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加氢催化剂的预硫化是提高催化剂活性,优化加氢催化操作,获得理想经济效益的关键技术之一。为获得理想的预硫化效果,必须严格控制各阶段的反应条件。文章介绍了加氢催化剂预硫化的反应原理,探讨了在预硫化过程中影响催化剂预硫化效果的因素。预硫化操作中,温度是最敏感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加氢催化剂预硫化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春亮  董群  王鉴 《广州化工》2005,33(6):20-22
加氢催化剂的预硫化是提高催化剂活性、优化加氧催化操作,获得理想经济效益的关键技术之一。为获得理想的预硫化效果,必须严格控制各阶段的反应条件。介绍了加氢催化剂预硫化的反应原理,探讨了在预硫化过程中影响催化剂预硫化效果的因素。预硫化操作中,温度是最敏感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刘艳丰 《化学工程》2011,39(11):70-73
在常压下采用固定床反应器,研究了以H2S,H2,N2,CO2气体模拟炼油厂酸性气为硫化介质,对加氢催化剂进行器外预硫化;考察了硫化温度、硫化时间、空速、模拟气组成等因素对催化剂硫化效果的影响.用裂解汽油一段加氢油为原料,对催化剂进行高压微反活性评价.实验结果表明:以模拟酸性气为硫化介质对加氢催化剂进行器外预硫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加氢催化剂膨胀床器外预硫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采用膨胀床对加氢催化剂进行了器外预硫化研究。研究了预硫化工艺条件对加氢催化剂硫化度α的影响。结果表明,α随着硫化温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是,烯烃加氢活性在370 ℃时出现最大值。吡啶-TPD表征结果证明,硫化温度高,催化剂的酸性强,而酸性影响催化剂加氢活性。对膨胀床和器内CS2硫化两种方法预硫化的催化剂进行烯烃加氢活性对比,发现膨胀床器外预硫化催化剂α值高、加氢活性好。器外预硫化的适宜工艺条件:硫化时间10 t0,硫化温度370 ℃,床层膨胀率12%。硫化和还原同时进行的催化剂活性高。  相似文献   

5.
沈浩 《广州化工》2009,37(8):52-53,66
预硫化是加氢催化剂必不可少的活化步骤。介绍了预硫化反应原理及影响因素,重点叙述了国内外加氢催化剂预硫化技术的发展历程,指出了器外预硫化是预硫化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预硫化是加氢催化剂必不可少的活化步骤。综述了加氢催化剂预硫化技术的发展、反应原理,介绍了几种新型加氢催化剂预硫化技术及应用,提出了器外预硫化是预硫化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加氢催化剂预硫化技术探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1前言加氢催化剂大多采用Mo、Co、Ni、W等金属元素作组分,并以氧化态分散在多孔的载体上。大量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这种形态的催化剂加氢活性低,活性稳定性差。若将催化剂经过预硫化处理,即在硫化剂和氢气存在下使氧化态金属转化为硫化态金属,则硫化态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均高于氧化态催化剂。催化剂预硫化技术是加氢催化剂开发应用的关键步骤之一。当今,随着催化剂制备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国内外对加氢催化剂预硫化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最佳的预硫化技术能够使加氢催化剂保持最佳的加氢活性和活性稳定性,提高催化剂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8.
加氢催化剂预硫化技术进展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春亮  董群  王鉴 《四川化工》2006,9(1):18-23
预硫化是加氢催化剂必不可少的活化步骤。综述了加氢催化剂预硫化技术的发展、反应原理,介绍了几种新型加氢催化剂预硫化技术及应用,提出了器外预硫化是预硫化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器内预硫化和器外预硫化两种加氢催化剂预硫化技术,阐述了催化剂预硫化反应原理,并对硫化剂进行了比选,讨论了干法硫化和湿法硫化两种器内预硫化技术的特点。干法硫化技术主要适用于分子筛含量较高的加氢催化剂,而湿法硫化技术主要适用于加氢精制类催化剂。通过对比器内预硫化与器外预硫化技术的优缺点,并对国内外器外预硫化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认为器外预硫化技术具有开工时间短、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必将逐渐替代现有的器内预硫化技术成为加氢催化剂预硫化的主要技术,将是加氢催化剂预硫化技术未来研究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加氢催化剂预硫化技术进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硫化是加氢催化剂必不可少的活化步骤。叙述了加氢催化剂预硫化技术的发展及反应原理,介绍了几种新型加氢催化剂预硫化技术及应用,提出了器外预硫化是预硫化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胡凌波  王波  鲍涛  计伟荣 《工业催化》2013,21(10):71-75
在间歇式反应釜考察了非贵金属催化剂对乳酸乙酯液相加氢的催化性能,比较Ni、Cu、Co和Mo负载于γ-Al2O3的催化剂活性,研究添加Cr、Zn、Fe和Sn作为助剂的催化剂加氢效果。结果表明,Cu-Cr催化剂具有较佳的催化性能,n(Cu)∶n(Cr)=2∶1时,催化剂活性最优。考察搅拌速率、催化剂粒径和催化剂用量对乳酸乙酯催化加氢的影响。在乙醇作溶剂、反应温度200 ℃、氢压3 MPa、搅拌速率900 r·min-1、底物浓度5 g·(100mL)-1、催化剂粒径(80~100)目和催化剂用量0.04 g·mL-1条件下,乳酸乙酯转化率和1,2-丙二醇选择性分别达到79.8%和80.1%。  相似文献   

12.
中海石油中捷石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捷石化”)周边炼油公司均具备生产国Ⅳ柴油能力,所面临的生存压力很大。根据发展规划,中捷石化安全环保与清洁燃料升级项目将生产国Ⅴ标准柴油。Rs-1100深度脱硫催化剂是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石科院”)开发的新型加氢精制催化剂。石科院通过对中捷石化加氢原料的试验,提出中捷石化可通过使用RS-1100催化剂,生产国Ⅴ标准柴油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以三(三苯基膦)氯化铑[RhCl(PPh3)3]为催化剂,甲苯为溶剂,对自制的丙烯腈-丁二烯-异戊二烯三元无规共聚物(NBIR)进行催化加氢,考察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对加氢反应的影响,采用核磁共振氢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和热重分析等方法对氢化物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145℃、反应压力为3 MPa、催化剂质量分数占原胶的0.46%、反应时间为3 h的条件下,该催化剂对NBIR有最高加氢反应活性,氢化度可达到76.1%,氢化物只有1个玻璃化转变温度(-15.9℃),耐热分解性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4.
以3-甲基苯酚、异丁烯为原料,酚铝为催化剂进行烷基化反应制备了3-甲基-6-叔丁基苯酚。较佳合成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的制备温度130℃,催化剂的用量为1.0%(重量比),反应温度135℃,反应时间3 h,收率达83.5%以上,同时进行了稳定性实验。  相似文献   

15.
对镍系SBS催化加氢机理进行了探讨,对催化剂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当催化剂组分质量浓度为2~4 g/L,陈化温度为50~70℃,n(Al)/n(Ni)为3~6时催化剂活性最高。向待加氢胶液中加入一定量破杂剂A可使催化剂活性及稳定性有一定程度提高。用该法制备的催化剂有较好的稳定性,常温下放置一个月其催化活性几乎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16.
采用沉淀法制备了镍/氧化铝催化剂前驱体,前驱体经焙烧、还原、包油成型制得镍/氧化铝油脂加氢催化剂。通过对催化剂进行TPR、氮吸附测定以及棕榈油加氢评价实验,考察了还原条件(还原温度、还原时间和氢气流速等)对催化剂孔结构和加氢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还原温度对催化剂孔结构和加氢活性影响最明显;催化剂前驱体最适宜的还原条件为还原温度500 ℃、还原时间3.0 h、氢气流速150 mL/min。在此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用于棕榈油加氢反应,能够使每100 g棕榈油碘值由56.0 g降到0.81 g。  相似文献   

17.
采用固定床加氢装置对原料油(蜡油)进行加氢精制研究,采用控制变量法,考察了反应温度,液时空速,氢油比等对加氢效果的影响。以Ni-Mo/γ-Al_2O_3作为催化剂对加氢工艺进行优化,由数据表明升高温度、适当降低液时空速、增大氢油体积比,均有助于提高催化剂的脱硫和脱氮效果。Ni-Mo/γ-Al_2O_3催化剂在中高压条件下,反应温度为400℃,液时空速为0.25 h~(-1),氢油体积比在2 000左右时,加氢精制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实验室通过对低温Claus尾气加氢催化剂动力学研究,考察了Claus尾气含硫化合物加氢反应的规律。通过对影响Claus尾气加氢催化剂性能的主要因素分析,阐述了过程气中烃类反应导致的催化剂积炭速率与烃含量、催化剂使用温度、催化剂运转时间的关系;通过使用XRD、SEM等技术手段,对热老化前后Claus尾气加氢催化剂晶相、金属分散、孔结构等性质进行测试和表征。从不同角度研究、探讨影响催化剂性能的因素,对于低温Claus尾气加氢催化剂及其配套工艺的开发和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云南化工》2019,(9):63-64
以间苯二甲腈为原料,雷尼镍为催化剂,进行催化加氢制间苯二甲胺,探讨了各种因素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即:间苯二甲腈原料纯度、催化剂、反应助剂、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及反应溶剂等对催化加氢反应的影响。提出间苯二甲腈催化加氢制间苯二甲胺工艺的最佳控制条件。指出对原料间苯二甲腈的纯化及催化剂的研究是今后间苯二甲腈催化加氢制备间苯二甲胺实现工业化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