同作物上不同蓟马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是农业生产上防治蓟马的理想轮换药剂。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防治刺梨白粉病(Sphaerotheca sp.)的有效药剂。[方法]采用大田防治试验设计,通过调查田间病情指数,计算田间防治效果,结合产量,分析药剂对刺梨白粉病防治的有效性。[结果]10%苯醚菌酯SC在66.67 mg/L处理下的田间防治效果最好,在药后第7、14天田间防治效果分别为83.59%、94.33%,产量高达7865 kg/hm~2,较清水对照增产达280.69%,较15%三唑酮EC处理的增产率高出了210.22个百分点。[结论]苯醚菌酯是防控刺梨白粉病的有效药剂,在发病初期开始喷药,间隔7 d喷第2次,可有效控制白粉病的发生危害,确保刺梨的产量,增加果农经济收入;同时可与嘧菌酯、己唑醇、腈菌唑适当交替使用,避免产生抗药性,尽可能不使用三唑酮防治刺梨白粉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1%丙环唑·嘧菌酯颗粒剂对辣椒立枯病的防治效果,并筛选出最佳田间防治剂量,明确对辣椒种子的安全性。[方法]依照《农药登记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参考《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杀菌剂种子处理防治苗期病害》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1%丙环唑·嘧菌酯颗粒剂制剂用量为600、800、1000 g/m3时,防效分别为76.21%、81.13%和85.58%,高于对照药剂且对辣椒种子和幼苗安全,对周围作物安全。[结论]使用1%丙环唑·嘧菌酯颗粒剂在辣椒播种前,以制剂用量600~1000 g/m3进行基质拌药1次,可以有效防治辣椒立枯病的发生,且对辣椒种子、幼苗及周围作物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农药》2019,(12)
[目的]明确药肥混用对苹果红蜘蛛的防治效果。[方法]于2017—2018年在山东烟台进行了不同浓度鸡粪沼液浓缩液与哒螨灵减量混用对苹果红蜘蛛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鸡粪沼液浓缩液300~500倍与哒螨灵混用,在药剂减少10%~20%的情况下,桶混制剂对苹果红蜘蛛的防效与哒螨灵常规剂量相当或稍低。[结论]在使用哒螨灵防治苹果红蜘蛛时,建议鸡粪沼液浓缩液稀释300~500倍,与哒螨灵减量10%混用。  相似文献   

14.
不同增效剂对噻虫嗪防治棉蚜的减量增效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药》2018,(12)
[目的]评价噻虫嗪水分散粒剂添加7种增效剂后减量用药对棉蚜的防治效果,筛选农药减施增效产品。[方法]采用茎叶喷雾法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25%噻虫嗪WG为150 g/hm2(均为制剂用量)时虫口减退率为69.09%~96.89%,防治效果为31.82%~81.09%;25%噻虫嗪WG减少15~45 g/hm2时,添加7种增效剂后的虫口减退率为66.75%~98.82%,防治效果为26.31%~95.50%。[结论]防治棉蚜效果相当情况下,添加激健、安融乐增效剂可使25%噻虫嗪WG分别减少10%~20%、30%。  相似文献   

15.
[目的]水稻秆腐菌核病是苏打盐碱地水稻重要病害,为了筛选防治水稻秆腐菌核病有效杀菌剂对17种杀菌剂进行试验。[方法]利用生长速率法,对供试药剂建立毒力回归线,进行EC值分析。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效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50%异菌脲WP、25%咪鲜胺(德国)EC和25%咪鲜胺EW防治效果明显,达到了80%以上;25%丙环唑EC达到70%。[结论]防治苏打盐碱地水稻秆腐菌核病首选50%异菌脲WP、25%咪鲜胺(德国)EC和25%咪鲜胺EW,25%丙环唑EC可以作为备选药剂。  相似文献   

16.
王春梅  潘晓芬 《农药》2013,(6):442-443
[目的]研究植物源抗病毒剂20%丁香酚水乳剂对番茄病毒病的田间防治试验。[方法]以番茄病毒病为对象,采用田间小区药效试验的方法检测20%丁香酚水乳剂对其防治效果。[结果]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丁香酚水乳剂135 g a.i./hm2三次药后的防效为89.75%,高于对照药剂,差异显著。[结论]20%丁香酚水乳剂对番茄病毒病效果较好,对作物安全,是防治番茄病毒病的较好杀菌剂。  相似文献   

17.
胡萝卜白粉病病情分级标准的建立及其防治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建波  赵晓军  封云涛  殷辉  郭贵明 《农药》2012,51(6):455-456
[目的]建立胡萝卜白粉病病情分级标准,并筛选出防治该病害的高效低毒药剂。[方法]根据胡萝卜白粉病发病规律和症状特征制定出该病害的病情分级标准,并通过田间试验测定7种供试药剂对胡萝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7种供试药剂中,0.5%大黄素甲醚水剂防效最高,为79.21%;3种三唑类杀菌剂的防效也均在70%以上。试验药剂对胡萝卜产量的影响与其对胡萝卜白粉病防效不成正比,广谱性杀菌剂代森锰锌和百菌清处理产量最高。[结论]生物制剂0.5%大黄素甲醚水剂和3种三唑类药剂杀菌剂对胡萝卜白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胡昌雄  杜飞  刘浩东  陈国华  张晓明 《农药》2020,59(4):296-299
[目的]为明确避雨栽培葡萄上3种常用杀虫剂及不同剂型对葡萄蓟马的室内生物活性和葡萄不同生长期的田间防治效果。[方法]试验采用浸液饲喂法测定了葡萄蓟马的室内种群活性,并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3种杀虫剂对葡萄蓟马的室内生物活性啶虫脒和阿维菌素较高,吡虫啉相对较低,依次为啶虫脒EC>啶虫脒WG>阿维菌素EC>吡虫啉EC>吡虫啉WG;田间防效试验发现,在葡萄的花前期和浆果生长期啶虫脒施药后1 d的防效均在60%以上,施药后7 d啶虫脒和阿维菌素的防效均在80%~95%,而吡虫啉的防效在不同时期施用均低于80%;不同剂型间,乳油表现出相对较好的防治效果。[结论]阿维菌素和啶虫脒可推荐为避雨栽培葡萄上防治蓟马的首选药剂,2者属于不同类型杀虫剂,适宜交替使用,能降低蓟马对杀虫剂快速产生抗性的风险,应该在葡萄花期前对蓟马进行防除,防止其数量暴发。  相似文献   

19.
闫欣欣  沈娜  刘俊志  刘娟  王丽颖 《农药》2023,(4):252-255+262
[目的]开发合格的防治小麦白粉病的22%丙硫菌唑·寡聚酸碘悬乳剂产品。[方法]试验通过湿法研磨对表面活性剂、增稠剂、防冻剂等不同助剂进行种类及用量的筛选,确定最佳配方。通过田间药效试验研究了其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较优配方为丙硫菌唑20%、寡聚酸碘2%、0201B 4%、14105 2%、黄原胶0.2%、硅酸镁铝0.5%、白炭黑1%、乙二醇4%、1522 0.5%、水补足至100%。该制剂经冷贮热贮后,外观稳定,无分层、结块等现象,有效成分悬浮率达到95%以上,分散性好。在一定稀释倍数范围内,表面张力和接触角均小于清水对照,叶面铺展性好。[结论]该制剂各项指标符合悬乳剂的要求。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说明该产品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可以在防治小麦白粉病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筛选有效防治百日草细菌性叶斑病的药剂。[方法]采用抑菌圈法进行了室内药剂筛选,在此基础上比较了不同药剂、不同质量浓度及不同处理时间对种子萌发、出苗率、发病率、消毒效果及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多抗霉素和四霉素室内抑菌效果最好,在300 mg/L时,平均抑菌圈直径大于30 mm,其次是甲醛溶液、过氧乙酸溶液(甲溶液)和30%过氧化氢溶液。结合出苗率、发病率、成苗率和防治效果,多抗霉素(科生)200~300 mg/L处理30~40 min种子消毒效果较好,防治效果达到了100%。[结论]筛选出了5%多抗霉素可以用于种子处理防治百日草细菌叶斑病,研究结果为有针对性的和有效防治该病害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