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型杀虫剂双丙环虫酯对黄瓜蚜虫的田间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新型杀虫剂5%双丙环虫酯可分散液剂对黄瓜蚜虫的田间防效。[方法]分别于2016、2017年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5%双丙环虫酯可分散液剂7.5~12.5 g a.i./hm~2对黄瓜蚜虫防效显著,药后3 d防效达94.33%~98.32%,药后7 d防效为92.07%~96.20%,持效期可达14 d左右。[结论]5%双丙环虫酯可分散液剂可作为防治黄瓜蚜虫的高效低毒药剂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新型杀虫剂50 g/L双丙环虫酯可分散液剂对枸杞木虱成虫的室内生物活性和田间防效.[方法]采用微量点滴法对枸杞木虱成虫进行室内生物活性测定及喷雾法开展田间防治效果的研究.[结果]在室内50 g/L双丙环虫酯可分散液剂处理枸杞木虱成虫24 h后的LC50值为11.54 mg/L,50 g/L双丙环虫酯可分散液...  相似文献   

3.
氟啶虫胺腈对苹果黄蚜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宫庆涛  武海斌  张坤鹏  李素红  张学萍  孙瑞红 《农药》2014,(10):759-761,772
[目的]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评价50%氟啶虫胺腈WG对苹果黄蚜的杀虫活性及田间防治效果,并与螺虫乙酯、吡虫啉和3种植物源杀虫剂的田间防治效果进行比较,为合理防治苹果黄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连续浸液法和浸叶法进行室内毒力测定,采用常规喷雾法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氟啶虫胺腈对苹果黄蚜的LC50和LC95值分别是20.68、390.56mg/L,表现出较高的生物活性。药后3d,50%氟啶虫胺腈WG50.0~62.5mga.i./L对苹果黄蚜的防效为81.05%~92.25%,药后7~15 d的防治效果为92.39%~99.65%,具有良好速效性和持效性。氟啶虫胺腈对苹果黄蚜的速效性好于螺虫乙酯,持效性和整体防治效果与螺虫乙酯相同;氟啶虫胺腈的速效性与吡虫啉相同,但同时期的防治效果高于吡虫啉。3种植物源杀虫剂蛇床子提取物、鱼藤提取物和除虫菊素对苹果黄蚜的防治效果均较低。[结论]综合比较所有供试杀虫剂的防治效果,50%氟啶虫胺腈WG对苹果黄蚜防效最好,在苹果黄蚜发生期用该杀虫剂50.0~62.5 mg a.i./L进行常规喷雾处理,持效期在15 d以上。  相似文献   

4.
3种新型杀虫剂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2019,(12)
[目的]筛选防治茶小绿叶蝉的安全、高效杀虫剂。[方法]于2016、2017年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3种新型杀虫剂5%双丙环虫酯可分散液剂20 g a.i./hm~2、17%氟吡呋喃酮可溶性液剂90 g a.i./hm~2、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50 g a.i./hm~2对茶小绿叶蝉具有较好的防效,药后3 d防效均在89.08%以上,药后14 d防效均在82.58%以上,持效期达14 d左右。[结论]筛选的3种新型杀虫剂均可作为防治茶园小绿叶蝉的有效药剂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郇志博  于世幸  王明月 《农药》2023,(7):530-533
[目的]为了筛选出对海南豇豆蓟马和斑潜蝇防效较好的药剂。[方法]开展了4种杀虫剂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5%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SC)50 g a.i./hm2和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WG)100 g a.i./hm2对蓟马药后3 d的防效为76.2%和75.8%。50 g/L双丙环虫酯可分散液剂(DC)50 g a.i./hm2和50%氟啶虫胺腈WG 100 g a.i./hm2对斑潜蝇药后7 d的防效为73.0%和76.5%。[结论]推荐5%溴虫氟苯双酰胺SC和50%氟啶虫胺腈WG防治海南豇豆蓟马,50 g/L双丙环虫酯DC和50%氟啶虫胺腈WG防治海南豇豆斑潜蝇。  相似文献   

6.
杀菌剂对苦瓜枯萎病菌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出防治苦瓜枯萎病的有效药剂。[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5种杀菌剂对病菌的毒力,选择活性较好的4个药剂进行田间试验。[结果] 50%氟啶胺悬浮剂、29%吡萘·嘧菌酯悬浮剂、300 g/L苯甲·丙环唑乳油和40%戊唑·噻唑锌悬浮剂毒力较强,EC50值分别为0.0014、0.0321、0.1177、0.1345 mg/L。田间试验表明:29%吡萘·嘧菌酯悬浮剂和300 g/L苯甲·丙环唑乳油对该病害均具有防治效果,防效均在68%以上。[结论] 29%吡萘·嘧菌酯悬浮剂和300 g/L苯甲·丙环唑乳油对苦瓜枯萎病具有较好防效。  相似文献   

7.
《农药》2017,(3)
[目的]明确45%哒螨灵·啶虫脒可湿性粉剂不同剂量对苹果黄蚜的防控效果,验证对苹果树和非靶标有益昆虫等的安全性,确定适宜的施药时期、用量和方法。[方法]采用常规喷雾法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45%哒螨灵·啶虫脒可湿性粉剂使用有效成分量为56.25 mg/kg,可以有效防治苹果黄蚜的发生,药后7 d防效可达到99.76%。[结论]45%哒螨灵·啶虫脒可湿性粉剂防治苹果黄蚜高于目前常用农药的防效,对苹果树生长、有益天敌种类和数量都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评价5%氟虫脲可分散液剂对韭蛆的防治效果。[方法]分别用胃毒触杀法和常规喷雾法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5%氟虫脲可分散液剂和48%毒死蜱乳油对韭蛆4龄幼虫的LC50值分别为9.82、5.48 mg/L,二者毒力无显著差异;5%氟虫脲可分散液剂667~1 000 g a.i./hm2对韭蛆的防效为94.24%~95.39%,优于48%毒死蜱乳油常规剂量。[结论]5%氟虫脲可分散液剂是防治韭蛆的理想药剂,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他低毒速效杀虫剂混合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试并评价环丙氟虫胺对小菜蛾的室内活性及田间防效,为登记和应用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溴虫氟苯双酰胺、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为对照,采用浸叶法测试环丙氟虫胺对敏感、上海、广东3个小菜蛾种群的室内活性;以溴虫氟苯双酰胺、乙基多杀菌素、溴氰虫酰胺为对照,在上海和广东开展了3年2地田间小区药效试验。[结果]室内生测结果表明:环丙氟虫胺对敏感、上海和广州3个不同种群小菜蛾LC50值为0.0488~0.0516 mg/L;上海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和阿维菌素的抗性倍数(RR值)分别为10.31、12.61,表现为中等水平抗性;广东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和阿维菌素的RR值分别为699.52、2671.90,表现为极高水平抗性。田间小区试验表明:以15~30 g a.i./hm2在卵孵至低龄幼虫发生期施用,20%环丙氟虫胺SC对小菜蛾药后3、7、10 d的平均防效为87.75%~92.23%、91.55%~94.98%、90.03%~94.42%,与对照药剂溴虫氟苯双酰胺相当(15 g a.i./hm2防效90.08%~92.15%),显著优于乙基多杀...  相似文献   

10.
Strobilurins类杀菌剂对苹果病害的防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2016,(9)
[目的]明确几种strobilurins类杀菌剂对苹果病害的防治效果。[方法]进行田间小区防治苹果病害试验。[结果]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WG 500 mg/L、75%肟菌酯·戊唑醇WG 150 mg/L、18%烯肟菌酯·氟环唑SC120 mg/L、20%烯肟菌胺·戊唑醇SC 150 mg/L,间隔10~15 d,连续施药4~6次,能够有效控制苹果主要病害的为害。[结论]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WG、75%肟菌酯·戊唑醇WG、18%烯肟菌酯·氟环唑SC和20%烯肟菌胺·戊唑醇SC对几种苹果病害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以在苹果病害防治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农药》2018,(11)
[目的]科学有效控制观赏玫瑰朱砂叶螨的为害,明确45%螺螨酯·乙螨唑悬浮剂对观赏玫瑰朱砂叶螨的防治效果。[方法] 2014—2015年在山东省烟台市依照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45%螺螨酯·乙螨唑悬浮剂30~60 mg/kg剂量处理,药后14 d对玫瑰朱砂叶螨的防效在94.15%以上,优于对照药剂110 g/L乙螨唑悬浮剂20 mg/kg和1.8%阿维菌素乳油12 mg/kg的防效,与对照药剂240 g/L螺螨酯悬浮剂50 mg/kg防效无显著差异。[结论] 45%螺螨酯·乙螨唑悬浮剂可有效防治观赏玫瑰朱砂叶螨,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农药》2021,60(5):379-381
[目的]探索200 g/L氟唑菌酰羟胺·苯醚甲环唑SC对花生叶斑病防效。[方法]依据花生叶斑病药剂防治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进行。[结果]200 g/L氟唑菌酰羟胺·苯醚甲环唑SC对花生叶斑病有较高的防效,不同梯度剂量下,防效幅度为59.65%~87.16%,与当地常用对照药剂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比较,差异显著。[结论]200g/L氟唑菌酰羟胺·苯醚甲环唑SC可用于花生叶斑病防治,在花生叶斑病发病初期、发展期,吉林省分别为7月上旬和下旬施药2次,适宜用量为75~105 g a.i./hm~2。对花生生长、开花、产量未见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3.
苹果黄蚜防治药剂筛选及天敌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氟啶虫胺腈和螺虫乙酯2种新型杀虫剂及吡虫啉、吡蚜酮和高效氯氟氰菊酯3种常用杀虫剂对苹果黄蚜的田间防治效果及对主要天敌的影响,为生产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常规喷雾法进行试验。[结果]就速效性而言,氟啶虫胺腈和吡虫啉均在药后2 d表现出良好的防治效果,均在91.4%以上,显著高于螺虫乙酯和吡蚜酮。就持效性而言,螺虫乙酯、氟啶虫胺腈、吡虫啉药后21 d防治效果均在85.4%以上,显著高于吡蚜酮和高效氯氟氰菊酯。药后21、28 d分别对果树益害虫比调查发现,不同试验药剂和剂量对天敌安全无影响,可在苹果黄蚜及天敌发生期推荐剂量下使用。[结论]综合试验结果、防治成本及生态安全等因素推荐在苹果黄蚜发生初期采用螺虫乙酯56.0mg/L、氟啶虫胺腈41.7mg/L、吡虫啉50.0mg/L或吡蚜酮166.7mg/L进行喷雾处理可达到理想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4.
刘秀春  范业宏  王宝申  艾玉廷 《农药》2008,47(5):370-372
为了明确氟啶虫酰胺对苹果黄蚜的防治效果,分别用浸渍法、喷雾法对苹果黄蚜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问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氟啶虫酰胺颗粒剂可有效防治苹果黄蚜的发生,防效达90%以上,药效可达14 d,田间适宜使用剂量为250~500 mg/kg.  相似文献   

15.
为有效防治水稻纹枯病,对市售药剂进行了田间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分蘖期与孕穗期2次施药情况下,240 g/L噻呋酰胺SC防效最好,在95%左右。325 g/L苯甲·嘧菌酯SC、75%肟菌·戊唑醇WG能有效防治水稻纹枯病,药效在80%以上。18.7%丙环·嘧菌酯SC需提高剂量再进行试验。300 g/L苯甲·丙环唑EC防效较差。所有药剂处理对水稻均安全。  相似文献   

16.
6%吡虫啉可溶性液剂防治苹果蚜虫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九生  秦曙  王静  乔雄梧  吴旭洲 《农药》2002,41(3):25-26
6%吡虫啉可溶性液剂对苹果黄蚜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使用6%吡虫啉可溶性液剂10~30mg/kg,在蚜虫发生盛期喷雾防治,1~7天的防治效果可达91%以上,持效期7~10天,与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mg/kg防效相当。  相似文献   

17.
田间接种试验表明,在水稻孕穗期至破口初期人工接种稻曲病粒浸泡液可显著提高稻曲病发病程度,可提高田间药效试验的可靠性。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125 g/L氟环唑SC 93.75g/hm~2、75%肟菌·戊唑醇WG 168.75 g/hm~2、36%丙环·咪鲜胺SC 270 g/hm~2等对稻曲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水稻破口期前5~7 d施药1次,防治效果在70%左右。430 g/L戊唑醇SC 129 g/hm~2和10%嘧菌酯CS 120 g/hm2防效较低,还需进一步试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确腈吡螨酯及其混剂对苹果红蜘蛛的防治效果。[方法]通过螨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综合评价30%腈吡螨酯SC与110 g/L乙螨唑SC和22.4%螺虫乙酯SC混合使用的药效。[结果]30%腈吡螨酯SC 60.0~75.0mg/L+110 g/L乙螨唑SC 14.7~22.0 mg/L、30%腈吡螨酯SC 75.0 mg/L+22.4%螺虫乙酯SC 44.8~56.0 mg/L和30%腈吡螨酯SC 60.0 mg/L+22.4%螺虫乙酯SC 56.0 mg/L对苹果红蜘蛛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较为显著,防效为94.0%~100%,持效期为20 d。[结论]在苹果安全生产中,为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推荐30%腈吡螨酯SC与110 g/L乙螨唑SC和22.4%螺虫乙酯SC合理混用防治苹果红蜘蛛。  相似文献   

19.
不同杀菌剂对小麦叶锈病和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出对小麦叶锈病和赤霉病有效的防治药剂。[方法]在小麦扬花初期进行田间喷雾处理,测定不同杀菌剂及组合物对小麦叶锈病和赤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17%吡唑·氟环唑SE、75%肟菌·戊唑醇WG、430 g/L戊唑醇SC+50%多菌灵WP和430 g/L戊唑醇SC+25%氰烯菌酯SC喷雾处理对小麦叶锈病防效分别为88.52%、76.01%、71.68%和67.20%;430 g/L戊唑醇SC+25%氰烯菌酯SC和430 g/L戊唑醇SC+50%多菌灵WP喷雾处理对小麦赤霉病防效分别为82.80%和79.07%。[结论]430 g/L戊唑醇SC+25%氰烯菌酯SC以及430 g/L戊唑醇SC+50%多菌灵WP的处理对小麦叶锈病和赤霉病的防效均较好。  相似文献   

20.
《农药》2019,(12)
[目的]明确18%烯肟菌酯·氟环唑SC对苹果树主要病害的防治效果。[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开展试验。[结果]18%烯肟菌酯·氟环唑SC 90~120 mg a.i./kg处理剂量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苹果白粉病和苹果轮纹病的防效均在85%以上,防效优于生产常规使用药剂50%多菌灵WP、12.5%腈菌唑EC、15%三唑酮WP的效果。[结论]18%烯肟菌酯·氟环唑SC对上述3种病害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苹果褐斑病、黑点病也有很好的兼治作用,建议在苹果病害综合治理中进一步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