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设计力求在新社区的建设中融入岭南居住文化,重现岭南建筑特色,打造一个“安置、安居、安乐”的具有岭南传统广州特色的新社区。  相似文献   

2.
郭谦  杜宏武 《新建筑》2013,(4):82-87
广州棋院是2010年第16届广州亚运会棋类比赛场馆,设计者力图将岭南地域文化融入较复杂的现代化比赛场馆设计中。作为对新岭南建筑的一次探索和尝试,作品综合建筑布局、风格造型、空间组合及细部处理等要素来表现岭南建筑的艺术哲理、设计思维、文化精神和审美情趣,也希望借此作品反映出设计者勇于创新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3.
广州新电视塔施工总承包质量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广州新电视塔工程属于特大型超高层建筑,技术难度大、材料设备新、专业分包多、质量目标高,管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通过广州新电视塔工程总承包质量管理的实践,从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质量管理制度的推行、质量保证措施的落实,推行全面质量管理.通过对总承包质量管理过程的分析、总结,提出现阶段特大型超高层建筑质最管理的意见及建议.  相似文献   

4.
广州新电视塔是广州的地标建筑,也是目前国内仅有的高度600 m以上的高塔。超高层建筑结构施工工艺复杂,施工难度高,模架体系作为结构施工的关键之一,需要突破常规创新和细致策划。在经济和建筑工程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国内的同规模超高层建筑会越来越多,广州新电视塔建造过程中所开发的新技术以及总结出的宝贵经验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指导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
曹艳霞 《居业》2021,(3):14-15,17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在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要高度关注对自身建筑、自身文化等进行不断完善,并且要推动二者的有机融合,彰显出高校在发展过程中校园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对高校建筑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要立足于当前校园文化融入提出的新要求,从地域文化、先进文化等角度出发,分析现阶段高校建筑设计中融入校园文化面临的问题.当前,大部分高校都存在校园文化融入不到位的现象,导致高校建筑缺乏文化内涵.本文在分析高校建筑设计活动时,从现阶段高校建筑设计融入校园文化现状出发,具体分析了将校园文化融入高校建筑中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6.
在广州,以国际方案招标和市场公众评议为基础,以获得具有影响力的和国际化的新设计概念,产生了一系列的新建筑方案,为广州增添了新的建筑形象。国内外设计师之间在组织联合体,进行合作设计的过程中,促进了新思想和方法的引进,这不但开拓了广阔的设计思路,促进了设计手法的更新,同时也使得境外设计界能够基于建设项目及基调竞赛更多地认识、理解广东、广州城市和广州文化。  相似文献   

7.
零能耗建筑的出现与建筑节能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密切相关,中国的零能耗建筑刚刚兴起.文章在梳理了全球及我国零能耗建筑的发展过程后,重点介绍了我国内外零能耗建筑的典型案例,如我国的广州珠江城大厦和天津生态城的万通新新家园会所.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近期在中国的建筑作品的阅读和参观,分析了广州新体育馆、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北京国家大剧院的建筑特点,回顾了其创作的过程,探讨各建筑的创意,对现代建筑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西关嗜茶人     
高峰 《现代装饰》2007,(1):134-137
瀚园,坐落在广州一个具有徽式建筑风情又融入了江南民居特色的楼盘“清华坊”中,在行业内很有人名气,被称之为“新西关人家”。瀚园主人不是别人,正是在业界颇具知名度的室内设计师:罗思敏。  相似文献   

10.
广州南粤先贤馆位于越秀区惠福西路北侧,紧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五仙观及岭南第一楼。该馆是广州市重点文化项目工程,用于展示孙中山、梁启超等56位在广东经济、政治、文化与军事等各个领域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过重要贡献的名人及其事迹。方案本着“断代清晰,气韵契合”的设计理念,从建筑布局、形式、空间以及细部等方面着手,力图将新建筑更好地融入到历史环境之中,是对历史环境更新保护的一次设计探索与尝试。  相似文献   

11.
徐昉 《华中建筑》2005,23(1):85-88
当前节能建筑的研究与设计在我国方兴未艾。然而我国适合东南沿海地区的节能建筑设计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该文以个竞赛设计方案为例探讨了在该地区进行节能建筑设计的策略和具体手段,此外,澄清了节能建筑的概念并对该地区的环境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2.
熊伟 《华中建筑》2001,19(6):21-28,36
该文通过对建筑造型设计中线条运用以及通信建筑的发展趋势的分析,发现线条处理是现代建筑形象塑造的一个重要手段,特别对于通信建筑具有特殊的意义,并且,通过四川移动通信资阳公司网管楼设计的实践,体现线条在建筑造型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传统山地建筑视觉造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山地建筑是人们在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下发展起来的一类建筑形式。这类建筑巧妙地利用山地地形来建造,在视觉造型艺术上有着独特的风格和魅力。本文分析了传统山地建筑视觉造型特征,希望对山地建筑创作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4.
以中国古典园林和四合院为研究对象,分析和探讨了其具有代表性的设计手法,揭示了这些手法体现出来的感性与理性精神,其目的在于建筑设计中,在满足功能、适应环境的同时,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以现代方式传承中国建筑精神,最终实现中国的现代建筑。  相似文献   

15.
非典的启示--论建筑中的自然通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晓瑞 《华中建筑》2004,22(3):55-56
在抗击非典(萨斯)的战斗中,保持自然通风被认为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从此出发,全面分析了建筑中自然通风形成的原理,并结合实例分析了该原理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由此来揭示自然通风对建筑师和建筑设计的重要性。最后分析了萨斯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索膜结构基本体系与建筑设计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近十年来索膜建筑体系在我国有较快的发展 ,但在工程设计领域对此了解与认识相对滞后。索膜建筑设计与它的结构体系密切相关 ,建筑师做好索膜建筑设计的首要条件是掌握和熟悉索膜结构“找形”设计。“找形”是索膜结构设计的一个专用语 ,它的含义是在特定结构体系中在已定的支撑边界条件下通过结构计算分析确定膜面的形状。本文将“找形”这一概念引入建筑设计中 ,并依此向建筑师介绍索膜结构的几种基本体型 ,建筑师可以直接利用它 ,也可以用它的组合构筑符合功能和造型需要的现代建筑  相似文献   

17.
徐慧琼 《华中建筑》2008,26(9):182-184
约翰?O?西蒙兹的《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是现代景观设计学的经典之作和实践手册。西蒙兹先生在书中具体阐述了景观设计、场地规划与设计的理论、方法和导则,将科学性与艺术性结合来思考设计遵循自然的原则,最后提出规划不是形式、空间与形象,不是场所和物体,而是规划体验,一种人性的体验。该文通过总结和思考进一步阐述对体验的理解,通过体验获得的方法与途径,体验融入设计的意义以及体验思维和设计主体、客体即人与场所之间的辩证关系,最后探讨体验设计学对当今景观设计实践的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试图结合日本战后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不同阶段,把日本现代建筑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五个不同的时期,通过分析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师及其作品,梳理出日本在吸收、消化西方现代建筑理念的基础上,融合本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文化,逐步建构、生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日本现代建筑的脉络。  相似文献   

19.
作为“方法”的乡土建筑营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冬 《城市建筑》2011,(10):22-24
乡土建筑营造研究如何能对建筑创作产生意义,这应该是建筑学学科所面对的一个学术问题。本文试图论证乡土建筑营造研究能够为设计操作提供相关的知识、法则及方法,并提出了有关方法论层面上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本试图通过对日本传统建筑-伊势神宫,传统住宅,茶室、数寄屋,枯山水庭园的设计手法、空间品质、设计理念等方面的剖析,挖掘其中所蕴藏的现代性,以此来说明为什么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这一百多年中,现代建筑的进程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