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为提高纳米纤维膜对Cr(VI)的吸附性能,使用静电纺丝法制备聚酯/角蛋白纳米纤维膜。从羊毛中提取角蛋白并加入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中以制备复合纳米纤维膜;探究了影响去除水溶液中铬离子过程的实验因素,如溶液pH值和角蛋白含量。结果表明: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吸附前后纳米纤维膜的表面可知,铬离子附着在纤维膜的表面和孔隙中;水接触角测试证明了角蛋白的加入可提高复合膜的亲水性,纳米纤维膜对铬离子的吸附性能受溶液pH值和角蛋白的含量影响,在pH值为3、聚酯与角蛋白比例为1∶1时,纳米纤维膜的最大吸附容量为78.82 mg/g;FTIR和XPS的结果表明:角蛋白的酰胺键、氨基和二硫键参与了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2.
采用盐酸、亚硫酸氢钠结合预处理,碱溶解的方法,从羽毛梗中提取角蛋白,系统地分析了预处理和溶解时各因素对提取的羽毛蛋白的分子量和蛋白质收率的影响,解决了提高蛋白质收率和蛋白质分子量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提取羊毛角蛋白方法存在的各种问题,本文以羊毛纺织品为原料,采用尿素熔融法,研究了提取羊毛角蛋白的方法。该研究以羊毛溶解率及羊毛角蛋白提取率为标准,通过反应温度、尿素用量、反应时间的单因素对比实验,确定最佳反应条件,同时对提取的羊毛角蛋白进行SDS-PAGE测试和红外测试,并对其分子量及结构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温度为160℃、尿素与羊毛的比重为1∶7.5、反应时间为50min时,羊毛溶解率可达69%,羊毛角蛋白提取率为66%。SDS-PAGE测试结果表明,提取的羊毛角蛋白分子量在25~37kDa范围内;红外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羊毛角蛋白保持了原来的主链结构;二级结构分析表明,提取的羊毛角蛋白主要以无规则卷曲为主,与羊毛纤维相比,部分α-螺旋结构被破坏,β-折叠、β-转角结构及无规则卷曲结构质量分数增多。该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针对大量的人发短纤维被丢弃的现象,本文采用碱法溶解废弃人发制备角蛋白溶液,通过对氢氧化钠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的单因素进行对比实验,以人发溶解率和角蛋白溶液质量分数为测试指标,确定最佳反应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当氢氧化钠浓度为0.4mol/L、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3h时,人发溶解率达到90.42%,角蛋白溶液质量分数为5.66%,且稳定性好;SDS-PAGE显示角蛋白分子量在15kDa以下;FTIR和XRD显示角蛋白的分子结构从α-螺旋结构转变为β-折叠结构。碱法溶解人发导致多肽链降解,角蛋白的分子量降低,其二级结构发生变化,与还原法相比,虽然碱法提取的角蛋白分子量比较低,但具有高人发溶解率和高角蛋白含量的优点。该研究对保护环境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采用2种不同还原剂三羧基乙基磷(TCEP)和亚硫酸氢钠(Na HSO_3)溶解羊毛,提取角蛋白,并制备角蛋白(TCEP法提取)/聚乙烯醇复合膜.利用凝胶电泳(SDS-PAGE)、热失重分析(TG)和偏光显微镜(PM)对羊毛角蛋白的相对分子量和角蛋白的热学性能进行分析,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角蛋白的结构进行初步分析,通过复合膜的吸水率对角蛋白的吸水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2种方法溶解羊毛后的提取物均为角蛋白,与Na HSO_3法相比,TCEP法更能有效地打开二硫键,溶解羊毛,提取的角蛋白微溶于二甲基亚砜(DMSO),而Na HSO_3提取的角蛋白溶于DMSO中.角蛋白(TCEP法提取)/聚乙烯醇复合膜在水中的稳定性较好,在50℃去离子水中浸泡0.5 h后膜片仍然完整,其吸水性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具有一定的温度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对采用离子液体溶解羊毛,提取羊毛角蛋白的工艺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提取角蛋白予以结构表征.结果表明:离子液体对羊毛纤维有较好的溶解性;通过FT-IR分析,确定提取角蛋白中含有酰胺键,并具有多肽特征,应属蛋白质,说明这种方法可将羊毛纤维溶解.  相似文献   

7.
利用还原法溶解羊毛制备羊毛角蛋白,采用羊毛角蛋白溶液与聚丙烯腈溶液共混电纺成膜,改善聚丙烯腈电纺膜的亲水性.利用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共混电纺膜表面形貌和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考察了羊毛角蛋白的加入对电纺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羊毛角蛋白的适量加入对聚丙烯腈电纺膜的力学性能影响不大,但是羊毛角蛋白中含有大量的羟基、氨基等亲水性基团,大大提高了聚丙烯腈电纺膜的吸水性;当羊毛角蛋白质量分数为27%时,羊毛角蛋白/聚丙烯腈电纺膜的力学性能和亲水性能均优.  相似文献   

8.
采用双端丙烯酰氧基聚醚硅油改性聚丙烯酸酯,研究聚硅氧烷链段分子量对改性胶膜吸水率、水接触角、力学性能及涂料印花性能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镜和原子能谱仪对胶膜表面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聚硅氧烷链段分子量为1600和2300时,胶膜具有较低的吸水率、较高的水接触角和断裂功,涂料印花织物手感柔软,干、湿摩可达4级;聚硅氧烷链段的分子量过大,胶膜焙烘过程中有机硅相分离和富集团聚增多,胶膜的吸水率变大,其断裂功变小,涤料印花性能变差.  相似文献   

9.
采用微波催化法制备了具有不同分子量及脱乙酰度的壳聚糖,探讨了反应时间对壳聚糖分子量和脱乙酰度的影响,并考察了壳聚糖分子量对其膜结晶性能、透气性能和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膜的结晶度随分子量的增加而降低,随成膜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壳聚糖膜的透氧气和二氧化碳性能均随着其分子量的增大而减小;壳聚糖膜拉伸强度随其分子量的增大而减小,其断裂伸长率随分子量增大而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0.
采用微波催化法制备了具有不同分子量及脱乙酰度的壳聚糖,探讨了反应时间对壳聚糖分子量和脱乙酰度的影响,并考察了壳聚糖分子量对其膜结晶性能、透气性能和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膜的结晶度随分子量的增加而降低,随成膜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壳聚糖膜的透氧气和二氧化碳性能均随着其分子量的增大而减小;壳聚糖膜拉伸强度随其分子量的增大而减小,其断裂伸长率随分子量增大而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1.
利用氢氧化钠破坏羽毛角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使其水解,制备成可溶性蛋白质,并利用角蛋白助刑改善羊毛的毡缩性能.优选出了最佳水解工艺条件,即氢氧化钠7.5g/L,尿素6g/L,80℃溶解2.5h,固液比1:20.结果表明,角蛋白助剂结合等离子体处理能提高羊毛的防毡缩性.  相似文献   

12.
文章研究过一硫酸盐和生物酶联合处理对羊毛织物性能的影响,优化复合酶处理工艺,并应用SEM和FTIR-ATR分析手段研究不同改性处理羊毛表面的化学和物理结构特性。结果表明:复合酶处理对过一硫酸盐处理羊毛织物的改性有增进作用,50次洗涤后织物的抗毡缩性与氯化处理相当,白度优于氯化工艺。SEM和FTIR-ATR分析表明该联合处理羊毛纤维表面的类酯物质和胱氨酸二硫键得到有效改性。  相似文献   

13.
分别对羊毛织物在低温等离子体、壳聚糖和等离子体/壳聚糖条件下进行处理.分析了等离子体预处理的时间、功率和压强及壳聚糖工艺对羊毛织物性能的影响.通过等离子体/壳聚糖对羊毛联合整理,羊毛织物的防缩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壳聚糖分子量20万,质量浓度1.0g/L,等离子体功率150W,压强25Pa,时间3min.此条件下羊毛织物的毡缩率为7.3%,白度54.2,断裂强力:经向673.2N,纬向272.7N.  相似文献   

14.
为了深入研究低分子量聚丙烯酸(PAA)在水溶液中的聚集行为,采用弹性光散射光谱法研究了不同分子量的聚丙烯酸在外界(如pH与离子强度的变化,添加表面活性剂等)条件刺激下分子链收缩与聚集的行为.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静电效应,添加酸以及盐都可以诱使PAA分子链在水溶液中的相态行为发生变化.随着NaCl浓度的增大,对于分子量较大的PAA-2,分子链的收缩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分别对应三种不同的收缩速率,且前两阶段的速率高于相应分子量较低的PAA-1样品.溶液中的NaCl可以更有效地屏蔽分子量较高的PAA-2上离子基团之间的静电斥力,使得PAA-2分子能以更快的速率发生聚集.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在溶液中可与PAA产生相互作用,形成表面活性剂/PAA缔合物,从而导致大分子链发生聚集.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甘氨酸(Gly)和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EGDE)对碱脆弱的羊毛织物进行加固,通过正交实验得到较优的加固方案:Gly质量分数为2%,EGDE质量分数为1.5%。在此加固条件下织物断裂应力提高了2.07倍,断裂应变提高了1.58倍。采用热重(TG)、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ATR-FTIR)等对Gly、EGDE与脆弱羊毛织物的作用关系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表明:加固后样品的热稳定性增加,结晶度有所降低。初步证实EGDE与羊毛纤维发生了交联,推测认为Gly作为中间连接体与EGDE反应后作为加固剂,使得相距较远的角蛋白分子之间发生交联的可能性增大,形成较大的三维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16.
羊毛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后的染色性能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低温氧等离子体技术处理羊毛,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了处理前后纤维表面元素组成,探讨了经氧等离子体分别处理1、3、5、10和15min后,羊毛的润湿性和染色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氧等离子体处理使羊毛纤维表层的大分子链断裂,并有新的含氧的极性基团形成,增加了纤维表面的亲水性,润湿时间显著缩短;此外,低温氧等离子体处理导致鳞片表层胱氨酸的部分二硫键氧化断裂,羊毛纤维染色寝壁障被破坏,改善了染色性能,表现为上染速率和染色扩散系数提高及染色平衡时间缩短,但未观察到纤维对染料吸附性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制备羊毛角蛋白/羟甲基纤维素钠共混载药膜,并考察其体外释药性能。采用溶液共混浇铸成膜法,以奥硝唑为模型药物制备载药膜,模拟人体血液环境,通过原料配比、变性剂用量、药物用量、pH值单因素对比试验考察体外释药性能,结果表明:羊毛角蛋白/羟甲基纤维素钠质量比60 40、戊二醛用量0.1%、反应时间1小时、温度37℃条件下制备的共混载药膜,具有良好的药物缓释作用和pH值敏感性。载药膜致密均匀,扫描电镜显示成膜状态良好,贮存6个月,外观形态及释药性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8.
以菠菜为原材料提取叶绿素并合成叶绿素衍生物,以其为天然染料对羊毛纤维在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条件下进行染色,与常规水浴条件下的染色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前者染色效果更好.此项研究能为绿色清洁生产提供较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Styrene-isoprene-styrene(SIS) block copolymer was modified into epoxidized styrene-isoprene-styrene(ESIS) block copolymer with performic acid generated in situ from hydrogen peroxide and formic acid.The structure and property of ESIS were characteriz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 spectroscopy,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GPC),thermogravimetric/differential thermogravimetric(TG/DTG),melt flow rate(MFR) and dynamic mechanical analysis(DMA),and the reaction mechanism in the process of epoxidation was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C double bonds of 1,4-structure were more active than that of 3,4-structure in polyisoprene chains.With epoxidation reaction proceeding,the whole tendency of molecular weight increased and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widened,and MFR firstly increased and latterly decreased.The heat resistance of ESIS was superior to that of SIS.When SIS was changed into ESIS with 15.3% of mass fraction of epoxide groups,Tg of polyisoprene chains increased from-45.3 ℃ to 10.9 ℃.In the earlier period of epoxidation,some molecular chains ruptured and new substances with low molecular weight formed.However,in the latter period,crosslinking reaction between molecular chains which was initiated by epoxide groups or C=C double bonds occurred and crosslinked insoluble substances came into being.  相似文献   

20.
植物乳杆菌乳酸脱氢酶的分离纯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进一步研究植物乳杆菌乳酸脱氢酶的酶学性质,探讨了乳酸脱氢酶的分离纯化工艺.采用了硫酸铵沉淀、DEAE Sepharose F.F.离子交换层析、Phenyl Sepharose 6 F.F.疏水层析及Sephadex G-25 Fine凝胶过滤等纯化方法,确定了较为合理的纯化工艺.酶蛋白纯化倍数达到21.4倍,酶活回收率为53.9%,为以后乳酸脱氢酶的进一步纯化提供了一定基础.高效液相色谱和SDS-PAGE电泳初步表明:乳酸脱氢酶相对分子质量为80000,含有2个亚基,且每个亚基相对分子质量大致为390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